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岳凌
熙熙攘攘,人來人往,這本是城市最為普通的生活常態(tài),但各種突如其來的事件則猶如一記重拳,會將所有的平靜打破,給城市帶來傷害,甚至奪去許多無辜人的生命。面對毫無預兆的各類突發(fā)事件,我們唯有做好防衛(wèi)工作,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技術保障,為安全護航
絢爛的燈光,鱗次櫛比的高樓,繁華的外灘卻在新年來臨之際經歷了踩踏事件,釀成的慘劇讓人唏噓不已。看似平靜的人群一旦達到一定的密度便猶如一堆瞬間便可引燃的炸藥,一個小小的意外就會使原本有序移動的人群瞬間混亂,引發(fā)騷亂。面對數目龐大的密集人群時,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的踩踏事件再次發(fā)生呢?
1883年6月16日,英國桑德蘭市多名兒童在觀看演出時發(fā)生踩踏事件,導致183名兒童死亡。此后英國通過法案,規(guī)定所有的公共場所,特別是人流密集的學校和醫(yī)院,都必須使用一種安全逃生門。安全逃生門的醒目標志便是門上安裝的橫杠,當橫杠上的壓力達到某個數值,不管門是否上鎖,安全逃生門都會自動開啟,減小在室內發(fā)生踩踏事故的可能。英國施行此項規(guī)定之后,美國等許多發(fā)達國家紛紛效仿,為公共安全保駕護航。在中國,一些大型商場、娛樂場所往往也配備這種安全門,起到預防密集人流引發(fā)的事故。
對于室外密集人流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流動人群的動態(tài)追蹤和及時預報是室外密集人群管理的關鍵。有專家指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劃定網格單元,對網格單元內的人群密度和流向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一旦某單元內的人口密度超出臨界數值時,便向密集人群發(fā)出預警信息,預防災難事故發(fā)生。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琳瑯滿目的App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的便捷。借助智能預警App,大型活動的主辦方可以為特定人群提供預警信息,也可以通過授權第三方提供推送服務,為密集人群提供實時的人群流量信息,同時也可為執(zhí)勤警力的密集人群管理提供參考,以便采取限流、疏散等必要的應對措施。
公交車是我們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盡管不時發(fā)生的自燃、爆炸事故會讓我們對人身安全有所擔憂,但如果合理利用公交車上配備的逃生工具,完全有可能成功避險。
當公交車遭遇自燃引發(fā)故障,車門無法正常開啟時,通過按壓車內的應急斷氣開關(通常安裝在前后車門上方),就可以切斷氣路,釋放氣壓,從而手動打開汽車車門,幫助逃生。
當公交車發(fā)生較小火勢的火災時,利用公交車上配備的車載滅火器便可阻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公交車的車載滅火裝置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自動滅火裝置通常安裝在公交車的發(fā)動機艙內,一旦發(fā)動機溫度異常,或出現火苗、高溫煙霧時,自動滅火裝置一般會噴射出超細干粉,將火撲滅。手動滅火裝置是車上配備的滅火器,有干粉、泡沫等多種,一般放置于司機座位的后方和后車門邊,可用于快速滅火。
除了滅火器,公交車的安全錘也是我們在突發(fā)情況下,一時無法及時疏散時的救命關鍵。當車門無法打開,或者由于乘客過多,一時無法及時疏散時,安全錘便成了救命的關鍵。緊急情況下,使用安全錘的錘尖,猛擊玻璃窗戶的特定位置。當玻璃產生蜘蛛網狀裂紋時,用錘子再砸?guī)紫戮湍軐⒉A槠宄杆偬与x車廂。
現如今,公共場所普遍安裝了火災感應器,能夠在火災發(fā)生初期感應出煙霧和熱輻射的產生,并發(fā)出預警,在關鍵時刻為挽救生命提供寶貴的時間。室內火災往往伴隨著濃煙的產生,在逃離過程中應尋找濕毛巾等物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煙霧導致昏迷、窒息等問題,錯失最佳逃生時機。火災發(fā)生時,電路系統往往也會發(fā)生癱瘓,使得照明系統也無法正常發(fā)揮作用。新近出現的照明式消防噴頭便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具備傳統的消防噴灑系統,照明式消防噴頭還帶有一個微型發(fā)電照明系統。一旦發(fā)生火災,這種噴頭不但會及時噴水,還能通過水流驅動產生電能,為安裝在其上的LED燈提供照明,指明疏散、逃生路線。
突發(fā)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應對突發(fā)事件,保障公共安全,我們身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設計就能發(fā)揮大的用處,幫我們渡過難關。但更加重要是,我們每個人心里都要點亮一盞守護安全的明燈,筑起安全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