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據(jù)報道,涵蓋小學、中學、高中學段的足球教材將很快編寫完成。此前,還有一篇《姚明答“為何中國足球燒這么多錢還沒搞上去”》的報道說,姚明在政協(xié)會議上發(fā)言指出,中國體育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培養(yǎng)脫離校園。姚明這番話是從職業(yè)運動員的角度來說的——重視校園體育,這樣才能贏得國際體育比賽。但是,體育與校園的關(guān)系卻遠不只是在于能贏得比賽。
2015年2月28日,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的晚間新聞報道了一則中學體育新聞。得克薩斯州的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有一個少年勞教犯中學,學校有一支“颶風”籃球隊,表現(xiàn)好的犯人可以參加球隊打球,比賽時還可以有難得被允許走出學校的機會。颶風籃球隊參加比賽,很少有家長來觀看比賽,球員們因沒有人喝彩助陣而士氣低落,有的球員甚至都不想再參加比賽了。
這一次,颶風籃球隊的對手來自一所私立中學——得克薩斯的先鋒大學預科學校(Vanguard College Prep),學生家長非常重視孩子們的體育活動,逢賽必到場歡呼助陣。先鋒隊球員們了解了對手的情況,一位隊員說“誰也不想對著空場子打球”,另一位隊員說,一邊有人助威,一邊冷冷清清,“這樣的比賽是不對的”。所以,這兩位隊友對粉絲說:你們幫個忙,請給蓋恩斯維爾颶風隊助威。
颶風隊員們事先并不知道這件事,當他們走進球場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有支持他們的條幅,一支為他們歡呼的女孩子啦啦隊,一群坐在專門場區(qū)的粉絲。本來說好,分配給颶風隊的啦啦隊和粉絲為颶風隊喝彩,分配給先鋒隊的啦啦隊和粉絲為先鋒隊喝彩,沒想到全場觀眾都一起站起來為颶風隊喝彩——電視上播出了這個極為動人的場面。
先鋒隊球員布拉德利后來對記者說:“颶風隊每次進球得分,全場一片歡呼鼓掌,每個人都站了起來。我想體育應該就是這樣的。鼓勵和支持對每個人都是真正的激勵。”颶風隊的一名隊員則說,“等我老了,也一定會記住這場比賽。”電視報道的結(jié)語是,“最后誰贏了這場比賽呢?比賽的人顯然并不在意,我們又何必在意呢?”
校園體育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體育精神”(sportsmanship),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好的“觀眾精神”(spectatorism)。不管是體育精神還是觀眾精神,僅僅以比賽的輸贏來論體育的成績和價值是功利主義的。勝負對于體育競賽是重要的,但驅(qū)動力應該是榮譽心而不是金錢利益。美國體育的金錢腐蝕非常嚴重,也侵蝕了一些學校,尤其是大學的校園體育。這種現(xiàn)象一直在社會中受到批評。正因如此,先鋒隊籃球隊員的體育精神才特別令人感動。
那些在球場上為少年勞教犯球員喝彩助陣的啦啦隊員和粉絲,他們的觀眾精神更是令人感動。他們已經(jīng)不只是颶風隊或先鋒隊的球迷,而是成為深得人文精神真諦的真正體育球迷。體育的人文精神——公平競爭、尊重對手、榮譽、堅忍、自強不息——不僅體現(xiàn)為運動員的體育精神,而且也應該體現(xiàn)為所有人的觀眾精神。
觀看體育表演的“觀眾精神”其實也是觀看方式,包括觀看體育的觀念、風度、教養(yǎng)和心態(tài)。有的人看球賽得失心太重,巴不得自己國家的球隊一下子成為世界強國,看到自己偏愛的球隊失利便惱羞成怒,或是不等看完便拂袖而去,或是惡言惡語地責罵球員。有的人則不是這樣,他們欣賞球技,只要求比賽誠實無欺,球員盡心盡力就好。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觀看方式。
心理學家Arnold Beisser在《體育的瘋狂》(The Madness in Sports)一書中指出,在現(xiàn)代群眾社會里,觀看體育比賽經(jīng)常能讓觀眾找到一種群體的歸宿感,那些平時自顧自忙生活的人們是一些孤獨的異化個體,只是在體育比賽中同選一邊,成為熱烈沖動的觀眾時,他們才似乎有了相互結(jié)為一體的認同機會。這種認同是以“我們”和“他們”的勢不兩立和敵對情緒為基礎的——體育只有打敗對方,自己成為強者才算是英雄,否則就什么都不是。校園體育應該遠離這樣的觀眾觀念。既然如此,重視校園體育教育又何必太在意是否能就此把某一種體育提升為競賽場上的優(yōu)勢項目呢?(作者為加州圣瑪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