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城君
【摘要】周亮工《讀畫錄》高標“古意”,反映了晚明文人對于個性、情趣、鋒芒,不同凡俗的普遍認同;但這種“古意”卻難以抵御明清易祚的動蕩沖擊,反而陷入一種有意掩飾乃至有趣無味的小品話格套。
【關鍵詞】讀畫錄;古意;小品化;格套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減齋、緘齋,號陶齋,別號櫟樂、櫟老、櫟下老人、諒工、笠僧、適園、伯安,學者稱櫟下先生。明末清初人,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后寓居金陵。周亮工《讀畫錄》(原名《讀畫樓畫人傳》)共四卷。書前有毛甡、張遺兩序,后有其子周在浚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跋。輯有77人,簡略記述了他們的家世生平及畫學淵源,兼引時人品評或加上自己的評述,其中多數(shù)為著者友好,所載軼事見聞較為信實。書后附有有名無傳者69人。本書現(xiàn)存煙云過眼堂刊本、魚元傳抄本、周式賴古堂刊本、鄒氏輯抄《繪事啐編》本等10個版本?!蹲x畫錄》因作者仕宦交游很廣,所記豐富生動而在畫史上有一定的影響。
一、“古意”與“己意”交互間的志趣
作為周亮工本人親身交往的實錄,《讀畫錄》為觀者投射了大量同時代藝術家的文化信息,如作者和傳主之間的酬對應和;師承;用印與代筆、作偽情況;畫家畫風的轉變:書畫的買賣、流傳:高超寫生技藝:等等,不一而足,眾多史料得以保存?zhèn)魇?,這是了解明末清初畫壇概況的一部重要文獻。周亮工同樣表達了一些藝術見解,對這些交往的親朋故舊的藝術造詣,并非只有褒揚溢美之詞,也是有疑有斥、褒貶鮮明的,筆者認為周亮工是一位高明的藝術批評家。
文中評論說趙文度沒有一筆不是從古人中出來的;章侯深得古法;鄒衣白有嗜古的癖好;胡長白的筆意古質,頗有五代以前的氣息;樊會公是古人筆意,不是流俗的一派;等等。作者對“古”可謂情有獨鐘。如果說仿古、摹古、泥古,是對那些缺少藝術創(chuàng)新的人并不帶有敬意的評價,古意、古法卻是難得的嘉許了。晚明時期,程朱理學逐漸跌落神壇,失去了尊崇的神圣地位,個性之風崛起,晚明文人追求獨特、自由,遠遠勝于有規(guī)約性完美人格的追求。文人一改前習,欣賞有特點的狂狷癖病的灑落人格,而不是完美的內(nèi)圣外王的人格。在他們看來,有獨特個性才是真正的優(yōu)點。晚明人喜歡不同常態(tài)的病狂、癡癖,慨嘆天下得病的人少,不得病的人多,所以周亮工己意、對于情有獨鐘而津津樂道。
應該說,藝術創(chuàng)新的成熟在于獨辟蹊徑、面目一新,漸漸融入己意,這本來是常識性的問題。而如何理解書中提到的古法、古意、己意的關系呢?取法古人,真正進入藝術體式的傳統(tǒng)中,熟習該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與成規(guī),藝術品味才能在與古代杰作的相濡染玩中得到錘煉提升,所以周亮工對于古法是不排斥的。意高者,必有法。練法增其技巧,練意達其性情。周亮工激賞陳洪綬深得古法、樊會公嗜古人筆意,但深入藝術傳統(tǒng)體式仍是不夠的,周亮工提倡一種進入傳統(tǒng)的超越,或者是超越法度形式的契合傳統(tǒng)狀態(tài)——古意。同樣的意趣,周亮工在他的《印人傳》中表達得非常充分,“予嘗笑近人于圖章,高者至摹擬漢人而止,求其自我作古者未之見也。吳門人極推顧元方能肖漢,然擬議有之,未見其變化也……元方法漢矣,漢人又安得能前乎此者,如元方各為一類摹之耶?陸漢標以予言為是,故作印能運以己意,能運以己意而復妙得古人意,此漢標之所以傳也?!奔匆怨欧ㄈ胧?,探得門徑,然后運以己意超越古法,再與前人以心傳心,妙得古意。
在晚明世風靡麗奢華、嫵媚淺薄的情狀下,更顯示出這種高古意態(tài)的可貴。周亮工慕古雖然不像元代趙孟“古意說”(直追唐人)指向那樣明確,但在竭力反對近世時風上是類似的。所以不論古意、己意,這種個性、情趣、鋒芒、不同世俗之處,恰恰是晚明文人普遍的一種認同。
二、有趣無味的小品化格套
明末印刷業(yè)的發(fā)達,制版的便利低廉等推動了私人刻書風氣的盛行。明清江南文化創(chuàng)作的繁榮(野史筆記、小品文集、詩文、小說、戲曲等興盛),與此不無關系。而像晚明陳繼儒等人還請人收集、匯編各種清言小品,出版后很受歡迎,時人蜂擁購買,這種普遍的社會風尚,勢必在周亮工的作品中折射出來。
周亮工《讀畫錄》所載畫家遺事軼聞大都生動有趣,傳主的音容笑貌到習氣秉性再至其文風藝韻,寥寥數(shù)筆躍然紙上,顯示了作者不凡的文學功底和語言技巧,確有《世說新語》遺風,所以余紹宋也評價“讀之使人忘倦”。這種行文模式明顯看出晚明文壇小品化格式對作者的深刻影響,如寫趙雪江在秋夜泛舟溪水,讓童子捉幾十只螢火蟲放到紗巾中,在雪江行歌自如,讓人感到一種縹緲恍惚的非人境的味道;寫豁達不羈的姜周臣喜歡雅謔,常于宴筵間命人表演戲劇,感動處還熱淚盈眶,痛感時光飛逝,讓人心生逝者如斯的感傷:寫姚若翼用鐘山梅花瓣粘在紙上,用筆稍增干枝,逸韻動人,情趣盎然,堪稱畫壇一段佳話;寫好友周靜香,特意用較大篇幅摘錄了作者過吳門時,他的一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札,寫得別有生趣、詼諧闊達。晚明的一些小品文往往空靈閑適,宛如生活在遠離人寰的世外桃源之中。
當時國家正處于天崩地解、劇烈動蕩之際,然而在晚明小品文中難以嗅到血腥,也很少看到刀光劍影的情形。江山易主,社稷罹難,身處其中的周亮工身世跌宕,卻一味地用小品化的風花雪月掩飾著內(nèi)心激烈的沖突和真實的情感,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他對陳洪綬的記敘。陳洪綬的《歸去來圖》,畫于明亡以后,時年已53歲,是規(guī)勸老友周亮工在明清易祚之際,不要甘心屈節(jié)為清延賣力而作。作品借晉陶淵明的形象來伸舒高潔之志,著力描寫其中的《解印》一段,并題詞日:“糊口而來,折腰而去,亂世之出處?!痹⒁夂苌?,勸誡友人,用心良苦。在周亮工《賴古堂書畫跋》里,記敘了章侯為作者作畫40余幅和這些畫的輾轉流寄的前后經(jīng)歷,有一段耐人尋味:“再索之,舌敞穎禿,弗應也。庚寅北上,與此君晤于湖上,其堅不落筆如昔。”庚寅年恰為順治七年,是當時陳洪綬不滿周亮工賣身仕清才遲遲不肯落筆的。但文中絲毫沒有流露出周亮工的真實情感和陳洪綬的良苦初衷。《讀畫錄》里只是平平淡淡地描述了作者和陳洪綬的交往情誼,像是作者隱藏在很深的角落里,不敢聲張,不露聲色。所以行文中觸摸不到作者的內(nèi)心,使得文章讀起來沒有余音繞梁的回味和飽經(jīng)滄桑的厚重。
這種小品化的外包裝雖然有一定的可讀性,卻掩飾不住思想性的單薄匱乏。真性情本是晚明小品的特色,但不少晚明作家筆下的真,不是情之所至自然而然的流露,而是或者唯恐別人不知其真,或者故意掩飾其真。于是便有意去表現(xiàn)、去追求、去夸張,甚至刻意去制造一種真的感情,真也就扭曲變味。像周亮工筆下的這些傳主們,他們所追求的雅土高致,因時代激蕩,常常給人以苦中作樂之感:而過分的清高自賞,又容易弄真成假。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批評的晚明一些文人的通病是“矯言雅尚,反增俗態(tài)”。晚明小品在自由地抒發(fā)個性、真實地表現(xiàn)日常生活和個人情感世界方面,比傳統(tǒng)古文更為靈活自如。但性靈二字,沒有魂靈的有力支撐則纖弱空泛,看《讀畫錄》總體讓人感到有趣無味,大都如裊裊輕煙淡淡滑過,能夠咀嚼回味者很少。
明清的畫論龐博蕪雜,很少有精致的。繪畫理數(shù)格法也大都沿襲前人,漸趨末流。不像六朝畫論和《歷代名畫錄》等著述,為后世中國畫運立萬古不移之法,立畫道之常道,似源頭活水讓后人閱之不厭,常讀常新。明清畫史畫論大都瑣碎,文學化意韻濃厚,諸如《讀畫錄》之類,其思想內(nèi)核漸漸地干涸,僅只做些學者案頭的考據(jù)。然而,《讀畫錄》對于了解晚明清初時期畫壇略況,包括畫家事略、人事交往、師承流派、風氣習尚、書畫收藏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鑒定范例價值,如“金陵八家”的史跡在書中就記述很多,仍然是學者難以割舍的一部重要美術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