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華,王愛芳,黃錫霞*,李紅燕,譚世新,田曉陽
(1.新疆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2;2.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指奶牛群改良,也稱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體系[1]。DHI工作的實施過程是對泌乳牛定期(通常為1個月)進行一次產奶量記錄和奶樣的測定分析,同時收集牛群飼養(yǎng)管理與奶牛品種登記資料,依據這些資料和數據,通過專用的分析軟件進行系統加工處理,產生一系列反映牛場奶牛配種、繁殖、飼養(yǎng)、疾病、生產管理和生產性能等方面的信息報表,發(fā)現奶牛場育種與生產中存在的問題[2]。DHI報告不僅僅應用于指導奶牛生產管理,還為公牛的選育提供可靠而準確的依據[3]。它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和生鮮奶質量水平的有效工具,也是奶牛育種工作的基礎,是評估公牛遺傳素質最重要的數據來源。牛奶品質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對整個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畜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中國荷斯坦牛的養(yǎng)殖數量也不斷增多。近年來物價也在持續(xù)升高,奶牛養(yǎng)殖業(yè)的成本也隨之升高,如何在增加奶牛養(yǎng)殖業(yè)利潤的同時保證牛奶品質也成了我們的主要課題。優(yōu)質的牛奶不僅表現在較高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還表現在超低的體細胞數,它們是衡量牛奶質量的直接標志。
數據取自于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4-2014年的21956條DHI測定記錄和牛只檔案,烏魯木齊種牛場2010-2014年的9052條DHI測定記錄和牛只檔案。
1.2.1 DHI測定與牛只檔案記錄 DHI測定記錄包括牛號、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體細胞數,而牛只檔案記錄中包括牛號、父親、母親、胎次、日產奶量等信息。將收集來的各泌乳月份DHI測定數據與牛只檔案記錄分別進行排序后一一對應,為以后準確建立日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以及體細胞評分數據庫做好準備。
1.2.2 體細胞數轉換為體細胞評分 根據DHI測定記錄統計體細胞數(SCC)的分布頻率,制作圖1。將SCC轉換為體細胞評分(SCS)參照美國奶牛改良計劃委員會確定的公式[6-7]:統計SCS的分布頻率,制作圖2。
由圖1可知,SCC分布頻率是偏態(tài)的[4],在統計分析中不能應用正態(tài)分布的許多特性;由圖2可知,將SCC經對數轉化為SCS后,呈現正態(tài)分布,因此本文分析是以SCS作為主要性狀[5]。
圖1 不同水平下SCC分布頻率Fig.1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CC at different levels
1.2.3 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及日產奶量數據庫建立 乳脂率數據庫包括所有記錄母牛各泌乳月份DHI測定記錄。字段包括牛號、年份、季節(jié)、胎次以及乳脂率。
乳蛋白率數據庫包括所有記錄母牛各泌乳月份DHI測定記錄。字段包括牛號、年份、胎次以及乳蛋白率。
體細胞評分數據庫包括所有記錄母牛各泌乳月份DHI測定記錄。字段包括牛號、年份、季節(jié)、胎次以及體細胞評分。
日產奶量數據庫包括所有記錄母牛DHI測定當日的產奶量記錄,字段包括牛號、年份、季節(jié)、胎次以及日產奶量。
1.2.4 年、季節(jié)和胎次效應水平的劃分 年份效應根據DHI測定年份自2004-2014年劃分為1~11,11個水平;季節(jié)效應根據新疆特殊的氣候劃分為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月和次年的1、2月為冬季4個水平,冬夏春秋依次用1~4表示。胎次效應依據自然胎次劃分為1~6,6個水平,6胎以上并入第6胎次。
圖2 不同水平下SCS分布頻率Fig.2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CS at different levels
應用SAS8.1的GLM程序分析年份、季節(jié)、胎次對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的影響,求得日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的最小二乘均值[8]。模型如下:
其中yijkl=日產奶量或乳成分觀測值;u=總體均值;Xi=年份效應;Zj=季節(jié)效應;Pk=胎次效應;eijkl為隨機誤差。
對新疆荷斯坦牛DHI測定記錄進行分項統計,結果見表1。
由表2可知,年份效應對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均有極顯著影響(P<0.01);季節(jié)效應對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均有極顯著影響(P<0.01);胎次效應對乳脂率沒有顯著影響(P>0.05),胎次對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有極顯著影響(P<0.01)。
表1 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描述性統計量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milkfat,milkprotein percentage,SCS and daily milk yield
2.2.1 不同年份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以及日產奶量 由表3可見,2004年乳脂率較高,2004年或2005年與其他年份之間的乳脂率有極顯著的差異(P<0.01),2007年、2008年和2014年的乳脂率相互之間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并且它們與其他各年份之間的乳脂率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2014年或2008年與其他各年份的乳蛋白率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2004年或2009年與其他各年份之間的乳蛋白率由極顯著差異(P<0.01);2014年、2008年、2013年、2004年和2005年的體細胞評分相互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并且它們與其他各年份之間的體細胞評分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2009年或2010年與其他各年份的日產奶量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
表2 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Table 2 Analysis of Least-squares variance of milkfat percentage,milkprotein percentage,somatic cell score and daily milk yield
表3 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及標準誤表Table 3 Least squares means and standard error of milk fat percentage,milk protein percentage,somatic cell score and daily milk yield
2.2.2 不同季節(jié)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以及日產奶量 由表3可見,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在不同年份、季節(jié)、胎次的組內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牛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冬季和秋季較高,而牛奶的體細胞評分在冬季和春季較大,奶牛的日產奶量在冬季和秋季較低。
2.2.3 不同胎次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以及日產奶量 由表3可見,1~7胎中,日產奶量從高到低依次為:第二胎,第一胎,第三胎,第四胎,第五胎,第六胎。各胎次間的乳脂率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第三胎次的乳蛋白率與其他各胎次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第一、二、六胎次的乳蛋白率與第三和第四胎次分別有極顯著差異(P<0.01);第五胎次的體細胞評分最高,各胎次的體細胞評分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第一、二、三胎次的日產奶量較高,各胎次之間的日產奶量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
隨著年份的增加,日產奶量增至最高后呈波動下降,而體細胞評分在波動上升,可能是因為每年的天氣變化,場內的人員、管理、飼養(yǎng)等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年份與胎次的交替作用,所以年份對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評分和日產奶量有極顯著的影響[9]。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奶牛體況和免疫力隨之降低,也可能導致體細胞評分的增加。降低乳中體細胞數的有效措施是改善牛場的飼養(yǎng)生產管理水平,及時淘汰年老體衰的奶牛[10],從而降低體細胞評分。
冬季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比春季、夏季、秋季高,同時冬季的體細胞評分也是四季中最高的,這可能是冬季氣候低溫潮濕和日產奶量較低的原因。夏季乳脂率最低,原因可能是高溫季節(jié)奶牛的食欲減退,粗飼料的攝取量也減少,使得纖維素的攝取量也減少,從而帶來乳脂率的下降。乳蛋白率和體細胞評分隨季節(jié)變動,可能是由于夏季高溫,奶牛受到很大的熱應激,飼料及牧草的采食量普遍不足,營養(yǎng)狀況較差,因此對乳蛋白率和體細胞評分的影響很大,這與厲學武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
夏、秋兩季的日產奶量比冬季和春季要高,秋季產奶量最高,冬季最低。原因可能是秋季的飼草新鮮,多汁,營養(yǎng)物質充足,能夠滿足產奶所需的物質基礎;新疆地區(qū)秋季氣溫適宜,奶牛的應激性減弱,有利于其對飼料的消化和吸收;冬季牛舍的濕度過大,衛(wèi)生狀況相對較差,可能對奶牛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其產奶量偏低。為此要在冬季時供應充足的飼草,降低牛舍濕度,使牛群處于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中,以提高冬季產奶量。另外,育種人員也可以調整配種時間,盡量使母牛在秋季分娩[12]。同時在奶牛產犢后,及時做好產后恢復工作,維持較好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以降低乳中SCS水平。
第二胎的日產奶量最高,第一胎次之,從第三胎開始隨著胎次的增加,日產奶量呈下降趨勢。其原因可能是對于一個較大的奶牛群體而言實際生產中常常是產1胎的牛多,隨著胎次的增加,奶牛不斷被淘汰出群。表3中從1胎到6胎的日產奶量測定數據在明顯下降,這種淘汰并非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優(yōu)勝劣汰,淘汰產奶量低的奶牛,而往正好相反,是將哪些高產奶牛較先淘汰,這是由于奶牛產奶量越高,患病率越大,病情更為嚴重,尤其是生殖系統、泌乳系統、消化系統感染等發(fā)病明顯升高,使得高產奶牛不得不淘汰,稱之為被動淘汰。即使沒有被淘汰的產奶量較高的奶牛,容易患這樣那樣的疾病,影響產奶量,使奶牛高產水平不能充分發(fā)揮。而不易染病或病情輕微的奶牛往往是產奶量一般或者較低者,因而在到達3胎、5胎時產奶量反而低于1胎、2胎[13]。隨著胎次的增加,乳脂率呈下降趨勢,第一胎次乳脂率較低,第二胎次開始上升,上升至第四胎次后開始緩慢降低。不同胎次對乳蛋白率的影響不顯著(P>0.05),各個胎次之間的乳蛋白率有極顯著差異(P<0.01),隨著胎次的增加,乳蛋白率呈緩慢的波動下降趨勢。本研究與岳增華的研究結果一致。隨著胎次的增加而SCS呈波動上升,原因可能為奶牛胎次增加后,奶牛乳房機能出現下降,乳房及乳頭松弛,乳房容易接觸地面,進入乳房的細菌增多導致乳房免疫反應大從而使體細胞數增加,使得體細胞評分也相應的增加[14]。
年份、季節(jié)對日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體細胞評分均有極顯著影響。胎次對日產奶量、乳蛋白率和體細胞評分有極顯著影響。因此,奶牛場可依據每個月的DHI分析報告,查找影響日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體細胞評分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的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群體產奶量和牛奶品質。
[1] 王恒昌,王 丹,張 斌,等.應用DHI技術做好奶牛選種選配工作[J].黑龍江動物繁殖,2011,19(2):44-46.
[2] 童建軍.陜西省奶牛DHI技術推廣的分析[J].中國乳業(yè),2010(5):48-49.
[3] 張佳蘭,昝林森,劉永峰,等.我國DHI測定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牛業(yè)科學,2007,33(5):56-59.
[4] 郭 剛.中國荷斯坦牛體細胞評分(SCS)性狀的遺傳分析[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7.
[5] 李建斌,奶牛體細胞評分與乳房炎抗性關系的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04.
[6] Shook G E.Approaches to summarizing somatic cell counts which improve interpretability[C].Proceedings of National Mastitis Council Arlington,1982:150-166.
[7] Shook G E.Genetic improvement of mastitis through selection on somatic cell count[J].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Food Animal Practice,1993,9(3):563-581.
[8] 孫少華,曹會校,田英才,等.最小二乘法在分析和校正產奶量因素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奶牛,1995(2):25-27.
[9] Med.Houcine.J.F.Genetic parameters for lactation traits of milking ewes:protei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fat,somatic cells and individual laboratory cheese yield[J].INRA,EDP sciences,2002,34:581-596.
[10] 賴安強,王之勝,王祖新,等.不同飼喂方式下西南西區(qū)中國荷斯坦牛體細胞數變化規(guī)律研究[J].中國奶牛,2009(2):40-43.
[11] 厲學武,呂 娟,王利華,等.乳蛋白影響因素及營養(yǎng)調控的研究技術[J].飼料工業(yè),2009,30(15):10-13.
[12] 黃錫霞,熱西提·阿不都熱依木,等.非遺傳因素對荷斯坦牛305d產奶量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9,36(10):115-118.
[13] 肖西山,付靜濤,雷莉輝,等.奶牛胎次與日產奶量和體細胞數量的關系分析[J].當代畜牧,2014,6:42-43.
[14] 賈 娜.新疆北疆地區(qū)規(guī)?;鯠HI測定結果的分析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yè)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