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毅
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模式逐漸成為高中教師研究的熱點。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高效預習,高效預習的基礎是創(chuàng)建實用簡潔的預案,利用預案指引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本,有效設置預案成為研究高效課堂的焦點。本文從預習的問卷調(diào)查、建立預案、設計預案的原則、預案對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利用預案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及閱讀課本的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筆者對4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這4個班分別為珍珠班(成績最好的班級)、實驗班、普通班、文科班,共計242名學生,問卷調(diào)查中有4個問題顯示了有規(guī)律的結(jié)果。
問題1:“講新課前經(jīng)常閱讀課本的情況”
問卷顯示,珍珠班經(jīng)常閱讀的人數(shù)占班級人數(shù)的55.3%,實驗班僅有3%,普通班只有20%,文科班占43%??梢?,成績好的學生大部分養(yǎng)成了課前閱讀課本的習慣;文科班比理科班更重視閱讀課本。
問題2:“學生希望預習所花的時間”
A.5分鐘;
B.10分鐘;
C.20分鐘;
D.30分鐘。
結(jié)果顯示,學生選擇10分鐘的比例占到52.4%,這是學生希望預習一門學科所需時間最佳的心理期望值(如圖1所示)。
問題3:“希望教師布置怎樣的預習任務”
A.言簡意賅的3~5個問題,帶著問題讀課本(5-10分鐘);
B.八開一張預學案將上課內(nèi)容均展現(xiàn)出來(30-40分鐘);
C.籠統(tǒng)布置預習哪一節(jié);
D.教師從不布置預習。
從圖線(如圖2所示)看出,學生最喜歡教師提出3~5個問題的預習任務,不喜歡大量布置預習,更不希望籠統(tǒng)布置乃至不布置。
由上述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學生希望預習,也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但不希望預習成為自己的負擔。顯而易見,短時間內(nèi)提高預習及閱讀課本效率的方法就是編制簡潔明了的預案,既能給學生以指引,又能使閱讀課本更有效,使預習更有收獲。
二、設置科學實用的預案
預案是教師依據(jù)授課內(nèi)容編制的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案,旨在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預案的編寫建議圍繞著教師授課的重點、難點設計3~5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課前預習、閱讀課本,易于編寫和操作,不會給教師增加負擔。預案的設計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有目的預習課本即可。利用預案預習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預案示例:物理選修3-1《電勢能和電勢》
1.靜電力做功與電荷經(jīng)過的路徑無關的原因?
2.電勢能概念?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
3.電勢是如何定義的?與電場強度的定義有何相似之處?電勢大小如何判斷?
4.完成“問題與練習”1題,2題,3題,5題。
《電勢能和電勢》一節(jié)是物理的教學難點,由于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聽課存在困難,利用預案預習十分必要。學生通過預習,降低了本節(jié)課的難度,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設置科學有效的預案需遵循“五原則”
預案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預習的質(zhì)量與課堂的效率。要設置科學合理的預案,需要遵循以下五條原則:
第一,預案編寫的科學性原則。
預案的編寫應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設置問題,不能脫離重點舍本逐末,否則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預期目的,設置的問題之間要盡可能相關聯(lián),圍繞著同一個中心點進行思考。
第二,預案編寫的實用性原則。
預案的編寫要實用,不要求全面,但要與本節(jié)課的教材緊密相關,與教師的教案要配套。不僅對學生閱讀課本要有指引作用,而且對課堂上的重點突破、難點理解也應有較大的幫助。
第三,預案編寫的簡潔性原則。
利用預案預習課本要求學生課下時間完成,因此預學案編寫內(nèi)容不宜太多,應使預學案成為學生預習的幫手,而不能成為負擔。對于新授課而言,按預案完成預習一般要少于10分鐘,新授課的預學案一般以3~5個問題較為適宜。
第四,預案編寫的激思性原則。
預案的編寫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因此一般以問題形式出現(xiàn),問題的設置要體現(xiàn)出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將教材中的知識、方法、概念等問題化,將知識點轉(zhuǎn)變?yōu)樘剿餍缘膯栴},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設置問題要注意四點:一是問題要能啟發(fā)學生思維;二是問題不易太多,太碎;三是問題應引導學生閱讀并思考;四是問題應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通過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最終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學會預習,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第五,預案編寫的靈活性原則。
預案的編寫應靈活使用教材中所給的各種閱讀材料、知識拓展、實驗設計方案、課后訓練題,可以從課本中就地取材,給學生明確指出使用哪部分材料或試題。
四、預案對提高課堂效率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預案能有效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新課程理念要求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最終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預案成為最有效的媒介,指引學生完成授課前的自學,培養(yǎng)自學能力,對于有疑惑的問題進行標注提取,以備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聽課。
第二,預案能使學生注意力倍增,高效聽課。
由于學生按預案的指引提前進行了預習,而預案問題設置一般都在重點、難點及核心問題上,因此對教師授課整個內(nèi)容有宏觀整體的把握。這樣容易跟上教師授課的思路,對一個問題的理解更充分,這種聽課構(gòu)建的知識體系更牢固、豐富。
學生在聽課過程中遇到自己已經(jīng)理解的內(nèi)容,精神狀態(tài)會比較放松,很容易對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思考,或?qū)⒆约核伎肌⒔鉀Q問題的方法與教師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對照,從而得到啟發(fā),進一步打開思路,進而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與鞏固;而當遇到自己疑難問題時,學生的注意力又會不自覺地集中,聽課目的性會更強。如此聽課有張有弛,效率很高。
第三,預案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師生互動更融洽。
問卷調(diào)查顯示,不論課前、課后,很少有學生主動閱讀課本梳理知識。很多學生對教師授課存在依賴性,就等著教師講,久而久之,學習能力下降,學生成為被動學習者,預案則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理解、質(zhì)疑、反思,又帶著自己預習的成果聽課,逐步使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探索。這一媒介的應用使師生互動更和諧,課堂教學更融洽。
五、將預案的編制及使用落到實處
預案的編制要提前兩個星期完成,應由備課組長指定編制預案的主備教師,主備教師要提前認真閱讀教材,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一章的預案編制,而后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對編制的預案進行集體討論逐步完善,修改的預案印刷后,提前發(fā)到學生手中,便于學生自由安排時間進行預習。
教師授課對預案提出的問題應有效地檢查或解決,破解學生心中的疑惑,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并給出適當?shù)脑u價。
通過課題小組對預案的實踐,并與參與實踐的學生座談,發(fā)現(xiàn)了兩個明顯的變化。首先,學生逐步由抵觸預習變成主動預習,且非常喜歡這種預習的形式,感覺收獲很多;其次,一些復雜的章節(jié)通過預案的預習,課堂教學變順暢了,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改觀,最根本的是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主動參與意識增強了,課堂的互動變得更融洽了,課堂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責任編輯 劉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