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媛媛(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 100875)
?
口頭傳統(tǒng)的電子媒介化—— 以溫州鼓詞的當代傳承為個案
包媛媛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100875)
摘要:在當下,電子媒介已成為口頭傳統(tǒng)“朝向當下”研究中不可忽視的視域。作為地方標志性口頭傳統(tǒng),溫州鼓詞自20世紀中期以來經歷了廣播、錄音帶和VCD的傳播過程,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口頭表演形態(tài)。電子媒介已成為現代口頭傳統(tǒng)重要的傳播載體,并作為內在的建構力量形塑了口頭傳統(tǒng)的多樣形態(tài),展現了當代口頭傳統(tǒng)的多重面向,也豐富了口頭傳統(tǒng)的傳承形式。當下口頭傳統(tǒng)的研究應該探求電子媒介對口頭傳統(tǒng)傳承方式和傳統(tǒng)形態(tài)的革新,全面呈現當代口頭傳統(tǒng)的傳承生態(tài)。
關鍵詞:口頭傳統(tǒng);電子媒介;溫州鼓詞
現代傳播媒介已經成為人類信息傳播和文化研究的重要維度。諸多新形態(tài)的媒介形式,如廣播、電影、電視及網絡已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并與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緊密聯(lián)系,對社會形態(tài)及人類文化產生重要的影響?;诖耍?0世紀60年代,海曼·鮑辛格(Hermann Bausinger)在著作《Folk Culture in s World of Technology》中提出將現代科技世界作為民俗的“自然語境”,現代傳播媒介作為科技世界中的重要面向得以進入到民俗學者的研究視野。美國民俗學者琳達·戴格(Linda Dégh)對現代傳播媒介與民俗文化之間關系的研究是這一領域的重要成果。她在《American Folklore and the Mass》中詳細探討了錄音、電視、電影、網絡等多種現代傳播媒介形式對于傳統(tǒng)民俗的利用與改造,同時也對因現代電子傳媒而新生的民俗現象予以關注。
受此影響,當下口頭傳統(tǒng)的研究視域也由“口頭-書面”的探討轉向“口承-書寫-電子傳媒的三維觀照”[1]。楊利慧立足于神話,對電子傳媒時代的神話傳承進行綜合研究。孫正國以《白蛇傳》為分析對象,對口頭形態(tài)、書面形態(tài)、戲劇形態(tài)、影視形態(tài)和網絡形態(tài)的口頭傳統(tǒng)進行個案研究,認為“現代傳播媒介給予《白蛇傳》從內容到影響多個層次的有力推動?!盵2]。王杰文的《媒介景觀與社會戲劇》則以中央電視臺小品大賽中二人轉表演的風波為切入點,對大眾傳媒時代電視媒介中口頭傳統(tǒng)的境遇予以關注。由此可見,電子媒介已成為口頭傳統(tǒng)“朝向當下”研究中的重要社會語境和急需拓展的學術視域。電子媒介在現代社會的廣泛應用不僅影響了口頭傳統(tǒng)的傳播模式,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建構力量,更是重塑了當代口頭傳統(tǒng)的傳承形態(tài)。
在此研究視角下,本文將以溫州鼓詞這一口頭傳統(tǒng)為個案,結合具體的社會歷史語境,細致梳理溫州鼓詞在廣播、錄音機、DVD這三種電子媒介中傳播的過程,并突破將電子媒介視為均質化媒介語境的研究取向,探討不同形式的電子媒介化溫州鼓詞如何呈現差異化的特征,在此基礎之上對電子媒介與口頭傳統(tǒng)傳承之間的關系作進一步探討。
溫州鼓詞,俗稱“唱詞”,也稱為“瞽詞”“盲詞”,以瑞安的城關話為標準音,以板腔體為唱腔音樂,以“吟調”為基本曲調,是一種頗具特色的說唱藝術。在演唱時,藝人登上小高臺,左手執(zhí)三粒板,右手拿琴槌,前置放扁鼓、牛筋琴等樂器,自奏自唱,或白或演,生旦凈末丑獨具一身。溫州鼓詞大多取材于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敘述家庭的悲歡離合和男女愛情故事,以表現忠奸斗爭,頌善懲惡為主要內容。
清末至解放初期,無論是城鎮(zhèn)還是鄉(xiāng)間,廟會祭祀還是夏日乘涼,溫州處處都可聽見鼓詞的琴聲音韻,終年不絕。特別是每年八月,逢溫州地區(qū)民間紀念當地女神陳十四娘娘誕辰,各地村舍的廟宇舉辦陳十四娘娘祭祀,延請鼓詞先生演唱以女神的傳奇經歷為內容的“大詞”①溫州鼓詞根據演唱的內容和形式分為“平詞”與“大詞”. “大詞”是指演唱佛教、道教經書中神怪故事的鼓詞, 以酬神為主要目的, 在演唱時伴有一定的宗教儀式. 其中以歌頌溫州地方女神陳十四娘娘功績的“娘娘詞”《南游傳》最為流行. 參見: 陳小萍. 溫州鼓詞[M]. 杭州: 浙江攝影出版社, 2008: 20-21.《南游》,連唱七天七夜,非常隆重。在城鎮(zhèn)里,聽詞是市民重要的娛樂休閑方式,專門供鼓詞藝人賣票坐唱的詞場和詞園數量可觀,常常人聲鼎沸,賓客滿座。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政府收回了固定詞場的管理權,將其改造為文化場所,安排專業(yè)人員進行管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鼓詞演唱被定性為迷信活動,詞場或是被清除,或是被改造成為政府文化場所,鼓詞藝人群體嚴重縮減。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現代娛樂消費方式迅速占領民眾的生活,溫州鼓詞現場演唱急劇衰退。
面對現場演唱衰退的困境,“平詞”②“平詞” 是指演唱歷史演義、民情世態(tài)、狹義公案的鼓詞, 演唱形式較為簡單, 街頭巷尾, 草坪中堂均可作場表演,以娛樂為主要功能. 參見: 陳小萍. 溫州鼓詞[M]. 杭州: 浙江攝影出版社, 2008: 19-20.利用電子媒介技術獲得了新生。溫州鼓詞的電子媒介化突破了傳統(tǒng)鼓詞的演唱場域,與現代社會城鎮(zhèn)民眾的審美旨趣和觀賞方式相契合,深受歡迎。男女老少圍坐錄音機和電視機周圍觀聽鼓詞演唱已成為溫州新時期的風俗,各類鼓詞音像制品也隨著溫州人的腳步被帶出國門,傳播至世界各地。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當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溫州鼓詞卻依靠電子媒介技術走出了一條民間文化的擴張之路。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電子媒介化已成為溫州鼓詞重要的傳播形態(tài),深刻地影響著溫州鼓詞的現代傳承。
20世紀50年代,瑞安和溫州兩地的電臺相繼開設了“廣播曲藝場”欄目,播放越劇、蓮花、道情、鼓詞等各類戲劇、曲藝,作為標志性地方口頭傳統(tǒng),溫州鼓詞是其中重要的內容?!皬V播曲藝場”一個星期播放兩次,一次半個小時左右。在娛樂方式匱乏的社會里,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十分受歡迎,每逢廣播曲藝場開始時,高音喇叭下都是人頭攢動。
“詞學弗起,只討飯”,在當地社會,鼓詞演唱是最為卑微的職業(yè)選擇,只比做乞丐的“討飯”稍微體面些。1949年解放之后,在新中國的文藝政策之下,溫州鼓詞成為“文藝輕騎兵”被收編入政府的文化管理體系,進入到“權力和威信象征”[3]的官方媒體進行演唱傳播。對于“下里巴人”的溫州鼓詞而言,無疑是一種新生。
人民廣播電臺作為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主流媒體,是由各級政府掌控的宣傳喉舌,政治宣傳和文化教育是其主要目的。擠身進入廣播媒體的溫州鼓詞并不是簡單地將詞場中的表演原封不動地搬進廣播電臺的錄制室,而是必須根據人民廣播電臺特殊的媒介屬性進行調整,從題材、內容到表演都必須符合人民廣播電臺宣傳正確價值觀的藝術標準。溫州知名鼓詞藝人潘愛國在接受訪談時說①訪談對象: 潘愛國. 訪談時間: 2011年3月24日. 訪談地點: 溫州市鹿城區(qū)家中. 訪談者: 包媛媛.:
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就有人到政府的廣播臺去鼓詞表演了。雖然也是唱詞,但都不是原來的那些詞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先交一個作品上去,等那邊的人審核過了才能去。唱的也都是新詞,這些新詞就是反應那個年代的社會的詞,大多是新編的,你自己有水平就自己編,自己編不了也可以請別人來編,也有的是政府的文化部門編好了請人去唱,各種情況都有。
溫州鼓詞歷來是“唱古”的,以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為主要內容,極少有反映現實的題材。而在為20世紀50年代,在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文藝政策指導之下,溫州鼓詞突破傳統(tǒng),出現了大量以現代革命故事和現代新事物為題材的鼓詞,以政治宣傳和文化教育為目的進行演唱。廣播成為20世紀60年代現代鼓詞最為重要的傳播媒介。
文化大革命時期廣播曲藝場遭到了停播,直至1978年才恢復錄制播放。此后的十余年時間里,溫州、瑞安兩地的人民廣播電視臺延請大批名師錄制溫州鼓詞進行播放。1987年,由溫州市文化局、中國曲協(xié)浙江分會、溫州市曲協(xié)編印的《溫州鼓詞選(一)》收錄了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由人民廣播電臺錄制播放的鼓詞。在詞目中,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一定數量的描述社會新現象、宣傳現代價值觀的現代鼓詞,如《法庭擒鷹》《誰之罪》《<啟事>的啟示》等。其中,鼓詞《法庭擒鷹》通過記敘一場現代法律訴訟,塑造了一位抵制外國資本主義商人的民族工商業(yè)者的形象。無論是故事主題、情節(jié)還是融入英語詞匯的詞文設計都充滿了鮮明的現代特征,符合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下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的宣傳意圖②參見: 沈維春.《啟事》的啟示溫州市文化局[C] // 中國曲協(xié)浙江分會, 溫州市曲協(xié). 溫州鼓詞選: 一. 樂清: 樂清市圖書館, 1987: 1-7.。
除了現代題材的鼓詞之外,20世紀80年代的廣播鼓詞并不排除傳統(tǒng)鼓詞的演唱,但具有明確的取舍標準。進入人民廣播電臺的傳統(tǒng)鼓詞從故事主題、情節(jié)內容及唱詞上都要符合主流媒體宣傳正確健康價值觀的指導原則。因此,在傳統(tǒng)溫州鼓詞詞目中,言情、武俠、神話等題材的鼓詞因其明顯缺乏宣傳教育功能而很少進入廣播錄制演唱,歷史類、公案類的鼓詞則更受廣播媒介的青睞。對于通過價值觀審核的傳統(tǒng)鼓詞,如《猴王出世》、《拳打鎮(zhèn)關西》、《西門豹除巫》等,需要在內容和詞文表達上作進一步的修改,將部分低俗的內容進行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以書面化的語言替代口語化的唱詞。在錄制時,藝人需要一字不差地演唱提交至廣播電臺的審核稿,無任何自由發(fā)揮的可能。
無論是現代鼓詞的大量播放還是傳統(tǒng)鼓詞的嚴格審核,都展現了溫州鼓詞在人民廣播電臺這一宣傳貫徹政府意志的主流媒體中作為“人民藝術”的新生。從鄉(xiāng)間里巷到廣播錄制室,廣播鼓詞經歷了全面的改造,以觀眾為中心的娛樂價值讓位于政府的宣傳教育,“書寫”和“知識”成為鼓詞創(chuàng)作的重要規(guī)則。廣播鼓詞也因此擺脫了鼓詞演唱作為低微謀生手段的“下里巴人”形象,轉而成為“文藝輕騎兵”融入到政府的文化建設事業(yè)中。
20世紀80年代初,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大量先進的西方電子產品進入到國內,錄音機就是其中之一。此時,溫州鼓詞在經歷文化大革命十余年的“禁唱”之后初次解禁。但經歷過“改造”的鼓詞藝人一時間并不敢在公眾場合進行演唱。因此,當錄音機進入到民眾的生活時,鼓詞藝人受流行音樂帶的啟發(fā),對著錄音機將文革期間被禁唱的鼓詞錄制下來,灌制成錄音帶,進行交換欣賞,偶爾也有零星的銷售。
媒介技術的進步引領全新的變革,錄音機的普及不僅給民眾帶來了快捷且強大的傳播方式,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政府監(jiān)管的空白使錄音帶的傳播更為自由。技術的便利和相對松散的政策環(huán)境激發(fā)了民眾的主動性,他們自發(fā)地將傳統(tǒng)溫州鼓詞與現代電子媒介技術相結合,使鼓詞演唱以一種新的傳播方式重新進入到民眾的生活之中,促進鼓詞演唱在“解禁”初期得以迅速地恢復。隨著鼓詞錄音帶買賣活動的日益增多,個體藝人的錄制活動逐漸發(fā)展為集體的行為。少數鼓詞藝人購買設備,自設錄音棚,批量邀請藝人演唱錄制,進行市場化的銷售。
與人民廣播電臺相比,錄音機擁有完全不同的媒介屬性。作為一項人人能夠習得且自由的傳播媒介技術,它輕易地打破了強加廣播鼓詞上的政治桎梏和技術限制,使錄音帶鼓詞在制作傳播上擺脫上層精英的操控,以民眾的審美趣味為主要導向。因此,錄音帶鼓詞將具有明顯政治宣傳意圖的現代鼓詞排除在外,近百部詞目均為傳統(tǒng)鼓詞,而且大多數是具有一定聽眾基礎的“起房詞”①“起房詞”, 意為鼓詞藝人成名之作和代表之作, 基本上是藝人表演技藝最精湛、最受歡迎的一兩部鼓詞.。
此外,相對于廣播電臺對于鼓詞錄制表演的嚴格審查和監(jiān)控,錄音帶鼓詞的錄制過程是相對“自在”的表演。,著名鼓詞藝人林秀珍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參與過一系列廣播、錄音帶和VCD鼓詞的錄制,對現代電子媒介中溫州鼓詞的表演和傳播有著豐富的經驗性認識。在談及錄音帶鼓詞錄制的情況時,她說②訪談對象: 林秀珍. 訪談時間: 2011年3月22日. 訪談地點: 瑞安國際大酒店. 訪談者: 包媛媛.:
錄錄音帶的時候完全沒有經驗,也沒人管,現場演唱什么樣子,錄起來就什么樣子,對著錄音機就唱開來。一般不會看詞本,那時候都沒有詞本,有也都是個故事,沒什么好看的,都是靠自己的腦子唱出來的,對著錄音機演唱的時候沒有特別多的拘束,就當前面有觀眾的樣子。
藝人在錄制鼓詞錄音帶時并不受書面化的詞本和監(jiān)制人員的控制,重新居于中心主導的地位,憑借表演實踐的身體記憶和情景模擬進行相對自然的表演,最大限度地再現傳統(tǒng)溫州鼓詞的表演。
錄音帶鼓詞是以鼓詞藝人為主導的將新興電子媒介技術與傳統(tǒng)溫州鼓詞相結合的產物。在平民化的電子傳播媒介之中,錄音帶鼓詞迎合民眾對傳統(tǒng)溫州鼓詞的欣賞期待,傳統(tǒng)詞目全面復興,在相對“自在”的表演中著力再現觀演互動情景,表現出強烈的復歸傳統(tǒng)的特征。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電子媒介技術的發(fā)展,VCD機迅速取代了錄音機,成為家庭必備的娛樂電器。溫州鼓詞的電子媒介傳播也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進入到視聽全面呈現的VCD時代。與廣播、錄音機這兩種電子媒介相比,VCD的特殊媒介屬性在于視覺的呈現。作為一種視聽全面呈現的媒介技術,VCD突破了廣播鼓詞和錄音帶鼓詞單一的聲音傳播方式,將一維的聲音傳播擴展為音像結合的二維呈現,將錄音機無法傳播的表演形象通過影像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VCD鼓詞的制作和呈現中,“形美”是重要的標準。在傳統(tǒng)的溫州鼓詞表演中,除了在演唱“娘娘詞”時,有由紙扎搭建起來的華麗的廬山景之外,其他題材鼓詞演唱的舞臺非常簡陋,一張方桌倒立在一個小高臺上即可。藝人們也是隨意穿著,幾乎不做打扮,甚至有藝人直接穿著白汗衫加拖鞋就可以上臺表演。鼓詞VCD完全脫去了這種“草根”的形象。鼓詞VCD中總有各式色彩鮮艷的布景作為陪襯,藝人身著唐裝或禮服,妝容精致。經過精心設計的VCD鼓詞銀幕形象十分華美,給人以精致的視覺體驗。
追求視覺效果的鼓詞VCD在制作過程中對藝人及鼓詞題材有所選擇。在VCD鼓詞中,男性藝人與女性藝人參演的比例嚴重失調,百分之九十的詞目是由女性藝人演唱。具有美麗形象的女性藝人更符合VCD的銀幕呈現,受觀眾歡迎。溫州地區(qū)最大的鼓詞音像制品生產公司的負責人張瑞星在談及藝人選擇標準時如此說①訪談對象: 張瑞星. 訪談時間: 2011年2月21日. 調查地點: 瑞安市時代廣場銀座家中. 訪談者: 包媛媛.:
有的藝人唱得挺好的,但是沒法錄VCD,這個就是不上鏡,到了我這里跟丑八戒一樣。她就是不上鏡,比如說在我這里拍起來很難看,糾正也糾正不起來。就是形象問題。原來也蠻漂亮的,但是上了這個鏡頭以后就不行了。有幾個藝人唱得很好,我們也想請她唱的,但是拍出來不行,我們也得對她們負責,拍出去反而損害自己的名聲。這個VCD的形象很重要的,這個形象拍出來不行,大家就不感興趣了。
在VCD鼓詞中,良好的熒幕形象是表演是否受到歡迎的重要評判標準,這使得容易“上鏡”的女性藝人在VCD這一電子媒介中占據優(yōu)勢。與男性藝人相比,女性藝人因為天生的嗓音條件對世情小說類鼓詞駕輕就熟,而在演唱激越雄渾的歷史類和公案類等題材鼓詞時往往力不從心。因此,在以女性藝人為主導的VCD鼓詞中,世情小說類鼓詞數量最多,占據半壁江山,而備受現場演唱歡迎的歷史類鼓詞則退居次要地位。就演唱風格而言,不同于男性藝人的渾厚粗獷,女性藝人唱腔婉轉悠揚,表演內斂含蓄,以優(yōu)美動情見長。
VCD鼓詞視覺化敘事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將鼓詞的詞文顯示于屏幕。從音到字,從聽到看,VCD鼓詞在實現聲音的傳播之外增加文字的視覺傳播,觀眾可以通過閱讀屏幕上的詞文來理解故事的內容,顯示于屏幕的詞文能使聽眾不再受方言和口音的限制,擴大了鼓詞傳播的地域。屏幕上的詞文并不是藝人演唱的直接轉化,在VCD鼓詞的生產過程中,“詞文在前演唱在后”的制作流程決定了對詞文進行改編是錄制前期的重要工作。具有豐富制作經驗的鼓詞音像制品生產商張瑞星在介紹VCD鼓詞制作過程時說①:
將字幕打上去,就不能亂搞了。我就搞了一個創(chuàng)作隊。我就溫州鼓詞那些文學重新整理,不要搞以前那些,雖然溫州鼓詞是下里巴人,不是什么陽春白雪,都是很通俗。我就請了溫州地區(qū)比較出名的而且對溫州鼓詞都有研究的,叫他們重新創(chuàng)作。原來那些都亂七八糟的,我讓他們重新整理,在文學上上一個臺階。
在VCD鼓詞中,詞文視覺化的呈現要求對其進行文學性的書面寫作。因此進入VCD制作的鼓詞詞文都是要經過專職寫作人員的改編或創(chuàng)作。相對于口語化、俗語化的現場鼓詞表演,鼓詞VCD的詞文更追求巧妙的情節(jié)、豐滿的場面、文雅的語句和整齊的韻律?!瓣柎喊籽钡腣CD鼓詞以其獨有的“雅”風而區(qū)別于廣播鼓詞和錄音帶鼓詞。
從廣播鼓詞到錄音帶鼓詞再到VCD鼓詞,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溫州鼓詞表演已經成為與口頭演唱并存的傳播方式,兩種傳播形式相互補充共同傳承溫州鼓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在現場口頭表演被嚴格控制的社會環(huán)境中,廣播詞場及時補缺,成為鼓詞傳承的主要形式。20世紀80年代,錄音帶鼓詞以其自由的傳播形式促進了溫州鼓詞的復興。而在當下,以娛樂為主要訴求的鼓詞VCD(主要為“平詞”)及以娛神為訴求的口頭表演(主要為“大詞”)相互補充。
“生產建構信息”[4],技術不只是民俗擴張的工具,技術滲透的過程更是重新定義、建構民間傳統(tǒng)的過程。電子媒介不僅是口頭傳統(tǒng)的傳播載體,同時作為內在的建構力量形塑了電子媒介化口頭傳統(tǒng)的多樣形態(tài)。廣播電臺中“人民藝術”式的鼓詞,錄音帶中的“復歸傳統(tǒng)”式的鼓詞,VCD中的“陽春白雪”式的鼓詞,不同電子媒介形式的媒介屬性定義了電子媒介化口頭傳統(tǒng)的生產過程,使之形成差異化的形態(tài)特征,展現了當代口頭傳統(tǒng)的多重面向,也豐富了口頭傳統(tǒng)在當下社會的傳承形式。
在大量以搶救性姿態(tài)關注活態(tài)口頭傳統(tǒng)的研究潮流之下,溫州鼓詞在現代電子媒介方式中傳播的過程使我們正視電子媒介已成為現代口頭傳統(tǒng)重要的傳播形式和傳承方式這一現實處境。突破“偽民俗”的藩籬,將電子媒介作為口頭傳統(tǒng)的一種傳播方式和建構因素納入到研究的視域中,探求電子媒介對口頭傳統(tǒng)傳承方式和傳統(tǒng)形態(tài)的革新,才能全面呈現當代口頭傳統(tǒng)的傳承生態(tài)。
參考文獻
[1] 巴莫曲布嫫. 口頭傳統(tǒng)?書寫傳統(tǒng)?電子傳媒: 兼談多樣性討論中的民俗學視界[J]. 廣西民族研究, 2004, (2): 29-36.
[2] 孫正國. 媒介視野下《白蛇傳》的現代傳承[J]. 文化遺產, 2008, (4): 82-87.
[3] 阿蘭?科爾班. 大地的鐘聲: 19世紀法國鄉(xiāng)村的音像狀況和感官文化[M]. 王斌, 譯. 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332.
[4] 霍爾. 編碼/解碼[C]. 姜志輝, 譯 // 羅鋼, 劉向愚. 文化研究讀本.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347.
(編輯:朱青海)
The Electronic Media for Oral Tradition——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Wenzhou Guci as a Case
BAO Yuanyua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choo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ngjing, China100875)
Abstract:Presently, electronic media has become an field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research of oral traditions that “toward the present” .As a local iconic oral tradition, Wenzhou Guci has experienced such a propagation process as carriers of radios, tapes, VCD’s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formed differe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ic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rn transmission carrier of oral traditions. As an inner construction force, it shapes diverse forms of oral traditions which reveal multiple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oral traditions and enrich forms of inheritance of oral traditions.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oral traditions has to seek the innov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towards inheritant means and triditional shapes so as to present the picture of the inheritance of oral tradition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Oral Tradition; Electronic Media; Wenzhou Guci
作者簡介:包媛媛(1987- ),女,浙江樂清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民間文學
收稿日期:2014-06-02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3.016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555(2015)03-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