宋開金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5)
清代是永定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從康熙朝開始,清政府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治理。筑堤束水是清代永定河治理的基本方案。清代至今,許多學者就永定河筑堤問題進行了探討,如清代的陳儀、方苞,當代的尹鈞科、吳文濤等。筆者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就永定河筑堤束水、大規(guī)模治理的時間、對于成龍的看法以及對康熙朝永定河治理的評價等問題提出一些見解。
永定河亦名渾河、無定河等,為桑干河下游,自石景山出山之后,“徑盧溝橋,地勢陡而土性疏,縱橫蕩漾,遷徙弗常,為害頗巨”,“于是建堤壩,疏引河,宣防之工亟焉”[1](P3808)。
永定河有堤防,并非始自清代?!洞笄逡唤y(tǒng)志》載:“左奕堤在十里,遼時謂之西堤。又七里堤在縣東八里,遼時謂之東堤?!薄剁茌o安瀾志》認為:“《遼史》不志河渠,其堤防亦無可考。二堤今為啞巴、龍河二水所經(jīng)。蓋舊渾河故道也?!保?](P687)可見,最晚在遼代,渾河已有堤防。金“(明昌三年)六月,盧溝堤決,詔速遏塞之”[3](P143)。這是永定河決堤較早的記錄。元代“(世祖至元)六年十二月戊子筑東安渾河堤”[4](P123);九年十月,“乙未筑渾河堤”[4](P143)。成宗大德六年春正月,“乙卯,筑渾河堤,長八十里”[4](P439)。仁宗延佑二年春正月,“丙寅,霖雨壞渾河堤堰”[4](P567)。英宗至治二年六月,“丙子,修渾河堤”[4](P623)。泰定元年夏四月,“發(fā)兵民筑渾河堤”[4](P646)。“延祐……三年三月省議渾河決堤堰,差官相視,上自石徑山金口,下至武清縣界舊堤”[4](P1595)。可見,元代渾河不但頻筑堤防,且已有較大規(guī)模。明代渾河筑堤更為普遍,沖決也屢見記載。如成祖永樂七年六月,“決固安賀家口”[5](P2137)。洪熙元年七月水決盧溝橋東狼窩口岸二百余丈?!睹魇贰费?“桑干河……上流在西山后者,盈涸無定,不為害……下流在西山前者,泛溢害稼,畿封病之,堤防急焉。”[5](P2137)從這一點來說,筑堤束水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清初也重視對渾河堤防的修筑?!洞笄鍟鋭t例》載:“順治九年遣官修理石景山以南至盧溝橋一帶決口堤岸……康熙元年,諭八旗都統(tǒng)及有司官不時稽察,嗣后堤岸決壞之處,其田土屬旗人者,都統(tǒng)督旗人自行修筑;屬民者,有司官督民自行修筑,永定為例……七年,題準蘆溝橋堤岸沖決,動帑修筑。又題準霸州等處堤岸沖決,動帑修筑?!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以河道漸次北移……用直隸巡撫郭世隆議,疏永清東北故道,使順流歸淀”[1](P3808)。三十七年,清廷因保定以南諸水與渾河匯流,水勢難容,時有泛濫,因此命于成龍“疏筑兼施……浚河四十五里,筑南北堤八十余里,賜名永定”[1](P3809)。這次筑河,康熙帝經(jīng)過周密的籌劃,并咨詢了流域內(nèi)百姓的意見。康熙三十七年五月,“甲戌,武清民請筑外堤。上曰:‘筑外堤恐損民田?!裨?‘河決之害,更甚于損田?!显?‘水潦將降,暫立木樁護堤,開小河泄水,俟明春雨水前為爾等成之’”[1](P249)?!肚鍖嶄洝酚涊d:“朕經(jīng)行水災地方,見百姓以水藻為食,朕曾嘗之。百姓艱苦,朕時在念。是以命爾于雨水之前速行浚河筑堤,使田畝得耕,百姓生計得遂?!保?](P996)《永定河志》記載:“永定河……至京西宛平縣境,土疏沖激,數(shù)徒善潰,頗壞田廬,為居民患??滴跞吣?,圣祖仁皇帝軫念濱河百姓圖維捍御之策,特命直隸巡撫于成龍筑堤浚河,以奠民業(yè)?!保?]工程竣工后,康熙帝對于成龍說:“朕意渾河、清河,俱匯流霸州城南,原欲沿河修筑堤岸,不意至霸州詢地方百姓,據(jù)云渾河原經(jīng)固安縣,后因遷徙,匯合清河,流至霸州。二河水勢浩大,以致泛濫為災。朕遂更初見,一從民言,于固安縣開河,事乃有成?!保?](P1008)可見,筑堤束水既是大勢所趨,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礎(chǔ),就當時的形勢而言,是不得不為的方案。學者言及此,多有非議。如吳文濤教授認為“歷史上的永定河筑堤,主要是被動防御思維的結(jié)果……缺乏針對整個流域進行綜合治理的固本之策”[9](P164),將水災延伸到了下游地區(qū),并導致河床淤高、沿岸湖泊湮廢、地下水位下降、水質(zhì)惡化等環(huán)境問題。此論雖是事實,卻有些以今繩古。限于當時的工程技術(shù)水平,再加上生齒日繁等社會因素,筑堤束水是必然的選擇,也收到了“無遷徙者垂四十年”的效果[1](P3809)。吳教授所言“針對整個流域進行綜合治理的固本之策”在當時是難以做到的。如高斌在乾隆八年(1743年)就提出從上游筑壩治理永定河的思想,但因技術(shù)難以支撐,最終廢棄。直到光緒年間王德榜軍利用近代工程技術(shù)及火藥的幫助,才取得成功。
一般認為,永定河的大規(guī)模筑堤始自康熙三十七年:“康熙三十七年……此兩岸筑堤開河之始也?!保?0]筆者認為該說法并不確切。要搞清這一問題,需要對永定河筑堤的時代背景加以梳理。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guān)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tǒng)一臺灣,是清政權(quán)鞏固在中原統(tǒng)治的時期。這段時期清廷主要將精力放在維護統(tǒng)治上,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自康熙二十年以后……海內(nèi)始有起色”[11]。確立了全國統(tǒng)治后,清廷才得以發(fā)展生產(chǎn)??滴醯邸奥犝院螅匀昂觿?wù)、漕運為三大事,書宮中柱上”[1](P10122)。“康熙二十二年奉旨:漕運關(guān)系重大,一切定例務(wù)期久遠。”[12]“河道關(guān)系漕運民生?!保?3](P1828)因此,平定三藩、統(tǒng)一臺灣后,清廷的主要關(guān)注點在河務(wù)與漕運上,尚未顧及渾河。
通過一個例子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滴醵?1681年)九月,康熙帝巡視京畿,召霸州知州吳鑒詢問所受水災、堤防決口情況。了解情況之后,康熙問:“堤不修治,民生必不得安,何不速為修治?”吳答:“修堤甚難,所費錢糧浩繁,又需民力甚多”[13](P748)??滴趼犃藚氰b對為何不修堤的回答后,只是叮囑:“知州、知縣最為親民之官,必忠勤守法,愛惜百姓,方謂稱職。若貪殘百姓,貽害地方,國家具有定法也。”[13](P748),并表示通過蠲免的方式加以優(yōu)撫,并未提出興工治河??梢?,當時并非治理渾河的最佳時機。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帝發(fā)上諭:“渾河堤岸久未修筑,各處沖決,河道漸次北移。永清、霸州、固安、文安等處,時被水災,為民生之憂??稍敿硬榭?,估計工程,動正項錢糧修筑。”[14]之后,直隸巡撫郭世隆率屬官“查明渾河故道在固安、永清之北,向有舊堤七十二里,今河灘移徙,每遭沖決,常罹水患。此堤之亟宜修也。又查地勢北高南下,舊堤既修,北水無歸,居民受患。永清東北向有舊河五十四里,年久未浚,間有淤塞成途者。欲使順流歸淀,此河之亟宜浚也”。工程一開展,“愚者殫其力,達者摯其心,胼手胝足,登登然競趨堅峻,勿事虛糜,一望新程,宛如帶礪,不越月而堤工告成”[8]。
此后,康熙屢次巡視堤工??滴跞辍拔逶隆∷龋涎残溢艿?,閱視河堤……己未,閱化家口、黃須口、八百戶口、王家甫口、筐兒港口、白駒場口,薄弱之處,咸令增修。庚申,閱桃花口、永安口、李家口、信艾口、柳灘口等處新堤。上曰:‘觀新堤甚屬堅固,百姓可免數(shù)年水患矣’”[1](P240)。三十四年“五月……壬申,上巡幸畿甸,閱新堤及??谶\道”[1](P241)。
筆者認為,清代對渾河的大規(guī)模治理,應始于康熙三十一年??滴醯垲l繁閱視,是為工程的進一步開展做準備,但對準噶爾的用兵使工程不得不擱置。康熙三十四年“命大軍分三路備噶爾丹”[1](P242)。三十五年二月“上親統(tǒng)六師啟行”[1](P243)。三十六年二月“上親征噶爾丹”[1](P247)。“秋七月……上巡幸塞外”。三十七年正月“上巡幸五臺山……二月……戊辰,上還京”[1](P248)。親征噶爾丹與巡幸塞外暫時擱置了對渾河的治理。而正是在回京的途中,康熙作出了渾河治理的決定:“回鑾至畿南,念渾河害民田廬,即馬上與公(按:于成龍)議,欲改河渠?!保?5](P151)“直隸霸州一帶水災系保定以南河水匯入渾河及渾河淤塞所致,命原任河督于成龍、王新命分別查治。”[16](P1036)三月,康熙命于成龍、王新命查勘直隸河流,指示:“爾等惟挑浚淤沙,河之兩岸掘五六尺深闊,令水得暢流,當不至于漲溢矣。爾等須詳視具奏。筑堤浚河工竣,設(shè)立河夫,委官監(jiān)視,及時預為挑浚。遇旱歲力去淤沙,庶無水患矣?!保?](P995)此后,于成龍與西洋人安多等勘查渾河,將相關(guān)事宜繪圖呈進。最終,于成龍“四月陛辭到任,隨發(fā)帑三十萬,命開渠改渾河,俾自固安縣北直達于湖淀,至天津入海。時正炎暑,公昕夕奔馳,選才量地,克期分挑,不一月告成……天顏大喜,賜改名永定河”[15](P153)。
可見,清廷之所以在康熙三十七年才對永定河進行大規(guī)模治理,與時代背景有密切關(guān)系。
于成龍,字振甲,號如山,漢軍鑲黃旗人,崇德三年(1638年)生于蓋州(今遼寧蓋州市),康熙三十九年卒,“賜祭葬,謚襄勤”[1](P10127)。于成龍主持了康熙三十七年的渾河治理工程:“自良鄉(xiāng)老君堂舊河口起,逕固安北十里鋪、永清東南朱家莊,會東安狼城河,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淀,達西沽入海?!保?](P3809)清代許多官員對這一方案頗有微詞。如陳儀批評道:“從來治河者,必通計全局之利害,而后可定一河之會歸。必先定下流之會歸,而后可議上游之開筑……東淀……畿輔全局之水,無一不畢潴于茲,以達津而赴?!該岢加诔升埛蠲_筑永定河,不為全局計,而只為一河計,遂改南流之故道,折而東行,自柳岔口注之東淀,于是淀病而全局皆病?!保?7](P46)這一指責有些牽強,因為改河東北流的趨勢在康熙三十一年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三十一年,以河道漸次北移,永清、霸州、固安、文安時被水災,用直隸巡撫郭世隆議,疏永清東北故道,使順流歸淀?!保?](P3809)“三十七年,以保定以南諸水與渾水匯流,勢不能容,時有泛濫,圣祖臨視”[1](P3809),“康熙三十七年二月諭內(nèi)閣:霸州、新安等處,此數(shù)年來,水發(fā)時,渾河之水與保定府南之水常有泛漲,旗下及民人莊田皆被淹沒。詳詢其故,蓋因保定府南之河水,與渾河之水匯流于一處,勢不能容,以致泛濫此二河道,著左都御史于成龍往;保定府南河,著原任總督王新命往。作何修治,令其水自分流……”[14]可見,河道北移是大勢所趨,康熙之所以下決心筑堤,在于渾河南流,與保定府諸河匯聚,危害百姓田廬,而治理的方法,就是“令其水自分流”,使其不再南流。清人又抨擊于成龍為了保護祖墳而使渾河改道。如陳儀言:“于成龍……自護塋域,奏改故流而注之淀池之內(nèi),以濁流入之水,不數(shù)年間而信安、高橋、勝淓、辛張等淀,墊為平陸,骎骎乎淤黃汊,抵臺頭,淤壅清流。幾無達津之路。”[17](P21)方苞也說:“于成龍以渾河沖半壁店,近其祖墓,奏改河道,迤東入淀?!保?8]陳儀、方苞都主張永定河復歸故道,這從本質(zhì)上說是對康熙朝永定河治理思想的否定。但他們未敢將矛頭指向康熙,而是對于成龍大加筆伐。實際上,康熙帝在永定河治理中起了絕對主導作用,他多次閱視河工,指示方略,并確立了治理思想:“上閱盧溝橋以南河工,諭王新命等曰:‘此河性本無定,溜急易淤,沙既淤,則河身墊高,必致淺隘。因此泛濫橫決,沿河州縣居民,常罹其災。今欲治之,務(wù)使河身深而且狹,束水使流,藉其奔注迅下之勢,則河底自然刷深,順道安流,不致泛濫。’”[7](P1061)在具體方案上,康熙多次作出指示,如“諭原任河道總督王新命曰:‘此河當水大之時,甚是湍急。此堤斷不能阻遏,必須修挑水壩始為有益?!保?](P1061)“上至郭家務(wù)村南大堤,以豹尾槍立表于冰上,親用儀器測驗?!保?](P1061)他還滿懷自信地說:“官不清則為民害,水不清亦無利于民。天下之濁者皆如此也。不清之官,朕有法以正之;不清之水,朕有策以治之。”[7](P1061)可見,在渾河治理工程中康熙起了絕對的主導作用,于成龍出于私心改河的說法很難成立。
總之,于成龍治理永定河,取得了很大成績,“相比較同時代的治水理念和治水實踐,他更善于綜合、為我所用,因地制宜地提出自己的治水主張并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當時永定河水患頻繁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土流失加重、下游河床淤積抬高和洼淀圍墾過快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歸根到底,是人口增長、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與自然不協(xié)調(diào)的產(chǎn)物”[19]。因此,過分抹煞于成龍在永定河治理中的作用是不公允的。
第一,對永定河的治理是根除直隸水患的一次積極嘗試。對渾河的治理,是自金元以來的一大難題,歷朝均曾筑堤浚河,但并未試圖以大氣力根治水患。康熙二十二年后,清廷開始著手解決全國水患問題。對于渾河,康熙帝非常重視,“吾想畿內(nèi)不能防,何況遠治淮與黃”[14],展現(xiàn)了這位“千古一帝”的決心與信心,是康熙試圖根除直隸水患的一次積極嘗試。
第二,束水攻沙思想的實踐。金元以來對渾河的治理,并未從治河思想上作出闡釋,只是就決口言堵筑,就漫溢言堤防。清人繼承明代萬恭、潘季馴提出的“束水攻沙”思想,對黃河、運河展開了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黃河是“經(jīng)行山間,不能為大患。一出龍門,至滎陽以東,地皆平衍,惟賴堤防為之限”[1](P3715),而渾河是“匯邊外諸水,挾泥沙建瓴而下,重巒夾峙,故鮮潰決。至京西四十里石景山而南,逕盧溝橋,地勢陡而土性疏,縱橫蕩漾,遷徙弗常,為害頗巨”[1](P3808)。堤防形勢的相類及含沙量大的特點,使清代對渾河的治理亦是采用“束水攻沙”思想。從歷史與現(xiàn)實來說,筑堤束水是必然選擇。康熙朝正式采用束水攻沙治理永定河,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第三,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隨著永定河治理工程的開展,永定河堤防管理制度也初步建立。在大堤防護方面,確立了修守事宜,如對凌汛的防御,各汛員“于驚蟄前五日移駐要工,并委試用人員及武弁協(xié)防”[14],并預備防汛物料。對麥汛的防御,要求“凡疏浚中泓、挑挖引河等工程,俱在枯河時趕辦,限麥汛前報完驗收。夏至前五日或后五日,麥黃水必至。水頭一到,石景山廳差人馳報。南北岸、廳率同各汛員隨水查看”[14]。此外,還繼承潘季馴的主張,規(guī)定“四防”(晝防、夜防、風防、雨防)、“二守”(官守、民守)、“五事宜”(報水、預估工程、采備料物、積土、種柳)等。在職官方面,康熙三十七年設(shè)立總河,又設(shè)南北岸兩分司、南北岸八汛、南北岸千總、南北岸把總;四十三年設(shè)南岸同知、北岸同知等,初步建立了永定河管理制度。
第四,河道的固定。吳文濤教授認為:“康熙三十七年以后修筑的堤防將永定河從中下游直至入海口緊緊約束起來,從而徹底改變了石景山以下河道在平原地區(qū)搖擺不定的水文特性,這是永定河環(huán)境演變史上的巨大轉(zhuǎn)折。”永定河筑堤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生齒日繁使得永定河下游河道不能再自由擺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河道的固定是一種進步,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客觀體現(xiàn)。
第五,河名的確定。永定河在康熙三十七年以前,有渾河、無定河、盧溝河、桑干河、小黃河等名稱,三十七年以后,才有了永定河的名稱,沿用至今。名稱的確定或多或少地對永定河水利事宜的記載、研究帶來了一定便利。當然,“渾河”的稱呼并未消失。筆者在田野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老人仍稱永定河為“渾河”,這也許是并未永定的永定河留給流域內(nèi)民眾的歷史記憶吧。
第一,忽視了淀泊對洪水的翕受作用。永定河入東淀,是康熙朝永定河治理的一大敗筆。對此,清人已有論及。如陳儀指出永定河入東淀,“于是淀病而全局皆病,即永定一河,亦自不勝其病”[17](P46)。淀泊對洪水具有突出的翕受作用,汛期可容納洪水,減輕水患。而永定河含沙量較大,一旦入淀,“淀為定水,無沖刷之力,故沙入而沉”,造成淀泊淤墊,降低了翕受作用。因此,永定河入東淀,是康熙朝永定河治理的最大缺陷。
第二,忽視了永定河與黃河的不同。康熙朝對永定河的治理,主要參照治黃的思想。從水性上說,兩河均含沙量大,善淤善決。但就流域內(nèi)土性來說,兩者又有很大不同。黃河雖然有淤墊問題,但“兩岸多系埽工,土性堅實,可以加高培厚”。而永定河流經(jīng)之處則土性疏松,以沙為主,“水勢湍悍,斗折蛇行,而土性沙松,堤防未可深恃”[14],“出山之水湍急異常,變遷無定,動輒挖根漫頂,如水浸鹽,遇極盛漲時,堤防斷不足恃”[20]。這一點,康熙帝沒有注意到,在筑堤伊始,河身淤墊尚少,堤防的壓力并不突出。而一旦河身淤墊,土性疏松造成堤防不足恃的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
第三,改變了北京城的水文狀況。吳文濤教授認為,永定河筑堤對北京水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使石景山以下河道趨于固定,加劇了永定河故道水體的湮廢和水源的短缺,帶來地下水補給的困難,引起地下水質(zhì)惡化,加劇了下游的環(huán)境災害[21]。筆者雖認為永定河筑堤是歷史發(fā)展與現(xiàn)實需要的必然選擇,但從客觀上來說,吳教授的觀點是言之有據(jù)、毋庸置疑的。
[1]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2]王履泰.畿輔安瀾志[M].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3]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5]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大清會典則例[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7.
[8]陳琮.永定河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吳文濤.北京水利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佚名.直隸五大河流圖說[M].清抄本.
[11]賀長齡.清經(jīng)世文編[M].清光緒十二年思補樓重校本.
[12]楊錫紱.漕運則例纂[M].清乾隆刻本.
[1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4]李逢亨.永定河志[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15]宋犖,李樹德.于襄勤公(成龍)年譜[M]//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十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16]章開沅.清通鑒·圣祖仁皇帝·康熙三十七年[M].長沙:岳麓書社,2000.
[17]陳儀.陳學士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8]方苞.望溪集[M].清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
[19]陶桂榮.于成龍與永定河治理.山西水利[J].2009(5).
[20]萬青黎、周家楣,等.光緒順天府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北京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21]吳文濤.清代永定河筑堤對北京水環(huán)境的影響[J].北京社會科學.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