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禮記·曲禮上》之“父不祭子”釋義辨析

2015-03-22 19:44張紅珍
東岳論叢 2015年11期
關鍵詞:尊卑父子關系鬼神

張紅珍

(山東交通學院 社會科學教學部,山東 濟南250023)

孔子將“尊祖敬宗”的孝詮釋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因此,在家族范圍內(nèi),祭祀之禮被認為是“追養(yǎng)繼孝”,祭祀的對象是去世的父母長輩及祖先,祭祀的核心是“敬”,因此,“馂馀不祭”。由此,繼承和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禮制思想的《禮記·曲禮上》中,當時沒有句讀標點的“馂馀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之“父不祭子”產(chǎn)生出許多歧義,朱熹說“便是此一說,被人解得都無理會了”①(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版,2230 頁。。

一、祭之以禮與“追養(yǎng)繼孝”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禮記·祭統(tǒng)》)《禮記》和先秦儒家一樣注重祭祀之禮,在管理百姓的種種方法之中,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禮有吉、兇、賓、軍、嘉五種,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禮?!抖Y記》中要求祭祀的對象有諸多:天、地、祖先、圣賢等,從家族關系范圍來說,祭祀的對象是去世的父母長輩及祖先。“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記·郊特牲》)祭祖報本反始,感恩自己的生命本源。

《禮記》反復闡釋祭祀父母長輩是“追養(yǎng)繼孝”,是子女對父母長輩盡孝道的延續(xù):“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禮記·祭義》)“祭者,所以追養(yǎng)繼孝也。……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禮記·祭統(tǒng)》)祭祀是用來完成對父母生前應盡而未盡的供養(yǎng)和孝道,是用來追養(yǎng)雙親而繼續(xù)盡孝?!白佛B(yǎng)繼孝”是基于人類血緣關系所產(chǎn)生的自然情感和對生養(yǎng)、教育自己的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的感恩回報,是為“心安”?!胺蚣勒?,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禮記·祭統(tǒng)》)

因此,《禮記》中的“父不祭子”一句就有了“父親不祭祀兒子”的釋義,因為祭祀的對象是父母長輩而不是兒子。

“祭思敬”(《論語·子張》),《禮記》中也強調(diào)“敬”是祭祀的核心:“天子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蠶也,身致其誠信,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敬盡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禮記·祭統(tǒng)》)“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禮記·祭統(tǒng)》)“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禮記·祭統(tǒng)》)如果祭禮的敬意之內(nèi)容與外在形式二者選一,則選敬意之內(nèi)容,“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余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余也?!?《禮記·檀弓上》)

祭祀的核心是“敬”,因此,對于餐前祭禮,有“馂馀不祭”之說,因為大不敬。馂馀,指吃剩馀的食物?!叭罩卸灐?《禮記·玉藻》),存放過了半天的飯也叫剩飯。

先秦儒家典籍中記載著關于孔子厄于陳、蔡期間“馂馀不祭”的故事:孔子厄于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齋貨,竊犯圍而出,告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鬃诱兕伝卦?“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睂υ?“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丶词持?,不可祭也?!笨鬃釉?“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鬃宇欀^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語》)

孔子誤會顏回,顏回對老師如實作答,反映出顏回的誠實,同時顯示著顏回知道“馂馀不祭”之禮儀要求,因此,勸老師不要用自己已經(jīng)吃過的“剩米飯”祭祀父親。

因此,《禮記·曲禮上》中的“馂馀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上承“馂馀不祭”,“父不祭子”就被釋義為“父親吃兒子的剩飯時不祭祀”或者是“父親不用剩飯祭祀兒子”等等有著巨大差異的種種解釋。

《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和說明經(jīng)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據(jù)考證這部經(jīng)典采自多種古籍遺說、由多人撰寫完成,內(nèi)容龐雜,編排也比較零亂,因而書中之意容易引起歧義。同時,作為儒學經(jīng)典的《禮記》重視喪祭之禮儀,在家族祭祀方面,注重論證祭祀去世的父母長輩和祖先,將祭祀詮釋為追養(yǎng)繼孝,因此,人們通常將祭祀的對象理解為去世的父母長輩和祖先。而對于兒子,一方面,兒子在父親之前去世是社會中的非常態(tài),因此,祭兒之禮不是特別受重視的一種禮儀,《禮記》中沒有像對祭祀父母之禮一樣進行反復的論證和說明;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中對父子關系定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后人對《禮記》中的“父不祭子”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釋。

回到原典《禮記》來看,父親祭祀兒子雖然不是其特別重視的祭祀之禮儀,但是,《禮記》中有著明確的父母長輩祭祀兒孫的禮儀要求和具體實例。

二、《禮記》中的父親祭祀兒子之禮儀

“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嬴博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于禮者也?!^其葬焉?!鬃釉?‘延陵季子之于禮也,其合矣乎!’(《禮記·檀弓下》)孔子說延陵季子是吳國熟悉禮的人,因此專門前去看他安葬兒子之禮儀。參觀之后,孔子稱贊他說:“延陵季子對于禮,很符合啊!”

秦漢儒家之禮中,葬祭之禮一體,以禮葬之的對象肯定是祭祀的對象,因此,以禮葬兒就應該以禮祭兒,并且《禮記》中祭祀兒孫之禮和儒家的其他禮儀一樣有著等級特點:“王下祭殤五:適子、適孫、適曾孫、適玄孫、適來孫。諸侯下祭三,大夫下祭二,適士及庶人,祭子而止?!?《禮記·祭法》)殤,未成年而死叫殤,根據(jù)去世的年齡段分長殤、中殤和下殤。對于未成年而死的嫡系子孫,天子可以往下祭到五代,即嫡子、嫡孫、嫡曾孫、嫡玄孫、嫡來孫;諸侯可以下祭三代;大夫可以下祭二代;嫡士和庶民,只祭到嫡子就停止了。這一段概括起來說主要顯示兩點:第一,祭祀子孫方面也有著等級差別;第二,所有階層的人都可以祭祀兒子。

“祭殤必厭,蓋弗成也。”(《禮記·曾子問》)古代祭祀常用活人為“尸”,一般用死者的孫子充當“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稱厭祭。祭祀未成年而死的人必須用厭祭,就因為死者尚未成人的緣故?,F(xiàn)代成語“尸位素餐”即源于此,后引申為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禮記》中的祭祀兒子是基于父親對去世的兒子的真摯情感,父親與自己的父母是血脈相連,對自己的兒子而言,同樣是血脈相連,感情至深,父親祭祀兒子之禮儀也是因人情以制禮。

“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禮記·喪服小記》)儒家主張“愛有差等”,在家族中,以本人為中心,上與父親下與兒子關系最親近,感情最深厚,由愛父至其父,由愛子至其子,親情就從三輩擴充到五輩,由五輩而推至九輩。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禮記·檀弓上》)子夏因為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勸慰他,列了他三條“罪過”,其中第一條是:父母和兒子都是至親,他們的去世都是“至痛”,不應該兒子去世就比父母去世之“至痛”還痛。第二,人有天生的七情,“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與生俱來,但是不能任其盡情表露而不加節(jié)制,而調(diào)節(jié)制約人之七情的就是禮。七情之一的親人去世之“至痛”之情的哀情的表達也必須符合喪祭之禮儀的要求,子夏不能做到以禮制情而被曾子批評。但是,在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至深情感和對兒子去世的至痛之情。

《禮記》中的以禮祭兒還基于人們的人死為鬼、鬼神在彼岸世界存在的信念。

《禮記》解釋“人死為鬼”:“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禮記·祭義》)漢代鄭玄注:“鬼之言歸也?!备鞣N生物都必然會死亡,死亡后必歸于土,這就叫做鬼?!叭怂?,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禮記·祭法》)人死了叫做鬼,這些名稱是五代都不曾改變的。

宰我問鬼神:“吾聞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謂?!笨鬃咏忉屨f:“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禮記·祭義》),人的氣息,就是神在人體內(nèi)的充盈;人的魂,就是鬼在人體內(nèi)的充盈。

人們對死者進行埋葬和按時進行祭祀,就是為了使死者的靈魂得到安定的歸宿和供養(yǎng)?!昂瞎砼c神,教之至也?!?《禮記·祭義》)人死后合死者的鬼與神加以祭祀,就是圣人設教的最高原則。因此,祭祀是“上則順于鬼神,外則順于君長,內(nèi)則以孝于親?!?《禮記·祭統(tǒng)》)“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禮記·祭義》)

《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對鬼神是避而不談的態(tài)度,“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季路問事生死及鬼神,孔子一概不正面回答,他主張人們應該“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顯示著先秦儒家矛盾的鬼神觀念的是,在同為儒家經(jīng)典的《禮記》中記載著的是孔子“人死為鬼”的主張,明確鬼神存在。因此,《禮記》中有著基于安頓與供養(yǎng)的父親祭兒的主張。

因此,對于“父不祭子”一句,有的譯者不是從字面意義上直譯為“父親不祭祀兒子”,而是上承“馂馀不祭”,將“父不祭子”釋義為“父親吃兒子剩飯時不祭祀”,這種釋義中,兒子還活著并且還能剩飯給父親吃;還有的將“父不祭子”釋義為“父親吃剩飯時不祭祀兒子”,這種釋義的主張是,父親可以祭祀兒子同時父子有尊卑之別,但是兒子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可以以剩飯祭祀。

三、等級尊卑與“馂馀”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對于形成于人類社會中的天然的父子關系的倫理關系,首先是主張父慈子孝,父子關系中權利責任義務關系對等;其次,父子關系與君臣關系相關聯(lián),但是,對于子孝與臣忠之間的矛盾,即忠孝不能兩全時,“孝重于忠”、父權高于君權的觀念在早期的儒學著作中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如《孟子》中舜為了父親而“竊負而逃”的故事中就有著明確的“孝重于忠”的觀念?!豆瓿怪窈啞分械摹读隆芬黄忠愿?、子、夫為內(nèi),以君、臣、婦為外,提出處理“忠孝矛盾”的原則是“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①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集,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 年版,第518 頁。,這種思想突出反映了早期儒家把血緣宗族關系看得重于社會政治關系,父的觀念高于君的觀念。在這種觀念之下就沒有為了在君臣關系中突出君的絕對權威而刻意強調(diào)父對子的絕對權利。

西漢董仲舒將源自于法家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改造成為儒家的著名主張,逐步完善起來的“三綱”理論中,忠孝連為不可分割的一體,家國同構(gòu),移孝作忠,忠孝對接互換,培養(yǎng)孝子實為培養(yǎng)忠臣,君權高于父權,如果遇到忠孝矛盾則要求舍孝盡忠。因此,在“三綱”理論中,為突出絕對的君權而強調(diào)父親的絕對權利與權威以及父子關系的等級、輩分與尊卑等,而到封建社會后期的明清時代甚至演變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說法,沒有史料表明這是傳統(tǒng)儒家的倡導,但是,明清時期人們對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關于君臣及父子關系如此偏頗的理解在當時社會上廣泛流傳。

成書于秦漢時期的《禮記》在父子關系方面,一方面講“父慈子孝”對等的權利義務:“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禮記·禮運》)另一方面,《禮記》主張在人類社會中本來就存在著等級尊卑,“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禮記·喪服小記》)禮的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等級秩序,體現(xiàn)親疏有別,區(qū)別貴賤等級。“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記·曲禮上》)

君臣、父子等關系中都體現(xiàn)著人類社會中的這種等級、輩分、貴賤、尊卑等關系,《禮記》中關于“馂馀”的內(nèi)容都顯示著這種等級尊卑關系。

“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禮記·祭統(tǒng)》)祭祀有吃剩飯的禮儀,雖然這是祭祀末尾的事,但是也不可不了解其意義。人與鬼神之間界限明確,人類對鬼神以敬,不以剩飯祭祀鬼神,但是人類可以吃祭祀之后鬼神“吃剩的”剩飯以祈福。在君臣之間,君、卿、大夫、士吃祭祀之后的剩余飯食的禮儀中,“各執(zhí)其具以出,陳于堂下,百官進,徹之,下馂上之余也。凡馂之道,每變以眾,所以別貴賤之等,而興施惠之象也?!?《禮記·祭統(tǒng)》)級別越低人數(shù)越多,依次而食上一級剩余的飯食,以區(qū)別貴賤等級以及上對下的惠施之道。對于公婆與媳婦的關系“婦馂余,私之也”(《禮記·郊特牲》)。在婚禮儀式中,有兒媳婦吃婆婆剩飯的禮儀,以表示順從和惠下。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求媳婦吃婆婆的剩飯,并且要甘之如飴?!岸啬藏磪F,非馂莫敢用;與恒食飲,非馂,莫之敢飲食?!薄案改冈?,朝夕恒食,子婦佐馂,既食恒馂,父沒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婦佐馂如初,旨甘柔滑,孺子馂。”(《禮記·內(nèi)則》)

對于人與鬼神之間的關系,人類對鬼神進行祭祀的核心是“敬”,因此,“馂余不祭”;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于“馂余”之禮儀,表示君臣及上下級之間的順從與惠下,體現(xiàn)著貴賤等級,長幼之序。因此,對于“父不祭子”之“父親吃兒子的剩飯時不祭祀”的釋義就受到質(zhì)疑。

比較中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家們的幾種權威解釋可以看出,鄭玄、孔穎達、朱熹、顧炎武等對此句的不同釋義,是對《禮記》原典內(nèi)容的各取所需,體現(xiàn)著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父子關系定位的不同的特點。

四、結(jié) 語

東漢末年,儒家經(jīng)學大師鄭玄為《儀禮》《周禮》和《禮記》作注解,從此三書并列,開始有“三禮”之名。因此,鄭玄注《禮記》提高了它在儒學經(jīng)典中的歷史地位,在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唐孔穎達等人撰《五經(jīng)正義》,以《禮記》取代《儀禮》,將《禮記》正式列入經(jīng)書之中,從此,《禮記》居于“三禮”之上。

對于《禮記》中的“父不祭子”,鄭玄的注釋是:承接第一句“馂余不祭”,將“父不祭子”解釋為“父親吃兒子剩余之食時不祭祀”。

在《禮記》中的以上幾段關于“馂余”的禮儀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將“馂余”之禮儀理解為表示等級差別、長幼之序等,因而,在父子關系的等級尊卑觀念之下,怎么可能父親吃兒子的剩飯。因此,唐孔穎達疏鄭玄注《禮記》,本著“疏不破注”的原則,繼續(xù)沿用鄭玄說法的同時,特別解釋了鄭玄說的“吃兒子的剩飯”是指的特殊情況的剩飯:“父得有子馀者,謂年老致仕,傳家事于子孫,子孫有賓客之事,故父得馂其子馀”①(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呂友仁整理,《五經(jīng)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版,第80 -81 頁。。

鄭玄作為對《禮記》之歷史地位有著獨到貢獻的儒家經(jīng)學大師,不可能忽視《禮記》整部著作中的關于父子關系的等級尊卑的觀念和主張,他對“父不祭子”的這種釋義,只能表明:

第一,敬神,他要表達對鬼神“祭之以禮”、“祭之以敬”。

第二,“父親吃兒子的剩飯”的釋義,表明當時在父子關系方面,雖然在理論上有著關于等級、輩分與尊卑等,但是,在現(xiàn)實中的人們的觀念中并沒有被廣泛重視和接受這種觀念,在現(xiàn)實社會中并沒有被廣泛推廣和遵循。并且,《禮記》中此處解釋的是人們的餐前祭祀禮儀,幾歲的兒子的剩飯在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浪費了尤為可惜,不放在禮儀等級及父子等級尊卑的背景下理解,父親吃了也未嘗不可,無關乎等級禮儀。因此,鄭玄會有這樣的釋義,并且,鄭玄的這種釋義能為人們所認可和接受,這種解釋作為權威解釋之一流傳至今。

對于“父不祭子”,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注釋說:“據(jù)某所見,此二句承上面‘馂余不祭’說。蓋謂馂余之物,雖父不可將去祭子,夫不可將去祭妻。且如孔子‘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腥,則非馂余矣,雖熟之以薦先祖可也。賜食,則或為馂余,但可正席先嘗而已;固是不可祭先祖,雖妻子至卑,亦不可祭也。……‘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古注說不是。今思之,只是不敢以馂余又將去祭神。雖以父之尊,亦不可以祭其子之卑;夫之尊,亦不可以祭其妻之卑,蓋不敢以鬼神之余復以祭也”②(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版,2230 頁。。

朱熹的這種解釋是主張:

第一、有著本于情感基礎和鬼神存在信念的追念與供養(yǎng)的祭祀兒子,并且強調(diào)不能用剩飯祭祀兒子,表達對兒子之鬼魂與對祖先等的鬼魂一樣敬重。

第二、剩飯不祭祀鬼神,“至卑”的兒子也不可以,這種釋義體現(xiàn)出等級尊卑的父子關系。

對于“父不祭子”,清朝顧炎武直接解釋為“父親不祭祀兒子,”因為“‘父不祭子’,不但名分有所不當,而以尊臨卑,則死者之神亦必不安,故其當祭則有代之者矣。此別是一條,說者乃蒙上‘馂馀不祭’之文而為之解,殆似山東人作‘不撤姜食,不多食’義,即謂‘不多食姜’同一謬也?!雹?清)黃汝成集釋,秦克誠點校,《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4 年版,第209 頁。顧炎武的解釋,將“馂馀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三句定為并列關系,是說明“不祭祀”的三種情況,這種釋義強調(diào):

第一,祭祀就是“追養(yǎng)繼孝”,祭祀的對象是去世的父母長輩,因此,父親不能祭祀兒子。

第二,等級尊卑觀念。在家族范圍內(nèi),將祭祀的對象定位為祖先,因為等級尊卑不能祭祀兒子,即使祭祀也由別人代替,強調(diào)父親的絕對權威與等級、輩分與尊卑。明清時期流行的儒家理論及社會背景之下,顧炎武的“父親不祭祀兒子”的釋義其實是“三綱”之“父為子綱”的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綜上所述,《禮記·曲禮上》中的“父不祭子”,鄭玄、朱熹、顧炎武分別釋義為:(1)父親吃兒子剩余之食時不祭祀;(2)父親不能用剩余之食祭祀兒子;(3)父親不能祭祀兒子。這幾種不同的釋義其實是儒學大家們對《禮記》具體內(nèi)容的各取所需,體現(xiàn)著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在父子關系方面的定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xiàn)著不同的特點。

猜你喜歡
尊卑父子關系鬼神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與“明”字的含義
倪進明
淺談先秦諸子的鬼神觀
平淡之中時見波瀾
關于漢語,維吾爾語方位詞“左,右”的尊卑觀念及互譯
《推銷員之死》中的父子關系
鬼神
管虎:一個在商業(yè)與文藝之間尋找平衡的第六代導演
《李娃傳》中的兩點質(zhì)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