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
都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面對最親近的“家賊”,是否真要報警拘留或鬧上法庭?
兒子偷拿錢,被母親請求拘留
“你們一定要把他關起來,給他一點教訓?!闭憬瓬刂荻搭^的代女士近日來到警局報案,請警察抓自己的兒子小郭。
20歲的小郭高中畢業(yè)后就不再念書,也不去上班,沉溺在網(wǎng)絡游戲中無法自拔。一氣之下,代女士斷了小郭的零花錢,想逼兒子去上班。但不久前,小郭找到了代女士藏好的部分現(xiàn)金和銀行卡,并取走9800元存款離家出走了。
代女士馬上報了案,并不止一次提出,要民警對兒子立案調查。民警有些犯難:“兒子偷母親的錢,我們一般建議和解。并且盜竊超過3000元,就可立為刑事案件,起訴到法院并且判刑。一旦立案,小郭不僅要面對刑期,人生也將永遠留下污點?!奔词姑窬v明利害關系,代女士仍堅持立案調查。
最終,民警在杭州找到了小郭,并通知了其家人。小郭告訴民警,自己在杭州幫人打游戲掙裝備,能掙錢養(yǎng)活自己,但母親不愿自己走這條路,他才選擇離家出走。小郭的爺爺奶奶希望兒媳婦能松口,代女士也有點動搖,但她還是希望警方能把孩子“關上幾天,好好悔改”。幾天后,代女士覺得孩子已得到懲戒,請求對孩子不予處罰,并交了3000元的擔保金。但此時,小郭已背負案底,留下了盜竊的前科。
律師見解:對子女捂緊“錢袋子”
代女士面對骨肉親情,也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法治的進步。但是,法律固然能理清糾紛,但有時不能維系親情。案子判下去,總有一方會拂袖而去,甚至會拍桌子,贏了官司輸了親情的不在少數(shù)。很多場合,法官會采用調解這一形式,在法律和親情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父母在資助兒女時,要讓子女出具借條,并保留好各種付款憑據(jù),以便在法律上留有證據(jù)。在向子女贈與財產時,父母應該向相關律師咨詢,慎重從事。即便自己愿意將存款或房屋贈送給小輩,也應通過遺囑的方式,在自己百年后再贈予或過戶。此外,不要輕易變動自己的房屋產權。父母在對諸如房屋等重要財產進行處置時,即使對方是自己的子女也應做好必要的書面約定,最好請相關專業(yè)人士來把關。在簽訂合同或者書面約定時,一定要看清協(xié)議的內容,不要隨意按手印或者簽名。也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存單、身份證交給子女保管。
母親取走孩子56萬紅包,被告上法庭
浙江樂清一位母親紫琴(化名)因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錢,近日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院。
紫琴的3個孩子一直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料。2012年春節(jié)期間,奶奶為了讓孫子孫女以后生活有保障,分別給孫女11萬多元、兩個孫子各22萬多元的紅包。這筆錢奶奶用定期存款的形式分別存在3個孩子的名下,期限5年,年息5.5%。密碼由奶奶設置并保管,存單則放在紫琴那。
隨著時間的推移,紫琴與老公的感情出現(xiàn)問題。去年,紫琴向法院提出離婚訴求,但被法院駁回。不久,丈夫發(fā)現(xiàn)子女名下的56萬余元存款不見了。原來就在提出離婚后的10來天,紫琴去了趟銀行,憑戶口本和身份證,以監(jiān)護人的身份要把子女名下的錢取出來。當時銀行工作人員曾提醒她,如果提前支取的話,利息只有5000多元,這樣將損失幾萬的利息。但紫琴還是執(zhí)意取款并存到自己名下。
于是,丈夫以自己和三子女為原告起訴紫琴。法院認為,作為監(jiān)護人,父母應保護子女的權益。奶奶把錢送給孩子,那么這些錢就是3個孩子的了。父母除非為了子女的利益,否則不得處理子女財產。因此,判處紫琴還錢,并按5.5%的年息賠償利息損失。
律師見解:子女的壓歲錢只能用在子女身上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錢就是父母的錢,父母當然可以隨意支配使用。
這其實是個認識誤區(qū)。長輩贈予晚輩的錢,所有權歸受贈人所有,父母可以代為保管,但只能有條件地支配使用。條件就是,所有錢必須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給孩子買保險、上學、培訓等,不能挪作他用。從情理上講,也許不可能這么死板地去操作。但從法律上講,如果子女跟你較真對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權讓你公開壓歲錢的使用明細,并且把你“私吞”的錢要回來。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子女銀行賬戶里的錢是歸其所有的,父母未經本人同意,無權提取。但本案中,孩子的媽媽在沒有取款密碼的情況下,不合常理地提前支取巨額定期存款。她僅憑監(jiān)護人的身份,就把錢取走了。而銀行有個約定俗成的慣性思維,認為父母有權支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這種潛規(guī)則和法律規(guī)定是相抵觸的,存在法律隱患。做個假設,如果孩子的媽媽最終將錢挪用,導致資金遭受損失,那么銀行將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那么孩子那么小,他自己怎么能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呢?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和銀行自身的交易安全,銀行針對監(jiān)護人取款應設立一定的前置條件。比如,設立合理取款額度,父母如提取大筆款項,應提供使用在子女身上的證明;10周歲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涉及修改密碼等重大事項,需孩子本人在場并同意。
案例引自《錢江晚報》、《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