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剛,單 輝
(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人文與法律學院,江蘇鎮(zhèn)江 212003)
中國古典詩學視野下的文學觀念與文學風貌
張永剛,單 輝
(鎮(zhèn)江高等??茖W校人文與法律學院,江蘇鎮(zhèn)江 212003)
中國古典詩學的發(fā)展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留給后世極為璀璨的文學遺產(chǎn)。綜觀百年來的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國學界為了遵從西方權力話語而放棄民族話語,套用西方現(xiàn)代文學觀念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束縛了整個20世紀的文學研究。如何重新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學觀念,重新建構中國古典詩學學科體系?在宏觀視野下,采用實證主義方法解讀文本,客觀陳述和理論思辨結合,從心理學、哲學層面觀照文學觀念與文學風貌:中國傳統(tǒng)文學觀念早在2 500年前已由孔子所揭橥,孔子道德化、政治化、哲學化的文學觀念使后世文學作品包含了豐富內涵,呈現(xiàn)了“文以載道”“文質彬彬”“善美中和”等與西方迥然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學風貌。
中國古典詩學;文學觀念;文學風貌
中國古典詩學創(chuàng)作意識經(jīng)歷了由不自覺到自覺的發(fā)展、演進過程。這一點已得到廣泛認同,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各類文學史著作都有意識或無意識體現(xiàn)了這一點。一直以來,在闡述一個時代的文學觀念時,我們通常關注社會歷史大環(huán)境對文學風貌的影響,而忽視文學產(chǎn)生的最深層次原因,即文學是作家心靈情感投影的產(chǎn)物。正如丹麥文學史家勃蘭克斯所說:“文學史,就其最深刻的意義來說,是一種心理學。它研究人類的靈魂,是靈魂的歷史?!保?]由于忽略了對文人心靈的開掘,因此對文學的理解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么透徹。在同一時代或同一時期,文人所處的社會歷史大環(huán)境基本趨同,然而文學風貌迥異。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中談到自己撰寫《史記》的目的時說:“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蟮质ベt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推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保?]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各各不同的鮮活的文人之魂,唯其如此,他們才能夠超越時空界限而名垂千古。筆者將傳統(tǒng)文學觀念分為道德、政治、哲學三個層面。我國古人有所謂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保ā蹲髠鳌は骞哪辍罚?]1088三個層面是互為表里的,并不是獨立于彼此之外的。但為了表述的需要,筆者將其與文學風貌的關系分別予以論之。
我國古人非常重視道德的內在自律,崇尚有德之人。人們所認為的圣賢之人多是以道德為標準衡量的。傳說中三皇五帝均為有德之君,備受后人稱頌??鬃釉偨Y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舜有五臣而天下治?!薄坝?,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乎溝洫?!保ā墩撜Z·泰伯》)[4]83-84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德的推崇可謂淵源已久。由于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儒家所推崇的“惟德是依”思想便主宰了歷代文人的頭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文學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肇端于孔子及其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
(一)政治化的倫理——孔子及儒家的文學道德觀念
儒家的所謂“內圣外王”,是道德觀念和政治觀念相表里的結果??鬃幼鳛槿寮业南葞?,倡道德教化之先河??组T四科以“德行”為首,在談及弟子的特長時,孔子說:“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4]110孔子以德行為四科之首并非偶然,是由孔子的政治觀所決定的。孔子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4]11。在孔子看來,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德治。因此,孔子所謂“德”已不是簡單的倫理道德之“德”,而是進一步升華的產(chǎn)物??鬃訉究底诱f:“子欲善而民善焉。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保ā墩撜Z·顏淵》)[4]129可見,孔子談論德行,首先是從仕進的角度出發(fā)的。進而孔子提出了“有德者必有言”[4]146(《論語·憲問》)的論點,這在孟子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孟子人化地理解儒家文學典籍,在回答公孫丑“何為知言”的問題時,孟子說:“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道辭,知其所窮。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發(fā)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復起,必從吾言矣?!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5]62
“天人合一”是傳統(tǒng)儒學的最大特征,亦是儒家思維的基本方式。由孔子的重人道,到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1915的天道觀,及至宋儒張載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保ā墩伞でQ》)[7]65張載主張窮理盡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完成人道,實現(xiàn)天道與人道的合一。其后,二程將天道歸納為理:“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保ā抖踢z書》卷22上)[8]138朱熹則提出了“宇宙之間,一理而已”[9]3377的理本論哲學思想。孔子而下,延續(xù)到朱熹,道德觀始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論題,其發(fā)展脈絡也是非常清楚的。
(二)道勢之爭——文學道德觀念的主旋律
文人的道德觀念以儒家的道德觀為內核,體現(xiàn)了對道德的不懈追求和維護,形成了衛(wèi)道的立場和原道精神。相對于其他社會群體而言,文人無疑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但他們受儒家積極入世思想影響,并不甘于寂寞。孔子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保ā墩撜Z·泰伯》)[4]82為了實現(xiàn)儒家理想,他們甚至不惜“舍生取義”。對于道統(tǒng)的維護成為歷代文人處世的準則。孟子首先提出了“樂其道而忘人之勢”(《孟子·盡心上》)[5]303,荀子發(fā)出了“從道不從君”的呼吁,表明了道統(tǒng)至高的地位(《荀子·臣道》)[10]131。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卻提出了“威勢者,人主之筋力也”(《韓非·人主》)[11]1102,從“勢”的角度來反對道統(tǒng)。道與勢的沖突,體現(xiàn)了文人在社會發(fā)生變革時期道德觀念上的變化。但是在與“勢”的抗衡中,“道”通常成了維護“勢”的道德說教,于是文人所謂的“道”就給人一種假道學的感覺,以至于在歷代都有很多文學作品批判封建的偽道學?!暗馈迸c“勢”之爭遂造就文學上“文”“道”之爭的傳統(tǒng)。
(三)文以載道——文學道德觀念下的文學風貌
“文”“道”之爭是文學史上永恒的話題,正如郭紹虞所說:“從前一般人的文學觀似乎都以道為中心,在中國全部文學批評史上徹頭徹尾,都不外文與道關系之討論?!保?2]170孔子最早的“述而不作”,試圖恢復周禮隆盛的局面,可以說是遵守道統(tǒng)的先師。漢以前,道為文人立身之本,樂道而忘勢成為主流。漢代大一統(tǒng)以后,文人感到了現(xiàn)實的巨大壓力,“勸百而諷一”的漢賦成了統(tǒng)治階級美化統(tǒng)治的政治范本。魏晉以后,文學走向自覺,文與道逐漸著上了文學本身的色彩。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提出了“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道在圣人那里得到了統(tǒng)一。另外,劉勰指出:“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保?3]68文道關系也就成了文章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唐代韓柳的“古文運動”,倡導“文以明道”,對文與道的關系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實際上是要在三代兩漢古文基礎上建立一種與“道”合一的新的文學語言和文體。韓愈說:“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保?4]176北宋是文道關系爭論最為激烈的時期。郭紹虞認為:“宋人風氣好立門戶以為黨爭,所以即于文論之分歧亦儼然有黨派色彩。當時有洛、蜀二黨互相攻訐,洛黨以程頤為首,蜀黨蘇軾為魁,而洛黨正可為道學家的代表,蜀黨亦正可為古文家的代表。蓋在于此時,道學家建立他們的道統(tǒng)而古文家亦建立他們的文統(tǒng)。”[12]172南宋朱熹以后,理學成為官方的主要哲學形態(tài),“文以載道”逐漸成了文學觀念的主導。伴隨著“文”與“道”關系的爭論,文學風貌體現(xiàn)為文學形式和內容上的異同。漢大賦和六朝綺麗的文學是“文勝質”的體現(xiàn)。宋代以學問為詩,則是“文以載道”最為典型的代表。
政治對文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文人的政治觀念更是直接左右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旨。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要求文人積極入世,其政治心態(tài)一般來說是積極的,然而也有不屑與俗世同流合污的行為。在不同時期,文人在政治觀念上的變化,使他們的文學觀念相應發(fā)生變化。
(一)學優(yōu)則仕——孔子及儒家的文學政治觀念
文學與政治似乎有解不開的結,這一淵源從孔子便已肇端。在孔門四科中,“政事”排在“德行”和“言語”之后,位列第三,足見孔子對政事的重視。實際上更為重要的是,所謂的孔門四科,都是孔子從仕進角度予以考慮的。子夏提出的“學而優(yōu)則仕”,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歸納和總結,也是對孔子社會政治理想的肯定??鬃邮且粋€熱衷于政治的人,他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德治思想,他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保ā墩撜Z·子路》)[4]137孔子力圖恢復傳統(tǒng)的禮樂制度,他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脩》)[4]28不僅他自己積極入世,他還以其德治思想教育弟子:“政,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4]1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保ā墩撜Z·子路》)[4]136要求弟子從政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在他的教育下,很多弟子相繼出仕,子路更是以身殉職。而當冉求違背孔子的思想幫助季氏積聚財富、禍起蕭墻時,孔子憤而斥其“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4]115。對于德行較高的弟子,孔子給予高度的評價,他認為:“雍也,可使南面。”(《論語·雍也》)[4]54可見,其“學優(yōu)則仕”的政治觀仍然是以德行為先導的,并且一直植根于后世文人的頭腦之中。
(二)窮達之間——文學政治觀念的主旋律
儒家熱心于政治,開了后世文人積極入世之先河?!斑_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以說是對歷代文人政治觀念最為恰切的概括。然而,文人從政并不是一番坦途。歷代統(tǒng)治者對文人普遍采用鎮(zhèn)壓和懷柔兩種手段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在多數(shù)時候,文人無疑是政治的犧牲品。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為用世而爭鳴不已。秦始皇焚書坑儒使文人第一次深刻體驗了政治的殘酷性。韓非子文學有害于法治的思想悖逆了儒家傳統(tǒng)的文學觀念:“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韓非子·五蠹》)[11]1042,“是故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韓非子·說疑》)[11]922。這就從文學功用上對文學進行了根本否定。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就了漢代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面。由于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文學與政治便逐漸趨向融合。對于文學的認識,其內核是儒家的倫理政治觀念,并且始終左右著歷代的文學觀念。對于文學的功用,由于政治的變化則出現(xiàn)了爭執(zhí)。文人在其地位上升與下降中尋求迎合政治的文學功用。
(三)文質之辯——文學政治觀念下的文學風貌
當文學與政治逐漸趨向融合時,文學便走向了自覺的狀態(tài),文人在政治與文學之間做著艱難的抉擇??鬃拥摹拔膭儋|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已經(jīng)涉及到“文”與“質”的關系問題??鬃拥奈膶W觀念融合了儒家的人文教化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國文學觀念的理論基礎。至于韓非則從政治上對文學的社會政治功用做了完全否定。韓非在論“文”與“質”的關系時說:“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夫恃貌而論情者,其情惡也;須飾而論質者,其質衰也?!保ā俄n非子·解老》)[11]278韓非對文做了否定,體現(xiàn)了實用主義的政治觀。后世遂圍繞“文”與“質”展開了無休止的爭論。漢代“文質和諧”的文學觀在先秦倫理政治文質觀之后向文學性進了一步,體現(xiàn)了文學走向自覺的征兆。這是與漢代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面相聯(lián)系的,文人的政治觀念出現(xiàn)與政治的統(tǒng)一。魏晉時代,出現(xiàn)了“重質輕文”的傾向。“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的形式主義成了當時的主流風氣。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與當時南方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面、南朝君主倡導形式主義文風相契合的。劉勰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夫能設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結音,理正而后攡藻,使文不滅質,博不溺心。”(《文心雕龍·情采》)[13]274劉勰的這一文質觀完成了從政治倫理化向文藝美學化的過渡,在唐代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陳子昂倡導“風雅”和“興骨”,文質相融、情韻兼勝的創(chuàng)作理論開了盛唐氣象的先聲。中唐白居易弘揚儒家傳統(tǒng)的政教詩學,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的文質觀[15]2792,深化了文質的范疇。至韓愈將道統(tǒng)論滲入了文質觀:“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勝則德勝,文不知道則氣衰,文多道寡,斯為藝矣。”(柳冕《答荊南裴尚書》)[16]2372韓愈揭示了重質輕文的傾向,宋代程朱把這種道統(tǒng)文質論發(fā)揮到了極致。為歷代所推崇的宏大的盛唐氣象,是這一文學觀念影響下的產(chǎn)物。由此,唐型文化也成為一種最為典型的政治文化。而與之相反,歷代衰亡的末世之音多體現(xiàn)了文人慷慨悲歌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風貌。建安詩歌悲涼慷慨的精神,具有“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強烈悲劇色彩。
立言不朽,是中國歷代文人共同的理想,決定了文人的心態(tài)始終是積極的。但由于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與政治融合,導致文學觀念帶上某種功利化色彩,從而使文學觀念的純潔性打了折扣。
(一)善美中和——孔子及儒家的文學哲學觀念
“文學”這一概念最早由孔子所提出,為孔門四科之一??鬃铀f的“文學”,“應是付諸政治實踐的文治教化之學而非文章博學”[17],體現(xiàn)了早期文學的文學性與政治性的合生態(tài)。因此,孔子的文學觀帶上了倫理政治功用色彩。孔子評價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而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脩》)[4]33??鬃诱摗对姟芬灾泻蜑槊?,他論《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脩》)[4]30孔子還評價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4]11孔子的這些思想后來發(fā)展為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禮記·經(jīng)解》云:“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挈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18]650“溫柔敦厚”的詩教是與“中和之美”相聯(lián)系的。《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達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保?8]691于民認為:“春秋末期主張美善統(tǒng)一、文質統(tǒng)一的觀點,經(jīng)孔子總結和發(fā)展之后,為儒家一些代表人物所繼承,成為整個封建時期審美評價的主流?!保?9]為孔子所揭橥的文學觀念由于儒家思想成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而確立了文學觀念的正統(tǒng)地位,影響著后世中國文學的發(fā)展。
(二)立言不朽——文學哲學觀念的主旋律
“立言不朽”至少是春秋就有的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3]1088,一直為后世文人所推崇。司馬遷的垂文自見以求不朽,幾乎是文人達成的普遍共識。如何使文章傳世而不磨滅,漢人認為必須是迎合為政教服務的文學作品才有可能不朽。對于如漢賦那樣文辭華艷、于世無補的作品,不能發(fā)揮政教的作用,難以達到不朽。王充《論衡·佚文》云:“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善人愿載,恩勉為善;邪人惡載,力自禁裁。然則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保?0]曹丕《典論·論文》云:“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保?1]158這體現(xiàn)了文人高揚的文學自覺意識。曹丕所重視的文章是與政治教化相聯(lián)系的,他說:“余觀賈誼《過秦論》,發(fā)周秦之得失,通古今之滯義,洽以三代之風,潤以圣人之化,斯可謂作者矣。”[21]159因此,他評價建安七子的文章,唯推徐干為一家之言,可以不朽:“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jié)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于后,此子為不朽矣?!保?1]159曹丕的觀點代表了當時較為普遍的觀點。如王粲在《荊州文學記官志》云:“夫文學也者,人倫之首,大教之本也?!保?2]3能夠達到不朽的作品必須是符合政教的作品,這成了封建時代文人的普遍共識,由此決定了文學觀念上的功利性。
(三)中和之美——文學哲學觀念下的文學風貌
“溫柔敦厚”的詩教體現(xiàn)的是“中和之美”的文學觀念,它滲透了歷代文人所尊奉的中庸理學觀念??鬃诱f:“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夫?!保ā墩撜Z·雍也》)[4]54李澤厚、劉綱紀的《中國美學史》指出:“在中國美學史上達到了善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最根本和最廣大的意義上達到美的境界”,“中國哲學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審美的而非宗教的”[23],說明中國古代的中和哲學觀在中國古典審美觀念中必然表現(xiàn)為對中和之美的追求。系統(tǒng)提出詩樂“中和之美”的是荀子,《荀子·勸學》:“詩者,中聲之所止也?!保?0]4在中和成為儒家政治美、道德美基礎上,將其引入詩樂的審美范疇,給后世詩學觀念以極大影響。董仲舒對“中和”有詳盡的論述:“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達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詩云:不剛不柔,布政優(yōu)優(yōu),此非中和之謂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yǎng)其身者,其壽極命。”(《循天之道》)[24]這體現(xiàn)了“溫柔敦厚”的詩教原則。劉勰《文心雕龍·定勢篇》提出了中和思想所體現(xiàn)的方法論原則:“淵乎文者,并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以俱通。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若愛典而惡華,則兼通之理偏。似夏人爭弓矢,執(zhí)一不可以獨射也。若雅鄭而共篇,則總一之勢離,是楚人鬻矛譽盾,兩難得而俱售也。”[13]266朱熹以心性體用論來闡釋中和:“雖一日之間,萬起萬滅,而其寂然之本體,則未嘗寂然也。所謂未發(fā),如是而已!夫豈別有一物,限于一時,拘于一處,而可以謂之中哉?然則天理本真,隨處發(fā)見,不少停息者,其體用固如是,而豈物欲之似所能壅遏而梏亡之哉?故雖汩于物欲流蕩之中,而其良心萌蘗未嘗不因事而發(fā)見。學者于是致察而操存之,則庶乎可以貫乎大本達道之全體而復其初矣?!保ā杜c張欽夫》)[9]1290元代戲曲家鐘嗣成將中和之美闡釋為“和順積中”,《錄鬼簿》:“歌曲詞章,由于和順積中,英華自然發(fā)外。自有樂章以來,得乎名者止于此?!保?5]這體現(xiàn)了中和之美在具體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綜上所述,道德觀念、政治觀念、哲學觀念都對中國古典詩學的文學觀念與文學風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套用西方現(xiàn)代文學觀念是難以對中國古典詩學的文學觀念與文學風貌作出準確闡釋的。
[1] 勃蘭克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
[2] 袁世碩.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335.
[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4]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 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6]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 張載.張載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8.
[8]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9]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 張覺.荀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 張覺.韓非子譯注[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12]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 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M].濟南:齊魯書社,1982.
[14] 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5] 朱金城.白居易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6] 董誥.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7] 王齊洲.論孔子的文學觀念—兼釋孔門四科與孔門四教[J].孔子研究,1998(2):19-25.
[18] 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9] 于民.春秋前審美觀念的發(fā)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156.
[20] 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15.
[21]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2] 郁沅,張明高.魏晉南北朝文論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23]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34.
[24] 閻麗.春秋繁露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292.
[25] 鐘嗣成.錄鬼簿[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104.
(責任編輯:喻世華)
Literature Concept and Style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ZHANGYonggang,SHANHui
(School of hu manities and law,Zhenj iang College,Zhenj iang Jiangsu 212003,China)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leaving future generations a very bright literary heritage.Looking at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for hundred years,we find that Chinese scholars give up their ow n nationalist discourse in order to co m ply with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power.They apply concepts of m odern western literature to establish their ow n disciplinary system,w hich affects the literary studies of the 20th century.How do we reexa mine the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reconstruct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At the macro perspective,fro m a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view,by studying literature concepts and style and using the positivist approach to interpret texts with objective statement and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we think that Confucius reveal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s early as 2,500 years ago and Confucian m oralized,politicized and philosophized literature concepts make later literary works contain rich connotation.Their literary style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Literature for m oral instruction”,“Gentleness”,“Goodness,Moderation,Beauty and Harm ony”is very different fro m that of the West.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literary concept;literary sty le
I026文獻標示碼:A
1673-0453(2015)03-0010-06
2015-06-22
張永剛(1977—),男,山東棗莊人,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后,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