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紫煊,劉紹軍,黃 萱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河北 秦皇島,066600)
?
去皮姜提取物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處理條件優(yōu)化
范紫煊,劉紹軍*,黃 萱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河北 秦皇島,066600)
以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提取物濃度為試驗因素, 采用響應面分析法,以抑制大腸菌群的抑菌圈半徑為評價指標,對去皮姜提取物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處理條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最佳處理條件為:pH值7.0,濾紙片浸泡時間46 min,提取物質量濃度310 g/L,實際測得抑菌圈半徑為18.36 mm,與模型預測值基本相符。
去皮姜;大腸菌群;抑菌效果
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加強,人們更加青睞于選擇綠色、天然、安全的食品[1]。生姜及其提取物具有獨特的香氣和辣味,并且可以作為防腐劑、保鮮劑、護色劑,因此,對于生姜提取物的研究有著極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和應用前景[2,3]。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種類很多,但都有各自的問題,例如:苯甲酸及其鈉鹽和山梨酸及其鉀鹽的防腐效果受pH值影響[4];亞硫酸及其鈉鹽會有殘存二氧化硫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5];乳酸鏈球菌素的抑菌范圍較窄[6];納他霉素因產量有限,產業(yè)化生產還是受到限制[7]。因此研發(fā)出更有效的,應用范圍廣、人體傷害性低、價格低廉的天然防腐抑菌劑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生姜提取物抑菌方面研究發(fā)現,生姜秸稈提取物有明顯的抑制食品中大腸菌群的作用,每年生姜收獲后,都有大量的生姜秸稈或堆放于路邊、或就地焚燒,不僅給道路交通造成安全隱患,而且由于焚燒生姜秸稈造成的煙霧給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影響周邊群眾的生活[8]。因此,在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及提取物濃度3個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 采用響應面分析法, 以抑菌圈半徑為評價指標,對生姜秸稈提取物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處理條件進行了研究,為開發(fā)生姜秸稈提取物為天然防腐劑提供理論基礎。
響應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采用多元二次回歸方法作為函數估計的工具,將多因子試驗中因子與指標的相互關系用多項式近擬,研究因子與響應面之間、因子與因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依此從響應面的形狀上找到最佳控制點。當曲面形狀復雜,即在設計的影響因素的不同水平中無最佳控制點時,還可通過嶺嵴分析,在試驗范圍之外找到最佳控制條件[9]。本次研究在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及提取物濃度3個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采用響應面分析法,以抑菌圈半徑為評價指標,對去皮姜提取物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處理條件進行了研究。
1.1 實驗材料與設備
去皮姜取自撫寧,烘干,過篩(篩孔尺寸:30 mm),制成去皮姜粉,體積分數為0.75的乙醇(A.R級),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生化級試劑)。
大腸菌群由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微生物實驗室提供。
HH-4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市杰瑞爾電器有限公司生產;SPX-250B-Z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生產;DL-1萬用電爐,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生產;HC014-11-018-01(X)手提式高壓蒸汽消毒器,上海東亞壓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生產;JSP-20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金穗機械制造廠生產;SW-CJ-1B型單人單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AL104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生產;V1全自動菌落計數儀,杭州迅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N-1100旋轉蒸發(fā)儀,上海愛朗儀器有限公司生產。
1.2 實驗方法
1.2.1 樣品處理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去皮姜提取物。稱取20 g去皮姜粉用濾紙片包好,放入抽提筒中,在圓底燒瓶中加入體積分數為0.75的乙醇,使m(去皮姜粉)∶m(乙醇)=1∶12。連接好裝置,將圓底燒瓶放入50 ℃恒溫水浴鍋中,提取3 h后,旋轉蒸發(fā)至干,得到棕黃色的油狀液體。
1.2.2 抑菌試驗 將直徑10 mm的濾紙片浸泡去皮姜提取物30 min,取濃度為10-5cfu/L的菌懸液,進行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測定。使用V1全自動菌落計數儀拍照并進行對抑菌圈半徑的測定。
1.2.3 單因素試驗 以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和提取物質量濃度做單因素試驗。①去皮姜提取物的pH值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稱取去皮姜提取物0.5 g,加入0.5 mL水,混勻。使用0.1 mol/L HCl溶液、0.1 mol/L NaOH溶液調整去皮姜提取物pH值至3,5,7,9,11。吸取0.1 mL 10-5cfu/L濃度的大腸菌群菌懸液涂布于VRBA培養(yǎng)基,將直徑10 mm的濾紙片分別浸泡在不同的去皮姜提取物溶液中60 min,取出放在培養(yǎng)基中間,倒置培養(yǎng)24 h。②濾紙片浸泡時間對去皮姜提取物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稱取去皮姜提取物0.5 g,加入0.5 mL水,混勻,使其質量濃度為1 000 g/L,調整pH值為7。吸取0.1 mL 10-5cfu/L濃度的大腸菌群菌懸液涂布于VRBA培養(yǎng)基。將直徑10 mm的濾紙片分別浸泡在不同的去皮姜提取物溶液中5,15,30,45,60 min,取出放在培養(yǎng)基中間,倒置培養(yǎng)24 h。③提取物質量濃度對去皮姜提取物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稱取去皮姜提取物0.5 g,加入0.5 mL水,混勻。梯度稀釋去皮姜質量濃度至1 000,500,250,125,62.5 g/L,調整pH值為7。吸取0.1 mL 10-5cfu/L的大腸菌群菌懸液涂布于VRBA培養(yǎng)基。將直徑10 mm的濾紙片分別浸泡不同質量濃度的去皮姜提取物溶液中45 min,取出放在培養(yǎng)基中間,倒置培養(yǎng)24 h。以上實驗測定抑菌圈半徑時,均重復3次取平均值。
1.2.4 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影響抑制大腸菌群效果比較顯著的3個因素: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和提取物質量濃度,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 響應面實驗設計(表1),共有17個試驗點,其中析因點為12個,中心點為5個。
表1 去皮姜提取物抑制食品大腸菌群的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設計
2.1 單因素實驗結果
2.1.1 去皮姜提取物的pH值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當去皮姜提取物pH值為3~7時,對大腸菌群抑菌圈半徑逐漸上升;pH為7時達到最大值;pH值為7~9時,抑菌圈半徑下降(圖1)。偏酸偏堿可能都破壞生姜提取物中的抑菌有效成分,對抑菌效果均有不利影響,故選擇pH 7為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的最佳值。
2.1.2 濾紙片浸泡時間對去皮姜提取物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在濾紙片浸泡時間為5~45 min時,去皮姜提取物對大腸菌群抑菌效果隨浸泡時間增加而升高(圖2),這是由于生姜提取物中的抑菌有效成分滲入到了濾紙片中,當浸泡時間為45 min時,有效成分滲透完全,抑菌圈半徑達到最大值,超過45 min后,有效成分飽和后隨時間增加而流失一部分,因此效果下降,故選擇45 min為最佳濾紙片浸泡時間。
圖1 去皮姜提取物pH值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圖2 濾紙片浸泡時間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2.1.3 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在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為1 000~250 g/L時,抑菌圈半徑呈上升趨勢;在質量濃度為250~62.5 g/L時,抑菌圈半徑呈下降趨勢;在去皮姜提
圖3 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對大腸菌群抑菌作用的影響
取物質量濃度為250 g/L時達到最大值,抑菌效果最佳(圖3)。這可能是生姜提取物在低濃度下有效成分不夠,不足以破壞食品大腸菌群的結構,當濃度過高時又抑制了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故選擇250 g/L為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的最佳質量濃度。
2.2 響應面法優(yōu)化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的條件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影響抑制大腸菌群效果比較顯著的3個因素: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和提取物質量濃度,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 響應面實驗設計,共有17 個試驗點,其中析因點為 12 個,中心點為 5 個。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響應面法優(yōu)化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的實驗設計與結果
根據表2中的實驗數據,采用Design-Expert 8.0.5軟件對其進行二次回歸擬合,得到的抑菌圈半徑R1對pH值(A)、濾紙片浸泡時間(B)、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C)的回歸方程為:
R1=18.87+0.43A+0.69B-0.22C+1.42AB-0.99AC-0.39BC-7.37A2-5.17B2-6.16C2
方程回歸分析及方差分析結果表明:pH值的二次項、濾紙片浸泡時間的二次項和提取物濃度的二次項均有極顯著影響(表3)。試驗中選用的模型P值<0.001具有極顯著性,失擬項為0.201 5,<0.050 0,表明失擬不顯著;相關系數R2=0.976 5,表明該模型擬合程度良好,可用于優(yōu)選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處理條件的理論預測。
表3 回歸系數顯著性分析
注:***P<0.001為極顯著,**P<0.01為非常顯著,*P<0.05為顯著。
2.3 響應面分析
根據二次回歸方程繪制響應面曲線,能得到兩個因素交互作用對響應值(抑菌圈半徑Y)的影響,結果見圖4~圖6。比較圖4~圖6與回歸方程各項方差可以看出,各因素對抑菌圈半徑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pH值(A),提取物濃度(C),濾紙片浸泡時間(B);在3個因素中,濾紙片浸泡時間與pH值對響應值的影響曲線較陡,說明濾紙片浸泡時間與pH值交互作用對抑菌圈半徑具有影響。
圖4 pH值與濾紙片浸泡時間交互作用等高圖及3D效果圖
圖5 pH值與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交互作用等高圖及3D效果圖
圖6 濾紙片浸泡時間與提取物質量濃度交互作用等高圖及3D效果圖
2.4 驗證試驗
采用Design-Expert 8.0.5 軟件對方程中的R1進行求解,得到去皮姜提取物處理理論最佳工藝的條件為:pH 7.08,濾紙片浸泡時間46.09 min,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310 g/L,在此條件下預測抑菌圈半徑可達18.903 6 mm。根據實際操作將最佳條件修改為:采用pH 7.0,濾紙片浸泡時間46 min,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310 g/L,對去皮姜提取物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實際測得抑菌圈半徑平均值為18.36 mm,達到理論值的97.1%。試驗結果表明,預測值與實際值的偏差較小,試驗優(yōu)化的參數準確可靠。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組合實驗設計,以pH值、濾紙片浸泡時間、提取物質量濃度為試驗因素,以抑制大腸菌群的抑菌圈半徑為指標,得到數學回歸模型,采用Design-Expert 8.0.5軟件對方程進行求解,以及綜合情況考慮,得到響應面法優(yōu)化去皮姜提取物抑制大腸菌群的理論最佳處理條件為:pH 7.0,濾紙片浸泡時間46 min,去皮姜提取物質量濃度為310 g/L,測得去皮姜提取物抑制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抑菌圈半徑為18.36 mm。經過驗證預測值與實際值的偏差較小,試驗優(yōu)化的參數準確可靠,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1] 李大峰,賈冬英,姚開,等.生姜及其提取物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J].中國調味品,2011(2):36.
[2] 范紫煊,劉紹軍,武云松.生姜精油提取及對大腸菌群的抑菌作用[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4,28(3):34-39.
[3] 趙德安.思維方式與傳統發(fā)酵調味品生產工藝[J].中國調味品,2011,36(2):17-19.
[4] 曾正渝.苯甲酸及其鈉鹽在食品和藥品中的應用[J].中國藥業(yè),2007,16(6):64.
[5] 陳玉梅.亞硫酸鹽類在食品中的應用及殘留控制[J].檢驗檢疫學刊,2010,20(3):22-24.
[6] 王麗,張毓,陳翠嵐.我國食品防腐劑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1,2(2):83-87.
[7] 刁益韶,賈萌,朱璐瑤.食品防腐劑的使用現狀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化工, 2012, 35 (10):63-66.
[8] 閆永亮,張秀云.生姜秸稈栽培杏鮑菇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研究[J].北方園藝,2014(7):140-143.
[9] 王振宇,周芳,趙鑫.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超聲波提取大果沙棘總黃酮工藝[J].中國食品學報,2007,7(6):44-51.
(責任編輯:朱寶昌)
Optimization of Processing Condition of Peeled Ginger Extract Inhibiting Coliform Bacteria in Food
FAN Zi-xuan,LIU Shao-jun,HUANG Xu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066600,China)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nd taking the bacteriostatic ring radius of inhabiting coliform bacteria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peeled ginger extract inhibiting coliform bacteria in food processing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with pH value, filter, soaking tim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xtract as the test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ing conditions is: the pH value 7.0, filter soak time 46 min, concentration of the extract 310 g/L, the actual measured bacteriostatic ring radius 18.36 mm, that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with the model prediction.
peeled ginger; coliform bacteria; bacteriostatic effect
10.3969/J.ISSN.1672-7983.2015.01.005
范紫煊(1991-),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加工與安全。
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1221002D)。
2015-03-17
S632.5
A
1672-7983(2015)01-0023-06
*通訊作者,男,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加工與安全。E-mail:spxyk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