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地球上,無論是動物、某些細菌還是植物,每天都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曾有人擔心,長此以往,地球上的氧氣豈不是會被用光?世界豈不是會成為二氧化碳的世界?
現(xiàn)在,科學已經(jīng)證明,這種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因為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變?yōu)檠鯕?,而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歸功于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
1771年,正當世人為地球上的氧氣終歸要用完而非常擔憂時,普利斯特利偶然發(fā)現(xiàn),把老鼠和薄荷苗放在同一容器里,盡管與空氣隔絕,但老鼠仍能生活一段時間。而沒有和薄荷苗生活在一起的老鼠則很快死掉了。于是,他斷定,綠色植物能使密閉容器里的空氣變得清新。
1779年,荷蘭科學家簡·英格豪斯根據(jù)普利斯特利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進行研究,證明陽光是綠色植物凈化空氣的條件,如果沒有陽光照射,綠色植物無法使污濁的空氣變得清新。
19世紀初,瑞士科學家謝尼伯又做了這樣的實驗:他把一些植物的葉子浸在水中,然后放在陽光下,很快,葉子不斷吐出一個個氣泡。謝尼伯用一支試管收集了這些氣體。這些氣體是什么呢?
當謝尼伯把一塊點燃了的木條扔進試管后,木條猛烈地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可見植物在陽光下放出的氣體是能夠幫助燃燒的氧氣。
接著,謝尼伯往水里通進二氧化碳。他發(fā)現(xiàn)通進去的二氧化碳越多,植物葉子釋放出的氧氣也越多。
后來,人們把綠色植物在陽光的作用下吸入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氣這一生理活動明確地稱為“光合作用”。
原來地球上那浩瀚的林海、草場、莊稼地里都隱藏著這樣一個秘密:在陽光照射下,植物的綠葉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從根部運來的水分、養(yǎng)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時放出氧氣,也就是進行著光合作用。
據(jù)計算,3棵大桉樹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約等于一個人每天吐出的二氧化碳,可見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非常重大。所以,為了人類生命必需的氧氣,我們要愛護植物,保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