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我對童年的回憶和泥土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回憶。第一場春雨過后,天氣轉(zhuǎn)暖,大地開始蘇醒,僵硬的身軀開始變得柔軟,這是挖泥的好時節(jié)。大家總是結(jié)伴而行來到山下,或是溪邊的河床邊一起挖泥,一起用泥巴玩耍。
常常也自己捏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一捏就是一大片,擺在窗臺曬干,微風(fēng)吹過,空氣中漂浮著泥土干燥的粉末,一股股快被太陽灼干的腥味蒸發(fā)到到窗前的光影里,那些小東西退去了濕潤和涼冰,變得輕盈溫暖。
再大些,時常幫家里做一些農(nóng)活,累了,脫掉鞋子,腳伸到松軟的土壤里,溫暖融化開來,就好像腳底的血液直接與大地連接一般。那一刻,覺得自己仿佛也變成了一株植物。
后來有一段時間,這些感覺再也找不到了。直到在陜西的小寺廟里看到靜坐了百年的泥塑,那種泥土與時空凝固的瞬間,冰冷而又遙遠。瞬間又震撼到了我,讓我重拾對泥土的熱愛;之后我大多創(chuàng)作都與泥土有關(guān)。回味著兒時與泥土嬉戲的味道,探尋泥土中神秘的靈性,也試圖找回并留存住那股泥土的溫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