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豐
摘 要 本文以教學實施者的角度,分析研究當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軟件方面:教師、教材;教學硬件方面:實訓環(huán)境、實訓內容;管理方面: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三個方面出現亟待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一些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 教學做一體化 問題 轉變 “任務載體”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44
Probl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FENG Feng
(Tianj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llege, Tianjin 30035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petrators of teaching, analysis of current teaching do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software: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 hardware: training environment, the training content; management areas: teaching management, student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make some reform proposals accordingly.
Key words teaching, leaning and doing integration; problem; change; "task carrier"
2000年以來,高等職業(yè)教育蓬勃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建設方興未艾。十余年,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有了長足進步。隨著行業(yè)、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及相關經濟結構調整,高等職業(yè)教育在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同時,主動適應行業(y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產業(yè)調整升級、企業(yè)崗位用人和技術進步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高等職業(yè)院校,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和層次勢在必行。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是唯一的出路。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已經處于實施、完善階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諸多方面的問題。為此,分析與研究實際實施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難點問題,目的就是為更好地完成后期教學改革工作進行必要鋪墊、借鑒,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1 教學軟環(huán)境的問題
1.1 教師教學理念亟待轉變
(1)教師由教學權威向合作者轉變。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教學就是知識的接受過程,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在教學中有無可爭辯的權威,教學就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這種教學格局,因為教學過程及課程內容是圍繞完成“任務”、“項目”為中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像工作中平等的合作者。
(2)教學由個體向團隊轉變。由于整個教學模式是以工作任務為框架,以工作情境為支撐,以工作過程為基礎,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單打獨斗,是由一支互相取長補短,相互協(xié)作、相互支持的教學團隊共同完成教學工作。
(3)教學由主導向指導轉變。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是以完成“任務載體”為宗旨,在完成“任務載體”的工作過程中,將學生必備的知識點、技能要求穿插進去。這樣,教師就失去滿堂灌教學主導地位,而是,在預知完成“任務載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用到哪些知識,哪些必備的技能的前提下,考慮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先進行必要的詳細講授。然后,在完成“任務載體”的實際過程中,遇到什么知識,現場講解,遇到必須學會和使用的技能,現場指導、輔導,應該說,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書本上沒有講授的知識,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輔導 。
1.2 教師的知識結構急需轉變
(1)由片面、單一向全面性轉變。長久以來,由于職業(yè)院校的教師大多是校門對校門的高校畢業(yè)生,沒有企業(yè)工作經驗,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加上很多教師在其幾十年的職業(yè)教學生涯中,只是針對1~2門課程進行教學,對其它課程僅僅是了解,并不深入,而且不能及時跟蹤專業(yè)領域的變革,因此知識的“老化”、“窄化”已成為一種必然,知識結構具有相當的片面性。在教學做一體化新模式下,要求每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必須具備全面性,即便各自都具有知識特長、專長,但絕對不能出現知識的短板,必須具備全面性的知識結構,既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支撐,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實操能力。
(2)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大多數教師的知識結構基本屬于封閉型,其封閉的范圍限定在本專業(yè)的知識和一些教育學的知識,這種知識結構范疇顯然不能適應社會知識不斷更新、社會經濟發(fā)展、行業(yè)結構調整、新技術、新工藝快速發(fā)展的要求。學的與用的不統(tǒng)一,知識滯后。學生在校期間,生產管理、企業(yè)文化的知識完全沒有滲透,上學與上崗脫節(jié),這就是職業(yè)教育的知識封閉的問題所在。
1.3 教材向突出職業(yè)性,符合崗位需求轉變
系統(tǒng)化專用教材向實用講義及指導書轉變。“任務載體”的選擇本身具有一定生產服務性和針對性,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完成“任務載體”的工作流程為主線,在完成的過程中,需要哪門專業(yè)課程知識就學習這門課程知識,需要哪種職業(yè)技能訓練就進行哪種技能培訓,淡化各門課程之間的界限,因此,在教材上,與傳統(tǒng)的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存在很大不同。 嚴格地講,整個教學過程中,不使用專用教材,而是使用以完成任務載體為核心的教學輔助資料,即按照“任務”完成的進程,對應不同的知識點、技能訓練點、實際操作方法、規(guī)程,教師事先編制出相應的講義或指導書,提供給學生使用,變教師為“導師”,學生由客體變主體。
2 教學硬環(huán)境的問題
2.1 實訓教學環(huán)境向貼近真實企業(yè)轉變
2.1.1 實訓室布局向車間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在每學期的教學進程中是分開安排,每學期提供3~5專項周安排不同工種的實訓教學。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完成“任務載體”的工作流程為主線。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yè)性,特別強調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因此,實訓環(huán)境由原來的車工實訓室、銑工實訓室、數控實訓基地向企業(yè)車間的形式轉變。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推進實施過程中,將原來實訓室的布局進行開拓性的改變,建立了 “車間式”的實訓室?!败囬g式”實訓室完全按照工廠的機加工車間的形式布局,實訓室內布有車床、銑床、刨床、鏜床、鉆床、磨床、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或加工中心,在車間一角,布有小型工量具庫。實訓車間完全按工廠的機加工車間布置,區(qū)別是設備的臺套數少,是一個濃縮的機加工車間。把它作為教學主場地,按照企業(yè)的操作流程,完成“任務載體”中非標準零件的加工。此外,為了能夠切實地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車間的一側布局了教學區(qū)域。
2.1.2 實訓中技能訓練內容、形式由通用型向針對性、個性化轉變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訓期間安排的技能培訓具有統(tǒng)一的內容、統(tǒng)一的操作規(guī)程、統(tǒng)一訓練方法、統(tǒng)一的“零件”。最后有統(tǒng)一考核標準。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訓內容是針對“任務載體”而言,“載體”是在調研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針對性。實訓內容因“結構各異的載體”而不同,教師布置“任務載體”,即是實訓內容,學生接受的載體不同,實訓中,工種各異,訓練方法自然不同,不會出現統(tǒng)一的套路?!罢鎸嵁a品”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操作步驟、環(huán)注重加工環(huán)節(jié),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效率更高,同時更有效地做到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融合,真正做到“做中學”,融“教、學、做”為一體。
3 管理方面的問題
3.1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管理出現滯后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配套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條例已經相當完善,但是使用如此完善的管理條例,管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就會出現脫節(jié)現象。例如授課計劃都要2課時為單元統(tǒng)一格式擬定,這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的教學是無法實現的。該教學模式是以完成“任務載體”的工作流程為主線,其授課計劃至少是以一天甚至可以以一周為單元,這樣才能區(qū)分完成“載體”的階段性,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完整性。否則,體現不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特色。而教學管理者教條、呆板、省事、不負責任的管理,導致最終結果就是計劃是計劃,實際教學該怎么進行就怎么進行,兩層皮,這對于嚴把教學質量關,從管理層次必然會出現斷層、盲點。(2)考核制度的亟待改革。試卷筆試考核形式,是學校教育的主流考核方式,已經延續(xù)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具有相當的完善性。但隨著職業(yè)教育的飛速發(fā)展,單一的試卷考核已經很難適應職業(yè)教育的要求??荚嚪绞胶涂己藘热菥鶓詬徫恍枰獮闇蕜t,考核過程中,除檢測實際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外,還應將綜合職業(yè)素質的考量納入其中。
在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每學期的教學終極成果是加工制造出1~2個“產品”,匹配這種教學模式的考核方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流程,分階段行進考核。生產一種產品分為設計階段、加工制造階段、總裝階段,考核也按上述三個階段進行。最后綜合三個階段的考核成績給出學期考核成績。如設計階段以方案報告、方案圖等形式考核;加工制造階段主要考核零件加工工藝流程、操作規(guī)程、加工設備、工量具的使用情況,零件加工質量等實際操作形式考核,總裝階段考核形式也是以實際操作形式為主。這種分階段行進考核,更切合當前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現狀,更能夠直接反映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效果。而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純理論試卷考核,因而,出現在教師教,學生學,師生共同做的過程中獲取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與試卷的考核內容脫節(jié),既達不到考核效果,又達不到考核的目的。
3.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管理出現錯位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訓車間是教學的主場地。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生課堂管理規(guī)程已經無法適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管理。例如,在實訓車間,學生的學、做過程始終處在活動的狀態(tài)下,什么不許說話、不許隨便下位等等,幾乎就無法完成教學計劃。結合實際教學過程,綜合考慮企業(yè)員工的車間管理條例,確定了學生管理辦法、車間安全管理條例、安全操作規(guī)程管理條例;有些學生不善于,甚至不愿意與人溝通合作,就確定了協(xié)作管理辦法,有些學生總是消極怠工,采取等、靠的做法,確定任務進程管理辦法,并與行進考核掛鉤,對表現差的學生進行約束,對于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獎勵。
參考文獻
[1] 陳志剛.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機電專業(yè)的教學改革[J].職教論壇,2010(2).
[2] 許德寬.試論全面質量管理與高職院校的內涵發(fā)展[J].教育與職業(yè),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