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社區(qū)的小廣場上,正在進行一場廚藝比賽,參賽的都是小區(qū)的居民。
先是兩位大媽上場,熟練地洗、切、炒,現場熱氣騰騰。一會兒,一位大媽的菜做好了,做的是家常豆腐。這真是一盤地道的家常菜。評委品嘗后點評,豆腐嫩滑,清爽,有型。大媽笑瞇瞇地聽著。打分之前,一位評委好奇地問大媽,你這道家常豆腐里,比一般的家常豆腐多了個輔料——山藥,這是為什么?大媽笑著說,我家老頭子喜歡抽煙,喉嚨不大好,所以,我平時做菜,都喜歡加一些潤肺的食材。評委們各自亮出了自己的分數,不是很高,但現場還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另一位大媽的菜也做好了,是霉干菜蒸昂刺魚。霉干菜是江浙一帶常吃的一種咸菜。將菜端到評委面前時,大媽不忘自夸一番:我不大會燒菜,但我們家老老小小都喜歡吃我做的霉干菜蒸昂刺魚,尤其是我那小孫子,一個人就能將這一大盤都吃了。評委們笑笑,品嘗,味道確實不錯,入味,魚肉嫩而不膩。評委打完分后,選手做的菜就被端到小廣場一角,讓現場的居民們品嘗。很快,這道霉干菜蒸昂刺魚就被大家分食了,不時有人發(fā)出嘖嘖的贊嘆。
緊接著上場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小伙子是一家三口一起上場的,小伙子主廚,妻子在一旁做助手,四五歲的兒子,則圍著灶臺玩耍,不時探頭看一看鍋里,老爸燒的菜怎么樣了。小伙子一邊做菜,一邊向主持人介紹他這道菜的特色,菜名就非常有意思,叫蝦兵蟹將,是一道海鮮大雜燴。不一會兒,現場就飄起了海鮮的香味。聽聽這菜名,看看這一家人認真地做菜的樣子,可以想象得出,平時一家人在廚房里快樂地忙碌的樣子,這是多么和諧幸福的一幅生活圖景啊。
老奶奶很認真地做著她的鴨蛋炒韭黃,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陪在她身旁。女孩告訴主持人,以前家里都是奶奶做飯,這幾年,奶奶年紀大了,主要是媽媽做飯了。但只要她回家,或者其他親人回來,奶奶一定會親自下廚做一道菜,就是奶奶正在做的這道鴨蛋炒韭黃。女孩說,這是奶奶的拿手菜,也是全家最愛吃的一道菜,尤其是她自己,可以說,就是吃著奶奶做的菜長大的,這道鴨蛋炒韭黃更是百吃不厭,從沒有吃過比奶奶燒的更好吃的鴨蛋炒韭黃了。隨著老奶奶的翻炒,身邊又增添了一縷縷韭菜特有的香氣。
選手們一個接一個上場,一試身手??諝饫飶浡鞣N各樣香噴噴的氣息。
基本上都是家常菜。其中先后有三名選手做的是紅燒肉,同樣的豬肉,同樣的輔料,同樣現場燒,做出來的味道,卻不盡相同,各有千秋。其中一名選手做的紅燒肉,色澤特別紅潤,看了就讓人垂涎欲滴。可是,評委們品嘗一口之后,卻都皺了皺眉頭,太咸了。評委問她,是不是現場比賽不好掌握,將鹽放多了?她搖搖頭,沒有多放啊,我平時燒這道菜的時候,也都是放同樣多的鹽啊。評委搖搖頭,那你的口味太重了,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她有點難為情地笑笑,我們一家人的口味是都重了點,也沒辦法,我老公在工地上干活,每天要流很多汗,他就喜歡吃口味重的東西。他的飯量又特別大,像這樣一盤肉,他一個人就能吃掉的。
比賽繼續(xù)熱烈地進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從上場開始,他就一直是笑呵呵的,還哼著小曲,主持人問他,為什么這么開心?他笑著回答,我在家做菜的時候,從來都是這么開心的啊。菜不僅是有味道的,也是有感情的,你用歡喜的心去做,菜就一定有味道,好吃。為家人做飯做菜,這難道不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嗎?
雖然每道菜評委的評價不盡相同,打的分也有高有低,但正如選手們自己說的那樣,這道菜,是我兒子最喜歡吃的;這道菜,是我老公最愛吃的;這道菜,是我們全家都愛吃的。一道家常豆腐,不同的人,做的味道一定是不相同的,但每個人做的,又都是自己家人最愛吃的口味。他(她)做的菜可能沒贏得評委的青睞,別人也未必喜歡,但自己的家人愛吃,這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喜悅呢。
我們每家都有一位大廚,媽媽,爸爸,或者奶奶,或者就是你自己。如果一定要給他們評價的話,那就都給他們十分。愛,就應該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