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中藥科,廣東 廣州 510623)
?
溫肺化瘀定喘法改善風寒襲肺型小兒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臨床研究
楊紅梅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中藥科,廣東 廣州 510623)
目的:研究溫肺化瘀定喘法改善風寒襲肺型小兒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0例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各50例,甲組患兒采用溫肺化瘀定喘法治療,乙組患兒采用利巴韋林聯(lián)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經(jīng)過治療,甲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氣促緩解時間以及腹瀉時間均顯著短于乙組患兒,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溫肺化瘀定喘法治療風寒襲肺型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咳嗽、氣喘、腹瀉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溫肺化瘀定喘法;風寒襲肺型
毛細支氣管炎是常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病變部位為肺部細小的支氣管,一般由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源引起,只有少數(shù)由細菌感染導致。毛細支氣管炎多發(fā)生于冬季,主要臨床癥狀為氣促、咳嗽、腹瀉、發(fā)熱等,累及人群多為2歲以下的幼兒。由于幼兒免疫力較差,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本研究采用溫肺化瘀定喘法治療風寒襲肺型小兒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各50例。甲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0.4~3.5歲,平均年齡1.95歲;乙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0.5~3.2歲,平均年齡1.85歲。所有患兒在入院時已確診為風寒襲肺型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中醫(yī)診斷為風寒襲肺證[1]。100例患兒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氣促、咳嗽、腹瀉和發(fā)熱癥狀,排除心臟病、支氣管存在異物、結核感染以及支氣管發(fā)育不良的患兒。兩組患兒的性別比例、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靜脈滴注沐舒坦,采用空氣壓縮泵對復方異丙托溴銨和布地奈德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其中沐舒坦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080083,劑量為15mg/天[2];復方異丙托溴銨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注冊證號:H20060236,劑量為1mL/次[3];布地奈德由AstraZeneca Pty Ltd生產,注冊證號:H20090903,劑量為1.25mL/次。采用空氣壓縮泵對復方異丙托溴銨和布地奈德進行霧化吸入治療,5~10min/次,1日2次,5~7天為1個療程[4]。
甲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采用溫肺化瘀定喘湯進行治療,藥物組成為瓜蔞10g、半夏9g、黃芩6g、杏仁6g、紅花6g、五味子6g、桂枝6g、桃仁6g、炙甘草6g、生麻黃3g、青黛3g、細辛3g,水煎濃縮至60mL[5]。小于6個月的患兒每次口服10mL,6個月至2歲患兒每次口服15mL,2~3歲患兒每次口服20mL[6],每日3次。
乙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采用利巴韋林聯(lián)合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其中利巴韋林由江蘇大紅鷹恒順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93877,劑量為10mg/kg·d-1,每1mg注射液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100mL)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日2次[7];鹽酸丙卡特羅由廣東大冢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3903,口服,劑量為0.2mg/kg/d。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的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氣促緩解時間以及腹瀉緩解時間,同時記錄其不良反應情況。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情好轉,能正常作息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間歇性咳嗽、氣促和腹瀉癥狀明顯緩解為有效;臨床癥狀未緩解,且病情有惡化趨勢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經(jīng)過治療,甲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0%,顯著高于乙組患兒的72.0%,組間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經(jīng)過治療,甲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氣促緩解時間以及腹瀉時間均明顯短于乙組患兒,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n)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氣促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腹瀉改善時間住院時間甲組503.32±0.22.58±0.13.16±0.23.48±0.36.03±0.1乙組505.45±0.16.02±0.34.89±0.45.76±0.27.86±0.4
幼兒氣道較為狹窄,肺泡數(shù)量少,肺彈力組織的發(fā)育程度較低,纖毛運動功能較差,以上生理因素使得幼兒時常遭受病毒侵害,特別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導致患兒反復咳嗽、氣促喘息,甚至發(fā)展為支氣管哮喘,嚴重危害患兒的生命安全。目前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藥物主要為利巴韋林等抗病毒制劑,但該藥可導致不同程度的頭痛、發(fā)熱、惡心以及畏寒等不良反應。中藥方劑溫肺化瘀定喘方不良反應少,其中生麻黃可辛溫發(fā)汗,與桂枝配伍能起到散寒解表的作用;杏仁可宣肺平喘;半夏、細辛、瓜蔞可溫肺祛痰;青黛、黃芩可清肺熱、散郁結;五味子可斂降肺氣;紅花、桃仁可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可止咳平喘、散寒解表,有效緩解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過治療,甲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氣促緩解時間以及腹瀉時間均顯著短于乙組患兒,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用溫肺化瘀定喘法治療風寒襲肺型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咳嗽、氣喘、腹瀉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思思,劉恩梅.急性毛細支氣管炎診斷及病情評估研究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15,21(1):51-52.
[2] 王嫻,陳嶸峰.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發(fā)展為支氣管哮喘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4):68-69.
[2] 李茜梅,吳素玲,石彩曉,等.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31(5):29-30.
[4] 李德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2(5):153-154.
[5] 楊麗萍,趙志英,姚望,等.不同方法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心肌損傷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4):679-680.
[6] 張家祥,翁開枝,梅序橋,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細支氣管炎患兒外周血樹突狀細胞的數(shù)量及其與臨床癥狀的相關性[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3(29):748-750.
[7] 孫三俠.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0):1681-1682.
[8] 鄧有祥.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4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4(3):234-235.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5-03-26
楊紅梅(1969-),女,廣東省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為藥學研究、藥事管理。
R285.6;R256.1
A
1673-2197(2015)14-0077-02
10.11954/ytctyy.20151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