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吉林長春 130021
冠心病患者完全血運重建的近期臨床療效分析
劉曄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吉林長春 130021
目的評價冠心病患者進行完全血運重建介入治療的近期療效。方法整群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該院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132例患者(年齡≥45歲)根據臨床診斷結果分為完全血運重建組(CR)和不完全血運重建組(IR),其中CR組58例,IR組74例,并觀察兩組近期(住院及出院3個月內)發(fā)生的主要心臟事件。結果與不完全血運重建組相比,完全血運重建組患者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AMI、再次血運重建及支架內再狹窄的比例均較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與不完全性血運重建相比,完全性血運重建的介入策略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從而達到較理想的臨床效果。
冠心?。煌耆\重建;近期療效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PCI)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的使用范圍也已擴大到冠心病多支病變及復雜病變的臨床應用[1]。該研究目的是評價不完全血運重建和完全血運重建對3支病變患者術后3個月內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幾率,在一定程度上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抉擇。冠心病患者因其自身病理生理及冠脈病變的特點,其PCI治療策略的選擇往往很棘手?,F(xiàn)整群選取并分析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間來該院進行藥物洗脫支架(DES)治療的132例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特點以及不完全血運重建和完全血運重建介入治療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間來該院進行藥物洗脫支架(DES)治療的,冠脈造影顯示有多支病變的132例冠心病患者。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相關檢查結果,以往病例記錄,心臟超聲及心電圖結果等資料。根據主要的冠狀動脈及其重要分支是否完全再血管化分為不完全血運重建組(IR組)74例和完全血運重建組(CR組)58例。其中CR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為(53.8± 3.1)歲;IR組男41例,女33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為(52.3±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藥物治療 洛伐他汀片采用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H10970092;初始口服劑量:10~20 mg,1次/d,后期視病情發(fā)展進行劑量加減;4個月為1療程。
卡托普利采用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H31022986;初始口服劑量:12.5 mg,2~3次/d,后期視病情發(fā)展進行劑量加減;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判斷1個療程。
普萘洛爾采用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H21021826;初始口服劑量5~10 mg,3~4次/d,后期視病情發(fā)展情況進行加減;30 d為1個療程。
阿司匹林腸溶片采用石家莊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H13023635;口服:80~300 mg/次,1次/d;1個月為1療程。
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采用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H20000542;口服50 mg/次,1次/d;視患者實際情況來判斷1療程。
藥物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其目的是緩解癥狀,減少心絞痛的發(fā)作及心肌梗死、突然死亡的發(fā)生;延緩冠脈病變的發(fā)展。藥物治療的作用主要為:(1)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血氧供應;(2)減低心肌耗氧量;(3)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防止心肌電及結構的重構,保護心肌功能。
在圍手術期,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常規(guī)給予他汀類降脂藥、血管緊張素Ⅱ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轉換酶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外,手術前后還要口服常規(guī)劑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在患者手術前24 h,給予其阿司匹林約300 mg左右,術后每頓服用阿司匹林約300 mg/d,連續(xù)服用4周后減量至約100 mg/d,繼續(xù)長期服用?;颊呤中g前24 h服用氯吡格雷約300 mg或術前3-6 h給予負荷劑量約600 mg頓服,然后服用75 mg/d,至少連續(xù)服用7個月左右。
1.2.2 不完全血運重建組 不完全血運重建的定義為:經過:PCI處理后,遺留任何1支以上及其分支殘余狹窄≥70%者。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進行梗死相關血管的干預;擇期病人很多為多支、多處病變,主要處理大血管和主支血管,只干預根據臨床癥狀、超聲心電圖及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綜合判斷出的最可能病變血管,不進行完全血運重建干預。
1.2.3 完全血運重建組 完全血運重建的定義為:經過PCI處理后,所有主要的冠狀動脈及其分支無70%以上殘余者。根據相關資料綜合判斷出得出,給予58例患者完全血運重建,經橈動脈或股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造影,按照常規(guī)方法置入支架,再根據病變部位具體情況進行預擴張、后擴張。手術中所選用的支架均為DES。在手術過程中,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來確定患者病變血管的位置,并綜合評估患者可能發(fā)生的手術風險及術后并發(fā)癥。另外,醫(yī)生還需要考慮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來確定治療方案。按照常規(guī)手術基本原則,首先對供應大面積存活心肌的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和對供應大面積存活心肌且病變不是十分復雜的非慢性完全閉塞病變進行處理[2-4]。
1.3 隨訪調查
認真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并在患者出院后的3個月內進行電話或上門隨訪調查。所有調查均由心內科醫(yī)生完成,并將所有數(shù)據填入統(tǒng)一表格,再由專人輸入計算機數(shù)據庫[5-6]。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所取得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及術后3個月內MACE隨訪情況:PCI不完全血運重建組和PCI完全血運重建組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診CABG、心臟死亡等MACCE的發(fā)生率差異顯著,經過統(tǒng)計學處理住院期間比較兩組的MACCE發(fā)生情況:χ2=8.90,P=0.0028;隨訪3個月內比較兩組的MACCE發(fā)生情況:χ2=6.51,P=0.0107。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時間是3個月,成功率85%以上。見表1。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指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PCI)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手術期用藥的規(guī)范,另外,PCI技術還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可進行多次重復試驗等優(yōu)點,越來越成為多支冠狀動脈病變實現(xiàn)血運重建的重要方法[7]。
張亮等人[2]在高齡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不完全血運重建的中遠期療效中,指出與不完全血運重建相比,完全血運重建可以降低高齡冠心病患者近期發(fā)生心腦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幾率。結合該研究結果,與不完全血運重建組相比,對冠心病患者采取完全血運重建,MACCE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9.73%(IR),8.6%(CR),而且隨訪調查三個月內,CR組的MACCE發(fā)生率(22.0%)也低于CR組(44.44%)。因此,采取完全血運重建治療冠心病可以大大降低MACCE的發(fā)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其年齡較大,采取完全血運重建后,病變發(fā)生相對局限,而且部分患者還出現(xiàn)了慢性閉塞病變、中度鈣化、血管嚴重迂曲等現(xiàn)象,導致部分血管需要重建。因此,對于部分偏高齡的患者在血運重建方式的選擇上要謹慎[8]。
該研究由于樣本數(shù)較少,一些相關資料也不完善,因此,給研究帶來了一定影響,我們會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不斷探索,為臨床治療帶來更好的抉擇。
[1]翟翾,刁青,劉兆軍,等.部分血運重建介入治療對高齡冠心病患者臨床療效的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0,16(2):7-8.
[2]張亮,陳杰,白靜,等.高齡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不完全血運重建的中遠期療效[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2011,3(2):90-93.
[3]孫?;?冠心病多支、復雜病變患者的優(yōu)化治療[D].濟南:山東大學,2014:126.
[4]鄭振中,鄭澤琪,王夢洪,等.20例冠心病患者完全血運重建的近期療效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2,47(5):452-454.
[5]葉景光,董豪堅,羅德謀,等.腎動脈狹窄并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患者部分或完全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對比分析[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4,20(6):717-721.
[6]黃浙勇,王齊兵.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介入治療[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5,29(1):6-9.
[7]蘭亞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藥物洗脫支架術后應用氯吡格雷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65-68.
[8]吳軼,秦晴,葛均波.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現(xiàn)代成就[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1):9-15.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LIU Y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21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cent curative effect of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T)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hods132 patients(age≥45 years old)underwent PCI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group(CR)and incomplet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group(IR)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linical diagnosis,the CR group of 58 cases,IR group 74 cases.An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short-term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occurred in hospitalization and within 3 months after the discharge in these patients.ResultsThe rate of cardiac death,nonfatal AMI,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and stent restenosis in I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R group,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incomplet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complet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hort-term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adverse events with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mplet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Recent curative effect
R4
A
1674-0742(2015)11(b)-0013-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2.013
2015-08-11)
劉曄(1980.2-),女,吉林長春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心內科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