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穎
今年是昆曲表演藝術家張靜嫻從藝55周年,她與青年導演俞鰻文合作了一臺清唱會來紀念自己的昆曲生涯。然而這場取名為“嫻情偶記——張靜嫻水磨情緣清唱會”并非一場簡單式樣的清唱表演,這場精心創(chuàng)意的演出通過戲劇劇場的方式呈現(xiàn),以“游園”、“驚夢”、“尋夢”、“回生”為章節(jié),分享張靜嫻的藝術人生中的幾個重要篇章。
“把張靜嫻的故事分享給觀眾”是張靜嫻和俞鰻文做這次演出的初衷。張靜嫻說:“上海昆劇團計劃給每個退休的老師做一臺專場,但我好像沒有做專場的欲望。專場雖好,但如果沒有更吸引我的地方,我覺得不做也沒什么。鰻文給我出主意說,做一場講故事的演出,講我的故事,舞臺前的我和舞臺后的我,我在那些年,遇到的那些人,那些戲,那些角色。這個想法很吸引我,我決定試試??赡茏鳛槲襾碚f,會是唯一的一次。”
從上戲?qū)а菹诞厴I(yè)之后,俞鰻文去了上海昆劇團,或許真是天生的投緣,她和張靜嫻成為了忘年交。相交多年,俞鰻文對張靜嫻的故事始終記掛在心?!啊母锼男谐鹆司﹦?,‘文革結(jié)束后又回到了昆曲,期間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讓自己能回來;佐臨先生力排眾議欽點當時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她出演《血手記》,她非常感激,后來聽聞佐臨先生去世,她又是如何地傷心;當她臨危受命、救場演出《長生殿》,大家都說她運氣好,誰曾想她的內(nèi)心感受和所遭受的壓力。”俞鰻文想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一路張靜嫻是怎么走過來的,“我想讓觀眾看到,有一個人經(jīng)歷曲折的時代,經(jīng)歷那么多磨難,只為做好一件事?!?/p>
而對“曝光”這些內(nèi)心的所思所想,張靜嫻內(nèi)心也有些“斗爭”,但最終還是決定放手交給俞鰻文。張靜嫻說:“劉潔在第二部分扮演了《長生殿》時期的我,那個部分我一點也沒有和她交流,也完全交給她。我想到我這個年紀,應該可以很坦承地面對自己。整個演出我非常地配合,對于和觀眾分享我的故事,我非常期待。”
為了讓這場演出更具私人烙印,俞鰻文還從對張靜嫻個人進行跟蹤拍攝的照片精選了部分,在清唱會上以多媒體影像的方式呈現(xiàn)。而這些跟拍照片的項目則源自她一直在籌劃的張靜嫻畫傳,這項跟拍已持續(xù)了五年,足見兩人的深厚情誼。俞鰻文說,因為張靜嫻就是她的榜樣:“在靜嫻老師34歲的那一年,我出生了,今年我34歲,我想把這場演出作為禮物送給她。人心里都是要有榜樣的,在我的人生軌道里,我就是遇見了她,她影響了我,改變了我的從藝道路。對于堅守在傳統(tǒng)崗位上的,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其實大多是很茫然的。但是,她站在我的人生前,告訴我,鰻文不要怕,別著急,沒關系,我等著你。我想這種榜樣是誰都會需要的,即便我們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挫折,有一個人真的用她的實際行動告訴你,你可以成為她,再平凡的女子都會有不平凡的光彩。我想這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