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妍冰 王禹金
黝黑的臉龐,瘦高的個子,一說話嘿嘿憨笑。這個陜西小伙叫王鑫,是某邊防團白哈巴邊防連的一名馬倌,而戰(zhàn)友和周邊牧民則更喜歡叫他另一個名字:王鑫別克。
別克,在哈薩克語中是能人的意思。從愛馬到懂馬,再到遠近聞名的別克,王鑫顛簸在馬背上的追夢歷程,讓戰(zhàn)友們欽佩不已。
在別人眼里,起早貪黑喂馬、牧馬是臟活、累活,王鑫卻干得津津有味,而且一干就是七年。
新入伍的一匹軍馬脾氣暴烈,幾個人都馴服不了。王鑫摔了好幾跤后,把馬騎回馬廄,并給這匹軍馬起了個名字叫“王鑫”。有一年冬天,軍馬“王鑫”病倒,大雪封山獸醫(yī)上不來,王鑫把床鋪搬到馬廄,翻資料、打電話尋找救治辦法,深夜頂風冒雪從牧民家借來藥品,無微不至地照看,直到“王鑫”重新精神抖擻地奔馳在邊防線上。
漸漸地,牧民都知道王鑫養(yǎng)馬有一套,家里的馬有啥毛病都請他幫忙診治。換季時安裝馬掌,買來新馬要馴服,都少不了王鑫的身影。與牧民交往多了,王鑫也能說一口流利的哈薩克語,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王鑫別克”。
自當了馬倌,王鑫一直試圖訓練立馬這個課目,然而一直沒成功。戰(zhàn)友告訴他,在軍馬使役課目里,壓根沒有立馬這一項,但王鑫始終沒有放棄。
一次,他在給巡邏分隊備馬時,馬踩著韁繩,為了讓馬抬起蹄來,他用繩子抽打馬蹄前的地面,軍馬竟然高抬起腿來。他受到啟發(fā),利用放馬、巡邏等機會,不斷琢磨,終于摸索出一套立馬的訓練方法。
現在,看見戰(zhàn)友熟練掌握了立馬動作要領,王鑫自豪地說,我們舉起右手向界碑致敬,而無言戰(zhàn)友正是用立馬這個動作向界碑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