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燕 張麗華
摘要:目的 探討結腸造口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通過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減少造口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方法對我院2010~2013年43例直腸癌結腸造口術后造口護理回顧。結果 本組所有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的患者經(jīng)護理干預后均得到較好控制。結論 恰當?shù)淖o理干預可使患者獲得良好療效并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結腸造口;并發(fā)癥;原因分析;護理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第三位。據(jù)報道,50~60%的直腸癌患者需行永久性結腸造口術(Miles)做永久性結腸造口,隨著今年來低位,甚至超低位保肛手術的不斷普及,但仍有20~30%的患者行永久性Miles手術[1]。我國每年大約以10萬例新增造口病例數(shù)的速度在遞增。術后造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據(jù)統(tǒng)計,國外發(fā)生率為21~71%,國內為16~53.8%[2]。恰當?shù)淖o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讓患者回歸社會,提高生活質量。
1 臨床資料
對我院2010~2013年43例直腸癌Miles手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齡38~85歲,平均年齡71歲。均無遠處轉移及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通過造口病例隨訪,本組病例中21例發(fā)生造口周圍皮炎;2例發(fā)生造口粘膜分離;5例發(fā)生造口旁疝;3例造口回縮。
2 原因分析
2.1造口周圍皮炎 造口周圍皮炎是造口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3]。未進行造口術前定位,導致造口周圍皮膚有皺褶,或造口形狀不規(guī)則或乳頭突起不適當,導致造口袋裁剪和黏貼困難;患者的造口護理技術不恰當;患者皮膚皺褶、疤痕以及凹陷所引發(fā)的糞水溢漏情況,導致人體皮膚的防御體系遭受嚴重的損害,最終導致造口四周出現(xiàn)皮膚糜爛的情況。
2.2造口粘膜分離 造口粘膜分離是指腸造口處腸粘膜與腹壁皮膚的縫合處分離[4]。是造口術后較早期的并發(fā)癥。主要因為造口局部缺血;營養(yǎng)不良,組織愈合不良;造口周圍縫線過早脫落所致。
2.3造口旁疝 造口旁疝是乙狀結腸造口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有造口位于腹直肌外;持續(xù)性腹壓增加,例如慢性咳嗽、便秘、拎重物等;營養(yǎng)過剩,導致過度肥胖等。
2.4造口回縮 造口回縮是造口內陷低于皮膚表面。主要由于手術過程中腸管游離不充分,產生牽拉力;腸系膜過短;患者體重急劇增加;造口周邊縫線固定不夠或縫線過早脫落,造口周邊愈合不良,導致疤痕組織形成所致。
2.5造口感染 導致造口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為皮膚切口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最開始主要表面為造口出現(xiàn)腫痛、潮紅的情況,接著出現(xiàn)膿腫的狀況,一些膿腫則自行穿破流膿,在愈合之后產生瘢痕,使得造口變得更加狹窄。也有患者從膿腫演變?yōu)榀浌艿那闆r,最終形成長期不愈的癥狀。
2.6造口狹窄 主要是因為造口四周的愈合情況不佳,當感染之后產生疤痕環(huán)的情況,腹壁或者皮膚內肌肉層開口的大小,手術完成之后沒有堅持定期進行擴肛等因素所引發(fā)。
2.7造口脫垂 造口脫垂主要是因為腹壁肌層開口過大或者是因為腸管在腹壁位置的固定不夠牢靠,導致場館從造口內向外翻出來,可由數(shù)公分至10~20公分,最終導致造口出現(xiàn)潰瘍、水腫或者出血的癥狀。
3 護理對策
3.1造口周圍皮炎 常規(guī)開展造口術前定位,選擇合適的造口位置,方便術后造口護理,可以有效減少術后造口并發(fā)癥發(fā)生。調查顯示[5]。幾乎所有腸造口患者均渴望掌握造口相關護理知識,讓患者及家屬來全程參與造口護理,指導正確的造口袋更換技巧。
3.2造口粘膜分離 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如有壞死組織,用清創(chuàng)膠填充腔隙;若腔隙較淺,用康惠爾潰瘍粉或糊劑;若腔隙較深,用海藻類填充條,外用潰瘍貼和透明貼覆蓋;貼上造口袋,避免糞便污染,促使傷口愈合?;颊咄驗樘弁炊械娇謶?,做好心理疏導,及時去除壞死組織,管理好滲液,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選擇合適造口用品,保證造口袋黏貼牢固,防止糞便污染傷口。
3.3造口旁疝 以預防為主,做好飲食指導,讓患者有效控制體重。術后6~8w避免做任何增加腹的動作,必要時佩戴造口腹帶,指導患者了解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發(fā)現(xiàn)不適及時跟造口治療師聯(lián)系,得到專業(yè)的指導和幫助。
3.4造口回縮 延遲拆除造口周圍縫線的時間,一般在術后2w,預防回縮。已經(jīng)發(fā)生,指導患者選用凸面地盤,并佩戴腹帶固定,促使造口粘膜被抬高。同時指導患者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3.5造口感染 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造口感染的位置,及時進行濕敷與清洗工作,同時還必須要加強抗炎的治療;當造口感染已經(jīng)生成膿腫,則必須要在早期將膿腫切開,進行引流處理,并且要剔除線頭;如果感染位置已經(jīng)形成瘺管,則必須要對患者進行重做腸造口處理或者瘺管切除。此外,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無菌的觀念,以此來降低感染的發(fā)生幾率。
3.6造口狹窄 手術完成兩周之后即為患者進行擴張造口內徑處理。護理人員帶上手套,用食指蘸潤滑劑徐徐插入造口一直到第二個關節(jié)的位置,在造口內部停留10min作用。造口擴張必須要長期堅持,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健康宣教,讓患者及其家屬明白擴肛的重要性,囑咐2w擴張1次,持續(xù)2~3個月。如有排便不暢或排便時疼痛,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治療。如情況嚴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3.7造口脫垂 輕者指導造口者平躺放松,醫(yī)護人員帶上手套,用生理鹽水紗布敷蓋,緩慢的將腸造口推回腹腔內,用彈性繃帶對腸造口稍加壓,防止脫垂。嚴重者要切除脫垂的腸段,重新做腸造口。
4 體會
腸造口手術雖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手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一旦患者發(fā)生造口周圍皮炎將影響造口袋的黏貼效果,無法有效的收集糞便,從而加重糞水性皮炎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指導患者保護好造口周圍皮膚至關重要。同時造口旁疝導致造口袋選擇困難,也會增加糞水性皮炎的發(fā)生,而嚴重的造口旁疝還需要二次手術治療。因此指導患者做好造口旁疝的預防也非常重要。
造口周圍皮炎、造口粘膜分離、造口旁疝、造口回縮均是結腸造口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心理、生理及經(jīng)濟方面的負擔[6]。據(jù)報道[7],開展造口術前定位可明顯降低造口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護理過程中,了解并注意觀察各種造口并發(fā)癥,積極尋找原因,并處理,給患者解決問題,減輕患者痛苦。
參考文獻:
[1]金黑鷹,丁義江,劉飛.影響永久性結腸造口并發(fā)癥的多因素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5,10(10):518-520.
[2]程芳,戴曉冬,許勤.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0B):2642-2644.
[3]Cottam J,Richards K,Hasted A,et al.Results of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audit of stoma complications within 3 weeks of surgery[J].Colorectal Dis,2007,9(9):834-838.
[4]萬德森,朱建華,周志偉等.造口康復治療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213-249.
[5]姜吉平。專人全程護理干預對Miles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36):3890-3891.
[6]戴曉冬,李華珠.51例Miles術后造口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與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799-800.
[7]梁建群.結腸造口術前定位對減少造口并發(fā)癥及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11):3052-3053.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