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心理故事
劉麗最近常和朋友發(fā)牢騷說:“有個老員工需要簽一些單子,但是后來她說不知道寫什么,我就去給她示范,然后她就直接讓我簽名,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些東西一直是她負責的一些事,所以我就讓她自己簽,她好像就生氣了。”這種事應(yīng)該怎樣委婉地表達呢?照劉麗的性子,早就撒手不管了,但是理性上又覺得這樣不好,畢竟在一起共事,劉麗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心靈解讀
其實,只要你是個職場中人,就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事事順心是很難的,如難免會和上司、同事或下屬發(fā)生矛盾。只要你還沒想調(diào)離或辭職,就不可陷入僵局。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既要表達意見,又要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不要見人就發(fā)泄情緒,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保持平和的心境,與同事友好相處,是每個職場中人都應(yīng)引起重視的問題。
職場中人要增強自制能力,用理智的“閘門”控制住情緒的“洪水”,這需要自己加強心理品質(zhì)修養(yǎng)。首先用理智控制你的情緒。如果你怒氣沖沖地找上司或什么人表示你對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滿,很可能把他也給惹火了。所以即使感到不公平、不滿、委屈,也應(yīng)當盡量先使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說。也許你已積聚了許多不滿的情緒,但不能在此時一股腦兒地抖出來,而應(yīng)該就事論事地談問題。過于情緒化將無法清晰地說明你的理由,而且還使得對方誤以為你是對他本人而不是對他的安排不滿,如此你就應(yīng)該另尋出路了。
增強理智感,可以使我們遇事多思考,多想想別人,多想想事情的后果,認真對待,慎重處理。當要與人爭吵時,也可反復提醒自己:“千萬別發(fā)怒,要冷靜。”這樣,就可以遏制情緒沖動,避免不良后果。
心靈處方
美國的羅賓森教授曾說:“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zhí)己見,甚至會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么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卑l(fā)泄情緒時,要多利用非正式場合,少使用正式場合,盡量與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談,避免公開提意見和表示不滿。這樣做不僅能給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見出現(xiàn)失誤,也不會有損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還有利于維護別人的尊嚴,不至于使別人陷入被動和難堪。
所以,即使受到了極大的委屈,也不要把這些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對的,等上司給自己一個“說法”。正常工作被打斷了,影響了工作的進度,其他同事對你產(chǎn)生不滿,更高一層的上司也會對你形成壞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說你是如何不對了。要改變這么多人對你的看法很難,今后的處境更為不妙。
當然,你也可以學習和掌握一些幫助自己克制暴躁脾氣的好方法:如在臥室或在辦公桌上貼上“息怒”“制怒”一類的警言,時刻提醒自己要冷靜。轉(zhuǎn)移注意力,當發(fā)覺自己的情感激動起來時,為了避免立即爆發(fā),可以有意識地轉(zhuǎn)移話題或做點兒別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轉(zhuǎn)移到其他活動上,使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比如迅速地離開現(xiàn)場,去干別的事情,找人談?wù)勑?、散散步,或者干脆到外面猛跑幾圈,這樣可將因盛怒激發(fā)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心情就會平靜下來。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多種處理辦法的,遇事要靈活行事,不要那么僵硬,有時可以退讓一下,給對方改變主意和態(tài)度的機會,選擇方法要考慮事情的效果。
你也可以通過心理換位的方法來克制情緒。心理換位,即站到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與他人互換角色、位置。俗話說:“將心比心?!蓖ㄟ^心理換位,充當別人的角色來體會別人的情緒與思想,這樣就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及消除已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當同事觸犯自己時,我們也可以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可能就會覺得同事的行為情有可原。這樣,不良情緒就會減弱,甚至煙消云散了。
(陳昌喜摘自《醫(yī)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