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武漢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武漢430072)
“宋畫力求要廣泛地表現(xiàn)當(dāng)時的士農(nóng)工商、漁樵耕讀各種人物的生活情景,以顯示宋代是一個人人安居樂業(yè)的‘太平盛世’。因此宋畫常帶有風(fēng)俗畫的性質(zhì)?!保?]8歷史上的南宋,軍事孱弱、偏安一隅,但其城市經(jīng)濟(jì)卻發(fā)展迅速,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從北宋開始出現(xiàn)的旨在表現(xiàn)當(dāng)時社會的不同側(cè)面的風(fēng)俗畫,這時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并得到上至達(dá)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社會需求量的增加又反向刺激了風(fēng)俗畫創(chuàng)作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因此,南宋成為中國古代美術(shù)史上風(fēng)俗畫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這時期的風(fēng)俗畫題材多樣、風(fēng)格各異、名家輩出,其中畫家李嵩就是較突出的一位。而其代表作之一的《骷髏幻戲圖》尤以表現(xiàn)內(nèi)容之奇詭為后世收藏家與研究者所關(guān)注。
目今存世的一幅傳為李嵩作的《骷髏幻戲圖》,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為一幅27.1*26.1的扇面冊頁,絹本設(shè)色,畫面左側(cè)署有李嵩名款。畫上鈐有“會侯珍藏”、“信公珍賞”等幾方收藏印。整幅畫左側(cè)繪一頭戴黑紗幞頭,身著透明對襟長衫的大骷髏。其左前方,斜橫著一副擔(dān)子,挑著一副箱籠,內(nèi)盛篋奩、草席、雨傘、包裹等物,似乎要說明大骷髏為游方藝人。大骷髏右手操縱著一具提線傀儡,此傀儡為一小骷髏模樣。其雙臂前伸,懸腕沉肘,弓腰蹲步,整體姿態(tài)作蹲騎狀,似在逗引其對面匍匐著的嬰孩。嬰孩為傀儡戲所吸引,做向前撲爬狀,右手五指乍開,夠向小骷髏??芘c嬰孩基本位于畫面中央。嬰孩身右,繪一身穿對襟旋襖的婦女,伸張雙臂,做出欲探身阻止或抱起嬰孩的姿態(tài)。大骷髏身后,亦有一婦人盤腿而坐,懷抱嬰孩,坦開衣襟,做哺乳狀;而她的目光則越過大骷髏,關(guān)注著畫面中央的傀儡戲與嬰孩。婦人背倚著一座磚砌方臺,臺上正中立一木牌,上有楷書“五里”字樣。
此冊頁對幅為黃公望作、王玄真題寫的小令《醉太平》: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dān)苦和愁??軆哼€將絲線抽,弄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識破個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單堠。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癡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書,右寄《醉中天》。
這是現(xiàn)存關(guān)于該圖所描繪內(nèi)容的最早文字記載,在明人孫鳳所編《孫氏書畫鈔》中亦有收錄[2]第二集,261。另據(jù)明代書畫鑒藏大家陳繼儒《太平清話》記載,這幅圖也曾被他收藏過:
余有李嵩《骷髏》團(tuán)扇絹面,大骷髏提小骷髏,戲一婦人。婦人抱小兒乳之,下有貨郎擔(dān),皆零星百物,可愛。又有一方絹,為休休道人、大癡題。金壇王肯堂見而愛之,遂以贈去。[3]
但是,李嵩所作《骷髏幻戲圖》可能不止此一幅。明代顧炳的《顧氏畫譜》就收入一幅李嵩《骷髏圖》木板畫。其對幅則是明代吳來庭題《李嵩骷髏圖跋》:
李嵩,錢唐人,精工人物,佛像尤絕,觀其《骷髏圖》,必有所悟,能發(fā)本來面目意耳。為李從訓(xùn)養(yǎng)子,頗得其遺妙,尤長界畫,光寧理三朝畫院待詔?!雌謪莵硗ィ?]
又清人吳其貞在其《書畫記》中也有關(guān)于李嵩《骷髏圖》的記載:
李嵩《骷髏圖》,紙畫一小幅,畫在澄心堂紙上,氣色尚新,畫一墩子,上題三字曰“五里墩”,墩下坐一骷髏,手提一小骷髏,旁有婦乳嬰兒于懷,又一嬰兒指著手中小骷髏,不知是何意義。識二字曰李嵩。[5]
這兩幅《骷髏圖》從質(zhì)地上就與故宮藏本不同。由此可以推想,在元明清三代流傳有多件被認(rèn)為是李嵩所作的《骷髏圖》,就像現(xiàn)存有四件題為李嵩的《貨郎圖》一樣。這些作品可能是李嵩真跡,也可能是后世摹本或偽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自南宋至明末清初,李嵩一直被認(rèn)為是擅繪《骷髏圖》的代表畫家,而《骷髏圖》也往往以“李嵩作”(無論是否真是李嵩所作)的面目流傳或被收藏。
較之于前代的骷髏母題圖像,《骷髏幻戲圖》不僅造型精準(zhǔn)度大大提高,所描繪的內(nèi)容亦十分奇特,明顯是含有深層意蘊的。誠如吳來庭所言:“觀其《骷髏圖》,必有所悟,能發(fā)本來面目意耳。”而其“本來面目意”究竟為何,自古至今一直是眾說紛紜。按南宋時期,是中國宗教向世俗化、平民化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期。如劉浦江所言,此時“佛教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唐代義學(xué)宗派的衰落和新禪宗的崛起,以及佛教前所未有的社會影響。道教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神仙信仰的動搖、內(nèi)丹術(shù)取代外丹術(shù),以及南宋金元時期新道教的興盛,道教從上層社會走向民間社會,民眾道教成為主流?!保?]將《骷髏幻戲圖》的創(chuàng)作置于這樣的宗教視域下,再結(jié)合相關(guān)傳世文獻(xiàn)的考察,筆者認(rèn)為該圖透露出南宋宗教普遍社會化的歷史事實,即《骷髏幻戲圖》是一幅富含宗教意蘊的風(fēng)俗畫。
道教在經(jīng)歷了由南北朝至唐代的貴族化發(fā)展后,至北宋開始了世俗化的轉(zhuǎn)向,南宋新道派的出現(xiàn)則標(biāo)志著平民化成為此時道教發(fā)展的主流。①關(guān)于南宋道教世俗化的具體情形,可參考劉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載于《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2期;楊倩描《南宋宗教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而道教對民間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即是其生死觀的傳播。《骷髏幻戲圖》即很有可能蘊含有道教生死觀,起碼是可以在這種生死觀的理路上進(jìn)行解讀。
上文提到黃公望作、王玄真題《醉太平》是今存最早的關(guān)于李嵩《骷髏幻戲圖》的文字記載??键S公望曾被誣入獄,出獄后遂親近佛老,最終皈依元代盛極一時的全真教,與金篷頭、莫月鼎、冷啟敬、張三豐等高道過從甚密。王玄真是黃公望的弟子,也是全真教徒,并撰有《丹陽祭煉內(nèi)旨》。從《醉太平》曲末題署可知,此小令寫于元至正十四年春,正是黃公望去世的當(dāng)年,此時這師徒二人已然入道多年。作為道士的黃公望在解讀這幅骷髏圖時自然會滲入全真教的思想。曲子開首一句便是“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dān)苦和愁”。這顯然是指操縱傀儡的大骷髏。畫中的一擔(dān)行李被黃公望比喻成愁苦。但這具體指什么樣的愁苦?指誰的愁苦——骷髏還是婦孺?下面又有“識破個羞哪不羞”句。識破什么?這些黃公望都沒有明說,僅是點到為止式的暗示。但是黃公望以全真道士身份評介《骷髏圖》,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全真教創(chuàng)始人王重陽及其弟子譚處端等關(guān)于骷髏的詩畫創(chuàng)作。
王重陽主張性命雙修的修持方式,提出“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財氣、攀援愛念、疑愁思慮,此外更無良藥矣?!保?]第19冊,729為了讓弟子能戒去色心,蠲除愛欲,王重陽曾多次畫《骷髏圖》并賦詩詞以警示門人。如其作《警丹陽夫婦》詩勸導(dǎo)二人拋開愛欲,遁入道門:“堪嘆人人憂裹愁,我今須畫一骷髏。生前只會貪冤業(yè),不到如斯不肯休?!保?]第25冊,779現(xiàn)存《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等詩文集中還收有其《自畫骷髏》、《畫骷髏警馬鈺》、《嘆骷髏》,《骷髏歌》等一批與骷髏或《骷髏圖》有關(guān)的詩作。在今山西芮城全真教祖庭永樂宮的重陽殿內(nèi)東、北、西三壁繪有《王重陽畫傳》,共五十組圖。其中西壁上有一幅被命名為《嘆骷髏》的圖像。畫面中央繪一年長男子面朝右方坐于松下石上,左手提一幅骷髏畫立軸,右手指畫,作解說狀。此應(yīng)為王重陽。下面右邊立有一男一女,抱拳拱手,神態(tài)虔敬,在認(rèn)真傾聽年長者講道。左邊亦立有一男一女二人,女子手提瓦罐,可能是仆從。這即是全真教祖借《骷髏圖》勸道說法的場景再現(xiàn)。
另全真七子中的譚處端在接引弟子時也曾如法炮制,自作骷髏詩畫以啟悟后學(xué)。如《骷髏歌》云:
骷髏骷髏顏貌丑,只為生前戀花酒。巧笑輕肥取意歡,血肉肌膚漸衰朽。漸衰朽,尚貪求,貪財漏罐不成收。愛欲無涯身有限,至令今日作骷髏。作骷髏,爾聽取,七寶人身非易做。須明性命似懸絲,等閑莫逐人情去。故將模樣畫呈伊,看你今日悟不悟。[7]第25冊,851
這首歌謠可能于警示世俗、勸度后學(xué)的宗教實踐活動中演唱,據(jù)“故將模樣畫呈伊”一句推測,演唱時可能配套有骷髏圖的展示,甚至有可能是邊唱邊畫的宣教形式。范德裕曾形容譚作“骷髏落魄歌警悟世人,皆包藏妙用,敷暢真風(fēng),引人歸善,甚有益于時也。”[7]第25冊,845
全真教認(rèn)為俗世之人無非是“白為骸骨紅為肌,紅白裝成假合尸”[7]第25冊,691。他們畫骷髏圖,作骷髏詩就是要警示教徒死生無常,想要羽化登仙,必須凈心修煉:“欲要心不亂,般般都打斷。子
午卯酉時,須作骷髏觀。”[7]第25冊,747
全真教這種視生死為自然的觀念顯然是源于老莊的。徐琰在《廣寧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師道行碑》中討論全真教與道家的關(guān)系時說:
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莊……迨乎金季,重陽真君不階師友,一悟絕人,殆若天授,起
于終南,達(dá)于昆侖,招其同類而開導(dǎo)之,鍛煉
之,創(chuàng)立一家之教,曰全真。[7]第19冊,740
《莊子·至樂》中所謂“嘆骷髏”的寓言即反映了這種“齊生死”的觀念: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故及此乎?”于是語卒,援髑髏,枕而臥。
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wù)咚妻q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摈求t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鼻f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fù)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fù)為人間勞乎!”[8]
莊子在此設(shè)計了一個“左右互搏”的文字游戲。一方面,讓“莊子”直接出場,扮出一副傷逝悼亡的臉孔,以生人之心悲死者之苦;另一方面,又借骷髏之口,托夢“莊子”,暢言離世之樂,在世之苦,斷然謝絕“莊子”使之復(fù)生的好意。這是“莊周夢蝶”與“濠梁之辯”的復(fù)合:“枕髑而臥”的“莊子”與“夢蝶”時一樣,穿梭于夢醒之間,不過這里的夢境與現(xiàn)實又和生死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究竟是人生如夢,抑或逝者如斯;生與死到底哪個才是人之本質(zhì)存在方式?“嘆骷髏”的“莊子”也與在“濠梁之上”的“莊子”一樣,本想居高臨下地勸教別人,不想反掉進(jìn)了對方的邏輯陷阱。莊子讓骷髏羅列在世的種種勞苦與牽絆,旨在說明生無需欣喜,死亦未必可惡,闡述了人之生死相通的道理。
《列子·天瑞》篇中,錄有一條列子與弟子百豐關(guān)于骷髏的議論:
子列子適衛(wèi),食于道,從者見百歲髑髏,攓蓬而指,顧謂弟子百豐曰:“唯予與彼知而未嘗生未嘗死也。此過養(yǎng)乎?此過歡乎?種有幾:若蛙為鶉,得水為藚,得水土之際,則為蛙蠙之衣……燕之為蛤也,田鼠之為鶉也,朽瓜之為魚也,老韭之為莧也……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久入于機。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9]
這一故事套式顯然借鑒于《莊子·至樂》,所要傳達(dá)的“未嘗生未嘗死”的“齊生死”觀,也源于莊子。不同的是,莊子是通過比較“生之累”與“死之樂”來論證生死無別,甚至“生不如死”;列子則敷衍“萬物化生”的脈絡(luò),推導(dǎo)出近似于“生死輪回”的結(jié)論。
漢魏以降,玄老日盛。玄風(fēng)熏染下,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髑髏母題的文學(xué)作品,表現(xiàn)了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辨。東漢張衡撰《髑髏賦》,大致敷衍《莊子·至樂》而成篇。張衡索性以莊子充當(dāng)髑髏,抒發(fā)“死為休息,生為勞役”的感嘆;倡導(dǎo)“不行而至,不疾而速”[10]的治世觀。明代孫緒《無用閑談》中評論道:“張衡《髑髏賦》,大率出于莊子馬捶之問……如此類甚多,幾于抄寫《南華》全文矣?!保?1]三國魏曹植作《髑髏說》強調(diào)生前的努力奮斗,反對墜入冥冥空想而虛度平生。西晉的左思亦有《髑髏賦》。他們的思想大抵與莊子一致,都反映了不肯對現(xiàn)世妥協(xié)、無拘無束的逍遙心態(tài)。有所不同的是略晚于曹植的三國魏呂安的《髑髏賦》:
躊躇增愁,言游舊鄉(xiāng),惟遇髑髏,在彼路傍,余乃俯仰咤嘆,告于昊蒼,此獨何人,命不永長,身銷原野,顧曝大荒,余將殯子時服,與子嚴(yán)裝,殯以棺,遷彼幽堂,于是髑髏蠢如,精靈感應(yīng),若在若無,斐然見形,溫色素膚,昔以無良,行違皇干,來游此士,天奪我年,令我全膚消滅,白骨連翩,四支摧藏于草莽,孤魂悲悼乎黃泉,余乃感其苦酸,哂其所說,念爾荼毒,形神斷絕,今宅子后土,以為永列,相與異路,于是便別。[12]519
這里的骷髏似乎還留戀塵世,未看破世間的各色欲望。
現(xiàn)在我們反觀黃公望的那首小令,顯然也是寄寓了類似的“齊生死”的觀念的。所謂“苦和愁”可以是《至樂》篇中的“生人之累”、張衡所謂的“生為勞役”抑或曹植筆下的“勞我以形,苦我以生”[12]192;也可以是呂安感喟的“四支摧藏于草莽,孤魂悲悼乎黃泉”。不論生死,只要還存“我執(zhí)”便有愁苦。所謂“識破”便是“把從來恩愛眷戀,圖謀較計,前思后算,坑人陷人底心,一刀兩段去。又把所著底酒色財氣,是非人我,攀緣愛念,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罷盡。外無所累,則身輕快,內(nèi)無所染,則心輕快,久久純熟,自無妄念……塵垢凈盡,一物不留……自然顯露自己本命元神,受用自在,便是個無上道人也?!保?]第23冊,719也就是實現(xiàn)了莊子所謂“逍遙無待”的境界。
黃公望在小令里還描述了畫面中“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弄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的情景?!翱堋痹谒未郧翱梢詫懽骺呃堋⒖呃?、魁儡、魁壘等。陳志良曾提出“傀儡”發(fā)音不像漢語,可能“是外來的語言,不是我國原有的名稱?!比毡緦W(xué)者鹽谷溫也認(rèn)為“傀儡”是譯音[13]。但常任俠很早就曾指出,作為后世門神之一的郁壘,與傀儡、畏累,發(fā)音相近[14]。之后,邢公畹亦論證了“傀儡”是漢語中的一個雙音節(jié)詞,與“鬼”或“鬼魂”同源,不是外來語的音譯[15]??当3蓜t認(rèn)為“傀儡”與“骷髏”應(yīng)為一音之轉(zhuǎn),其共同的來源是“髑髏”,先秦時已普遍使用[16]。所以“傀儡兒”即是指大骷髏?!靶幼印碑?dāng)然是大骷髏手中的提線小骷髏。
大骷髏所逗的“冤家”則是畫面中央匍匐的嬰孩了。“嬰孩圖”是宋代風(fēng)俗畫中一個頗為流行的主題,后來發(fā)展為“百子圖”,寓有“多子多?!敝?,為民間所喜聞樂見。故亦有藏家和研究者將《骷髏幻戲圖》歸入“嬰孩圖”一類。但是從道教修煉的角度來看,“嬰孩”(或稱“嬰兒”)則有著特殊的含義。
在道教外丹派中,“嬰兒”是煉丹隱語,指煉丹用的鉛;與其相對應(yīng)的“姹女”是指煉丹用的汞。如五代崔希范《入藥鏡》彭好古注:“嬰兒者,金也,水也,情也;姹女者,木也,火也,性也?!保?]第20冊,811他們認(rèn)為二者交合,乃結(jié)圣胎,服用后即能成仙,即所謂:“姹女妖嬈性最靈,嬰兒二八正青春,黃婆媒合為夫婦,產(chǎn)出明珠無價珍?!保?]第20冊,808在內(nèi)丹道教中,這兩個詞的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嬰兒”借指人之情,“姹女”指人之性。與之相關(guān)的還有“結(jié)胎脫體”,指“姹女”、“嬰兒”交合后,精氣神合煉,即結(jié)金丹,結(jié)圣胎,修煉成仙。南宋周無所《金丹直指》:“結(jié)胎脫體,譬超凡入圣之意。但能心不附物,神歸氣復(fù),所謂換結(jié)圣胎;抱養(yǎng)月深,神金氣化,所謂脫體也?!保?]第24冊,93全真教七子之 首的馬鈺作有《示門人》詩解釋得最為明白:“夫大道無形,氣之祖也,神之母也。神氣是性命,性命是龍虎。龍虎是鉛汞,鉛汞是水火,水火是嬰姹,嬰姹是陰陽,真陰真陽即是神氣。種種異名,皆不用著,只 是 神 氣 一 字?!保?]第32冊,155另 外,在 內(nèi) 丹 派 看來,精氣神三者,先天本是一體,后天分而為三。生人是一生三,而成仙則必須從三返一?!段蛘嫫吩疲骸叭蚁嘁娊Y(jié)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圣基?!保?]第3冊,10劉一明解釋說:“和合四象,攢簇五行,則精氣神凝結(jié),曰三家相見,名曰嬰兒,又曰先天一炁,又曰圣胎,又曰金丹?!彼浴皨雰骸蓖嘀浮笆ヌァ?,即由三返一的純陽之體,也是老子所謂“復(fù)歸于嬰兒”的狀態(tài)。這個意義的“嬰兒”有時也被稱為“童子”。陳摶即以童子來喻說太虛的境界:
渾渾淪淪,不知不識,童之體也;太虛無為,莫滯莫著者,童之用也;春風(fēng)秋月,靄乎可親者,童之品也;純純穆穆,毫垢胥捐者,童之量也……惟能保章之相,乃能辯理欲關(guān)頭;惟其還此童之質(zhì),始得判仙凡界限。似在心,心失養(yǎng)便非童;理寓玄,玄不悟難云童。[17]
《骷髏幻戲圖》中將骷髏與嬰孩并置,從道教的角度看或許也是其修煉理論的一種圖示。在孫鳳編《孫氏書畫鈔》中收錄一篇《題李嵩畫〈錢眼中坐骷髏〉》的畫跋,撰人不詳。原文作:
塵世冥途,鮮克有終;丹青其狀,可以寤疑。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嗜物不衰。顧青草之委骨,知姓字之為誰?錢眼中坐,堪笑堪悲。笑則笑萬般將不去,悲則悲有業(yè)相隨。
今觀汝之遺丑,覺今是而昨非。[2]第二集,260-261
此跋雖未對畫面內(nèi)容做出具體交代,但指出李嵩此畫的創(chuàng)作目的是寤疑辨惑,令觀者睹畫警醒,不可貪得無厭,自遺其丑。這也可從旁證明李嵩的骷髏畫往往是含有勸解意蘊的。
圖1
前引吳來庭《李嵩骷髏圖跋》先說李嵩擅長工筆人物畫并特別強調(diào)“佛像尤絕”,接著聲稱“觀其《骷髏圖》,必有所悟”,原因是本圖“能發(fā)本來面目意”。吳氏顯然是在佛教語境下解讀《骷髏幻戲圖》的。這說明至遲在吳來庭所處的時代關(guān)于此圖的接受中,已蘊含有佛教思想因素。至于佛教思想是否李嵩《骷髏圖》的“本來意”,則是下文要論證的。
按佛教有所謂“白骨觀”,為五門禪法之一。通常由不凈觀、白骨觀、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部組成,主要目的是熄滅對色身的貪戀?!鞍坠怯^”是將人觀想成一具白骨,如《禪秘要經(jīng)法》記載佛陀教誡阿難:
(白骨觀)當(dāng)自觀身作一白骨人,極使白凈,令頭倒下,入胯骨中。澄心一處,極使分明。此想成己,觀身四面,周匝四方,皆有骨人……乃至見于無量無邊諸白骨人,紛亂縱橫,或大或小,或破或完……諦觀是己,當(dāng)自思惟,正有縱橫,諸雜亂骨,何處有我,及與他身。爾時行者,思惟無我,身意泰然,安隱決樂。[18]第十五卷,245
在這種觀想禪法的支持下,佛教常常利用骷髏或骷髏形像來說法、度人。如《增壹阿含經(jīng)》卷二十描述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曾反復(fù)“取死人髑髏授與梵志”,問其“此是何人髑髏?為是男耶?為是女乎?復(fù)由何病而取命終?”等問題,借用髑髏來演說“人死因緣”,勸教鹿頭梵志勤修精進(jìn),以期實現(xiàn)“生死已盡,梵行已立”的至高境界。[18]第二卷,650-652
佛教美術(shù)文獻(xiàn)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骷髏形象。據(jù)《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記載,佛祖曾囑咐給孤獨裝飾施園時“于房內(nèi)應(yīng)畫白骨髑髏”。[18]第二十四卷,283在印度佛教和藏傳佛教中,許多金剛、明王的造像佩戴有骷髏頭串成的項鏈或頭飾,或者手持嘎巴拉(Kapalas)。所謂“嘎巴拉”即梵文“骷髏杯”,用人頭骨制成,為佛教儀式中的一種法器。如《佛說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jīng)》中描述六面十二臂的焰鬘得迦大忿怒明王即是“左第一手執(zhí)髑 髏?!保?8]第二十一卷,82并 且依 照 執(zhí) 行 的 儀 式 不同,嘎巴拉中盛放的內(nèi)容亦不同:或“以髑髏滿盛輸尼帝”、或“用摩賀嚩舍安髑髏內(nèi)”、或“以藥丸安在髑髏內(nèi)”、或“用自死童女頭發(fā),合發(fā)為索,于黑月八日安髑髏中”。甚至大忿怒明王像本身就有用人骷髏雕造的,據(jù)說有了這種造像,“持明者不須法事精熟,但一向供養(yǎng)能成就一切事”。[18]第二十一卷,84,86,87,88
漢傳佛教中,也存在許多骷髏圖像。20世紀(jì)初德國探險家在新疆發(fā)現(xiàn)了大約為公元500年前后的繪有骷髏的繪畫作品,其后斯坦因在吐魯番地區(qū)的壁畫中又發(fā)現(xiàn)了繪于公元6—8世紀(jì)的骷髏形象。①關(guān)于新疆漢傳佛教骷髏圖像考古發(fā)掘詳情,可參考利普斯《事物的起源》,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這些大多出現(xiàn)于佛教石刻或壁畫之中的骷髏,無疑是隨著佛教藝術(shù)一同被傳播到中國來的。在現(xiàn)存佛教壁畫,如《眾魔怖佛》、《明王像》、《尸林修行圖》等作品中,所描繪的主要是骷髏的形象,具有明確的宗教象征意義。
由于同以骷髏主題來表達(dá)對生死苦樂的思考,佛教的“白骨觀”漸與老莊的“齊生死”觀產(chǎn)生了雜糅;甚至借助老莊傳統(tǒng)下的“嘆骷髏”文學(xué)母題來宣說釋家的生死觀。至遲到宋代,骷髏主題的佛教講唱文學(xué)作品已在世俗中流行。刻于明萬歷二十九年的宋代寶卷《嘆世無為寶卷》中附有《嘆世警浮清音之同骷髏二十一首》,其中第一首以“嘆骷髏”開頭,篇幅比較長:
嘆骷髏,七尺骷髏資易慳;貪財寶,出息難期入息。十方男女休怪我,誰知苦口是良藥。這骷髏是死骷髏,睜眼喘氣活骷髏……
其他各首均以“骷髏兒,嘆你”開頭,格式整齊:
骷髏兒,嘆你,不知僧骷髏、俗骷髏,或是宰相共王侯?;蚴悄绪俭t、女骷髏,榮華富貴做骷髏,百年光景如捻指。骷髏兒,今朝一日無常到,骷髏兒,問你,真人真人在那里?[19]
這寶卷明顯是在宣揚佛教“白骨觀”?!鞍坠怯^”在宋代文人中亦較有影響。如蘇軾寫有《惠州祭枯骨文》,其中言道:“爾等暴骨于野,莫知何年……但為藂冢,罕至全軀。幸雜居而無靡爭,義同兄弟;或解脫而無戀,超升人天”。[20]其詩《髑髏贊》云:“黃沙枯髑髏,本是桃李面。而今不忍看,當(dāng)時恨不見。業(yè)風(fēng)相鼓轉(zhuǎn),巧色美倩兮。無師無眼禪,看便成一片?!保?1]文與詩都是承《莊子·至樂》“嘆骷髏”的題材而來,但內(nèi)里的宗教思想?yún)s發(fā)生了變化。文中祈禱枯骨“超升人天”;詩中勸誡人們要警惕美色的誘惑,要具“無師無眼禪”。這些都是佛家思想的表現(xiàn)。以上材料均說明在宋代“嘆骷髏”題材的文藝作品中已經(jīng)滲入了佛教因素。
那么,在這樣的宗教文化氛圍中,《骷髏幻戲圖》的繪制包含有佛家義理,甚至就是為弘法提供形象教材也是很有可能的:世人不過具有一副“臭皮囊”,終究要化成一具骷髏?;蛟S畫面中的婦人與大骷髏;嬰孩與小骷髏恰構(gòu)成相互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用以警示觀者人生無常,四大皆空。
另外,《骷髏幻戲圖》的畫面內(nèi)容,主要是表現(xiàn)以骷髏做戲——讓僵死的骸骨如生人一般活動起來。這一點與佛教中的所謂“骷髏法”十分相似。前文提及骷髏杯是用于佛教儀式中的法器;“骷髏法”亦是佛教,尤其是密宗的一種以骷髏為主要法器的宗教儀式?!肚Ч庋塾^自在菩薩秘密法經(jīng)》記“髑髏法”云:“若人欲使令一切鬼神者,當(dāng)作髑髏法。其縛鬼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yán)如前所說。唯右手執(zhí)髑髏杖,左拳安腰。畫像已,其印相左拳安腰。右手屈臂舉上作金剛?cè)?,以印作召勢?!保?8]第二十卷,124《佛說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jīng)》卷三所記更為詳盡:
今說髑髏,須用左手執(zhí)捉加持。持明者用木作一髑髏,廣闊二十指。修事圓滿,以香花飲食等如法供養(yǎng),及隨力作護(hù)摩已。然后以左手執(zhí)于髑髏,以右手覆之,即誦大明,至髑髏出現(xiàn)光明。得上品成就為三界主。若出煙焰得隱身法,若髑髏暖熱所求隨意。若法不成,以此髑髏安木床上,用以帛蓋覆已,觀想種種,上味飲食,滿彼髑髏,復(fù)誦大明八千遍已。日日以上妙飲食貯滿髑髏,經(jīng)宿加持已,取彼飲食,此名“甘露食”,若人食者,除諸病苦,獲大安樂。若行人自食,身心適悅,永
無病苦。[18]第二十一卷,90
而《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jīng)》則分類說明了于尸陀林中對骷髏念誦經(jīng)咒使其顯靈復(fù)活的種種咒法。卷二云:“入尸陀林,取新死人未爛壞者”作法,“咒白芥子,散著尸陀林四方,其諸髑髏并皆作歌舞”。卷五記,用男子“髑髏七枚……清凈洗前髑髏莊嚴(yán),著眼鼻孔齒并須如法。次第著行坐,取前香燒供養(yǎng)。勿令人見,于深密處作之。欲驅(qū)使時,燒香咒二十一遍,即著髑髏,自行動轉(zhuǎn)開門出去”,卷四則言咒師于尸陀林“燒林作舞,唱歌而走”,就能讓“一切髑髏,自然相打”。甚至“于死尸骸骨邊誦咒”可使“其骨化為人,起立作舞”。[18]第十九卷,164,174,168
按照常識,骷髏或者尸骸是不可能復(fù)活的。佛經(jīng)當(dāng)中這些關(guān)于“骷髏法”的記載,很可能是在做法時通過某種操控機關(guān)一類的辦法使骷髏活動起來。這大概就是李嵩所繪骷髏戲的前身,而骷髏戲的表演在當(dāng)時有可能和變文講唱一樣,是佛教于俗世弘法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手段。因此,從畫面內(nèi)容的角度看,《骷髏幻戲圖》亦與佛教世俗化的民間弘法實踐有關(guān)。
清人陳撰《玉幾山房畫外錄》記錄《骷髏幻戲圖》云:“《骷髏弄嬰圖》。骷髏而衣冠者眾見,粉黛而哺乳者已見也,與兒弄摩侯羅亦骷髏者,日暮途遠(yuǎn),憩五里堠者,道見也。與君披圖復(fù)阿誰,見一切肉眼作如見觀?!保?2]有學(xué)者認(rèn)為陳氏所謂“摩侯羅”即是宋代的“磨喝樂”,寓有求子的期盼。進(jìn)而推斷李嵩的《骷髏幻戲圖》描繪的是七夕乞巧的一個場面。筆者以為這種判斷是值得商榷的。
“磨喝樂”是一種土偶,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對此有記載:
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nèi),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七夕前三五日……小兒須買新荷葉執(zhí)之,蓋效肇磨喝樂。兒童輩特地新妝,競夸鮮麗。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jié)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內(nèi),次日看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又磨喝樂本佛經(jīng)‘摩睺羅’,今通俗而書之。[23]
這里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磨喝樂是用來買賣的,其形制是由土塑的小偶形象。
第二,磨喝樂具有乞子功能。
七夕“乞巧”節(jié)有求子的風(fēng)俗。古人意識到婦女懷孕需要“碰巧”,所謂“乞巧”本意是在求子?!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載“蛛絲乞巧”條云:
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在華清宮游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于庭中,求恩于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閉于小盒中,至?xí)蚤_視蛛網(wǎng)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24]
明嘉靖福建《建陽縣志》載:
七夕乞巧,是夕兒女羅果酒于庭,拜祝牛女星。取小蟢子以盒盛之,平明啟視,成繭者
為得巧。[25]
由這些儀式可見,七夕乞巧節(jié)是一種象征性的求子儀式。宋代話本《碾玉觀音》中有一段文字:
郡王……實時叫將門下碾玉待詔道:“這塊玉堪做甚么?”……又一個道:“這塊玉上尖下圓,好做一個摩侯羅兒?!笨ね醯溃骸澳盍_兒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尋常又無用處。[26]
說明磨喝樂是專用于七夕乞巧節(jié)的。
第三,在宋代民間往往把“磨喝樂”與佛教“摩睺羅”混為一談。這也是一些學(xué)者將二者等同的依據(jù)。實際上,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摩侯羅”,梵文稱Mahoraga,是印度神話中一個人身蛇首的蟒神。傳入中土后,形象發(fā)生了一些改變。南宋畫家鄭思肖《心史》卷下《大義略序》記述了這尊神道的造像:
幽州建鎮(zhèn)國寺,附穹廬,側(cè)有佛母殿……后又塑一僧,青面裸形,右手擎一裸形小兒,赤雙足踏一裸形婦女,頸擐小兒枯髏數(shù)枚,名曰摩睺羅佛。[27]
這顯然和土偶“磨喝樂”的形象大相徑庭。此佛“頸擐小兒枯髏數(shù)枚”,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人們亦將小兒骷髏稱為“摩睺羅”。
又董每戡先生提出:“由于‘摩睺羅’與‘羅睺羅’讀音接近,不熟悉佛教的人們便將二者張冠李戴,以訛傳訛,致使‘摩睺羅’冒名頂替了‘羅睺羅’。羅睺羅倒鮮為人知了。”[28]
“羅睺羅”,梵語叫做Rahula,是悉達(dá)多之子,后亦隨佛陀出家,道業(yè)極高,被尊為“密行第一”。據(jù)《酋陽雜俎續(xù)集》卷五載:“道政坊寶應(yīng)寺……有王家舊鐵石及齊公所喪一子,漆之如羅睺羅,每盆供日出之寺中?!保?9]“盆供日”就是指盂蘭盆會,即農(nóng)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jié)。如果董先生的推論正確的話,《骷髏幻戲圖》倒有可能是一幅中元節(jié)剪影。又中元節(jié)與七夕節(jié)日期鄰近,“羅睺羅”、“摩睺羅”、“磨喝樂”讀音相似,久而久之,民間便將它們混用了。但是陳撰這里“摩侯羅亦骷髏”的解釋,還是用的“摩睺羅”的佛語原意,可見他還是將這幅圖解讀為含有佛教意蘊的作品的。這種小骷髏的造型在佛教中或有特別含義,但絕不是民間乞巧節(jié)用來乞子的道具。
要之,李嵩《骷髏幻戲圖》的創(chuàng)作及傳播與接受背景,既有道教視生死如自然的生命觀的影響,亦有佛教白骨觀的因素,可以說是南宋以降,宗教世俗化,甚至釋老出現(xiàn)合流的宗教現(xiàn)象在美術(shù)史上的一個縮影。
[1]劉綱紀(jì).文征明[M].長春: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1996.
[2]孫修.涵芬樓秘籍[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3]陳繼儒.太平清話[M].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
[4]顧炳.顧氏畫譜[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1983:450.
[5]吳其貞.書畫記:上冊[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3:31.
[6]劉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J].中國史研究,2003,(2):117.
[7]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8]莊周.莊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67.
[9]列御寇.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7:11.
[10]張衡.張衡詩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84.
[1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367冊[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75.
[12]嚴(yán)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三冊[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3]任半塘.唐戲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20.
[14]常任俠.饕餮終葵神荼郁壘石敢當(dāng)考[J].說文月刊,第2卷合刊[C].上海:說文月刊社,1941:558-561.
[15]邢公畹.傀儡戲?qū)じ跩].尋根,1995,(5).
[16]康保成.補說《骷髏幻戲圖》——兼說“骷髏”、“傀儡”及其與佛教的關(guān)系[J].學(xué)術(shù)研究,2003,(11):128.
[17]道藏輯要·鬼集[M].成都:巴蜀書社,1995:356.
[18]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M].第6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19]張希舜等主編.《寶卷》初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547-572.
[20]蘇軾.蘇軾全集校注[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7070.
[21]蘇軾.蘇東坡全集:下冊[M].北京:中國書店,1986:306.
[22]黃賓虹,鄧實.中華美術(shù)從書·初集:第八輯[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38.
[23]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780.
[24]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5.
[25]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下[M].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89:1241.
[26]何滿子選注.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選集[M].上海:世界出版社,1983:7.
[2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1冊[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139.
[28]楊琳.化生與摩侯羅的源流[J].中國歷史文物,2009,(2):28.
[29]段成式.酉陽雜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