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潔,周傳龍,謝志軍,范永升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杭州310053)
隨著現代疾病模式的改變,由情緒調節(jié)不良所致的心理問題及其引起的心身疾病在疾病譜中所占的比重愈來愈重,已成為中西醫(yī)學共同關注的焦點?!吧匣稹保瑐鹘y(tǒng)醫(yī)學俗語,并非某一具體的病證,而是指人體陰陽失衡、火熱旺盛而致的一系列癥狀,通常認為包括有目赤、口舌生瘡、咽痛、口干、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尿赤等癥[1],屬于西醫(yī)學的亞健康狀態(tài),也可認為是許多疾病的前期狀態(tài)。隨著飲食結構的變化和生活壓力的增大,“上火”的發(fā)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引起“上火”的病因病機眾多,我們前期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以及情志過激都是引起“上火”的關鍵誘導因素。本文就情志與“上火”的關系探討如下。
情志是人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喜、怒、哀、恐等)和附帶的生理變化(行為和生理喚醒等)的綜合表現,在情志疾病發(fā)生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2]。中醫(yī)學將情志的概念蘊含在“七情”“五志”中,認為“情志是機體的精神狀態(tài),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和現象所做出的七種不同情緒反映”[3]。中醫(yī)情志理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禮記·禮運》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首先提出了人類具有七種情志活動?!秲冉洝吩谙荣t思想的基礎上,與中醫(yī)學固有經驗相結合,初步構筑了中醫(yī)情志理論框架,“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是即所謂五志也”。首次提出了“五志”的概念,認為此五志之化是由五臟而化,而五臟之化又由乎五行,“故在心為喜,心主火也;在肝為怒,肝主木也;在脾為思,脾主土也;在肺為憂,肺主金也;在腎為恐,腎主水也”。所以五志又稱五臟之志。
《內經》以降,歷代醫(yī)家從不同的角度豐富和發(fā)展了中醫(yī)情志學說。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明確提出了“七情”的概念,“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病生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創(chuàng)立“火熱論”,認為五志過極皆能化火,“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凡五志所傷皆熱也”(《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熱類》)。而倡導“相火論”的朱震亨也認為“五志七情過極,皆屬火也”(《丹溪心法·火六》),他認為相火妄動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的根由,而引起相火妄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情志過激。如《格致余論》中記載“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及至明清時期,七情學說風行,如明代醫(yī)家張景岳在《類經》中專設“情志病”一節(jié),清代葉天士更是緊密結合臨床辨析闡發(fā)“七情致病”之理等,至此,中醫(yī)情志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和廣泛應用。
大量的古代文獻和現代研究證實,情志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五志化火”“七情化火”是情志致病最為重要的致病方式。五志、七情是臟腑精氣對外在因素的應答,有賴于臟腑精氣而存;情志過激或持續(xù)不解,又可導致臟腑精氣功能失常,氣血失調。在情志活動中,肝、心、腎、脾胃等臟腑極易化火,是導致人體“上火”的重要原因。
《格致余論》首次將肝的生理功能概括為“肝主疏泄”?,F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往往引起人群的普遍焦慮和抑郁,使肝失疏泄,氣機郁久化火,氣火升騰就會出現“上火”癥狀,即朱震亨所謂之“大怒則火起傷肝”;若素體陰虛無以制陽,陽亢于上則出現上實下虛、本虛標實之證,同樣引起“上火”。因此,肝火旺盛之“上火”可由兩方面引起,其一為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而致肝陽上亢,表現為面紅目赤、頭痛、頭暈、口干口苦、煩躁易怒、舌苔少而紅、脈弦等陰虛“上火”之證,治療上宜滋養(yǎng)肝腎,可用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其二則是肝經氣火上逆所表現的癥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引起,表現為面紅目赤、耳鳴耳聾、頭痛眩暈、口苦口干、嘔吐苦水、脅肋灼痛、急躁易怒、失寐或多夢,甚則吐血衄血、溲赤便秘、舌邊尖赤、苔黃糙、脈弦數有力等實熱證,治療時以清肝火為主,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
《太素》曰“心為火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明確闡釋了心主火的生理特點。引起心火盛的原因,不外乎內外兩端。外則因六淫外邪犯心,導致心火亢盛。內則多由五志郁而化火,或由痰瘀郁火,或心血虧虛,虛火上炎擾動心火?!皠谛乃紤],過耗其真”,素體陽盛,思慮過多,心火旺盛,可表現為口舌生瘡、面赤口渴、心中煩熱、失眠、便干、尿血等實熱“上火”之證,治以清心瀉火,藥用導赤散加減;若為心陰不足體質,心陰虛致虛火上炎,從而出現口舌生瘡、口干、低熱、盜汗、心煩等陰虛“上火”之證,此時應交通心腎,可用交泰丸加減治療。
相火,即肝腎之火,為人體元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是相對君火(心火)而言的,君火(心火)在上,相火在下,相火聽命于心,守位稟命,而其動又可見于外,故名之曰相火。兩者相輔相成,動之有度,方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如受情志刺激、勞倦外傷或六淫內侵等外界不良刺激,則易引起相火的妄動。相火妄動與否,與心火有直接的關系。若心火安寧,則相火“動皆中節(jié)”;若五性感物,則心火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心火和相火都與人的意志活動密切相關,故外界不良情志因素若引動心火,則相火亦動?!瓣栍杏嚓幉蛔恪保嗷鹜齽痈又仃幉蛔?,導致口舌生瘡、耳鳴目眩、心煩不寐、失眠多夢、遺精盜汗等陰虛“上火”之證,治療上應滋陰降火為主,藥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之類加減。
胃為“水谷之?!保矟檺涸?,胃中津液充足,方能腐熟水谷,故其病易成燥熱之害。“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胃火多因情志郁結,或過食辛辣動火之品,或肝火橫逆犯胃所致。胃火熾盛主要表現為牙齦腫痛、口干口苦、口臭或有異味、胃脘灼痛、消谷善饑、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等實證,即《金匱要略》所言之“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治療應以清胃瀉火為主,用清胃散加減為宜。若素體胃陰不足,虛火上炎則可表現為口干舌燥但飲水不多、納差、便秘腹脹、舌紅少苔等,此時應滋養(yǎng)胃陰為主,可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
情志療法,最早可見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提出了以情勝情的情志治療原則?!端貑枴ひ凭儦庹摗费裕骸肮胖尾?,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弊S桑浔举|就是轉移患者的精神注意力,以達到調暢氣機、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張從正進一步發(fā)揮了《內經》的情志相勝療法,提出“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儒門事親》)。
因此,“五志化火”而致“上火”之證,若癥狀輕微,可不加以藥物干預,及時調整情緒,使其平和,則逆亂之氣機可得到恢復;若癥狀嚴重,在加以藥物干預的同時,忽視情志的調養(yǎng),藥物的作用必定事倍功半,無法盡快達到預期療效。反之,如果能同時注意情緒的調整,保持心緒平和,則能加快氣機的正常運行。此外,情志療法也是預防“上火”的有效方法之一。要做好養(yǎng)性調神,避免“上火”,不外乎兩點,一是避免外環(huán)境的不良情緒刺激,二是提高人體自身的心理調攝能力。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現代心理學認為,過于強烈或持久的心理應激可以損害人的社會功能,也可以降低人體對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許多疾病的易患狀態(tài)[4]。中醫(yī)學認為,情志過激或持續(xù)刺激,容易引動肝、心、脾、腎等五臟之火,導致氣機逆亂,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調,表現為“上火”。因此,通過調節(jié)情志、梳理氣機可反作用于機體,是降火的有效方法之一,簡便易推廣。
[1]何淼泉,鮑璽,溫成平.火熱證候的臨床特征[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3):791-792.
[2]Wong C M.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dvances in psychoneuro immunology[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25(2):369-383.
[3]孫廣仁.中醫(y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225.
[4]馬玉芳.論人先論欲 治病先治心-朱丹溪欲病理論初探[J].江蘇中醫(yī)藥,2002,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