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芬
(貴州省赫章縣城關后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貴州 赫章 553200)
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宮內(nèi)膜炎、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炎及輸卵管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zhì)較差病程遷延所致[1]。是婦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多發(fā)生在中青年女性,可能與該類女性性生活較為頻繁、生活起居較為不規(guī)律而致。本病多發(fā)生于產(chǎn)后或流產(chǎn)后、宮腔內(nèi)手術操作后的感染,經(jīng)期衛(wèi)生不良,不潔性生活史,感染性傳播性疾病,由于女性生殖器官位于盆腔最低處,炎癥分泌物多聚集在直腸子宮凹陷,此處血流緩慢,炎癥吸收慢,常致炎癥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嚴重者引起不孕不育,影響婦女的工作和生命。因此,積極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是婦產(chǎn)科臨床醫(yī)師所關心的一個問題。2013 年7 月至2014 年10 月我中心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54 例,取得滿意療效,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中心2013 年7 月至2014 年10 月我中心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54 例,年齡17 -46 歲,平均(30.9 ±7.5)歲,病程2 -39 月,平均(16.8 ±7.4)月,其中已婚47 例,未婚7 例。參照《中醫(yī)婦產(chǎn)科學》中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2]①臨床表現(xiàn):下腹部墜脹痛及腰骶部疼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jīng)前、后加重;陰道分泌物增多,伴異味。部分伴有月經(jīng)失凋,嚴重者導致不孕。②婦科檢查:子宮活動度差、壓痛,單側或雙側附件捫及增厚、壓痛,呈條索狀或片狀增厚,嚴重者宮旁捫及包塊,并觸痛。③B 超檢查:單側或雙側附件有包塊,或有盆腔積液。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病患者、慢性闌尾炎、陳舊性異位妊娠,盆腔結核或腫瘤、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有心、肝、腎或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對青霉素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生理鹽水250ml +注射用青霉素480萬U 靜脈滴注,1/日,甲硝唑注射液1000mg 靜脈滴注,1/日,同時中藥灌腸(自制好的中藥液100ml,加溫與人體溫度接近后保留灌腸),1 次/晚,7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禁性生活、陰道沖洗及盆浴。
1.3 療效判斷:1.3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癥狀全部消失,B 超顯示單側或雙側附件無炎癥表現(xiàn),包塊完全消失,婦科檢查:子宮、雙附件無壓痛,雙側附件無包塊及增粗。顯效:癥狀體征減輕,B 超顯示附件炎癥表現(xiàn)減輕,包塊縮小。婦科檢查:子宮、雙附件壓痛明顯減輕,雙側附件稍增粗。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變,B 超顯示附件炎癥表現(xiàn)無改變,婦科檢查:子宮、雙附件壓痛無好轉(zhuǎn),雙側附件包塊無明顯縮小??傆行?=(治愈+有效)/總數(shù)×100%。
治愈28 例(51.85%),有效20 例(37.04%),無效6 例(11.11%),治愈率為58.52%,有效率為94.12%。
慢性盆腔炎病原體多為需氧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由于不規(guī)則應用抗菌素或治療時間不足,結果產(chǎn)生耐藥性,降低了抗菌素的療效。且婦女內(nèi)生殖器官位于腹腔的最低處,該處血液循環(huán)差,藥物吸收慢或不易吸收等[3]。慢性盆腔炎的致病菌群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厭氧菌等,因此西醫(yī)治療以抗生素兩聯(lián)或三聯(lián)聯(lián)合應用為主,但由于慢性盆腔炎長期炎癥致結締組織增厚形成瘢痕,影響抗生素進入炎癥組織,且長期使用抗生素易導致菌群失調(diào)、耐藥、二重感染等的發(fā)生。
我們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同時,采用加溫中藥液灌腸。藥物在直腸可吸收50% -70%,藥物通過腸黏膜吸收可直接進入盆腔組織,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改善盆腔的血流狀態(tài),同時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藥物吸收,加快局部粘連結締組織的松解,并能直接滲透到病變部位促使增厚的附件組織粘連消退,包塊縮小,進而改善局部疼痛與炎癥[4]。盆腔炎癥性包塊大多為腸管闊韌帶,子宮后壁粘連包裹形成的包塊,與腸壁僅一壁之隔,采用中藥保留灌腸可起直接滲透作用,使藥物濃度提高,同時保持一定溫度,能擴張血管,局部血循環(huán)得到改善,促進了藥物的吸收;另外,膀胱、生殖器和直腸3 個系統(tǒng)的靜脈叢彼此相通,藥物由靜脈叢進入下腔靜脈可直接作用于盆腔,達到病變部位,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環(huán)及子宮輸卵管內(nèi)環(huán)境,促進軟化,使粘連得到松解,使膠原纖維滲出及結締組織增生受到抑制,因而達到治療目的[5]。灌腸的中藥主要成分是赤芍、柴胡、黃柏、黃連、敗醬草、紅藤、地丁、蒲公英等,赤芍逐瘀消堅、清熱涼血;柴胡解郁、疏肝理氣,黃連、黃柏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敗醬草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紅藤能夠解毒消癰,活血止痛,祛風除濕,殺蟲;地丁、蒲公英能夠清熱解毒;諸藥并用能夠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
我中心2013 年7 月至2014 年10 月我中心采用中藥灌腸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54 例,治愈28 例,治愈率為58.82%,總有效率為94.12%,療效確切,且均無明顯不良反應出現(xiàn),藥源豐富,價格低廉,因此值得基層推廣使用。
[1] 樂杰,婦產(chǎn)科學[M].第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74。
[2] 劉敏茹,譚萬信中醫(yī)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41 -852
[3] 范春華,中藥口服加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54 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1,17(2):38 -40.
[4] 耿靜,超聲電導儀配合中藥灌腸和灸臍治療慢性盆腔炎50 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J],2010,29(5):321 -322
[5] 楊小青,馬龍等,中藥保留灌腸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90 例[J],中醫(yī)研究,2012 ,25(1):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