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楊 寧(廣安市人民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四川 廣安 638000)
機械通氣支持在危重癥患者的急救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蓪е潞粑鼨C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發(fā)生。VAP是指應用機械通氣治療48 h后或停用機械通氣48 h內發(fā)生的肺實質炎癥,其可增加患者死亡率,延長住院時間、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等[1]。為掌握我院VA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況,為今后進一步預防和治療VAP提供理論依據,筆者對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重癥監(jiān)護室(ICU)發(fā)生VA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ICU進行機械通氣支持(支持時間>48 h)的患者共19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85例;平均年齡(52.3±13.1)歲。
于機械通氣48 h前、后各采集患者一次痰液,以后每3天采集一次。采用一次性無菌集痰器或纖維支氣管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采集后置于無菌容器中,并于2 h內送檢細菌培養(yǎng)與藥敏試驗,標本接種于血與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常規(guī)方法分離;采用VITEK-2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鑒定細菌。
(1)使用機械通氣48 h后或撤機拔管48 h內X線胸片示:新的或進行性增大的肺部浸潤性陰影。(2)體征:肺部實變、可聞及濕性啰音。(3)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外周血白細胞總數>10.0×109L-1或<4.0×109L-1;體溫-37.5 ℃;呼吸道有膿性分泌物;從支氣管分泌物中分離出新的病原菌。
采用紙片擴散法,操作及結果解釋參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xié)會(CLSI)制定的標準。
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發(fā)生VAP的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的190例患者中,符合VAP診斷標準的患者92例,發(fā)病率為48.4%。
對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齡(>65歲)、機械通氣時間過長(>5 d)、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制酸藥、留置胃管、多種抗生素合用為VA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VAP發(fā)生危險因素的分析Tab 1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VAP
92例VAP患者支氣管分泌物中共分離出病原菌162株,其中≥2株菌混合感染43例,占46.74%。162株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39株(24.07%),革蘭陰性桿菌102株(62.96%),真菌21株(12.96%)。病原菌中銅綠假單胞菌29株(17.90%),金黃色葡萄球菌20株(12.35%),肺炎克雷伯菌17株(10.49%),鮑曼不動桿菌12株(7.41%),白色念珠菌10株(6.17%),大腸埃希菌7株(4.32%)。
革蘭陰性菌對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及氨芐西林基本耐藥,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也較為常見,并且多重耐藥現象非常嚴重,但對亞胺培南較為敏感。革蘭陽性菌對利福平、萬古霉素較敏感,但對環(huán)丙沙星、青霉素G耐藥性較高。主要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耐藥率分別見表2、表3。
表2 主要革蘭陰性菌耐藥率(%)Tab 2 Resistance rates of major G-bacteria(%)
表3 主要革蘭陽性菌耐藥率(%)Tab 3 Resistance rates of major G+bacteria(%)
VAP是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文獻[3]報道其發(fā)病率為9%~70%,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性因地區(qū)、醫(yī)院、病因等不同而不同,因此明確某區(qū)域VA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情況有利于臨床工作者更好地預防和治療VAP。
本研究發(fā)現,VAP的發(fā)病率為48.4%,進一步分析顯示:高齡(>65歲)、機械通氣時間過長(>5 d)、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制酸藥物、留置胃管及多種抗生素合用為其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與其他研究報道相符[3-5]。高齡以及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容易發(fā)生VAP。機械通氣時間過長導致VAP發(fā)生的可能原因有:氣管插管越過了鼻腔、咽喉部等重要屏障,削弱了咳嗽等人體保護性反射;持續(xù)機械通氣,導致纖毛運動減弱,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同時氣管氣囊上分泌物滯留增加,插管表面及氣囊周圍的微生物脫落,增加了肺部感染機會[6]。ICU患者因無法進食,往往留置鼻胃管并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鼻胃管不僅會抑制患者的吞咽功能,使口咽部分泌物滯留,而且容易導致胃內細菌沿著胃管壁上行感染[7]。腸內營養(yǎng)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保護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但營養(yǎng)液的注入也增加了患者胃食管反流、誤吸的風險,同時制酸藥物抑制了胃酸的分泌,胃內pH值升高,胃液殺菌效果下降,導致胃內細菌大量定植。多種抗生素的聯(lián)合使用雖然可以殺滅敏感菌株,但也可能會導致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和二重感染的發(fā)生。
病原菌培養(yǎng)結果表明,162株檢出病原菌中,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其次為革蘭陽性菌,最后為真菌。文獻[8]報道,革蘭陰性菌感染是VAP發(fā)生的高危因素。革蘭陰性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最常見,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等。銅綠假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在人體皮膚、腸道、呼吸道及醫(yī)院環(huán)境(呼吸機、濕化瓶及醫(yī)護人員的手部)中廣泛存在,容易引起外源性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革蘭陽性菌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其余依次為表皮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糞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環(huán)境中亦廣泛存在,除引起內源性感染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源性感染。藥敏試驗結果顯示,所有革蘭陰性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均超過75%,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他啶的耐藥率為37.93%,更值得引起重視的是其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已高達100%。但除銅綠假單胞菌對其耐藥性較高以外,亞胺培南仍是最敏感的抗菌藥物之一。本研究發(fā)現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除對萬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外,對氨芐西林、紅霉素、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耐藥性均超過60%。屎腸球菌及糞腸球菌也呈現多重耐藥。文獻[9]報道,革蘭陽性菌多重耐藥菌株的出現與ICU大量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有關。目前較多的研究顯示,萬古霉素仍是革蘭陰性菌感染的首選治療藥物。近年來,真菌感染有上升的趨勢,其感染多是在已有細菌感染的基礎上發(fā)生,以白色念珠菌感染較常見。
如何預防VAP已成為ICU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對高齡患者加強監(jiān)護,提高其免疫力;合理使用激素類藥物;盡量縮短機械通氣支持的時間,做好撤機計劃;留置胃管及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患者,抬高其床頭、做好口腔清潔[10];醫(yī)護人員在日常操作中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做好手部衛(wèi)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等措施可降低VAP的發(fā)生率。
[1]鄭偉浩,張麗珊,伍國達,等.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學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1):1607.
[2]謝長江,陳勁龍,馬洪明,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不同診斷標準的應用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4):2603.
[3]萬曉紅,黃青青,萬林駿,等.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病原學特點[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7(2):106.
[4]余紅,楊惠英,劉銀梅.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11):1121.
[5]李賤,梁晶晶.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2,24(6):1125.
[6]李志瑩,莊鵬,宋冰,等.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和病原菌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9,30(2):255.
[7]Deng C,Li X,Zou Y,et al.Risk factors and pathogen profil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China[J].Pediatr Int,2011,53(3):332.
[8]Rangel EL,Butler KL,Johannigman JA,et al.Risk factors for relaps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rauma patients[J].J Trauma,2009,67(1):91.
[9]陳少霖,周華鋒,李健球,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監(jiān)測臨床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7):1192.
[10]安園園,汪惠才,馬龍,等.重癥監(jiān)護病人口腔護理使用氯已定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