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目的 觀察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枸櫞酸鉍鉀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9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21例和對照組88例。對照組給予柴芍四君湯口服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配合捏脊療法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87%高于對照組的78.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柴胡疏肝散輔助枸櫞酸鉍鉀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枸櫞酸鉍鉀起效快,柴胡疏肝散藥力持久,二者合用,相輔相成,臨床沒有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可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柴胡疏肝散;枸櫞酸鉍鉀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病變發(fā)炎且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同時易反復發(fā)作。臨床表現(xiàn)無法進行明確判斷而通常采用胃鏡輔助檢查,以確定胃部病變發(fā)炎狀況。慢性胃炎臨床表現(xiàn)通常有:上腹部痛(隱隱作痛、鉆心痛、腹部脹痛),腹脹如鼓,食欲不振、反胃、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狀[1]。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在中醫(yī)上表現(xiàn)為:胃脘部脹悶,痛連及脅肋,噯氣頻繁,易受情志的影響而加重,苔薄白,脈沉弦。本文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枸櫞酸鉍鉀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療效顯著,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209例。均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臨床表現(xiàn)屬于肝胃不和型胃炎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121例和對照組88例。治療組男59例,女62例;年齡25~40歲;病程7~12年。對照組男43例,女45例;年齡22~41歲;病程5~13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枸櫞酸鉍鉀治療,2片/次,2次/d,口服。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柴胡疏肝散,藥物組成有:柴胡、香附、廣郁金、延胡索各12g、枳殼10g、芍藥15g、川芎、旋復花、川楝子各9g。15d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結束后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1.3療效判定方法 有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次要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示各項結果均正常;顯效:患者癥狀明顯緩解,胃鏡檢查示各項結果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癥狀及胃鏡檢查無改善[2]??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臨床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87%高于對照組的78.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病變發(fā)炎且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同時易反復發(fā)作。臨床表現(xiàn)無法進行明確判斷而通常采用胃鏡輔助檢查,以確定胃部病變發(fā)炎狀況。慢性胃炎屬中醫(yī)學的"胃痛,痞滿,嘈雜"等范疇。其病位在胃,病程日久,為本虛標實之證。胃為五臟六腑之大源,與肝脾密切相關,肝與胃相克,胃與脾相表里,因此在治療時除了注重飲食的調理外同時還要調節(jié)心理。以防情緒因素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在調理脾胃時,也要加入疏肝解郁之品,長期調養(yǎng)以改觀病情。
枸櫞酸鉍鉀作用方式獨特,它是在胃部潰瘍表面或潰瘍基底肉芽組織形成一種堅固的氧化鉍膠體沉淀,從而隔絕胃酸、酶及食物對潰瘍黏膜的侵蝕作用,成為保護性薄膜,以防胃黏膜的進一步破壞[3]。柴胡疏肝散中以柴胡為君藥,具有疏肝解郁,調理氣機的作用;香附、芍藥助柴胡疏肝解郁,陳皮、枳殼行氣導滯共為臣藥;川芎行氣解郁,活血止痛為佐藥;甘草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房中君臣佐使的配伍用于治療肝胃不和證,具有疏肝理氣,和胃解郁之功效[4]。
中醫(yī)治療慢性胃炎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治療,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原則。柴胡疏肝散輔助枸櫞酸鉍鉀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枸櫞酸鉍鉀起效快,柴胡疏肝散藥力持久,二者合用,相輔相成,臨床沒有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可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亮.中醫(yī)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4,02:255.
[2]李松,李鐵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180例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4,30(2):136.
[3]龐紅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36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4):158-159.
[4]高景峰,宗良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觀察.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1014,10(1):85-8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