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
攻擊性行為又稱為侵犯行為,是針對他人的敵視、傷害或破壞性行為。幼兒中的攻擊性行為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成人要防止幼兒的習慣性攻擊行為,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進行預防并在幼兒攻擊性行為發(fā)生后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本文從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概述,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幼兒攻擊性行為的預防與矯治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幼兒 攻擊性行為
一、攻擊性行為概述
攻擊性行為又稱為侵犯行為,是針對他人的敵視、傷害或破壞性行為。它可以是身體的侵犯、言語的攻擊,也可以是對別人權利的侵犯。攻擊性行為普遍存在,大到民族戰(zhàn)爭,小到個人之間的口角。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哈特普的研究表明, 3歲時幼兒對受到進攻或生氣的報復傾向,有明顯增加;4歲時身體攻擊達到頂點;一般在5歲以后,由于社會規(guī)范的習得和經驗的積累,幼兒侵犯行為減少,但敵意攻擊卻略有增加。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
幼兒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復雜多變,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環(huán)境包括人與人之間結成的一定的生產關系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思想、理論、信念等等,包括社會公德標準、社會風氣、大眾媒體傳播的內容等,他們直接對幼兒的行為產生影響。例如,中大班幼兒十分喜愛觀看日本科幻片“奧特曼”,但是該片中的暴力鏡頭屢見不鮮。在片中只要一出現問題,都是由“奧特曼”通過暴力來解決,漸漸地,幼兒便會把這種暴力行為看作是一種英雄行為,他們爭先模仿,有些孩子甚至在睡夢中還在模仿“奧特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知不覺的便會把電視中的暴力行為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引發(fā)了攻擊性行為。因此觀看此類影片的幼兒其攻擊性行為較其他幼兒更加突出。
(2)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通過父母的言行、態(tài)度都會對幼兒產生巨大的影響。放任型父母不約束幼兒的攻擊行為,實際上使得這種行為合法化,同時沒有為幼兒提供控制攻擊行為的機會。如小班幼兒小凱的媽媽為了讓其孩子順從、高興地吃飯,對小凱無意中出現的攻擊行為無原則的給以肯定。如讓孩子打自己,并與孩子約定打一下吃一口飯,這一態(tài)度,使這種暴力行為看似合法化,使小凱在主觀上得到肯定,從而大大強化了小凱的攻擊性行為。采取粗暴教育的父母,經常打罵幼兒,幼兒的攻擊性也會較強。如:丁丁的爸爸脾氣十分暴躁,容易生氣,每次只要丁丁一犯錯誤,爸爸就會對他施加暴力,丁丁再怎么求饒也沒有用,久而久之,丁丁便在幼兒園里有意無意地模仿起他爸爸的行為去傷害其她弱小的女孩子。
家庭的結構也是影響幼兒的行為。例如,小秋的父母離異,小秋得不到足夠的關心或教養(yǎng),他平時很自卑,沒有安全感,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持敵對態(tài)度,他很容易被激怒,在班中他總是會和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一有矛盾他便會產生攻擊行為,對其他小朋友進行傷害。
此外,家庭的情緒氣氛也影響幼兒的攻擊行為。一般來說,家庭中充滿矛盾與沖突,幼兒的攻擊行為也較為突出。
(3)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幼兒園教育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教師采取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如,對攻擊性的幼兒一味采用懲罰的方式,態(tài)度粗暴,言語惡劣,表面上是壓制了幼兒的攻擊行為,實際上是為幼兒樹立了一個不良的榜樣,也讓幼兒隨之產生強烈的逆反心里,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攻擊性。
同伴的影響也會引發(fā)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如,當幼兒在班級中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攻擊性行為,他便會模仿學習,產生攻擊行為。當幼兒在班級中處于弱勢,經常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他就有可能進行報復式的攻擊性行為來保護自己。而當幼兒被其他同伴稱為“老大”時,他便會以強欺弱,經常性地無故去攻擊他人,以顯示自己的“強大”。
三、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矯治
(1)成人采取積極引導的方法來處理幼兒中的偶發(fā)攻擊性行為
幼兒之間總是避免不了發(fā)生沖突和矛盾,如奪取他人的物品(玩具、食物、圖片等),為了保護自己的物品,或者是和別人爭奪空間(座位、活動場所等),幫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在游戲時的種種糾紛,或者無故挑釁、欺負他人,報復還擊 (在受到他人的傷害、干擾后對他人進行攻擊)。在這些情況下,幼兒都可能采取攻擊性行為,當幼兒采取攻擊性行為的時候,成人要及時制止,并采取冷靜的態(tài)度,問清是非,幫助孩子分析對錯,對錯誤的一方要嚴肅批評,并且成人要教給幼兒處理矛盾的方法,例如講道理、互相謙讓等。
(2)成人采取正確的育兒方法,避免采用粗暴、放任的教育方式
貝貝是一位中班小朋友,他十分聰明、可愛。小時候,在幼兒園上托班的時候,老師都喜歡逗他,和他開玩笑,結果他在幼兒園變得十分驕橫,誰也管不了他。最后,父母只好講他轉到我們幼兒園。從小班開始,貝貝就不斷的擾亂教學秩序,并動手打人,老師請家長協助教育,貝貝的媽媽采用的是打罵加懲罰,最終的結果是,貝貝到了中班,攻擊性行為有增無減,甚至發(fā)展到威脅老師,說要把因為他不守紀律而不給他玩玩具的老師推到。在班級,幾乎各個小朋友都怕他,如果他看到有小朋友在打架,他會不問緣由沖上去幫助較弱的一方。在班級活動中,他總是要制造一些混亂,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綜上所述,幼兒中的攻擊性行為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成人要防止幼兒的習慣性攻擊行為,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進行預防并在幼兒攻擊性行為發(fā)生后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為幼兒一生的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