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鄭丕芝
【摘要】傾聽,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也是人們交際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從小培養(yǎng)少年兒童學會傾聽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啟開小學生傾聽的門窗》一文,作者從五個方面以具體事例闡述了小學生傾聽的有效門徑,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潛心教學研究、關愛少年兒童的情懷。
【關鍵詞】傾聽 置之不理 興致盎然 評價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2-0146-02
記得《圣經》里說過,上帝賜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目的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事實如何呢?畢淑敏在《讓我們傾聽》一書中寫道:“傾聽是禮貌的最高形式?!边€說:“在人們一般的語言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狈鼱柼┮舱f過:“耳朵是通向心靈的道路”。由此可見,只有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才能啟發(fā)思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學會傾聽”,這不但要求學生“聽見”,還要求學生對所聽的內容進行欣賞、理解、判斷。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能力。這不僅能使孩子們更好地學習知識,還會使他們會更聰慧,更有修養(yǎng)。
遺憾的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更多地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說、讀、寫的能力,而忽視了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而小學生們,更多的是想表現(xiàn)自我,而忽略與教師和同伴的交流與分享。于是,在我們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
老師的問題還沒說完,學生們爭先恐后,紛紛舉手爭取發(fā)言機會,高喊:“老師我,我,我...”而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真正理解,答非所問。
當有學生起來發(fā)言時,不少學生卻置之不理,依舊叫個不停,或各干各的事情,對別人的發(fā)言漠不關心,課堂上反復出現(xiàn)同樣的答案。
……
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么做?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呢?以下便是我的幾點看法與心得。
一、 激發(fā)學生傾聽的興趣
如何讓學生覺得其實傾聽也是一件趣事呢?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覺得獎勵和游戲最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記得教學《小小的船》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說一說“閃閃的星星像什么”,有的說像眼睛,有的說像寶石,大家只顧自己說,根本不聽別人的答案,于是我告訴學生,誰能把別人的答案都記住,我就獎勵誰一顆星星,于是學生們都端正了坐姿,認真地聽別人回答問題,果然有好幾個學生能把別人的答案都記下來。他們得到獎勵時興奮得小臉通紅,眼睛里滿是星光一般的神采,我相信,他們會記得這次愉快的體驗,并學會在課堂上盡力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另外,精心設計小游戲可以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傾聽雖然是枯燥的,但是如果加入了游戲的成分,那么學生也會興致盎然,愛上傾聽。
二、注重榜樣示范的作用
首先,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向師性,老師首先要做一名耐心的傾聽者。只有善于傾聽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學生。
如果學生發(fā)言時老師表現(xiàn)出不在意,那么學生就會覺得發(fā)言是索然無味的事情。老師如能認真聽,并不時對學生的話做出反應,就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和認可,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氣息,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模仿老師,學會傾聽。
其次,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傾聽者,并且及時表揚,樹立他在學生中的榜樣地位,使他體驗到傾聽的快樂,也使別的學生有了模仿的對象,從而學會傾聽。
三、適時評價
正確適當?shù)卦u價學生,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傾聽能力的重要手段。無論課上還是課下,老師要注意及時對“聽”的習慣進行評價。例如:“老師發(fā)現(xiàn)某某同學一直認真地聽別人回答問題,還記錄重要的內容,同學們要向他學習啊?!薄澳衬惩瑢W能認真聽別人發(fā)言,并能指出不足,做得真棒!”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傾聽的快樂。
在對那些傾聽習慣特別好、傾聽能力特別強的孩子進行及時、熱情的表揚鼓勵的同時,更應關注那些暫時落后的孩子,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地進步。
四、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可以提示學生:
在聽同學發(fā)言前,可以猜測發(fā)言的同學會說些什么。
聽完同學的觀點后進行歸納。
想想他說的有沒有道理。
……
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學會傾聽,不單單是用雙耳傾聽,更要用心去傾聽。邊聽邊思考,如大家都在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聽了別人的答案之后要想想,他的答案有沒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沒有聯(lián)系。能不能把別人的答案說的更完整更具體,然后用“我認為……”,“我想補充一點……”等方式參與交流。
五、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采用兩人合作比較理想,一人講,一人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學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也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另外,我們還可以借鑒一些訓練方法并通過提問、聽寫、復述、記錄等一些具體的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現(xiàn)在,我們班大多數(shù)學生在集體中能較專注地傾聽他人講話,能做到別人說話時保持安靜,不插話,不影響別人;有意識的傾聽其他人講話,能用適度的聲音與別人交流。也就是說,孩子們基本能做到主動的聽、自覺的聽了,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這是值得我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當然,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鞏固。傾聽如花,需要我們的澆灌與呵護。
聽,有花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淺談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侯月琴
[3]《傾聽是一種藝術》——許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