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
“人生的第一次撒謊常常是從寫作文開始的”,作家韓寒的這一言論曾引起過很多人的爭論。近來,對虛假作文的討伐聲浪又高了起來,不久前《人民日報》記者張賀在《作文為啥不寫真話》這篇文章中坦言:“最近我作為評委參加了某部委主辦的全國中小學(xué)征文的評選。在連續(xù)幾天看了580篇中學(xué)作文后,我的心情是既驚喜又沮喪,驚喜的是孩子們的文字功底普遍不錯,遣詞造句頗具章法,各種修辭手段也大都運用得體,有些段落寫得靈氣十足;沮喪的是孩子們很少在文章中袒露心聲,很難透過文章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總體而言,這批作文有個普遍的問題:假——寫的是假事,抒的是假情,發(fā)的是假議論……”
在寫作文時,老師都教過我們要“我手寫我心”,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但不少同學(xué)也都曾聽老師說過:在記敘一個事件的時候,不能僅僅停留在記敘事件本身,而是要提煉出該事件背后的某種意義,進而抒發(fā)自己從中獲得的某種感受或啟發(fā)——這就是對文章主題的一種升華。那么,對作文技巧與真情實感之間的取舍,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
教師言論
刻意“主題升華”是對真情實感的扭曲
◎伍福常
對于刻意升華主題,我持反對態(tài)度。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作文是寫作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率真表達。作者能夠運用準確的文字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就是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而刻意升華主題則是對真情實感的一種扭曲。
對于寫作,我們強調(diào)“我手寫我心”——就是文章要貼近作者自身獨特的生活、思想、情感等,而不能是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話和人云亦云的套話。作文最重要的是要順乎作者之心,順乎作者之情,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文中情感的自然真切。若是在文末不大發(fā)議論,而是給作者留有思考的空間,由作者自己去品味,這無疑要比所謂的主題升華更為簡潔,也更富有韻味。
不要單純?yōu)榱俗非蠹记啥魑?/p>
◎鄒仕澤
我認為,“主題升華”就是在文章(主要指敘事性的文章)的結(jié)尾對所敘事件蘊含的意義進行提煉、加工,從而揭示事件的本質(zhì),提升事件的意義等。
因此,準確的“主題升華”不僅可以使文章有效避免就事論事、主旨和內(nèi)容過于簡單,而且還可延展文章的內(nèi)涵,自然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馮驥才的《珍珠鳥》一文是這樣結(jié)尾的:“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边@句話就不僅是對全文內(nèi)容的凝練概括,同時也延展了文章的內(nèi)涵,使文中的“個別”事件上升到了一種“普遍”的高度。又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的結(jié)尾:“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边@就把文中由紫藤蘿花帶給“我”的感受做了最深刻的總結(jié),把文章內(nèi)涵拓展到了對生命的感悟這一新的高度,文章的立意因此顯得更加高遠,主旨也更顯深刻了。
“主題升華”作為一種重要的寫作技法,很多作者都比較重視。但這種技法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否升華主題,必須考慮文章本身的需要。比如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如果故事本身就蘊含了深刻的道理,那么如果再在結(jié)尾來個“主題升華”,就有畫蛇添足之感了。
誰教會了孩子寫“撒謊作文”?
◎朱鐵志
我想起自己中學(xué)時的作文經(jīng)歷,那時因為善于“挖掘”和“升華”,我的作文常常成為班級的范文,被老師當堂朗讀,贊譽有加,為此很得意過一陣。當時從未覺得自己是在撒謊,而是在“調(diào)動內(nèi)在積累”。我的“內(nèi)在”究竟“積累”了多少貨色,自己也不甚了了。
寫作需要“挖掘”和“升華”,這是老師教我們的。但“挖掘”和“升華”與“撒謊”和“作假”之間的界限在哪里,老師沒教我們。在不少孩子心目中,“挖掘”和“升華”就是瞎編,誰會編誰就能得到老師喜歡,誰就能得高分,誰將來就可能揚名立萬。
隨著年齡和學(xué)識的增長,我越來越厭倦那種盲目拔高,愣說假話的作文,越來越無法從“翻卷的浪花中想到革命的洪流”,越來越不能“在困難的時候眼前浮現(xiàn)出幾位英雄人物”。我為自己的卑微感到慚愧,也為自己的真實感到驕傲。我常想,即使做不到“修辭立其誠”,起碼也應(yīng)該把寫作文變成自己心靈表達和拓展的渠道,做不到全說真話,起碼不說或少說假話。
學(xué)子心聲
阿吉:說實在話,寫真話寫出好作文比寫標準化的議論文要難多了。
初中生的生活我們大多數(shù)人閉著眼都能想出來,真話就是今天作業(yè)好多睡得好晚啊,今天數(shù)學(xué)小測驗好心煩啊,今天隔壁班上打球的那個男生還挺帥的諸如此類。你要我寫這種真話我都不敢寫啊,這種無法拓展的大實話能湊足字數(shù)么?能及格么?
劉宇:想想每年寒暑假,老師布置的多少多少篇日記、影評、觀后感,都是在臨到開學(xué)前的一兩天,甚至是前一天夜里匆匆趕制完畢。這不僅對我的寫作水平?jīng)]有任何提高,還讓我對寫作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一到放假,我都是睡到快中午起來,打開電視,開始觀看電視臺給小朋友準備的假期節(jié)目。聽到樓下有其他小朋友的叫喊聲,就下樓加入進去。玩的無非是打沙包,跟著大孩子瞎胡鬧。晚上父母下班回家,也該回家吃飯了。第一天這樣,寫進日記還可以,問題是,天天都是這么過,沒有電腦,看電影自己又沒錢,父母叮囑過不能隨便跑出小區(qū)去遠的地方,所以過得很無聊,實在沒有東西可寫。
李潔:我們知道了解時政,去讀甘地、曼德拉的人生,每次寫作文用上他們我的心中都含有崇敬之意。我們知道孔子在亂世中不得已而為之的氣魄,周游列國在古代是怎樣的勇氣?每次寫作文我用這個材料也不是說假話,我是真的崇敬。
阿龍:考場作文就是標準化的議論文,強調(diào)的是邏輯性和思辨能力,這和是否說真話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如果連題目都看不懂,那么即使作文里全都是“真話”,又有什么意義呢?
觀點直擊
作文的“真實”等于真事兒嗎?
◎小城說雨
可以這樣說:每一個研究作文的人或是語文老師,都會強調(diào)一個訓(xùn)練作文的觀點——寫真實。我也是這個觀點的推崇者,所以我倡導(dǎo)學(xué)生要堅持“我手寫我心”“我手寫我事”“我手寫我見”。于是,有些善于動腦筋的學(xué)生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作文中的“真實”等于真事兒嗎?endprint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作文里的“真實”,是既真實,又虛假。
站在作文角度說,“真實”,不是指事件的“真實”,而是指情和理的“真實”。情,指感情;理,指邏輯。因此,我們評價作文情節(jié)的“真實”與否,總是以“合情合理”作為評判標準的。
記敘文的“真實”,應(yīng)該是文學(xué)的真實,是符合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而絕不應(yīng)該等同于真實的生活。也就是說,記敘文,它應(yīng)該是真實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而絕不應(yīng)該是真實生活中的一部相機!原因在于:雖然記敘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這只強調(diào)了記敘文的一種特性——生活的真實性;而沒有強調(diào)記敘文的另一種特性——文學(xué)性。記敘文的文學(xué)性,意味著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進行文學(xué)的提煉、剪裁、拼接、修補、加工、潤色等處理的。這樣處理,盡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只有這樣做,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文學(xué)作品。
我們作文就應(yīng)該注意:真事,可以進行合理的加工。我們說“加工”,就是作文時,對原始素材進行不可或缺的選擇、提煉、剪接、潤色等,使之鮮活生動而具備可讀性。即使是紀實性通訊,也需要這些文學(xué)的處理手段,一篇干巴巴的文章是沒有人愿意去浪費時間閱讀的。
加工的作文也是要體現(xiàn)真實的。而要給人以真實之感,就要格外注意細節(jié)刻畫的翔實牢靠,要注意推敲文章每個細節(jié)的合理性。合理性是指:一,要合乎情,即合乎上下文、場合氛圍、人物心路歷程、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真情;要合乎理,即合乎日常事理、生活原理。二,要合乎邏輯,包括層次、次序、因果等內(nèi)在的邏輯關(guān)系。
結(jié)語
在敘事時適當增添一些技巧,無疑是深化或拓展文章內(nèi)涵的一種有效方式,往往能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這一類的文章一多,又不能讓人不為之憂慮:首先,從形式上看,它們給人一種模式化的感覺,顯得頗為僵化。其次,從內(nèi)容上看,虛情假意文字往往千篇一律,讓人過目即忘。
其實孔子早已教明白我們應(yīng)怎么寫好文章了:“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睂憱|西之前首先要找到你自己的“度”,無過無不及,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就很好。我們應(yīng)知,不是每篇文章都非得要“加工”和“升華”,而且在我們準備雕琢作文時,應(yīng)思考:你的“加工”與“升華”是不是出自真情實感?其次,你的“加工”與“升華”是不是對文章本身有幫助?再次,你的“加工”與“升華”是否是人云亦云的套話?哪怕你所寫的文章確實需要一個“升華”,而且你確實是出自真情實感,但是如果角度和語言都是老套的,你的文章也不會因此而生色,反而會適得其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