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升
草垛,是鄉(xiāng)村獨有的風(fēng)景,在樹木和村莊的包圍中,星羅棋布地排列著,遠遠望去,宛如落入人間的神靈,在炊煙升起的地方,始終守護著村莊。村里的面孔在不斷改變著,草垛的形象卻從未改變,他們依舊蹲在村莊的角落里,默不出聲。
糧食前腳進門,草垛后腳就跟來了,但他們不會進家門,或躺在門前的老樹旁,或矗立在打麥場上,似天上散落的星星,只是遠遠地守護著家門。
夏日里,打麥場上,麥粒飛揚,麥香四溢。月兒剛剛升起,剛剛打完麥的人們,倚靠著新搭起的草垛,大口大口的吞咽著西瓜,以消除勞動的疲憊。月光下,勞動者們露出燦爛的笑容,議論著今年的收成,在他們身后,草垛也在歡笑,和人們一起演奏著一首首歡快的農(nóng)家小曲,那場景令人陶醉。
草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仍然記得,那一個個圓頂尖尖的草垛,分布在村莊的懷抱里,守護著村莊。童年時,這小小的草垛便是我的樂園,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躲避媽媽的責(zé)備。在草垛下,奶奶教我用麥秸稈編制漂亮的蛐蛐籠,爺爺教我制作精美的眼鏡框……這一個個小小的草垛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們豐富了我的童年,將兒時的夢深深地隱藏……
記憶中,最愛草垛的人,莫過于爺爺了!堆起高高的草垛,是爺爺最自豪的事,要知道,這在缺柴少草的當(dāng)時是多么自豪的事??!
爺爺說:“那時候,農(nóng)村家家缺柴少草,每絲每縷的草都要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俗話說‘不怕鍋無米,就怕灶無柴,冬天里,家家戶戶都要背起背簍漫山遍野地割草、掃樹葉?!碑?dāng)然,我們家這項工作早就被勤快的爺爺扛下來了。記得那年冬天,我家門前的草垛一個接一個拔地而起,門前的老杏樹旁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用麥草、樹葉、草根堆成旳草垛。還清晰的記得,那個冬天,家里的炕,好溫暖!
也許,草垛早已成為爺爺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清晨他總要躺在草垛上曬曬太陽,然后將身上的柴草打掉,再用鐵叉將草垛細細地拍一遍才轉(zhuǎn)身離開。
不知不覺中,為了上學(xué),我早已遠離了家,遠離了爺爺,但他的草垛——依然守護著我!
打麥場上,是金黃色的草垛,草垛上,是蔚藍的天空,天空下,一群南歸的鳥兒,對著天空唱著生命更迭的歌,那永恒的旋律,是家鄉(xiāng)的草垛、家鄉(xiāng)的色彩、家鄉(xiāng)的年輪……
雖然爺爺已經(jīng)不在了,但他的草垛依然守護著我!
【點評】
文章題目是“草垛的懷念”,作者筆下的草垛,“宛如落入人間的神靈,在炊煙升起的地方,始終守護著村莊”,“草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從中我們能讀出散文的味道。睹物思人,一句“最愛草垛的人,莫過于爺爺了”自然地過渡到寫人。對爺爺?shù)拿鑼?,更多的是語言,爺爺?shù)囊幌挘巡荻獾那笆澜裆图彝ド畹睦Ь?,交待得清清楚楚。草垛成了爺爺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是,斯人已逝,作者能做到的只有懷念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