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潔
周姑戲,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戲種,沒有震天響地的曲樂,缺少轟轟烈烈的情節(jié),卻以最質樸和本真的一面經(jīng)受住歷史的淘洗而留存。一出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飽眼福、過耳癮,還有實實在在的生活。
最近一些時日,時常發(fā)呆,舊日的一些片段也悄然溜出時光的木匣,腦子里想著兒時常聽的“周姑子”戲,于是,一杯茶,一份情懷,一段穿越記憶的訴說,娓娓而來。
周姑戲,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盤凳子”。山東其他一些地方戲曲,比如南路的柳琴、東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戲都與周姑戲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
色彩濃艷的服飾、轉著彎的唱調和演員兩頰開出的艷麗“桃花”——這是封存在兒時記憶中的“周姑子”戲。以前的周姑子戲,很少在固定的舞臺和場所演出,隔三差五的在鄉(xiāng)鎮(zhèn)的街道旁擺開陣仗,隨性得很。圍觀的人們自覺地圍成半圓的形狀,坐在地上的、站在石頭上的、踮著腳的……臂膊相接。賣瓜子的喊叫聲、婦女們爽朗的笑聲、孩子們的哭鬧聲和著戲里哭著的唱腔混雜糅合,熱鬧了整片空氣。當時住在小鎮(zhèn)上的我,放學后約著三三兩兩的同學擠進人群,最長聽的便是那出爭奪父母財產(chǎn)的戲,兩個人拽著一個金黃色的枕頭奪來搶去,煞是熱鬧,引來人群里一陣哄笑;最后枕頭被扯碎,里面一封意味深長的遺書化解了兩人的冰山,眾人便又跟著潸然淚下。于是,兒時的我便知道:周姑戲里藏著故事呢!長大后更懂得,這故事,叫人生。
如今的周姑戲加入了許多現(xiàn)代元素在里面,不單單演老百姓喜歡的傳統(tǒng)戲,也唱老百姓愛聽的現(xiàn)代劇。周姑戲獨特的唱腔板式、演唱風格、表演形式和貼近生活的演出內容,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所到之處無不拍手歡迎、蜂擁而至。周姑戲的表演主要用本地的方言,所演之戲充滿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同時不乏詼諧幽默、粗獷樸實的表達。戲里的角兒們唱著,戲外的人們看著,他們看到的,是屬于他們的真真實實的生活。
周姑戲的伴奏和唱腔都極其簡單,主要用月琴伴奏,配以二胡、揚琴或者京胡等樂器。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用于旦角;宮調式明快剛勁,用于生行。演唱中同主音的轉換而不拘一格,音節(jié)短促、鏗鏘有力又滿含纏綿的柔情。于是這聲音,配上那再熟悉不過的方言,在空中打著旋舞蹈,撩撥起人們心底對生活的無限遐想。
周姑戲在莒縣流行最廣,歷史最久,是莒縣人民最為喜愛的地方戲之一。周姑戲流傳至莒是在清咸豐年間(公元1860年左右),由外籍遷入小店鄉(xiāng)楊家崮西村的村民、外號“南蠻子”的劉光民最早引入莒地,并組成周姑戲班,伴奏樂器由單一的擊鼓,發(fā)展到月琴、二胡、揚琴等。此后,民間或以家庭成員為主,或搭檔湊班組成戲班。后來分別組班,擴大演出范圍,它成為半職業(yè)性的小劇團。
據(jù)現(xiàn)年60多歲的莒縣小店鎮(zhèn)山西頭村周姑藝人徐慶余老先生介紹,他的大爺爺徐佃選很小就跟隨外地來莒演唱周姑戲的劉光民學習并表演周姑戲,單是其祖輩相傳已有三代。從周姑藝人劉光民的傳承追溯,周姑戲大約在1796年左右就已興起。因此,周姑戲進入莒地最少已有二百年的歷史。
隨著周姑戲的發(fā)展,莒縣周姑戲的演出有了一定的組織形式,團體增多,1950年就有周姑戲劇團27個。
1953年4月,莒縣文化館兩次召開農村“劇聯(lián)”會議,各區(qū)成立“劇聯(lián)小組”,農村周姑劇團有了較大發(fā)展。1955年至1962年全縣劇團有138個。但發(fā)展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周姑劇團開始逐漸解散。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各鄉(xiāng)鎮(zhèn)先后成立起小劇團。
1980年,莒縣小店公社文化站站長何乃磊組建了莒縣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農村小劇團。先后排演了《四大京》《八大記》等30多出傳統(tǒng)周姑戲,自編自演《夫妻同唱一個好》《戀歌一曲》等大小劇目60多個。1987年后,劇團漸趨蕭條。1989年,莒縣文化館館長胡善義,對周姑戲的唱腔板式進行了整理,為周姑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1995年,莒縣夏莊鄉(xiāng)黨委政府在原小店周姑劇團的基礎上,組建了夏莊鎮(zhèn)周姑劇團,常年活躍在四市八縣、魯東南地區(qū)。
近些年來,在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大好形勢下,給周姑戲的傳承和發(fā)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政府和文化部門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使民間劇團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目前長期活躍在基層農村的業(yè)余劇團有:夏莊鎮(zhèn)周姑劇團,小店周姑劇團,安莊鎮(zhèn)周姑劇團、嶠山地方劇團、嶠山鎮(zhèn)周姑劇團、莒縣梅蘭周姑劇團等十余個劇團、他們在送戲進村巡回演出活動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每年為群眾演出上千場,為豐富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為區(qū)域文化的一部分,周姑戲傳衍數(shù)百年,始終與并稱齊魯三大文化的莒文化生息與共。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它一直沒有得到音樂、文化學術研究界的廣泛關注。周姑戲發(fā)展至今,雖有所發(fā)展,但傳統(tǒng)劇目始終保持腹本傳授,基本保留了150年左右的原貌,具有一定的原始特征。
莒縣周姑戲的傳承歷經(jīng)百年,脈傳譜系十分復雜。莒縣周姑戲的傳承是非家族性的,在傳承過程中,以自愿為特征,多為社會性松散型。絕大多數(shù)周姑藝人是因愛好而業(yè)余參加活動,以維持生計和自娛為目的。周姑藝人跟班學藝傳承的主要方式。學藝之人可以拜不同的師父,所以周姑藝人常是師出多門,周姑藝人的師承關系也就少有純粹的“一脈相承”,而是呈網(wǎng)狀的交織傳承。
莒縣境內曾有一民謠云:“周姑戲,娘們(兒)的事,男人不屑聽,老婆抹上蜜(兒)”。由于周姑戲大多講的是東家長西家短的瑣碎事,所以多是受女人們的喜愛。但近幾年,隨著周姑戲的進一步發(fā)展,周姑戲已開始登上更大的舞臺,也漸漸創(chuàng)新擴大了演出的內容,所吸引的觀眾老少皆有,男女通愛。
1982年5月,山東省、地方藝術館分別在有關刊物對莒縣小店周姑劇團作了介紹;8月,新華社記者和省廣播電臺進行了采訪報道;春節(jié)期間,山東省廣播電臺播放了錄制的莒縣小店周姑劇團演出的《戀歌一曲》;1983年11月,省電視臺錄制播放了該劇團的電視新聞;1995年莒縣夏莊周姑劇團和團長胡劍夫的事跡多次被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日照市電視臺和各大新聞媒體報道,省市縣給予了表彰與鼓勵; 2005年劇團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十佳莊戶劇團”榮譽稱號。莒縣安莊鎮(zhèn)周姑劇團和嶠山鎮(zhèn)周姑劇團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優(yōu)秀莊戶劇團”榮譽稱號。
作為民族文化先聲和極富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地方戲種體現(xiàn)著人民智慧和人類對文明的執(zhí)著追求與創(chuàng)造,是文化發(fā)展的土壤。保護和開發(fā)地方戲種,有益于繼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推動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益于地方戲種自身的更新改進、繁榮發(fā)展。那么一出戲,一個故事,所負載的,便不僅僅是觀戲過后的“余味無窮”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