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松
(日照市嵐山區(qū)畜牧獸醫(yī)局虎山畜牧獸醫(yī)站,山東日照276806)
近幾年國內毛皮動物的附紅細胞體病逐漸增多,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等地區(qū)各毛皮動物養(yǎng)殖場時常發(fā)生。
楊某一狐貍養(yǎng)殖場,該場自繁自養(yǎng),能夠按照常規(guī)程序進行犬瘟熱、細小病毒性腸炎、腦炎、出血性肺炎、加德納式桿菌等疫苗的免疫;但在2015年6~7月先后出現了體溫升高、厭食、生長遲緩,精神不振。發(fā)病的主要是母狐和斷奶不久的幼狐,母狐貍發(fā)病3只,幼狐發(fā)病26只,該場用磺胺類藥物或青霉素、鏈霉素和氨基比林等治療,效果不佳,母狐死亡1只,幼狐死亡9只,死亡率分別達到33.33%和34.62%。
任何年齡的狐貍被附紅細胞體感染都會受到影響。斷奶的幼狐尤其容易受到感染。表現在口腔蒼白,眼臉發(fā)黃,厭食,消化不良,反應遲鈍。狐貍發(fā)生急性附紅細胞體病時,厭食、發(fā)燒(42℃),母狐乳房以及陰部水腫1~3天;母狐受胎率低,不發(fā)情,流產,產死胎、弱仔。貧血母狐產出的仔狐往往蒼白貧血,有時不足標準體重,易于發(fā)病。
病變基本一致,均表現尸體消瘦、貧血,剖檢可見血液稀薄、顏色變淺且凝固不良,皮下脂肪黃染,肺蒼白,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有點狀出血,膽囊腫大充滿濃黏黃染的膽汁;脾臟腫大數倍變軟,腎臟腫大、腎膜易剝離,外膜散在針點或粟粒大小的出血點;胃膨脹,腸道出血充血;腹股溝淋巴結水腫或壞死。
該病主要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以及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將病狐送至嵐山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經實驗室采集1滴病狐血液,滴于載玻片上,用蓋玻片輕輕按壓后,放置顯微鏡下以400~600倍在略暗的視野下鏡檢,可見大多數紅細胞周圍附著數量不等的圓形附著物而使紅細胞呈鋸齒狀、菠蘿狀或不規(guī)則狀,且不停上下左右震動,血漿中有不停翻滾的游離狀小體,因而可確診為狐貍附紅細胞體病。
對全場狐貍注射特貝尼爾 (三氮脒),2毫克/千克,隔日一次。對癥療法,對有其他癥狀或較嚴重的狐貍,要配合應用獸用頭孢噻氟鈉等抗生素,同時配合飼喂電解多維、硫酸亞鐵、VC等效果極佳。臨床治療也可用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多西環(huán)素),配合硫酸亞鐵、復合VB、電解多維進行拌料,療程以3~5天為宜,效果較好。
5.2.1 免疫疫苗前5~7天,全群驅蟲(螨蟲、血蟲),全場消毒,減少病原數量;疫苗免疫時配合VC、電解多維、純黃芪、紫錐菊等添加劑,以降低動物疼痛應激提高抵抗力,謹防發(fā)病。
5.2.2 做到驅蟲、滅蚊、滅蠅及滅鼠工作,消除傳播媒介。首先是螨蟲的驅蟲,螨蟲較為嚴重的養(yǎng)殖場,其血蟲病必然嚴重,所以對于仔獸分窩前后、免疫疫苗前必須進行徹底的驅蟲,藥物可選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多拉菌素。必要時可與腸道寄生蟲藥物(阿苯達唑、芬苯達唑、左旋咪唑)聯(lián)合應用。其次是對于吸血昆蟲(蚊子、蒼蠅、跳騷)的驅除,清理糞便和雜草叢,減少蚊子、蒼蠅等滋生;加強噴霧消毒,減少病原數量;飼料中可添加環(huán)丙氨嗪以殺滅糞便中的蠅蛆幼蟲。
5.2.3 加強飼養(yǎng)管理,為狐群提供必須的、新鮮全價的營養(yǎng),做好各種疫苗的免疫工作,如犬瘟熱、細小病毒性腸炎、腦炎、加德納式桿菌等疫苗免疫,使狐保持較高的抵抗力。
6.1 早期治療是關鍵,附紅細胞體的藥物對初期病狐療效顯著。對患病3天以上癥狀明顯的狐貍,治愈率下降,多預后不良,因此對該病要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2 狐貍感染附紅細胞體后,可導致機體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極易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發(fā)生,特別是在夏季常見的并發(fā)癥有犬瘟熱、出血性肺炎等,有的甚至幾種病混合感染,若臨床診斷不確切,治療失當,死亡率較高,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狐群發(fā)病要及早診斷,且不可等靠,或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