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有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一直把孩子以一個好的目標去發(fā)展,那么,不久這個孩子就會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了。是的,在班級里,我們做教師的,如若對那些學習不積極,比較被動的孩子,總是說他的缺點,那么他永遠看不到希望,永遠不會有進步。在我們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骨頭”之一。雖然是難啃的“硬骨頭”,但作為創(chuàng)造性教育的教師來講,卻不能給這樣的學生以打擊,讓他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
教師不要對這些孩子失去希望、興致、耐心,我們要用愛點燃他們心中學習的火焰,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給他們選定一個能實現(xiàn)的目標,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激情,使他們跨越一道道障礙,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切實體會到自己也能把一些事情完成。要幫助這樣的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不要讓他們形成一種這樣的觀念——“我很笨,我不行!”永遠不敢動手,不敢實踐,不敢體驗。我所教的班里有這樣一位同學,在課上回答問題還可以,一到寫作就前言不搭后語。經(jīng)過認真細致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她之所以不會寫,是因為有大部分字不會認,更不會寫,這是她學習困難的一大障礙。因此,在本學期,我規(guī)定她每天讀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要大聲閱讀,不認識的字要認真查字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她看到了成功,也感受到了讀書的喜悅。我們教師不要對學生失望,也許,就是你的一句良言改變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給這樣的孩子以學習的希望,同時要幫助他們制訂出可行的學習方法,指導他們,引導他們。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其中有一條是“后進生”的學習途徑——閱讀。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的閱讀。閱讀能教會他思考,書籍和由書籍激發(fā)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作為教師,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使這些學生盡可能多地讀一些書。給每一個“后進生”挑選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和文章,這些書刊都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揭示各種概念、概括各種科學定義的含義的,應當讓這些兒童的頭腦中產(chǎn)生盡可能多的關于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的疑問,讓他們帶著疑問、思考去閱讀。
給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后進生”找到學習的方法,這是教師的職責。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智力發(fā)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是注定要落伍的。要給學生以自信,要讓他們熱愛閱讀,學會在閱讀中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