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文章就古詩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認為古詩詞課堂教學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開展古詩詞教學、通過朗誦體會古詩詞中的語言美、感悟古詩詞中的哲理、拓展延伸練習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9-0061-01
古詩詞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烙印。古詩詞中的寓意豐富,情感充沛,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知識和領悟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目前古詩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古詩詞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字詞的表面解釋,使得原本意境優(yōu)美、情感充沛的古詩詞在教師的講解下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就不理想。因此,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古詩詞教學的有效開展,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想象中領悟詩詞中蘊含的情感,感受詩詞的意境美,提高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苯處熆梢宰寣W生想象自己正處在茂密的森林中,讓學生騎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騎黃牛的小牧童,吹著手里的短笛。忽然聽見一陣知了聲,想象自己抬起頭,看見知了在樹枝上歌唱,然后停止自己的笛聲,從牛背上跳下來,走到大樹下。教師通過自己的描述,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然后提問學生:你認為小牧童現(xiàn)在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學內(nèi)容。
二、運用多媒體開展古詩詞教學
每一首古詩詞描述的都是一幅畫,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詩詞中的畫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圖畫、音樂等更好地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提高學習的效果。例如學習《詠鵝》這首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音樂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清澈的湖面上,矗立著一座亭臺,楊柳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飄搖。河岸邊,一個小孩朝著湖中游玩的大白鵝拋散谷粒。教學時,將古詩詞與畫面對照,讓學生更加真實、形象地觀看詩中的景色,引導學生融入到詩歌教學中,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畫面中的內(nèi)容描述生動活潑、天真可愛的白鵝形象。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中的景色以及鵝的細致描寫,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達到良好的古詩詞課堂教學效果。
三、朗誦體會古詩詞中的語言美
古詩詞雖然短小,但是其中的字詞的使用十分講究。教師進行教學時,在指導學生理解整篇古詩詞含義的基礎上,也要指導學生對其中個別字、詞進行重點理解,更加深入地領會詩中的意境及思想內(nèi)涵。例如學習《泊船瓜洲》時,教師抓住關鍵詞“綠”,讓學生換上“到”“來”“入”“滿”等詞,并要求學生換字朗讀。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綠”字用得好,不僅寫出春風又一次吹遍了江南岸這一事實,而且把春回大地,江南岸披上了綠裝這一幅春天美景圖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接著教師充滿感情地范讀詩句,把學生帶入意境,體驗其中的情感。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細心體會詩句意境,學生也很快理解了詩句的內(nèi)涵。
四、感悟古詩詞中的哲理
我國的古詩詞有著悠久的歷史,詩詞的種類很多,其中蘊含的哲理也很多。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深入分析,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哲理。例如北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蘇軾的《題西林壁》中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苯處熞嬖V學生領悟其中的哲理: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看待問題和事物,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和結論,要從事物的本質(zhì)出發(fā),從多個角度去客觀、準確地分析和觀察問題。再如南宋著名哲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告訴我們:讀書需要求異求新,學習要不斷讀書,不斷從讀書中汲取新的營養(yǎng),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源頭活水不斷,池水才能清澈見底映照出藍天云影,人只有經(jīng)常開卷閱讀才能滋潤心靈煥發(fā)神采。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云影。以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學習,要堅持開卷不斷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教師要通過精心講解,讓學生深刻感悟其中的哲理。
五、拓展延伸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古詩詞的年代比較久遠,學生的知識和閱歷比較少,要想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中的含義,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寫作背景、作者的經(jīng)歷等進行了解,并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在拓展延伸中融合,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學習《示兒》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拓展練習。師:現(xiàn)在讓我們乘坐時光車,來到七百多年前?,F(xiàn)在你是陸游的兒子,看到此時久臥病床的父親,心中依舊掛念著中原的收復。他雖然面容枯瘦,但是眼神卻依舊堅定,充滿著信念。他用緩慢而深沉的語調(diào)表達自己死后無牽無掛的豁達,但又希望家祭的時候,能夠告訴他中原收復的消息。作為陸游的兒子,你想對他說些什么?陸游對侵略者滿腔的恨,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的愛感染了學生。此時此刻,學生樂于表達,愿意動筆,對陸游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六、結束語
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應加強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程度,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和學習古詩詞。
參考文獻:
[1]劉春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8).
[2]劉春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分析[J].新課程,2014(12).
[3]林惜娥.有關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分析[J].學苑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