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靖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710055)
論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愛情意識
潘靖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710055)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世界,除了刀光劍影的武俠爭斗外,還塑造出許多令人沉醉其中的兒女情長,這兩者共同奠定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讓讀者領略到“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的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些愛情故事多為“英雄與美人”的小說敘事模式,愛情書寫理想化傾向尤為明顯,同樣金庸筆下的愛情故事對讀者的愛情觀、人生觀具有一定感化作用。
金庸;射雕三部曲;愛情意識
舊派武俠小說以生死打斗、血雨腥風的廝殺場面為主體,更甚者是“大俠”的一身正氣是不能有情愛之事的。而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中打通了俠義、武技、愛情的割裂局面,用愛情貫穿著“大俠”一生恪守的行俠仗義行為,正如金庸在《神雕俠侶》后記中所言:“武俠小說的故事不免有過分的離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在小說中所寫的,武功可以事實上不可能,人的性格應當是可能的?!盵1]1432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穿插著許多令人癡迷與沉醉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射雕三部曲”滲透著主體意識上的解放與人格魅力上的自由,塑造出極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以愛情這一主線貫穿始終。如《射雕英雄傳》中郭靖、黃蓉生死與共的愛情;《神雕俠侶》中楊過、小龍女天殘地缺的愛情及與楊過有著情感糾纏的郭芙、陸無雙、程英、完顏萍、公孫綠萼、郭襄這些少女;《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小昭、殷離之間的剪不斷理不清的愛情關系。
在《射雕英雄傳》中,郭靖的愛情有兩段經(jīng)歷,一是成吉思汗出于對郭靖的欣賞與喜愛,故把其女兒華箏公主許配給郭靖;一是郭靖從蒙古重返江南,在闖蕩江湖的路上遇見機靈、活潑、美麗、聰明的黃蓉而萌發(fā)情愫。前者是“奉子成婚”,郭靖完全是被動的,但是其主觀意念上也沒有抗拒,郭靖只是一直認為凡是大汗說過的話一定都沒有錯,所以把這次“許婚”當成一次尚待完成的“任務”,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愛情。而郭靖與黃蓉之間由于共同攜手闖蕩江湖,日久生情終成眷屬,是一種患難與共的愛情。
“金庸書中的至情,很少摻雜門第權勢的因素,主要是真誠喜歡對方,敬重人品才華。情到深處,可以置名分、得失、生死于不顧?!盵2]74黃蓉之于郭靖的愛就是這樣的代表:黃蓉出身顯赫,家庭武學淵源極深,作為一代宗師東邪黃藥師的女兒,相貌俊美、聰明伶俐、機智過人,卻偏偏愛上了“傻小子”郭靖。而黃蓉對郭靖一見鐘情,皆因郭靖為人正直、剛毅不屈以及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深情的愛意。如小說第八回“各顯神通”中的描寫:
黃蓉點點頭,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道:“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好,不管我是男的還是女的,是好看還是丑八怪?!备袅似?,說道:“我穿這樣的衣服,誰都會對我討好,那有什么稀罕?我做小叫化的時候你對我好,那才是真好[3]273。
“這里作者把‘情’的基礎建立在超越外表的真心相愛上,道出了事情的真諦。唯其排除了功名利祿的重重束縛,‘情’來得更為純正,也更為深沉、堅實,這才會帶來詩人帕斯捷爾納克所說的‘一個幸福、透明、無邊的夢’那種境界?!盵2]74顯然,郭靖走向一代大俠的過程離不開黃蓉的推動與牽引??梢赃@樣說,郭靖如果沒有與黃蓉結合而是遵守諾言與蒙古公主華箏成婚,那么就不可能成為“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但是在郭黃二人的愛情中,郭靖是完全處于被動地位的一個角色:被呈現(xiàn)為一個木訥、不善于說話、甚至有些“口吃”的一個形象。在郭黃二人相識相愛的歷程中,作者把黃蓉的主體能動意識極大發(fā)揮,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黃蓉解構了以郭靖為代表的男權社會的權威。但一旦面臨大的是非問題時郭靖又占主導地位,而黃蓉在這方面從來不會違背郭靖的意愿。這樣,郭黃二人的身份置換又得到了彌合。而郭靖對黃蓉的愛一旦與道義、原則相抵觸時,郭靖便會選擇“回避”,如第二十六回“新盟舊約”中的描寫:
(郭靖)心道:“他說得是:大丈夫言出如山。華箏妹子這頭親事是我親口答允,言而無信,何以為人?縱然黃島主今日要殺我,蓉兒恨我一世,那也顧不得了?!碑斚掳喝徽f道:“郭靖并非無信無義之輩,我須得和華箏妹子結親。”[3]898-900
在郭靖看來,人活一世,凡事必須做到言而有信;言而無信是小人的行徑。郭靖的一生,始終以君子、大丈夫的標準嚴格要求,完全恪守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生理想。當蒙古大軍一舉侵宋時,便以民族大義為出發(fā),最終與黃蓉在共闖“江湖”中締造出一段愛情的“正格”——用愛的堅定與生命的厚重共守襄陽城的存亡。
“《射雕英雄傳》之所以受人喜愛,是因為呈現(xiàn)出兩性互補的理想格局:郭黃二人,一個訥于言,一個敏于思;一個貌陋本分,一個漂亮精怪;一個淳樸無知,一個機變博學;一個豪邁大度,一個活潑俏皮。然而只要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互為手足,互補、雙贏。黃蓉的巧慧,是郭靖質樸的補充;而郭靖的天拙,又克制了黃蓉的天巧。所以二人才能肝膽相照、生死相依?!盵4]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女性得到了和男性同等的社會地位,共同支撐起塑造出來的這個令人嘆服、癡迷的江湖世界。
郭靖與黃蓉的結合令人不以為然:郭靖木訥剛毅、淳樸忠厚、笨拙純真,黃蓉聰明機靈、多才多藝、足智多謀。其實,郭黃結合的意義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所期望的人格理想,而且也說明了中國人普遍追尋的愛情理想:既充滿青春時期的熱情與溫柔,也洋溢著中年時期的相守與感動,而且蘊涵著老年時期的同生共死的壯麗誓言。在金庸筆下郭靖和黃蓉被塑造成了傳統(tǒng)意義的典型模范夫婦,作者表明了對男女平等的價值追求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期許兩性的自由與正態(tài)發(fā)展?!艾F(xiàn)代意義的男女平等不僅僅是爭取女性的平等權利和地位,它不再是某一性別的事情,而是在‘人的解放’這個前提下,對自由和正義的一種向往和追求。因而它既不能以男性的成就、視角、標準作為探索、闡釋男女平等的依據(jù),也不能以女性的表現(xiàn)、立場、經(jīng)驗來評判、解析男女平等的現(xiàn)實;而是要在承認男女性別差異的前提下,遵循男女合作、男女協(xié)調(diào)、男女和諧發(fā)展的理念,追求兩性的自由和諧發(fā)展,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盵5]23郭靖、黃蓉的愛情是金庸筆下最具模范典范的代表,不但質樸、真實,而且呈現(xiàn)出一種透亮的光澤照耀著苦苦追尋愛的年輕朋友。
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是金庸筆下最感人、最動容的愛情故事。楊過的風流瀟灑、活潑機智、體態(tài)俊朗與小龍女的純潔、淡泊、絕俗得以結合,經(jīng)歷了四次離合后而長相廝守,但這時的楊過斷了一條胳臂、小龍女的貞潔遭到玷污,就是這樣“天殘地缺”的結合成就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般的愛情。而經(jīng)過四次離合后的愛情,正是最感動讀者的地方。
楊過的一生孤苦伶仃,自幼失去雙親,流落江湖,雖被郭靖夫婦收養(yǎng),但在桃花島上遭受的諸多不公待遇以及投師全真教趙志敬門下的凄慘遭遇,這一切成長經(jīng)歷使得楊過在為人處世上形成了決絕、果斷的態(tài)度。而楊過其后在“巧合”下拜師活死人墓小龍女門下,二人的相遇改變了楊過自小流落江湖習染上的“痞子”氣(有些輕薄也有些滑頭),亦感化了其身上偏激的個性及孤寂的內(nèi)心。兩人的相愛具有必然性,或者說是一種日久生情,只不過楊過對于愛的處理多樣、復雜,小龍女則是純潔、執(zhí)著,但共同之處在于彼此的愛都具有永恒性。
于楊過而言,自小備受輕視、諷刺的遭遇使得內(nèi)心形成“誰待我好,我也待好”的具有原初意義的知恩圖報式的人格心理模式。因為小龍女待楊過是真心的好、是最無私的付出,所以楊過定要報答她、敬愛她,把小龍女當做除過郭伯伯、義父之外最親近的人。這時,楊過之于小龍女也是愛,只不過不是愛情而已。而小龍女自小生活在活死人墓,對人間世事一無所知,加之修煉古墓派上乘武功“玉女心經(jīng)”,故養(yǎng)成了清心寡欲、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格特色。但其生命中楊過的出現(xiàn),使之改變了性格上的“高”“冷”的特點,蘊藏于內(nèi)心深處的情愫迸發(fā)出來。二人愛情關系真正得以初步確立是在李莫愁重返活死人墓盜取玉女心經(jīng),“重傷”小龍女后以李莫愁的“牽引”而誘發(fā),“將楊過腰中長劍搶在手里,指住他咽喉,厲聲道:‘我只殺一人。你再說一遍,你死還是她死?’楊過朝著小龍女一笑,大聲道:“自然是我死!”在生死關頭上,壓抑于心的愛才完全釋放出來。
然而,二人的相愛是曲折的,歷經(jīng)四次離合,卻是蕩氣回腸的,比起郭黃的愛情,楊龍的愛情更具真實性,更有生活意義。所有的離合在小說中都有具體原因的推動而發(fā)展,但每一次的離開都是小龍女的主動離去?!靶≌f中楊、龍相愛的種種磨難,雖是緣于外界客觀形勢,然而究其根本,乃在于心中不自覺,或下意識的對于這種隱伏的危機的警醒。在更深的一層次上,我們則又可以見到小龍女的屢次出走,未嘗不是她對這種結合的下意識的逃避。從本性上說,小龍女已是忘情滅欲的世外之人。而楊過則是心腸如火,風流多變的世間英雄。小龍女之愛楊過,乃是因為楊過的熱情感染并不斷追求,而楊過之愛小龍女,則是隔岸觀景自比人間女人更其動人?!盵6]這樣就使楊過不得不“尋找”小龍女以弄清楚其離開的原因。就在這四離四合中,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得到了升騰,一反常規(guī)禮教,完全按照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而來,正如小說中的描寫:
什么師徒名分,什么名節(jié)清流……死也罷,活也罷,咱倆誰也沒命苦,誰也不會孤苦伶仃。從今以后,你不是我?guī)煾?,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1]967。
一個是瀟灑不羈、偏執(zhí)個性,一個是不諳世事、心如止水,正是這兩種極具反差的性格的相遇、相愛,造就了一段驚天感人的愛情神話?!敖鹩剐≌f中的愛情故事,無疑大多具有傳奇性質,但傳奇的目的并不在于浪漫,而在于對于人性的揭示及對現(xiàn)代人生及愛情的一種象征和啟示。金庸小說的愛情世界,是象征的世界(通過傳奇達到象征的目的,卻非浪漫的世界)。”[7]272
楊過至情至性、英俊帥氣,博得了眾多情愫萌動的少女的愛慕。這樣的生命存在方式或許是楊過出于對自小孤苦伶仃地一種反抗,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出了這位追求自由、鄙視禮教、無視清規(guī)的少年的悲劇特征——他的世界是一個不能與外人共處、不能與世人共存的高遠境界,隱歸是他生命最好的存在途徑。
楊過在陸無雙面前一味“裝傻”,并且稱呼之為“媳婦兒”,是一種沒有任何約束和限制的關系,可謂是在嬉笑怒罵中表現(xiàn)最初的情誼;楊過在程英面前呈現(xiàn)的是“少年英俠”般的高亮姿態(tài),而楊過也被程英的一舉一動所“折服”,故對程英從不在言語及行為上有所越舉,這樣以來使程英對楊過的情誼變得含蓄而深沉,二者最終形成一種心與心的契合、交融之狀態(tài);楊過對于完顏萍則是完全出于心性中掩藏的“義”,在完顏萍報仇無果、傷心悲痛的時候楊過突然出現(xiàn),不僅救了她的性命,而且教她武功并“幫助”其報仇,這一系列舉動自是在這少女心中留下刻骨銘心的情義;楊過對于公孫綠萼是一種“公子哥”般的瀟灑倜儻式的“挑逗”,這個一生從未出谷的清純似水的少女遇到楊過這般灑脫風流的男子不得不芳心大動,更何況楊過不時夸她美貌并偶爾言笑,最終為了救楊過的性命而獻出韶華生命;至于郭芙和郭襄這對姐妹對于楊過的情愫極為糾纏和特別:郭芙和楊過有過在桃花島一起成長的經(jīng)歷,可算是青梅竹馬,但由于她性情中的高傲與楊過的激憤形成強烈反差終而每每相聚時不歡而散。本已被父親許配給楊過為妻,但由于母親的“阻撓”及自己心里的矛盾加之楊過對小龍女的愛忠貞不二而作罷。郭芙是所有女子中受楊過恩惠最多的姑娘,但因兩人性格不合,突沖導致她一劍砍下楊過的臂膀犯下彌天大錯;至于楊過和郭襄之間完全是兩種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情感模式:楊過之于郭襄,全然出于大哥哥對小妹妹的一種無私、純潔兄妹之情,而心性中的狂野與不羈在這位小妹妹面前選擇了刻意掩藏。但郭襄對楊過的情愫卻極為復雜,不僅有小妹妹對大哥哥的敬仰與崇拜,而且還在內(nèi)心深處隱藏著一份情竇初開的少女對于一位生命有缺憾的性情孤僻獨立的男人的懵懂的愛意。
楊過的一生風流倜儻,對于其他與之有關聯(lián)的女子嬉笑無常,但始終堅守內(nèi)心深處對小龍女的愛,做到了一心一意、至死不渝?!皸钸^與小龍女的愛情是一種理想型的愛情,其純凈程度幾乎超越了愛情的基本組成要素——兩性之愛。同時,他們的愛情又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世俗觀念、倫理道德乃至所謂的‘正人君子’們對人類最純潔、最美好愛情的扼殺?!盵5]25而楊龍之愛達到高潮之處便是“十六年后,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的十六年之約。
無法想象楊過在這十六年中是如何苦苦等待、追尋的,在這期間自創(chuàng)的黯然銷魂掌的招式及名字無不代表了楊過對于小龍女的思念與愛意,也流露出絲絲涼意、蕭索、失落、頹敗的心境。即使成為了“風陵夜話”中眾人敬仰的“神雕大俠”,也消弭不掉楊過對于小龍女的這份深沉的愛。所以,十六年后,跳崖殉情并不奇怪,正是楊過至真、至情、至性的表現(xiàn),也正是這種至死不渝的愛情使得他們在十六年后還能再次相見。正如金庸在《神雕俠侶》的后記中說:“楊過和小龍女一離一合,其事甚奇,似乎歸于天意和巧合,其實卻須歸因于兩人本身的性格。兩人若非鐘情如此之深,決不會一一躍入谷中;小龍女若非天性恬淡,再加上自幼的修煉,決難在谷底長時獨居;楊過如不是生具至性,也定然不會十六年如一日,死至不悔。當然,倘若谷底并非水潭而系山石,則兩人躍下后粉身碎骨。終于還是同穴而葬。世事遇合變幻,窮通成敗,雖有關機緣氣運,自由幸與不幸之別,但歸根結底,總是由各人本來性格而定?!盵1]1432十六年后的生死相逢,使得這份愛最終得以永恒,成為最感人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是“射雕三部曲”中最令讀者為之動容的一份愛情。就是因為楊、龍之愛有了殘缺和遺憾,所以才能更打動人心。
張無忌是“射雕三部曲”中最優(yōu)柔寡斷、拖泥帶水的一個人物,尤其在愛情的抉擇上更顯露出他是一個缺少果斷剛毅品性而具有悲天憫人、人文主義情懷的大俠。他一生的愛情由四位具有不同性格特點的女性牽絆——趙敏、周芷若、小昭、殷離,始終游離不定,不知所措,對其中任意一位姑娘都沒有主動的表白和明晰的情感態(tài)度,在小說最后借對周芷若之言表明了自己對趙敏的刻骨銘心的愛意。正因為這樣,受到了眾多讀者的鄙夷,且作者在《倚天屠龍記》后記中也這樣說明:
郭靖誠樸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他較少英雄氣概,雖然寬厚大度,慷慨仁俠,豪氣干云,但不免也有缺點,和我們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楊過是絕對主動性的。郭靖在大關節(jié)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黃蓉來推動一下。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huán)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在愛情上,楊過對小龍女至死糜他,視社會規(guī)范如無物;郭靖在黃蓉與華箏公主之間搖擺,純粹是出于道德價值,在愛情上絕不猶疑。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于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后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nèi)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8]1433。
但在小說第四十回“不識張郎是張郎”中作者又這樣敘述:
(張無忌)心想:“不論如何,我對你此心不渝,縱然是天涯海角,終究也要找到你。就算找不到你,我一生非你不娶,決不渝盟。”[8]1405
張無忌道:“……然而要是我這一生再不能見到趙姑娘,我是寧可死了的好。這樣的心意,我以前對旁人從未有過。”[8]1411
張無忌道:“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愛慕、心存感激,對殷家表妹是可憐她的遭遇、同情她的癡情,對小昭是意存憐惜、情不自禁地愛護,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銘心刻骨地相愛。”[8]1412
筆者認為這兩處的描寫實有自相矛盾之處。很明顯,在張無忌內(nèi)心深處,雖然對于這四個姑娘都有曖昧的態(tài)度,但趙敏于他而言,卻是銘心刻骨地相愛。這樣,怎能說張無忌不知道這四位姑娘中他到底最愛誰呢?何況,對于殷家妹子那并不是愛情,僅是一種慈悲心與同情的“施舍”;而如小昭這般女子,溫柔、聽話、善良,任一男子也都會抵擋不住的,只是張無忌對于小昭的情感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愛,大概是由于內(nèi)心的柔軟而不想“傷害”小昭罷了。至于周芷若,張無忌始終忘不掉在漢口船上的“喂飯”之情,所以是一種敬重的感情而已,而答應和周芷若結婚一則是因為不想忤逆義父之命,二來是“冤枉”了趙敏。
其實張無忌清楚自己最愛的那個人是誰?而表面上呈現(xiàn)出的這種情感上的糾葛,是由于其心性中自發(fā)的悲憫、慈悲、善良的情懷而造成,致使讀者看來在四個女子中不知他到底愛誰最多?其實他對于趙敏的愛最深,不僅因為趙敏為他而與父兄決裂、背叛民族,更深一層上,是由于自小在冰火島這樣與世隔絕、毫無欺騙的世外環(huán)境生長,心性中養(yǎng)成了溫和、善良的品質;而趙敏自幼在蒙古生長,習染了蒙古勇士的勇猛、果敢、剛毅的特點。這二人的結合,不僅在性格上是一種互補,而且也符合“美女英雄”這一傳統(tǒng)的愛情模式。張無忌始終游離不止,只是因為不想傷害其中的任一女子罷了。在小說最后,經(jīng)由趙敏的“離去”,才觸動了內(nèi)心深處對趙敏深切的愛。
張無忌對于四位女子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態(tài)度的游離,從其性格和人生境遇上而言有一定合理性,,以張無忌生命中第一位女子朱九貞的“登場”為例就能說明這一點,張無忌對朱九貞的情愫完全是由于性別上異性相吸的原始驅動力的推動所產(chǎn)生的;因為對方是女性,所以沒有任何防備,甚至可以為其付出性命。而張無忌發(fā)現(xiàn)朱九貞在其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關懷與愛意是逢場作戲、是為了利用他時,張無忌內(nèi)心的痛楚是難以言表的。這樣的打擊使得張無忌第一次情感上的主動付出得到坍塌,那么他所樹立起的愛情觀念也一并崩潰。這時才想起了母親殷素素在臨死之前的叮囑:
長大之后,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保ㄒ笏厮兀⒆彀蜏愒跓o忌耳邊,極輕極輕地道:“我沒跟這位和尚說話,咱們誰也不說。我是騙他的……你瞧你媽……多會騙人。”[8]377
張無忌其后遇到的四位性格迥異、外貌各異的女人,趙敏、周芷若、小昭、殷離都是騙過他的并且也深愛著他。殷離、小昭與張無忌之間的感情糾葛作者并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敘述,貫穿始終的愛情關系是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之間的三角戀愛關系,張無忌在其中處于被動地位。趙敏與周芷若都是性格特點明顯的女性,不僅明確的追求愛,而且還對事業(yè)(功名)有一定的企圖心。兩人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對待愛情及事業(yè)的取舍上:趙敏視愛情為第一位,而周芷若則視事業(yè)為第一位。趙敏為了愛情背叛了她的身份、地位、家庭以及民族,而周芷若為了事業(yè)一再欺騙張無忌、傷害張無忌,其性格上不乏有些“變態(tài)”因素在其中?!摆w敏聰明伶俐、智慧過人,比張無忌要高明得多,但她絕不會傷害張無忌。相反地,她盡做傻事,比如在張無忌手上咬一口又用藥敷,為的是讓他不忘記自己。而周芷若含蓄、內(nèi)向、忸怩但又事業(yè)第一、內(nèi)心堅韌乃至殘酷,這是她的個性的表現(xiàn)。她的個性被禮法與內(nèi)心的權力欲的沖突塑造成為一個虛偽、殘忍、苛酷的個性?!盵7]401
張無忌對于殷離的情感是一種明顯的佛家慈悲為懷的心理,明知對方相貌丑陋、性情古怪還答應“娶她”,是因為看見殷離會想起母親的緣故。而殷離對于張無忌卻是一網(wǎng)情深的深愛,不僅殺了朱九貞為張無忌報仇,而且還裝成“鬼”嚇唬周芷若。當然,這里面不僅僅由于殷離對張無忌深情的愛意,還映襯著殷離對于背叛愛情、欺騙愛情的痛恨。而小昭對于張無忌的愛意是最為平淡也最為真實的,她不同于朱九貞的狠毒與做作,也不同于周芷若的可怕與算計,還不同于殷離的癡迷與癲狂,更不同于趙敏的刁蠻與火辣,而是一種內(nèi)斂的平靜似水的愛。如小說中,張無忌一行在冰火島上被波斯明教總教用炮火圍攻,小昭為了張無忌脫困竟義無反顧的答應波斯明教總教主。小昭對張無忌的愛情比任何愛情都感人,都更具有力量,保全了張無忌的性命而犧牲掉自己的幸福,這是一種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顧全大局的愛。
而上述的這幾組愛情關系中,張無忌始終是處于被動地位的,但不能說張無忌在愛情方面是一個“無能”者,畢竟最后與趙敏歸隱于山林,以畫眉為樂,以漁家打獵為生,這便是張無忌在愛情抉擇上的最后歸屬。
“射雕三部曲”雖然在主旨上具有聯(lián)系性,但在愛情觀上卻有明顯的區(qū)別。在主旨上,如果說《射雕英雄傳》是作者著力塑造出的儒家大俠郭靖由呆頭呆腦的“傻小子”轉變?yōu)椤盀閲鵀槊瘢瑐b之大者”的過程,那么《神雕俠侶》便是作者在濃墨重彩的筆端下對于大俠形象的一次革新與創(chuàng)造——在蒼涼空寂、哀怨動人的背景下塑造出楊過這一與主流俠客形象不同的道家大俠的成長及歷練。如果說《射雕英雄傳》的中心是敘寫英雄及其俠義行為,那么《神雕俠侶》的中心便是敘寫英雄及其兒女情長;如果說《射雕英雄傳》的主體部分在于“俠”,《神雕俠侶》的主體部分在于“情”,那么《倚天屠龍記》的主體部分在于“義”。在愛情觀上,《射雕英雄傳》試圖把女性與男性置于平等地位,共同追求對等的愛情;《神雕俠侶》反映的是自由戀愛者對于封建禮教的控訴與吶喊,憧憬著自由婚姻的理想模式;《倚天屠龍記》體現(xiàn)女性主動追求愛情、獲取愛情的權利。
金庸筆下的江湖世界,以俠士在武林中血雨腥風的生死搏斗為切入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一種深沉的人文意識和反叛精神,散發(fā)著浪漫主義情調(diào),將武俠小說提升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至高境地,給讀者帶來窮之不盡的美好回味。正如徐岱所言:“金庸小說之美的實質,既非單純的良辰美景自然風光和一廂情愿的浪漫情節(jié),也不是通常所謂的風花雪月兒女情長,而是一種健康熱烈的生命力的弘揚,是熱愛生活善待人生珍惜情義的精神的體現(xiàn)。這一特點主要體現(xiàn)于活潑的生命情趣的營造與反對血腥殘忍兩大方面?!盵9]105
金庸武俠小說中對于愛情的描寫,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模式,追求男女在身份、觀念、行為上的真正平等,這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對于最純真的愛情觀念上的一種憧憬。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愛情意識,以沿襲舊派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者的模式為依據(jù),呈現(xiàn)出身處江湖世界的大俠們的兒女情長與生活狀態(tài),在某種程度上又對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進行控訴,用極具特色的筆墨表現(xiàn)出主人公追求的人格模式與文化理想。
[1]金庸.神雕俠侶[M].3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
[2]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金庸.射雕英雄傳[M].3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
[4]孔慶東.金庸評傳[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32-134.
[5]羅金華.論射雕三部曲中的愛情描寫[D].杭州:浙江大學,2008:12.
[6]陳墨.賞析金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127-128.
[7]陳墨.金庸小說人論[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8]金庸.倚天屠龍記[M].3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
[9]徐岱.俠士道——金庸小說與中國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羅建周)
On the Love Consciousness in Jin Yong's Trilogy of She Diao
PAN Jing-ren
(Faculty of Arts,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Shaanxi)
In Jin Yong's martial world,except the glinting and flashing martial arts fight,there are many intoxicated love stories,both of them jointl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Jin Yong's"supreme of martial world",and let reader appreciated the chivalrous spirit of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motherland and the people.Most of these love stories ar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hero and beauty",love descriptions possessed idealistic tendencies,meanwhile,Jin Yong's love stories have som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reader's view of love and philosophy.
Jin Yong;trilogy of She Diao;love consciousness
I206.6
A
1674-0033(2015)02-0091-06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2.023
2015-02-06
潘靖壬,男,陜西商州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