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焦永利博士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葉裕民教授聯(lián)名在2015年第1期的《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上發(fā)表題為“論城市的合約性質”一文,認為城市是一組要素合約的系統(tǒng)集成,由政府提供公共用品并在與企業(yè)家、人力資本、土地等市場要素的合作中生產出來。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各類要素以結構性合約的形式參與合作生產并獲取回報。城市化進程的根本動力是改善合約結構、降低制度費用。從合約視角分析當前中國城市化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可以發(fā)現(xiàn),城鄉(xiāng)產權制度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差異導致了“半城市化”難題,要素市場的分割導致了城市體系規(guī)模結構失衡,合約結構扭曲導致了城市資產制度性逆向補貼并存在天然邊界。
作者還認為,針對上述問題,未來應及時調整合約結構,改變激勵扭曲,構建可持續(xù)的城市發(fā)展的多方激勵機制。第一,調整稅制,增加直接稅、財產稅比重,補充地方政府的投資性支出,引導地方政府從注重增量擴張轉向優(yōu)化存量并從中獲取財政收益。第二,深化城市開發(fā)制度改革,政府漸次退出要素直接配置環(huán)節(jié),降低地方政府建設資金支出壓力。第三,構建基于常住人口的公共財政與轉移支付制度,通過居住證制度、積分入戶制度等逐步放開高等級城市的戶籍限制,引導地方政府增加公共服務支出,促進居民生活類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接納流動人口的融入。第四,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層面的主要危機是資產負債表杠桿率太高,而化解高杠桿率的途徑只有兩個:減少負債或增加權益。在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背景下,以減少負債為主的途徑容易引發(fā)債務危機,選擇增加權益為主較為可行。遵循這一思路,可在城市層面推廣共有產權房、公私合作的基礎設施融資模式等做法,對投資與未來收益進行結構化安排,避免當前投融資期限錯配造成的債務壓力以及逆向分配。
責任編輯:張 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