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二胡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fā)源于我國古代北部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那時叫“奚琴”。宋代學者陳旸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時至宋代,“奚琴”更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如是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弊阋哉f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與此同時,隨著戲曲、曲藝的發(fā)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fā)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弦琴),經(jīng)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chuàng)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志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
元代《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xiàn)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并發(fā)明了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xiàn)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后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后,民族、民間音樂發(fā)展很快,為了大力發(fā)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jīng)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后春筍迅猛發(fā)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現(xiàn)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yǎng)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性能超常發(fā)揮,并刻意創(chuàng)新,使二胡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近代普及
二胡社會教育作為整個國民音樂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它是20世紀90年以來逐漸興起的一種人民群眾自發(fā)性的國民教育模式。由于學校音樂教育已不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二胡藝術的學習需求,二胡社會教育便有效的補充了學校音樂教育的不足。在傳統(tǒng)的教育學意義上,二胡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傳播傳統(tǒng)音樂文化知識,傳授二胡音樂技能來提高學生參與二胡音樂藝術的基本能力。通過二胡教學來啟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開啟一扇藝術之門,繼而將二胡這中民族傳統(tǒng)器樂的演奏技術以及二胡音樂藝術文化不斷傳承和發(fā)展?,F(xiàn)階段的中國二胡教育主要還是通過以下兩種資本途徑實現(xiàn)的:一是面向社會廣大群眾一般普及性的二胡教育;二是面向專業(yè)音樂人才進行相對專業(yè)、科學、系統(tǒng)的專業(yè)二胡教育。
二胡社會教育作為提高人民的藝術文化修養(yǎng),傳播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做出的貢獻雖然讓我們感到欣慰,但是另一方面,它自發(fā)性與非強制性的生存與發(fā)展模式至今還存在著諸多弊端,應該引起廣大專業(yè)二胡教育者的關注。
二胡名曲
劉天華:《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苦悶之謳》、《悲歌》、《良宵》、《閑居吟》、《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
阿炳(華彥鈞):《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
孫文明:《流波曲》
劉文金:《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
黃海懷:《賽馬》、《江河水》
魯日融:《迷胡調》、《秦腔主題隨想曲》、《采花》、《搖籃曲》
周維:《葡萄熟了》
王國潼/李秀琪:《奔馳在千里草原》
劉文金:《長城隨想》
朱昌耀:《江南春色》、《蘇南小曲》
王建民:《天山風情》
高韶青:《隨想曲》
譚盾:《火祭》
楊春林:《長恨歌》
嚴潔敏:《卡門主題隨想曲》
關銘:《蘭花花敘事曲》
賈鵬芳:《睡蓮》
楊青:《秋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