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凡
烴的含氧衍生物知識是有機化學知識的重要部分,命題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jù)烴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質進行命題;二是根據(jù)有機物的衍變關系進行命題。重點考查:(1)根據(jù)有機物的結構推斷其可能含有的化學性質;(2)正確識別醇類和酚類物質;(3)乙酸乙酯的制備、分離和提純;(4)烴及烴的各類衍生物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在有機推斷及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例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入4~6滴10%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醛基
B.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乙醛中的醛基方程式為: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
C.檢驗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是否發(fā)生水解,應在水解液中加入銀氨溶液共熱
D.檢驗丙烯醛(CH2=CH—CHO)中的官能團時,應先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碳碳雙鍵再用新制Cu(OH)2試劑檢驗醛基
解析 正確的方法是在2 mL 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4~6滴2%的硫酸銅溶液,配制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才能檢驗醛基,A項錯誤。稀硫酸會破壞銀氨溶液,無法檢驗出結果,C項錯誤。用酸性KMnO4溶液無法檢驗碳碳雙鍵還是醛基,碳碳雙鍵或醛基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項錯誤。
答案 B
點撥 醛類物質發(fā)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均需在堿性條件下進行。因此,檢驗甲酸酯類物質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產(chǎn)物有無醛基時,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H2SO4至溶液呈堿性,然后再用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懸濁液檢驗。
例5 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為酸和醇,若不考慮立體異構,這些酸和醇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種 B.28種
C.32種 D.40種
解析 根據(jù)酯的水解規(guī)律知,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為酸和醇,屬于飽和一元酯。
若為甲酸和丁醇酯化,丁醇有4種;
若為乙酸和丙醇酯化,丙醇有2種;
若為丙酸和乙醇酯化,丙酸有1種;
若為丁酸和甲醇酯化,丁酸有2種;
故羧酸共有5種,醇共有8種,這些酸和醇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5×8=40種。
答案 D
點撥 同分異構體的判斷方法:(1)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種,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種。(2)替代法(稱互補規(guī)律)。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種,四氯苯也有3種(Cl取代H)。(3)對稱法(又稱等效氫法)。其判斷可按下列三點進行: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所連甲基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③處于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
A.維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B.1 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2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β-紫羅蘭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β-紫羅蘭酮與中間體X互為同分異構體
解析 A項,醇羥基不與NaOH溶液反應,不溶于NaOH溶液,錯誤。B項,碳碳雙鍵、—CHO均可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最多能與3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錯誤。C項,碳碳雙鍵能被KMnO4(H+)溶液氧化,正確。D項,中間體X與β-紫羅蘭酮的分子式不一樣,不是同分異構體。
答案 C
點撥 幾個定量關系:(1)1 mol醛基消耗2 mol Ag(NH3)2OH;1 mol甲醛消耗4 mol Ag(NH3)2OH。(2)1 mol醛基消耗2 mol Cu(OH)2。(3)和NaHCO3反應生成氣體: 1 mol —COOH生成1 mol CO2氣體。(4)和Na反應生成氣體:1 mol —COOH生成0.5 mol H2;1 mol —OH生成0.5 mol H2。(5)和NaOH反應:1 mol —COOH(或酚—OH,或—X)消耗1 mol NaOH;1 mol[—C—O—R][—][—][O] (R為鏈烴基)消耗1 mol NaOH;1 mol[—C—O— ][—][—][O] 消耗2 mol 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