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君偉,孫 龍
論哈貝馬斯的法社會學思想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
谷君偉,孫龍
谷君偉,孫龍/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在讀碩士(貴州貴陽550001)。
哈貝馬斯是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進一步繼承了馬克思的批判主義思想,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得到了壯大與發(fā)展。本文中哈貝馬斯是從社會整體與關聯性互動的這一視域來探討法律的,從生活世界和系統亮界面的社會特點出發(fā),探討當代人類社會法律被視為“媒介”和“制度”的兩大核心內容所在,并以此來重點分析當代人類社會法律存在的合法性問題。我國是一個極其重視法治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再次提出了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憲治國的重大舉措,因此研究哈貝馬斯的法社會學思想無疑對當代中國社會法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哈貝馬斯;法社會學;法治建設;交往理性
(一)目的原則與價值原則
韋伯是著重從社會行為的角度上來研究理性的多種行為特點,并且將社會行為明顯的區(qū)別開來,分為了四類:即目的—工具合理性行為、價值合理性行為、傳統行為和情感行為。他認為“目的—工具合理性”具備一個極其顯著的重要方面:即是它可以最大限度的篩選、判斷屬于自身的最合適以及工具。在韋伯的視野中,價值合理性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內涵相當不明確的定義,由于社會行為一直遭受價值合理性的驅使,因而其只顯示出了一種較為單一行為的特征,即行為者在實施行為選擇時,不以成敗得失為價值衡量原則,只把重心擱置在了怎樣積極貫徹某種特定宗教習慣上,在社會行為上只是一味地順從道德良心的規(guī)則去安排社會實踐,處于價值合理性掌控過程下的行為儼然是和目的合理性操縱過程下的行為有原則性區(qū)別的,成敗利害并不是它們所遵循的價值規(guī)律,是按照對某種絕對目的的實現為行動原則。
(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韋伯關于當代人類社會進行的兩個重要論斷,在某種程度上哈貝馬斯是認可的,但他也不十分支持其所做的令人失望的論述:即解釋為當代人類社會已經徹底完成了歷史所賦予它的重大任務。另外,他還說明韋伯在更深層次上并沒有探究當代人類社會的真實本質所在,也沒有效地探究西方社會在工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所經受的一系列窘境、更沒有探究能夠合理解釋當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1]普遍規(guī)律。與此同時,他在有關系統以及生活世界的相互關系這一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對它們之間的界限沒有做適當的劃分,因此,韋伯對其合理化的探究只能表明是當代人類社會某種單一社會行為的合理化,即從宏觀來論證的國家和經濟兩大種類的規(guī)范化與體系化。[2]
哈貝馬斯的法社會學思想觸及法律的很多方面,然而,本文主要從哈貝馬斯的有關法的合法性以及程序主義法律觀來介紹并著重闡述。
(一)法律的合法性問題
哈貝馬斯所提到的合法性,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嚴格按照決定論的有關實體性的一系列行為規(guī)則去約束廣大人民,更為重要的是它是遵循在國家法律誕生的民主性制度之中,然而民主性制度的健全與鞏固的基礎最主要的是源于廣大人民所領導的國家機關。他同時還指出,在當代法和傳統法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個特別不同的地方,即為它們被賦予的合法性緣由完全不同。我們所提及的關于法的合法性這一重要原則問題,意思是指廣大人民群眾為什么要遵守法律,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內心當中害怕因為違反了國家所制定的法律而受到上層管理者嚴厲制裁的這種直接的、利己主義的個人考量之外,在某種意義上有什么令人民大眾信服的強有力的解釋去說明法律是最為應該讓人民大眾去遵守的。在這方面哈貝馬斯解釋道,在前人類社會發(fā)展階段,表明法律合法性存在的重要基礎是來源于宗教或者流傳下來的古代傳統制度,然而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當代人類社會已然是處于一個后形而上學的發(fā)展階段,以往的各方面保留下來的傳統法律制度必然要受到來自人類自身所擁有的當代理性目光的檢驗和人類智慧的合理性的揚棄。
(二)程序主義法律觀
哈貝馬斯把自己的法律觀表述成“程序主義的法律觀”,并將它和“資產階級主義的法律觀”以及“社會福利國家的法律觀”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分析。他解釋說,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觀特別注重保障個人所擁有的相關權利,強調的是個人主義以及享樂主義之上,然而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觀不同的是福利國家的法律觀,它更為關注人民群眾所切實感受到的物質性投資方面,強調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程序主義法律觀所表達的內容比較抽象,它是把國家法律經過人民大眾的普遍討論并最終出臺來作為當代人類法的要義雖在。哈貝馬斯眼中所認為的法律觀念,是指國家法律最終誕生的一系列復雜程序應當包含多個方面,他指出不但包含國家立法機關中立法人員討論修改以及出臺法律的邏輯性與透明性程序,而且還應該涉及社會公共領域所推行的一系列征求廣大民眾開展理性思辨的民主性程序,意思就是要尊重并保障民眾公開進行有關言論的自由性、合法性以及排除國家權力干擾等以使得所制定法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我國自新中國以來主要承襲的蘇俄式的司法體系制度,同時也是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是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資本主義國家是分權制度,而我國是權力分工。但是,一方面,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已經形成,社會個體的權利意識逐漸覺醒,傳統的以意識形態(tài)宣傳為主的社會控制能力在逐漸下降,而社會經濟發(fā)展也同樣導致了法律威信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國家的政治體制改革也相對滯后以及法治建設還不完善,公民的生活世界與系統關系的運行也出現了溝通的不暢通,法律制度作為生活世界和系統的轉換器出現了失靈的狀態(tài)。因此,我國在法治建設方面一定要具體可行的措施來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以便我國社會經濟能夠正常運行。
(一)加強法治建設力度,特別是法律制度執(zhí)行力要亟待加強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的法制體系經過學術研究、基本的修改與完善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理論豐富,結構完備的法律制度。從理論上來說,我國的法律理念以及法律制度仍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國在法律執(zhí)行力以及法律落實上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同時,我國社會正面臨許多風險,比如:勞動爭議糾紛,商事合同糾紛以及其他財產性糾紛等等之類。這些小糾紛都十分復雜,試想沒有一個公正的司法審判,沒有一個合理的法律執(zhí)行,這樣的矛盾解決不好,勢必會加劇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我國進入新的歷史發(fā)展關頭,重新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哈貝馬斯所提出的“現代社會既是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也是一個分崩離析的社會,依靠固定的模式或單一價值來整合社會已經是不可能的,既不能依靠系統中以金錢為媒介的經濟系統,也不能依靠以權力為媒介的政治系統,而是在于法律?!彼乃枷胫档梦覈ㄖ谓ㄔO吸收與借鑒。
(二)黨和政府依法帶頭做好守法的職責,樹立威信,確保法治建設
根據哈貝馬斯的法社會學的理論,從歷史上來看,我國的以政治和經濟為主導的系統強烈地壓制著我國的生活系統,特別是新中國建國初期采取類似于蘇俄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我國生活世界的發(fā)展以及運行空間。因此,政治力的強勢影響力是我國的一大國情。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zhí)政黨,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作為社會的中樞,對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這個權力機關所制定的相關法律應該帶頭遵守,在社會中形成榜樣的力量。這樣對全社會各階層具有模范帶頭作用,對一部法律在社會中現實的運行以及落到實處具有重大的作用,亞里士多德曾說“所謂法治,大家所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同時,法律也得到大家的內心的尊崇和行為上的遵守”。
(三)樹立程序主義意識,保障法治的公平正義
眾所周知,法律不僅包括實體性的法律,而且還有程序性的法律。實體性法律是對調整什么樣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回答,而程序法是對一部法律從理論到現實的運用過程中具有公平正義性的回答。特別是法學自啟蒙運動到現在的時代,不同的法學流派采用不同的法學價值取向。但是,現在的各派法學家對法律的程序正義越來越強調。因為經過兩百年的法學實踐,自然法學派過于重視法律中的道德性,而邏輯實證主義法學派,他們強調的法學內部構造和構建的自我體系,往往被一些邪惡的政客所利用,特別是二戰(zhàn)時期的法西斯國家就是典型利用邏輯實證主義法學派,造成“惡法亦法”的人性悲劇。
哈貝馬斯不僅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博學廣泛,精通多門學科的思想家,本文主要介紹的是他的法社會學的部分思想,無論是他根據馬克斯韋伯有關法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從而創(chuàng)新出自己的理論,還是交往理性理論以及有關法律的合法性問題之類的思想理論,不僅對西方近代的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當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法制體系的完善和法治社會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行動的合理性和社會的合理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2]馮瓊.哈貝馬斯的公民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蘇航
B5
A
1671-6531(2015)17-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