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敏
【摘要】將音樂與語文課堂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豐富的色彩,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輕松,沒有特別大的壓力,在進行學習時,會感受到容易接受,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是具有生命色彩的文字,感受到文字帶給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音樂;引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音樂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當音樂與語文課文結合在一起時,學生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真實情感,而不是只感受到枯燥的文字,當學生面對文字時,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對學生而言非常麻木,不具備真實感,而將音樂與文字進行融合,學生會感受到文字是具有生命的,是可以表達思想感情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課文,而如何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是目前教師面臨的問題,以下是本文對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策略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由于音樂所具備豐富的情感,可以很容易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而將音樂與課文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師在選擇音樂時,必須選擇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一致,在讓學生學習課文之前,教師先讓學生對音樂進行欣賞,然后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學習,學生會對課文所要表達的感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春雨的色彩》的學習時,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歌曲《春雨》這首歌,讓學生通過歌曲的內容體會到春雨為大地帶來的勃勃生機,感受到春雨的寶貴,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學生會感受到春雨是帶著色彩的,并感受到作者對于春雨帶來的生機而感到喜悅,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這篇課文[1]。
(二)配樂朗讀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音樂具有著激發(fā)學生內心感情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配樂朗讀,為課文配上一曲適合的音樂,課文中字里行間所包含的豐富感情教師可能無法淋漓盡致地傳達給學生,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音樂傳輸情感讓學生體會,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慈母情深》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配上《母親》的配樂,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行朗讀,學生通過與音樂的配合會強烈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情感,并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進而深深地觸動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的母親為自己付出的愛,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在朗讀課文后,內心會充滿對母親的感情,會對課文字里行間的感情為之動容,進而對課文的感情有了全面的理解,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
(三)利用音樂進行古詩背誦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激發(fā)學生對于課文背誦的興趣,減輕學生背誦課文時的困難。在語文教材中,會讓學生學習很多古詩并要求學生對這些古詩進行背誦,有些學生并不完全懂得古詩所表達的情感與內容,盲目地進行背誦使學生感覺到背誦古詩非常難,不容易記住[2]。因此,教師可以將音樂引入到古詩的背誦中,讓學生對歌手吟唱的古詩進行學唱,學生就會感覺很容易,也比較容易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對于古詩詞會記憶更深。例如,在古詩《長相思》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歌手演唱的《長相思》,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學唱,學生在唱過幾遍之后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感受到背誦的有趣,對背誦古詩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跟著音樂進行學唱,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也會對古詩所表達的感情進行思考,并在腦海中對古詩所描述的場景進行勾畫,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輕松地背誦古詩,并牢牢地記住,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四)文字寫作與音樂結合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文字寫作與音樂相結合,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會感覺比較困難,而教師可以將音樂引入到寫作教學上,讓學生通過音樂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音樂中放飛思想,由于音樂所具備的獨特性,學生在音樂中更容易放飛思緒,有利于學生擴展思維[3]。例如,在《日月潭》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想讓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文后寫出觀后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整理思緒,然后為學生放一段輕音樂,使學生感覺到放松,當學生放松后,教師再為學生放一首有關日月潭的歌曲,讓學生通過歌曲獲得更多情感上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會擁有更多寫作的思路,頭腦中會擁有更多色彩,會將文字賦予生命,寫觀后感時會將自己的想法寫的更加全面。因此,應該將音樂引入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音樂中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興趣的提高。
二、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注意事項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將音樂與語文教學相互融合,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好處,但是,教師在選擇音樂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選擇與課文內容有關并且適合用于教學的音樂,如果教師選擇的音樂不恰當,會給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帶來更大的困難,因此,教師在選擇音樂時,應該注意對音樂的使用,不盲目使用音樂進行教學,讓音樂在教學中只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而有些帶人物的課文教師可以用圖文與音樂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人物帶給自己的震撼,學課文時會感覺更加真實,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美好,進而產生學習興趣,進行自主學習。
三、總結
通過以上對將音樂引入小學語文課堂具體實施策略的分析與研究,可以看出,將音樂與語文課堂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豐富的色彩,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輕松,沒有特別大的壓力,在進行學習時,會感受到容易接受,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是具有生命色彩的文字,感受到文字帶給自己的力量。當然,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選擇好為學生播放的音樂,選擇適合課文內容的音樂,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高萍,王永革,白亮,等.音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5).
[2]何志穎,劉皋林,張文斌,等.教師在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12(13).
[3]浦愛立,歐芷陽,朱積余,等.彩練當空:讓音樂與語文共舞[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