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淮陰師范學院 文學院,江蘇 淮陰223300)
從平王東遷到秦滅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社會運動經歷了“王室衰微、諸侯坐大”再到統(tǒng)一的過程。從表面上看,這一時期的社會運動呈現出頭緒繁多和無序的狀態(tài),但依舊有規(guī)律可尋。一方面各種政治勢力將社會運動引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由此產生的合力決定了社會運動必然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針對這一情況,司馬遷以獨到的眼光關注秦并六國和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的歷史,試圖通過抓住社會大變革中的關鍵人物來關注社會運動中的合力,揭示社會運動的規(guī)律。在這中間,呂不韋成了司馬遷重點關注的歷史人物和描述的藝術形象。需要指出的是,司馬遷作《呂不韋列傳》時發(fā)表了三種意見。鑒于前人對此多有忽略,本文打算就這一問題談一點看法,并求教于方家學者。
為全面敘述呂不韋(?—前235)與秦國政治的關系,考察呂不韋在社會巨變中的作用,在《史記》中,司馬遷發(fā)表了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司馬遷以傳記為載體敘述了呂不韋的生平事跡。在這一過程中,為強調閱讀重點,司馬遷寫道:“結子楚親,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秦。作《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保?]3315《呂不韋列傳》內容豐富,為了防止誤讀,司馬遷強調了呂不韋生平中的兩件事。第一件事以“結子楚親”為關鍵詞,敘述了呂不韋棄商從政的事跡,重點突出了呂不韋憑借商人特有的精明進行政治投資,進而走上秦國政壇并叱咤風云的過程;第二件事以“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秦”為關鍵詞,運用“互見法”突出了呂不韋吸引六國人才入秦的作為。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云:“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樗里子甘茂列傳》云:“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總之,司馬遷選擇典型事件從社會運動大勢的角度肯定呂不韋在秦國政治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種意見是,司馬遷針對呂不韋淫亂秦宮闈一事,表達了道德批判的立場。如在本傳的結尾處,司馬遷議論道:“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fā)。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后璽發(fā)卒以反蘄年宮。發(fā)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鬃又^‘聞’者,其呂子乎?”[2]2513-2514這里的“聞”取自《論語·顏淵》,是司馬遷以道德尺度為武器批判呂不韋的關鍵詞。裴骃《集解》云:“《論語》曰:‘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R融曰:‘此言佞人也?!保?]2514孔子為了準確地揭示“聞”的內涵,提出了與之相對的“達”??鬃诱f:“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保ā墩撜Z·顏淵》)馬融注“在邦必達,在家必達”語云:“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保?]2504馬融注“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語:“此言佞人假仁者之色,行之則違,安居其偽而不自疑?!瘪R融注“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語:“佞人黨多。”“聞”與“達”是語義相近的詞匯,然而,經孔子區(qū)分后成為表達不同意義的詞匯?!墩x》云:“此章論士行?!訌垎枺菏亢稳缢箍芍^之達矣’者,士,有德之稱。問士行何如可謂通達也?!釉唬汉卧?,爾所謂達者’者,夫子復問子張,何者是汝意所謂達者。欲使試言之也?!訌垖υ唬涸诎畋芈?,在家必聞’者,聞謂有名譽,使人聞之也。言士有德行,在邦臣于諸侯,必有名聞;在家臣于卿大夫,亦必有名聞。言士之所在,皆有名譽,意謂此為達也。’子曰:‘是聞也,非達也’者,言汝所陳,正是名聞之士,非是通達之士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者,此孔子又說達士之行也,為性正直,所好義事,察人言語,觀人顏色,知其所欲,其念慮常欲以下人。言常有謙退之志也。‘在邦必達,在家必達’者,以其謙退,故所在通達也?!蚵勔舱?,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者,此言佞人色則假取仁者之色,而行則違之,安居其偽而不自疑也?!诎畋芈?,在家必聞’者,言佞人黨多,妄相稱譽,故所在皆有名聞也?!保?]2504《正義》又云:“此《周易·謙卦·彖辭》也。言尊者有謙而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謙而不可逾越。引證士有謙德則所在必達也?!薄奥劇笔琴H詞,“達”是褒詞。司馬遷使用“聞”而不是“達”是有深意的,從“貴”到“呂不韋由此絀矣”,針對呂不韋淫亂秦國宮闈的劣跡,司馬遷以道德為評判尺度表達了批判呂不韋的態(tài)度。
第三種意見是,司馬遷在以生動的文學語言塑造呂不韋形象的過程中,在肯定《呂氏春秋》(又稱《呂覽》)的基礎上,以價值評判為尺度表達了贊賞呂不韋的態(tài)度。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寫道:“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睅缀跬耆嗤脑捰忠娪凇秷笕紊偾鋾发偎抉R遷《報任少卿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保ㄒ园喙獭稘h書·司馬遷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735頁)。。從強調“不韋遷蜀,世傳《呂覽》”一語中,可知司馬遷肯定呂不韋與呂不韋著《呂氏春秋》有直接的關系。周文王、孔子、屈原等是司馬遷推崇的對象。如司馬遷稱周文王是“受命之君”,稱“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周本紀》);又稱孔子是“高山仰止”的“至圣”(《孔子世家》)。又如司馬遷作《屈原賈生列傳》時寫道:“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謫)長沙,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睘榇耍抉R遷得出了呂不韋著《呂氏春秋》完全可以與周文王著《周易》、孔子著《春秋》、屈原著《離騷》等相媲美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司馬遷又提出了“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的論斷。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敘述歷史人物發(fā)憤著書的事跡時采用了并列結構,透過其語意,可知在司馬遷的深層意識中是將呂不韋與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劃等號的。《史記》是司馬遷身受腐刑后的“發(fā)憤”之作。由于呂不韋在逆境中撰寫《呂氏春秋》為司馬遷樹立起一座豐碑,又由于呂不韋是可以與周文王、孔子、屈原等相比肩的“賢圣”,因而呂不韋著《呂覽》成為司馬遷關注的大事。從敘述層面上看,司馬遷放棄道德批判的立場,將呂不韋塑造為“發(fā)憤”著書的典型,進而明確地表示撰寫《史記》的動力與呂不韋著《呂覽》有直接的關系,從中可知司馬遷是從大節(jié)上肯定呂不韋的。
這三種意見看似矛盾,實際上又是統(tǒng)一的。這種統(tǒng)一就是司馬遷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站在歷史的高度用“通變”的觀點來評價呂不韋的功過是非和藝術形象的。所謂“通變”,是指將人放到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從主體活動的偶然性中發(fā)現必然性,在運動的諸多形式中找出社會運動的大趨勢即運動規(guī)律。盡管發(fā)表三種意見時司馬遷運用了不同的尺度,但基本原則是通過敘述呂不韋的事跡來揭示社會運動的大趨勢,發(fā)現社會運動的規(guī)律。如第一種意見在敘寫呂不韋生平事跡的基礎上選擇典型事件肯定了呂不韋在秦國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遺憾的是,中國古代一向有重士輕商的傳統(tǒng),受思維定勢的支配,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將輕商意識摻雜到司馬遷的史述中,由此認為呂不韋棄商從政是一種政治投機的行為。如果撇開這種先入為主的價值取向,應該說,司馬遷是從總體上肯定呂不韋在秦并六國中的歷史作用的。
第二種意見是從道德層面揭露呂不韋的劣跡。從表面上看,這一揭露與第一種意見相沖突。然而,歷史賦予史學家的使命是按照歷史本來的面目去書寫,如果考慮到人自身的復雜性和多面性,那么,這種揭露和批判只是從新的角度敘述人物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司馬遷需要尊重歷史,在緊扣社會運動大勢的前提下考察主體活動的價值;另一方面記載人物活動的歷史時,司馬遷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而言之,任何歷史敘述都是有限的,都是在選擇或裁剪中進行的,史學家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內展示人物的本來面貌,必須通過選擇典型事例來承擔豐富的社會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選擇甲而不是乙,是受司馬遷的“通變”觀支配的。
第三種意見是通過肯定《呂氏春秋》,運用價值尺度表達了贊揚呂不韋的態(tài)度。從表面上看,這一觀點只涉及如何認識《呂氏春秋》的問題,其實不然,《呂氏春秋》是一部為秦并六國大造輿論和尋找理論依據的著作,司馬遷兩次強調《呂氏春秋》是“發(fā)憤”之作,主要是為了強調《呂氏春秋》在秦并六國進程中的理論價值(詳后),是站在“通變”的立場上關心呂不韋在社會巨變中的作用。
運用不同的尺度考察呂不韋的社會活動的功過是非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然而,這些意見是受司馬遷的“通變”觀支配的。在這一過程中,盡管司馬遷是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尺度評價呂不韋,但萬變不離其中,司馬遷重點關心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呂不韋與秦并六國的關系上。從這一意義上講,司馬遷為呂不韋作傳,主要是為了關注呂不韋在社會巨變過程中的存在意義。
在秦國政治中,呂不韋及門客編撰的《呂氏春秋》有特殊的意義。這一事件引起司馬遷的高度關注,乃至于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出兩個寫作時間,一是認為《呂氏春秋》完稿于呂不韋執(zhí)掌秦國朝政期間;一是認為《呂氏春秋》完成于呂不韋流放蜀地期間。針對同一著作提出兩個寫作時間,是《史記》中的特例。司馬遷是嚴謹的史學家,那么,這是疏忽?還是另有原因?需要作進一步的辨析。
司馬遷在《呂不韋列傳》中寫道:“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私通呂不韋。不韋家僮萬人。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鼻厍f襄王三年即公元前247年。按照這一說法,呂不韋及門客完成《呂氏春秋》的時間應發(fā)生在秦王嬴政流放呂不韋之前。
秦莊襄王去世后,年僅13歲的秦王嬴政繼承了王位?!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云:“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苯Y合《呂不韋列傳》所述,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撰《呂氏春秋》應發(fā)生在呂不韋執(zhí)掌秦國大政期間,即在秦王嬴政親政之前。否則,《呂氏春秋》將無法“布咸陽市門”之上?!妒酚洝なT侯年表》又云:“呂不韋者,秦莊襄王相,亦上觀尚古,刪拾《春秋》,集六國時事,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為《呂氏春秋》?!睆倪@一記載亦可證,呂不韋及門客編撰《呂氏春秋》發(fā)生在呂不韋執(zhí)掌秦國大政時期。
除了提出這一寫作時間外,司馬遷又提出了第二個寫作時間。如在《太史公自序》、《報任少卿書》中,司馬遷兩次說到“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在這里,司馬遷以十分肯定的語氣明確地說,《呂氏春秋》的寫作時間是在呂不韋被流放以后。
那么,究竟哪個時間更為準確?根據內證,《呂氏春秋》完稿于呂不韋流放之前應不成問題?!秴问洗呵铩ぜ径o·序意》云:
維秦八年,歲在涒灘,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文信侯曰:嘗得學黃帝之所以誨顓頊矣,……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兇也。
從本傳中可知,“十二紀”是指《呂氏春秋》?!熬S秦八年”,指秦王嬴政繼承王位的第八個年頭,時間為公元前239年,即秦王嬴政親政的前一年?!缎蛞狻废喈斢凇秴问洗呵铩返目傂?。據此可知,在秦王嬴政親政的前一年即呂不韋流放蜀地之前,《呂氏春秋》已經完稿并問世,可以與“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數語相互印證。此外,《呂氏春秋》有大量的為秦兼并六國制造政治輿論的文字,表達了為秦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尋找理論依據的思想。這些為秦國政治作長遠打算的文字語氣舒緩、從容不迫,沒有任何的憤激之辭,很顯然與“賢圣發(fā)憤”沒有關系。據此,也可間接地證明在呂不韋流放之前,《呂氏春秋》已經完稿。也就是說,司馬遷提出《呂氏春秋》的第一個寫作時間是正確的。既然如此,司馬遷為什么還要強調“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這一時間斷限呢?換一個角度看,同時提出兩個寫作時間并不矛盾,《序意》雖明確地交待《呂氏春秋》于公元前239年已完成,但本傳又說《呂氏春秋》完成后曾有“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之舉,這里透露的信息是,完稿后的《呂氏春秋》依舊處于修改階段,還沒有最后定稿。“遷蜀”以后,閑居蜀地的呂不韋有充分的時間,對《呂氏春秋》作進一步的修訂。
在《史記》中,司馬遷肯定《呂氏春秋》的價值,是因為《呂氏春秋》研究社會時強調了“變”的觀點?!秴问洗呵铩吠ㄟ^介紹戰(zhàn)國后期齊人鄒衍的五德終始理論,為秦統(tǒng)一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尋找理論依據。眾所周知,司馬遷歷史“通變”觀的基礎是五德終始循環(huán)說(詳后),兩者間的契合,遂為司馬遷關注《呂氏春秋》的文化價值,進而肯定呂不韋奠定了思想基礎。
呂不韋集門客撰寫的《呂氏春秋》,兼顧了儒、道、墨、法、農等諸家學說。班固稱其為“雜家”[4]1741著作。其實,《呂氏春秋》在吸收諸家觀點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的對象是治亂之理。《呂氏春秋·序意》云:“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兇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保?]654《序意》具有總序的性質,明確地表示了關心治亂之理的態(tài)度?!秴问洗呵铩徆[·不二》云:“聽群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夫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圣人矣乎!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強速貫習,不足以成也?!薄恫欢吩u論老子、孔子及諸子之說,亦表達了關心興廢治亂的思想。像這樣的例子在《呂氏春秋》中比比皆是,不再一一贅舉。從大的方面講,《呂氏春秋》的寫作時間應發(fā)生在秦并六國之前,其寫作應與為秦兼并六國大造政治輿論相關?;蛟S是看到了這點,司馬遷認為《呂氏春秋》是一部“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的著作。
所謂“備天地萬物”,是指《呂氏春秋》在匯集和吸納諸家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為秦所用的觀點。僅以農家學說為例,如《呂氏春秋》闡釋農家學說時將關心重點放到了以農業(yè)強國的大問題上?!秴问洗呵铩な咳菡摗吩疲骸肮畔仁ネ踔詫涿裾?,先務于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處而無二慮。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保?]1718-1719在呂不韋闡釋下,農業(yè)遂有了使“邊境安,主位尊”的作用。事實上,在呂不韋的主持下,秦國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來保證農業(yè)的優(yōu)先發(fā)展(詳后)。
再談談“古今之事”。從《呂氏春秋》涉及的內容看,“古今之事”重點考察了古今社會的變化。《呂氏春秋·仲冬紀·長見》云:“今之于古也,猶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猶今之于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歲,下知千歲也?!保?]611所謂“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后”,是指社會運動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是可以通過考察歷史為現實政治服務的?!秴问洗呵铩ど鞔笥[·察今》又云:“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俱至,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手螄鵁o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y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若此論則無過務矣?!边@一觀點與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兩者均強調了關注社會變化之理的內容。
前人論述《呂氏春秋》時,紛紛注意到《呂氏春秋·應同》的文獻價值,認為這篇文獻保存了陰陽家鄒衍的五德終始說[8]649。五德終始說是鄒衍在損益周代德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宗教改革理論。鄒衍的主張是,社會運動按五行(土、木、金、火、水)相克的規(guī)律進行,五行各據一德,終始循環(huán)。這一理論提出后,引起呂不韋的重視。當時,秦在兼并戰(zhàn)爭中連連告捷,在以宗教神學為信仰的歷史關頭,秦人亟需為統(tǒng)一六國找到承天受命的理論依據。此前,周奪取殷商政權是從宗教改革入手的。為了宣示新王當立的正當性,周人打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①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左傳·僖公五年》引《周書》;見阮元《十三經注疏·左傳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795頁。的宗教改革旗號,試圖從根本上動搖殷商神學政治的基礎。時間進入到秦兼并六國的歷史緊要關頭,秦人既然不能重復周人的宗教改革理論,就必須為自己尋找承天受命的理論依據。這時,鄒衍的五德終始理論問世了,呂不韋立即發(fā)現了這一宗教改革理論的價值,開始以極大的興趣評介這一理論,經過他的改造,五德終始循環(huán)理論遂成為秦承天受命的理論依據,換言之,五德終始說經過呂不韋的闡釋遂成為秦取代周,建立新朝的理論依據。在闡釋鄒衍學說的過程中,呂不韋及門客除了在《呂氏春秋·應同》中直接引稱五德終始說之外,還以五行配四季來聯(lián)系社會政治,即以“十二紀”謀篇布局來洞察社會運行之理,所謂“十二紀”,是指呂不韋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分別劃分為孟、仲、季三個時序段。在此基礎上,按照“法天地”的宗教神學原理,構造出要求君主言行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完全相符的自然圖景?!妒酚洝し舛U書》云:“自齊威、宣之時,騶(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逼鋵?,率先認識到五德終始說價值的人是呂不韋,是呂不韋使五德終始說在秦國獲得新生[9]。在這中間,呂不韋用五德終始說為秦人找到立命的依據,其意義在于,從根本上為后世解決了新王當立的大問題?;蛟S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司馬遷特別看重《呂氏春秋》的文化價值。
司馬遷是漢武帝推行“改制”主張的堅定支持者[10]。“改制”是指以五德終始說為理論依據,向上天宣示新王當立的真理性?!秴问洗呵铩费浴肮沤裰隆钡闹攸c是關注社會運動中的變化之理,司馬遷探究社會運動規(guī)律的思想雖有多種來源,但五德終始說是其主要的思想武器。這兩者間的契合,為司馬遷肯定呂不韋定下了基本的調子。從這一意義上講,司馬遷肯定呂不韋主要是從認識《呂氏春秋》的文化價值入手的。
司馬遷賦予《史記》的文化使命是,“罔(網)羅天下放失(佚)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此同時,《史記》又是“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的思想載體。因為這樣的緣故,司馬遷格外關注那些社會轉折關口的人物,進而用“通變”的觀點關心人在歷史中的活動和地位。
呂不韋是秦滅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的重要人物。司馬遷作《史記》采用了“略古詳今與詳變略漸這兩個原則”[11]26。前一個原則表達了《史記》記敘當代人物超過古代即記敘漢代或楚漢之爭的人物超過了秦漢以前的人物的思想②參見張強《漢興百年與司馬遷當代史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張強《司馬遷與古代史研究》,《江海學刊》2004年第5期。;后一個原則是指《史記》特別關注社會發(fā)生劇烈變革期的人物,即凡是處于社會變革期的人物都是司馬遷重點關注的對象。這兩個原則相互為用,為司馬遷以《史記》為載體探索社會運動規(guī)律、關注影響社會進程的人物鋪平了道路。因呂不韋是秦并六國進程中的關鍵人物,因此,呂不韋成為司馬遷重點追蹤的對象是必然的。
秦并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何以人物傳記為載體,承擔這一社會巨變的內容,是司馬遷關心的重點。環(huán)顧歷史,為秦并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出了大力的自然是呂不韋、李斯。《史記》五體一百三十篇,其中,提到呂不韋的篇目有九篇,提到李斯的篇目有十一篇。這一數字表明,《史記》記呂不韋、李斯的篇目遠遠地超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其他人物,同時也超過楚漢時期的人物。如張良為劉邦建漢立下大功,但《史記》提到張良的篇目只有《項羽本紀》、《高祖本紀》、《齊悼惠王世家》、《留侯世家》、《淮陰侯列傳》、《韓信盧綰列傳》、《樊酈滕灌列傳》等七篇。從這組數據中可知,秦并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是司馬遷言“變”時重點關注的事件。
歷史敘述的主體是人,通過敘述人的活動旨在展現復雜多變的歷史。當司馬遷以《史記》為載體敘述歷史和現實時,揭示社會運動的規(guī)律勢必要落實到人的方面,勢必要將其歷史觀寓于以人物為主體的敘述中。從諸侯稱霸爭雄到天下一統(tǒng),奠定秦滅六國堅實基礎的是呂不韋,為秦大一統(tǒng)帝國作出貢獻的是李斯。從表面上看,《史記》提到呂不韋的篇目低于李斯,似表明李斯的重要性超過了呂不韋。其實,呂不韋的特殊地位是李斯等人無法替代的。假定呂不韋沒有為秦滅六國奠定堅實的基礎,沒有提拔李斯,李斯怎能成為秦國政治上的風云人物呢?《史記·李斯列傳》有一段話值得玩味:“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并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yè),為天下一統(tǒng),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赝跄税菟篂殚L史,聽其計,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后。秦王拜斯為客卿。”在呂不韋的舉薦下,李斯走上了秦國的政治舞臺?!妒酚洝肥且徊俊安淮摂喽谛蚴轮小保?2]1884的著作,即是寓論斷于敘述之中的著作,在《史記》中,司馬遷采用微言大義的方式,批判李斯的程度遠遠地超過批判呂不韋的程度。考慮到這些因素,應該說,司馬遷對呂不韋的關注超過了李斯。此外,正當李斯像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在秦國政壇時,水利專家鄭國奉韓王之命入秦,企圖通過修渠來達到消耗秦國國力的目的。這一陰謀敗露后,秦國立即出現了一場驅逐客卿的運動。為了繼續(xù)留在秦國,李斯寫下了《諫逐客書》提醒秦王政關注客卿在秦富國強兵中的貢獻。此書一出,堅定了秦王繼續(xù)任用客卿的決心。這雖然是個小插曲,然而,如果沒有呂不韋實施招攬人才的計劃并舉薦李斯,李斯又怎能有機會將《諫逐客書》獻給秦王,扭轉秦國驅逐客卿的做法呢?在《李斯列傳》中,司馬遷補足呂不韋舉薦李斯一事是有深意的,這一內容的楔入固然有尊重歷史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強調了呂不韋在秦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中的作用。從這樣的角度看,《史記》提到李斯的篇目雖高于呂不韋,但呂不韋的重要性是李斯無法替代的。
為全面敘述呂不韋在秦兼并六國中的作用。司馬遷采用“互見法”敘述了呂不韋一生中的兩件事。一是采取措施,優(yōu)先發(fā)展農業(yè)、獎勵耕戰(zhàn)?!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云:“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晔龤q,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跄晟?,初即位,委國事大臣?!哪?,……百姓內(納)粟千石,拜爵一級。”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繼承王位,公元前238年親政。其間,秦政由呂不韋主持。因此,秦王政四年(前243),“百姓內(納)粟千石,拜爵一級”實際上是呂不韋獎勵耕戰(zhàn)的重要舉措。這一時期,呂不韋有“修利堤防,導達溝瀆”[13]124之舉。在他的主持下通過興修鄭國渠為“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史記·河渠書》)奠定了物質基礎。二是選拔和重用賢才?!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云:“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边@些人才經呂不韋的選拔成為秦國不可或缺的人才。如蒙驁在秦兼并六國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又如李斯為秦建立大一統(tǒng)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呂不韋還帶兵親征。《史記·秦本紀》:“莊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鼻厍f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呂不韋率秦軍出征,既消滅了理論上的共主東周君主,同時又削弱了諸侯的力量。
在本傳中,司馬遷重點敘述了呂不韋進行政治投資的過程。在敘述呂不韋事跡時,先寫呂不韋以商人特有的精明轉移經營的范圍,進行政治投資的活動。起初,呂不韋是“陽翟大賈”,靠“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呂不韋列傳》),這為他稍后進行政治投資奠定了物質基礎。在一個十分偶然的情況下,呂不韋發(fā)現了進行政治投資的途徑。當時,呂不韋經商到趙,無意中在邯鄲看到了入質于趙的秦“諸庶孽孫”子楚。于是,突然萌發(fā)了“此奇貨可居”的念頭。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念頭,是因為長期奔走于各地的呂不韋非常了解秦國的國情。呂不韋深知,子楚雖“質于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列傳》),但只要通過運作完全有希望成為秦國的君主。當時,秦昭王已年過六十,太子安國君隨時可能接替王位。很有意思的是,安國君寵幸的華陽夫人沒有自己的兒子,那么,誰能在安國君以后繼承王位呢?呂不韋認為,只要通過運作,子楚完全可以成為未來的秦國國君。在這一念頭的驅使下,呂不韋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驟:一是取得子楚的信任;二是用金錢包裝子楚,為子楚搭建結交達官貴人的平臺;三是為子楚制造“賢智”“絕賢”的美名;四是入秦采用種種手段接近華陽夫人,為子楚“拔以為適(嫡)”尋找機會。經過呂不韋的不懈努力,終于為子楚成為秦國國君奠定了基礎。孝文王(子楚父安國君)去世后,公元前249年,子楚順利地登上王座,是為秦莊襄王。為了報答呂不韋,秦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呂不韋列傳》),從此,呂不韋成為秦國第一權臣。在這里,司馬遷一筆并寫兩面,一是用略帶譏諷的語調敘述了呂不韋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用“此奇貨可居”、“念業(yè)已破家為了楚,欲以釣奇”諸語寫呂不韋的投機行為;二是在平實的敘述中隱含了呂不韋之舉雖有謀求個人利益的性質,但其舉措卻穩(wěn)定了秦國的政治。如“安國君有子二十余人”,如不及早立嗣的話,非常容易發(fā)生內亂。可以說,呂不韋為化解秦政治危機、穩(wěn)定秦國政治、謀取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敘述呂不韋事跡時,還將自己對商人的看法寓于其中。從思想傾向看,司馬遷不但沒有表達否定商人的態(tài)度,相反,字里行間還借助于呂不韋特殊的經商行為,表達了贊賞商人的態(tài)度。關于這點,有必要結合《史記·平準書》及其他篇目談一談司馬遷對商人的看法。
春秋以降,最活躍的階層是士和商。為富國強兵,免遭侵略,人才成為各個諸侯國爭奪的對象。士風塵仆仆地游走各國的腳印,既道出了諸侯渴望人才的實情,也改變了貴族政治的格局。這一時期,土地賦稅制度層面上的改革與私學的興起,為士走上政治舞臺奠定了物質基礎。改革土地賦稅制度率先發(fā)生在魯國。公元前594年,面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小雅·北山》)的政治秩序,魯國通過實行“初稅畝”,即承認土地私有,提出按照擁有的田畝數進行抽收賦稅的方法,為人身自由和解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人身自由是孔子興辦私學的重要基礎。在生產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年代,要真正地從人身自由走向身心自由的理想境界,必須用知識武裝頭腦。在這一背景下,孔子興辦私學一方面給平民提供了進入士行列的機會;另一方面平民成為士的一員亦擴大了士階層的基礎。士成為政治舞臺上的新星,是在獲取知識的前提下表達其政治訴求的。與平民相比,貴族有“學在官府”這一接受教育的途徑。據此,孔子興辦私學,接受教育的主要對象只能是貴族以外的平民??鬃觽魇诘膶W生有冉耕、司馬耕、冉雍、樊遲、顏回等,這些人大都出生于社會下層。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名與字互為表里,耕與?;ハ嚓U發(fā),似表明冉耕、司馬耕的身份是農民。冉雍字仲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稱“仲弓父,賤人”,可知冉雍出身寒微。樊遲字須,有“請學稼”、“請學圃”之舉,表明樊遲出生于農家。為此,孔子批判道:“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子路》)孔子從士負有的歷史使命來批評樊遲,透露了春秋時期有人身自由的人皆可進入士的行列的信息。不過,這里的前提是,僅僅有人身自由還不夠,還必須接受教育,要有知識文化??鬃幼畹靡獾牡茏邮穷伝?。孔子稱贊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顏回》)據此可知,顏回家境貧寒。
當士成為政治舞臺耀眼的明星時,不甘寂寞的商人亦已走上了政治舞臺。具體地講,在齊桓公稱霸之前,管仲與鮑叔牙棄商從政實際上已經開創(chuàng)了商人謀取政治暴利的先河。鮑叔牙與管仲一同經商,管仲總要多占一些。有人說,管仲太貪了,鮑叔牙總是找出理由為他辯解。不久,齊國發(fā)生大亂。兩人決定,由管仲佐公子糾、鮑叔牙佐公子小白逃往異國。在他們看來,公子糾與小白賢能,都是結束齊內亂后繼任國君的最佳人選。后來,公子小白(即后來的齊桓公)搶在公子糾的前面回國登上君位。在鮑叔牙的力薦下,管仲成為齊相。從此輔佐齊桓公開創(chuàng)了齊國的霸業(yè)。這一事實表明,早在士活躍在政治舞臺的初期,商人已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了。
管仲與鮑叔牙屬于商而仕的典型,如果考究他們的身份,起碼說他們是有人身自由、有文化知識的商人。從這樣的角度看,他們又與士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除管仲、鮑叔牙之外,還有一些仕而商和亦仕亦商的典型。其中,可以范蠡、端木賜為代表。范蠡幫助越王句踐滅吳以后,深知句踐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于是棄官浮海來到齊國。不久,來到陶,范蠡“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遂“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同上)。千百年來,范蠡成為士人津津樂道的對象,是因為實現政治理想包含了仕途經濟與急流勇退兩個方面的內容。解構這一文化心理的深層機制,應該說,士人除了有實現大濟蒼生的雄心外,還有追求財富的夢想。從這一意義上講,經商致富與入世進取相輔相成,在一定的程度上補償了士人追求人生價值過程中的某些缺憾。
端木賜字子貢,是孔子的學生,“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在追隨孔子的年月中,子貢以士人的智慧和商人的精明同時游走在仕與商的兩條道路上。據《論語》等文獻,子貢曾入齊游說田常,又游說吳王夫差、越王句踐,此后又游說晉君,故有“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常相魯、衛(wèi),家累千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之稱。子貢亦仕亦商的行為創(chuàng)造了人生自我的輝煌,乃至于司馬遷贊揚道:“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于天下者,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執(zhí)而益彰乎?”(《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史學家,他認為,子貢為“孔子名布揚于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沿著這一思路繼續(xù)走下去的話,不難發(fā)現,士人追求政治理想時同樣有財富上的追求和企盼。換言之,追求政治理想與聚斂財富、實現財富的增殖是一對孿生兄弟,有了錢,可以更好地為政治活動鋪平道路。
或許是過去商而仕、仕而商、亦仕亦商的故事太生動了。許多年后,在趙都邯鄲做生意的呂不韋,無意中看到人質秦公子子楚,竟靈機一動,產生了“此奇貨可居”的奇想。說干就干,呂不韋散盡千金,入秦四處游說,終于為子楚謀得了太子的地位。子楚登基成為秦王后,呂不韋當上丞相,得到十萬戶的封邑,子楚去世后,太子嬴政即位,呂不韋在秦國的權勢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得到了一個商人永遠無法得到的政治地位和財富及榮耀。在這一故事的敘述中,司馬遷并寫兩面,一是用平實的語言書寫了商人特有的精明,一是以呂不韋為個案敘述天下大亂時商人希望通過投資政治,通過商業(yè)運作謀求更大的利益?;蛟S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司馬遷專列《貨殖列傳》時,不是簡單地敘述貨物增殖的過程,而是在解構政治與經商關系的基礎上來關注貨物增殖的過程。
此外,司馬遷在敘述呂不韋發(fā)跡變泰的同時,還有意識地揭露了統(tǒng)一六國前后秦宮闈內部的骯臟、陰謀和罪惡。如在敘述宮闈之亂時,司馬遷通過客觀的陳述揭露了淫亂給秦國政治帶來的動蕩不安。進而言之,讀《呂不韋列傳》需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呂不韋運用商業(yè)手段進行政治投機,獲取了難以想象的利益;一是司馬遷記錄呂不韋的事跡暴露了秦統(tǒng)一六國前宮闈內部的罪惡,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春秋以降道德淪喪的歷史。總之,《呂不韋列傳》書寫的內容和承擔的社會批判遠不止這些。賈誼探究秦失天下的原因時寫道:“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保?4]21一方面,呂不韋是推動秦統(tǒng)一六國的關鍵人物,如果沒有他,秦始皇將無法建立起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另一方面,呂不韋是個商人,當他以商人特有的精明從事政治投資并取得成功時,他的存在不但向世人展示了君主與丞相之間的矛盾,而且其活動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秦宮闈內部混亂和道德淪喪的歷史。
[1]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阮元.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班固.漢書·藝文志[M].北京:中華書局,1962.
[5]呂不韋.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M]//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呂不韋.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M]//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呂不韋.呂氏春秋·仲冬紀·長見[M]//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張強.道德倫理的政治化與秦漢統(tǒng)治術[J].北京大學學報,2003(2).
[10]張強.司馬遷與漢代改制之關系考論[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6(1).
[11]張大可.史記研究·司馬遷評傳[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12]顧炎武.日知錄[M]//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卷二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呂不韋.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M]//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賈誼.過秦論[M]//王洲明,徐超.賈誼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