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李小麗
摘 要: 以實現(xiàn)具有可視化的遙感產品生產定制功能為目標,提出了一種基于工作流的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給出了該平臺的體系結構和系統(tǒng)組成,詳細描述了平臺工作流模型的建立、算法組件的構成、平臺與算法的接口處理和可視化技術實現(xiàn)的具體方法。在.NET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了該平臺。實際應用表明,該平臺能夠有效提高遙感產品的生產效率。
關鍵詞: 遙感; 可視化; 工作流; 組件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2-01-03
Research of visual customized production platform of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based on workflow
Wang Qiang, Li Xiaoli
(College of Softwa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esign a system which can support visual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a visual customization platform of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based on workflow is proposed.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latform are introduced. The workflow model, algorithm components, interface between the platform and the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of visual design are described. The platform is realized under the ASP.NET environment.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visualization; workflow; component
0 引言
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國土資源、農業(yè)、海洋、氣象、測繪、軍事、城市規(guī)劃及航空航天等領域,遙感產品已成為這些領域的重要信息資源之一。然而,隨著遙感技術應用的逐步普及和深化,以及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造成衛(wèi)星數(shù)據(jù)量大與數(shù)據(jù)處理時間長之間的矛盾,且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能夠方便快捷的生產遙感產品成為一個廣泛關注的問題。
可視化的工作流技術有利于用戶更好的理解和設計業(yè)務流程,分析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已有一些關于工作流模型可視化[1-4]以及工作流應用于遙感圖像處理的研究[5-6],但是,這些并不能很好的解決遙感產品生產復雜的特點。本文通過將可視化的工作流技術引入到遙感產品生產的定制過程中,設計了基于工作流的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來模擬遙感產品生產流程,可以方便快捷的定制遙感產品生產流程,大大提高遙感算法的可重用性,從而提高遙感產品的生產效率。
1 平臺總體結構
1.1 平臺體系結構
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應滿足快速、高效的需求,基于這一考慮,結合遙感產品生產的特點,提出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的系統(tǒng)架構,系統(tǒng)自上而下可分為三層:應用層、業(yè)務層和數(shù)據(jù)層,如圖1所示。
[應用層(用戶界面)][產品生產流程制定][算法組件維護][產品生產算法的生成][業(yè)務層] [數(shù)據(jù)庫]
圖1 系統(tǒng)體系結構圖
⑴ 數(shù)據(jù)庫用于存儲算法組件以及遙感產品生產算法。
⑵ 業(yè)務層利用消息傳遞接口對平臺的各個功能(如已有算法的添加,產品生產算法的生成)進行處理。
⑶ 應用層(用戶界面)用戶可以根據(jù)需求從組件箱中選擇相應的組件用于遙感產品生產流程的制定。
1.2 平臺的組成
平臺主要功能為實現(xiàn)遙感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定制,平臺由算法組件管理模塊、算法流程文件管理模塊、算法流程繪制管理模塊和流程布局管理模塊構成,如圖2所示。
該模塊實現(xiàn)對算法流程可視化繪制界面設置。此模塊包含網(wǎng)格顯示、調整顯示比例、調整畫布高寬、組件對齊功能。
平臺的工作流程圖如圖3所示,當用戶啟動平臺時,平臺會首先進行初始化工作,算法組件管理模塊及流程文件管理模塊會首先從數(shù)據(jù)庫獲取算法組建描述信息、算法流程描述信息,供其構建流程定制模塊中的算法組件工具欄。算法可視化定制模塊初始化完成后,用戶可以向算法組建管理模塊發(fā)出組件瀏覽、選擇請求,或者向流程繪制管理模塊發(fā)出繪制相應的流程組件請求,在流程繪制區(qū)繪制出相應的算法組件;也可以向流程布局管理模塊發(fā)出流程布局操作請求,實現(xiàn)流程繪制區(qū)中所繪組件的各類布局操作;還可以向流程文件管理模塊發(fā)出指定算法流程或者導入本地流程繪制文件的請求,實現(xiàn)對流程文件的修改、保存、導出等各類操作。
2 平臺的實現(xiàn)
2.1 算法組件
算法組件是一個能夠自動、獨立完成某種產品生產或處理功能的程序。平臺的算法組件從功能上分為三類,即:輸入組件、輸出組件和產品生產算法組件。輸入組件用于描述為讀取影像數(shù)據(jù);輸出組件用于描述加工的數(shù)據(jù)結果;產品生產算法組件用于描述遙感影像產品生產的功能。
平臺描述產品生產算法的方式是,將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拆分成若干獨立的算法組件。比如,森林蓄積量指數(shù)產品生產過程[7]就可以分為: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產品生產組件、總初級生產力產品生產組件、凈初級生產力產品生產組件和土地利用一級分類產品生產組件,如圖4所示。
接下來,用生產流程將這些算法組件組織起來描述產品的生產流程。因此定制的產品算法可以由若干算法組件組成。
2.2 工作流模型
使用工作流模型來描述遙感產品生產過程,需要由若干個節(jié)點組成,通過這些節(jié)點的組合,可以描述一個遙感產品生產流程。這些節(jié)點可以分為如下三類點集。
⑴ 活動:說明遙感產品生產的方向。使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帶箭頭的一端稱為活動的入端,另一端稱為活動的出端。
⑵ 產品生產起始點集:代表產品生產的開始與結束。使用包含實心圓的圓形表示,其中開始節(jié)點只能和活動的出端相連,結束節(jié)點只能和活動的入端相連。
⑶ 產品生產點集:代表某個遙感產品生產的算法,使用矩形與雙矩形表示,其中單矩形框表示單期產品,雙矩形框表示多期產品。該節(jié)點至少和一個活動的入端或出端連接。
下面以森林蓄積量指數(shù)產品為例來說明,如圖5所示,從左部開始,沿箭頭順序,依次調用產品算法。其中,F(xiàn)GSIP代表森林蓄積量指數(shù)產品,NPP代表凈初級生產力產品,LUC1L代表土地利用一級分類產品,GPP代表總初級生產力產品,NDVI代表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產品。
由此可見,使用工作流模型可以很方便的描述遙感產品生產的流程。此外,該模型還可以提供算法的可重用性,即某一步產品已生產,可以跳過該步驟直接生產下一步產品。比如:在圖5中,若LUC1L已經(jīng)生產過,那么可以直接跳過LUC1L的生產過程,如圖6所示。
2.3 平臺與產品算法接口
系統(tǒng)生產一個產品的算法是由若干算法組件組成的。利用一個XML文件,來描述算法組件之間的調用順序和輸入/輸出之間的依賴關系,從而形成一個產品生產算法流程。該XML文件稱產品生產算法流程描述文件,其詳細描述如下:
…
…
文件包含兩部分信息:產品算法信息和算法組件信息。產品算法信息描述該遙感產品的信息,包括產品名稱(ProName),產品描述(ProDesc),產品算法版本(ProVersion),所需算法組件(Relations)及各組件之間的關系;算法組件信息描述生產該產品所需各算法組件的詳細信息,包括算法名稱(AlgorithmName),算法描述(AlgorithmDesc),算法版本(AlgorithmVersion),該算法組件在圖形顯示流程時的X軸(X)和Y軸(Y)坐標,以及算法所需的參數(shù)(Parameters)和各參數(shù)的信息,即:參數(shù)名稱(ParaName)、參數(shù)描述(ParaDesc)、參數(shù)類型(ParaType)和參數(shù)默認值(DefaultValue)。
2.4 工作流的可視化
可視化是實現(xiàn)產品生產流程設計功能的關鍵??梢暬慕缑嬗欣谟脩舾玫乩斫夂驮O計遙感產品生產流程,分析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可視化技術引入到遙感算法的設計不僅可以使遙感算法靈活處理,而且大大提高遙感算法的可重用性。
Web環(huán)境下的信息可視化有多種技術可供選擇,但歸類起來大多屬于瀏覽器插件技術或者客戶端腳本技術,或兩者的結合。Silverlight內建強大的矢量繪圖功能,可用來實現(xiàn)互動性較強的Web應用程序,且Silverlight技術具備跨平臺、跨瀏覽器的能力,本文使用Silverlight實現(xiàn)遙感產品生產過程的可視化,可視化體系結構如圖7所示。
3 應用實例
以總初級生產力產品(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為例,GPP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植物把無機物質合成為有機物質的總量或固定的總能量,其生產需要多個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產品(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8-9],因此,需要以下兩個處理步驟。
步驟1:NDVI產品生產,對于長時間序列的遙感影像數(shù)據(jù)進行NDVI產品的生產。
步驟2:GPP產品生產,根據(jù)步驟1所得長時間序列NDVI產品生產GPP產品。
用戶只需登錄到平臺,進入到如圖8所示的圖形化交互界面,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用上述兩個步驟中對應的組件,填寫相應的參數(shù),并用流程標志定義執(zhí)行的先后關系,構造出遙感產品生產的流程圖,可解決這一復雜的遙感產品生產流程定制問題。
圖8 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界面
4 結束語
本文以實現(xiàn)遙感產品生產可視化定制平臺為目的,提出了一種基于工作流的遙感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定制平臺。設計了平臺的體系結構和系統(tǒng)組成,詳細描述了平臺的工作流模型的建立、算法組件的構成、平臺與算法組件的接口處理以及可視化技術實現(xiàn)的具體方法。該平臺具有遙感產品生產過程的可視化設計功能,經(jīng)過應用表明,該平臺能夠很好的表現(xiàn)出遙感產品的生產過程,且能夠有效提高遙感產品的生產效率。
平臺雖然實現(xiàn)了遙感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定制,但是,平臺仍有很多方面有待改進。進一步的研究將包括:如何改進工作流模型,使其能夠更好的表示遙感產品的生產過程;提供系統(tǒng)外部接口,使平臺可以與其他系統(tǒng)進行交互處理;加入程序編輯功能,使遙感產品的生產過程定制可以更為靈活、操作性更強。
參考文獻:
[1] 陳誼,侯堃,新吉樂,陳紅倩.基于XML和關系數(shù)據(jù)庫的可視化工作流
系統(tǒng)[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2.24(1):167-170
[2] 阮宏梁.基于工作流的過程管理可視化平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
2011.
[3] 張成,吳信才,羅津,胡茂勝.基于構件庫/工作流的可視化軟件開發(fā)[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44(10):82-87
[4] 王衛(wèi)東.工作流及其可視化研究與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
[5] 鄭然,金海,章勤,周海芳,李瑛.基于工作流的圖像處理網(wǎng)格平臺及其
遙感應用[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6.18(5):702-708
[6] 馬偉鋒,岑崗,李君,沈占鋒.高性能遙感圖像處理與空間信息網(wǎng)格建
模[J].計算機工程,2006.32(5):283-285
[7] 黃國勝,夏朝宗.基于MODIS的東北地區(qū)森林生物量研究[J].林業(yè)資
源管理,2005.8(4):40-44
[8] 劉敏.基于RS和GIS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估算及不確定性研究:
以青藏高原草地樣帶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2008.
[9] 趙晶晶,劉良云,徐自為等.華北平原冬小麥總初級生產力的遙感監(jiān)
測[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27(13):34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