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穎
【摘要】試比較作曲在電影《公民凱恩》與《精神病患者》的配樂,來說明赫爾曼的音樂旋律常常是一些簡潔的階梯式樂章。他的音樂給人們的感覺并不是鮮明的大調(diào)和小調(diào)印象,有一種雜糅感,充滿簡單與抽象,卻并不單薄。
【關健詞】配樂;管弦;氣氛音樂
提到作曲家伯納德·赫爾曼,大家可能會想到與希區(qū)柯克合作十余年,創(chuàng)造出許多科幻化、驚悚化、混亂和神秘色彩的配樂,致力于管弦樂實驗性的音效的配樂大師。事實上,二人合作的電影配樂,并不完全代表赫爾曼全部的音樂,更不是其音樂的巔峰時期。
赫爾曼的音樂旋律常常是一些簡潔的階梯式樂章。他的音樂給人們的感覺并不是鮮明的大調(diào)和小調(diào)印象,有一種雜糅感,充滿簡單與抽象,卻并不顯得單薄。這源自他對配器法的熟練精湛之外,自己也親自操刀來完成配器,能將許多讓人耳目一新樂器混搭、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單純簡潔的音樂,它們撞擊出的旋律與和聲有那么一些不同,曖昧于流行與古典之間。赫爾曼不太贊成音樂只是電影畫面的修飾,也不愿意使配樂具有敘事功能,他希望音樂是一種獨立簡單的效果,來表明蒙太奇的速度,張力,或者僅僅制造氣氛。
赫爾曼音樂中的句法特征、和聲原則已經(jīng)與瓦格納和馬勒為代表的中、晚期浪漫派漸行漸遠(盡管在一些抒情性樂章里,依舊能夠隱約辨識出十九世紀末的德奧遺風),雖然并未脫離調(diào)情規(guī)則,但卻模糊了傳統(tǒng)大小調(diào)音樂所具有的聽覺傾向性,使其帶有中性化氣質(zhì),沒有那么強烈的修辭色彩,但與畫面情緒的搭配更加協(xié)調(diào)。[1]
作曲家赫爾曼的早期電影配樂中,《公民凱恩》的配樂顯得較為稚拙,有點初生牛犢的味道。那時候的赫爾曼已經(jīng)有著與當時主流配樂不同的風格,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他不喜歡制作的恢宏的交響配樂,不喜歡十分華麗的音樂曲式,他更擅長的是用單薄細致的管弦音樂,來描繪人物內(nèi)心的心理變化,或緊張,或煩躁,或驚悚。而這些,也常常是他從前輩音樂大師那里獲取靈感,像瓦格納、德彪西以及拉威爾。他已經(jīng)學會用小提琴,長號制造出一種浪漫與傷感,其中,重點的配器是小提琴,通過小提琴的不協(xié)和音加入到電影情節(jié),來表現(xiàn)影片中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與矛盾等心理變化。
在《公民凱恩》電影拍攝的時代,流行音樂配樂日漸興盛之時,赫爾曼仍執(zhí)著于小提琴與長號的音效,并鉆研出既保持古典的風格,又有現(xiàn)代的元素,與流行和時尚的距離若即若離。在《公民凱恩》中有不少交響樂,不過都是古典小品風格,有充滿溫婉的古典小品,弦樂的低沉緊張,銅管的猛烈恢宏,此外,還有美聲唱段,歌劇演唱,充滿了混搭的風格。這一切又和那時日落西山的交響樂配樂不盡相同,但似乎在交響樂的配樂方面,赫爾曼作出了非凡的探索,客觀上使得這種配樂在當時茍延殘喘了一些時間。重要的是,貼切劇情。當時幼年的凱恩正在房前的雪地上無憂無慮地滑雪橇。傳統(tǒng)的古典的音樂配器,貼切地描繪畫面情節(jié)。
雖然此時的赫爾曼尚未形成獨立風格,但音樂中已經(jīng)流露出對管弦樂緊張音效的偏愛而成為自己的標簽。配樂在當時吸引人的仍是那些淺吟低唱中暗含緊張情緒的片段,在《公民凱恩》中,赫爾曼大量的管弦樂弱奏為影片營造出肅殺環(huán)境氛圍,這是他對管弦緊張音效的批量使用,與此同時,他技巧性地將明亮歡快的樂段點綴其中,來舒緩巨大的沉悶與壓抑,雖然,整部配樂依然形成巨大的陰影氛圍籠罩在影片中。
影片中的音樂惜取筆墨,簡潔明了卻又客觀上增加了劇情的容量。比如事業(yè)正處于顛峰的凱恩和總統(tǒng)的侄女結(jié)了婚,舒緩輕柔的三拍圓舞曲襯托下,他們的柔情和對話,漸漸延伸到表情、服飾和發(fā)型的變化之些方面,音樂的情緒、節(jié)奏和旋律也在變化,將蒙太奇的隱喻或象征表現(xiàn)和延伸出來,使得影片用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篇幅大大減少。音樂在這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xiàn)是,它不限于滿足畫面的視覺效果,而是深入到劇情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音樂只應該作為一種整體去發(fā)揮作用,而不應滿足于重復或擴大視覺效果,這就是我所謂的“氣氛音樂”。音樂應當細致入微地去參與創(chuàng)造作品在美學和戲劇方面的總格調(diào)。[2]
《公民凱恩》的音樂已經(jīng)有了后來的赫爾曼式音效的雛形。在管弦樂的張力實驗上,青年時代的赫爾曼在節(jié)奏和強弱處理上特點鮮明,音效對比突出,少有平鋪直敘式的悠揚婉轉(zhuǎn),銅管突然爆炸轟鳴足令人印象深刻。這些手法奠定了赫爾曼以后的創(chuàng)作思路。
《精神病患者》是赫爾曼在巔峰期配樂作品,他將自我風格發(fā)揮到極致,與早期的《公民凱恩》相比,這部配樂的空間感十足,對旋律控制游刃有余。影片中的很多曲目都是主題旋律的變奏樂段,飽滿的強音和層次感十足的弦樂音階變化,體現(xiàn)赫爾曼鎮(zhèn)定自若的控制力。
開場的一陣喧囂后,是數(shù)段極為安靜的弱奏,仿佛黑云壓城一般,隨時會有暴風雨。隨著影片的推進,謀殺案出現(xiàn),弦樂組終于暴發(fā),用一連串不和諧高音把氣氛再次推向高潮。在類似神經(jīng)質(zhì)的情緒發(fā)泄后,樂隊回到暗流涌動的狀態(tài)。往復循環(huán),波段起伏一般。
與《公民凱恩》不同,這次赫爾曼在旋律上下足功夫,使樂隊即便在弱奏部分也有著跌宕起伏的戲劇效果。而強奏部則簡單明快。弦樂波段循環(huán)與頻繁的弱奏部分高低錯落,相映成趣。
縱觀整部配樂,雖然彌漫著大量的樂隊弱奏,但弱奏部分的戲劇表現(xiàn)力明顯比《公民凱恩》有渲染力,不再是單一乏味的沉悶簡單音效,旋律中暗含的黑暗肅殺氣氛令人時刻處于緊張狀態(tài),加上弦樂組的狂躁亂舞,使音樂呈現(xiàn)出攝人心魄的色調(diào)。如開車的第三段,在瑪麗安內(nèi)心正值矛盾,音樂節(jié)奏是快速的,有低音提琴和小提琴高低錯落,但音量很弱,而她內(nèi)心的不安與焦急已經(jīng)渲染到了極致。
參考文獻
[1]王詩元著.電影散場音樂留步[M].成都時代出版社,62.
[2][法]馬塞爾·馬爾丹著,何振淦譯.電影語言[M].中國電影出版社,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