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萬馬
父親去世六年多了。六年來,心里一直隱隱地痛,有時候痛得沉沉睡去,醒來后又有些失神。
父親的慢慢蒼老,直至突然老去,我應該是早有察覺的。然而我的疏忽,竟不能盡自己最大努力挽留他的歲月,眼睜睜看著他離我們而去。
幾年后的一天。房門上的油漆早已黯淡甚至脫落,媽媽推開門,摸索了半天,伸出顫抖的手,把一根魚竿握在手中,緩緩轉(zhuǎn)過身來,遞給我?!棒~鉤呢?”我問道。
“在呢,在這里呢?!眿寢屪叩轿宥窓荒抢?,費力地打開第一層,又摸索了半天,拿出魚鉤,魚鉤連線一起繞在一疊紙片上?!澳萌グ桑萌ビ?。你會不會釣魚啊?”媽媽對我這個小兒子的生活能力很是懷疑。
這是爸爸用過的魚竿,黃色竹子做成,竹節(jié)處分明看出淺淺的灰。我很自然地回憶起童年時父親天不亮就起身出門,釣魚裝備早在前一天就準備好,綁在借來的自行車上了。爸爸一行人直到下午四五點鐘回來,車子后座綁著的是一個魚桶。一個舊臉盆上面用鐵絲做成一個罩子,魚就裝在這樣的魚桶里。一般是半臉盆大大小小的魚,有的時候沒什么收獲,據(jù)說他會在市場上買二斤欺騙一下媽媽,免得她嘮叨。一到家,哥哥和媽媽就忙著殺魚、洗魚,我照例在一旁看著。
天冷的時候,他會穿上厚厚的棉衣,那時的天冷起來是相當厲害的。記得一次大半夜醒來,看見爸爸穿著厚厚的藍色棉大衣,想來這個季節(jié)十分冷吧,好像還把一個飯盒揣在懷里,可能是帶飯去吃吧。記憶模糊,我甚至睡在大木盆里的時候,就見過爸爸半夜起來,穿上棉襖出門,不知是出去尋找丟失的二哥,還是出去加班,但一定有的時候是出門釣魚的。那時,騎個十幾里路就算遠的了。鄉(xiāng)村的路坎坷不平,沒有路燈,只帶個手電筒照亮。寒氣逼人的時候,只見一團團呼出的白氣,只是父親跟幾個哥哥話比較多,從來沒跟我講過他們一群職工是怎么在冷天釣魚的。
家里有個魚叉,已經(jīng)很多年看不見了。我在初二不再釣魚后,也漸漸忘了此事。
魚叉是父親專用的,一般和魚竿一起斜放在門后。我經(jīng)常悲哀地想,為什么我們哥兒幾個沒一個能學會爸爸的本事。魚叉的桿子是黃色竹子做成,頂端分出三四個叉子,已經(jīng)記不得是不是三尖兩刃了,但記得魚叉是有倒刺的。八九歲的時候,也曾好奇地端著它打量,看著黑色鋼叉上的倒刺,心里想爸爸的力氣該有多大??!
想象一下,一個陽光溫暖的下午,水波粼粼,正在柳樹下垂釣的身體強壯的父親,突然發(fā)現(xiàn)一條大魚游到水面,黑黑的魚頭,亮亮的眼睛,尾巴搖動著,很是有力。說時遲,那時快,父親輕輕放下魚竿,拿起魚叉,手握魚叉,右臂上舉,身體后仰,叉頭對準魚身,像投標槍一樣,魚叉飛出,正中目標。魚叉刺在魚身上,魚的頭和尾巴還在擺動。有時,爸爸說,他會走到水里,高舉著魚叉,看到大魚時,一下子扎過去,魚就在叉頭上擺著尾巴,在空氣中閃著光了。
我發(fā)現(xiàn)揚州的魚比較難釣,因為每次的收獲至多大半盆,而到了老家就不同了。老家在蘇北水鄉(xiāng),家就在河邊,這條河不寬,也就三四十米,但是很長,彎彎曲曲的,向西一直繞到寶應湖、高郵湖、大運河、長江,向東或許能連著海。父親回鄉(xiāng)的時候,拿了釣竿到門前的小河邊,沒多長時間,就釣了一小桶活蹦亂跳的魚兒,好像是從河里拎回的一樣。
但是要得到名貴的魚,還是費事的,爸爸為了請村里干部吃飯,需要鱖魚,俗名季花魚,肉質(zhì)鮮美,這不是輕易可以釣著的。這時,爸爸會請村里一位專門打魚的伯伯幫忙,跟他買。魚是放在河邊一個細腰酒壺形的竹簍里的,伯伯把簍子從水里拎上來,掏出魚,水淋淋的,閃著斑斕的光。
家里還有一把竹笛,是父親吹奏的樂器。一把普通的竹笛,咖啡色的竹管,上面鉆了幾個孔。偶爾,父親會從家里唯一的書櫥里拿出,映著窗外碧綠的葫蘆藤,吹上幾分鐘,笛聲悠揚。只是那時太小,又沒音樂細胞,仰頭諦聽,只感覺到那個初夏的空氣十分新鮮,窗外的風景很美。后來,我上了小學,先是學唱陜北民歌,后是聽各種紅歌,于是終于忍不住買了把口琴,嗚嗚地吹奏起來。也曾拿起父親的竹笛,嗚嗚吹了幾下,終究不得要領(lǐng)。
兩個好動的哥哥,忍不住拿來吹,也是頂多吹幾個簡單的音調(diào)而已。后來我詫異地想,爸爸是怎么學會吹笛的。又想,若不是為生活所困,他一定會教我們吹笛吧。
竹制魚竿終于因為年代久遠而無法使用,魚鉤被家里人弄丟了,著實讓我懊惱了好幾天!一段時間內(nèi),工作非常忙,也沒時間釣魚,就慢慢忘記這事。
后來,突然有了悠閑,買了一根碳素魚竿,花一元錢就能買到一包新鮮魚食,再花四元錢買一瓶打塘子的料,很是方便??墒?,總是不能像父親那樣滿載而歸,甚至經(jīng)常一無所獲。
一個人有很多的遺憾,至少我遺憾沒能學會父親的本領(lǐng):釣魚、叉魚和吹笛。
我的父親,曾是一個身高達180厘米的農(nóng)村青年,身材勻稱,濃黑的劍眉,長臉瘦削,直到七十歲后才有了白發(fā),一雙大手很有力量,非常強健、帥氣。他先為國民黨江蘇省政府警衛(wèi)團的文書,不久成為解放軍戰(zhàn)士,正準備隨軍南下,卻被爺爺叫回家結(jié)婚,從此斷了革命前程?;乩霞?,在他姐夫—我姑父家開的鐵器廠學徒,后又成為揚州工學院附屬工廠的一名技術(shù)骨干,憑一個人的工資養(yǎng)活一家三代七口人,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
遙想父親當年普通而艱苦的一生,我不能忘的,除了他的堅韌,還有他的魚竿、魚叉和竹笛。我慚愧沒有學會父親的本領(lǐng);但父親足以讓我感到自豪,我的父親很能干,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