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蒙陰,地處蒙山之陰,是革命老區(qū)沂蒙山區(qū)的腹地。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作為全國著名的“解放區(qū)”沂蒙山根據地人民群眾為支援革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和貢獻,涌現(xiàn)了諸如“紅嫂”“火線橋”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1947年著名的“孟良崮戰(zhàn)役”就發(fā)生在蒙陰垛莊周圍,現(xiàn)在這里建有“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館”,陳列展示孟良崮戰(zhàn)役的歷史情境及人民群眾對戰(zhàn)役勝利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的史料,是思想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
2012年底,山東省臨沂市政府決定在蒙陰縣孟良崮紀念館東側,規(guī)劃建設以擁軍支前、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家的魚水關系和孟良崮戰(zhàn)役的濃縮場景,詮釋“兵民是勝利之本”主題內容的大型雕塑群雕。建設方邀請山東工藝美院造型學院前院長李友生教授,擔任工程策劃及藝術指導。2013年3月上旬,由雕塑家左耀國、孫乃寬、張建波3人組成的創(chuàng)作組所設計,將雕塑人物布置在人造峽谷兩壁的方案,因新穎有特色、富有場景感、觀賞性強、符合黨性教學功能的需要,在邀標來的多套設計方案(數百件)中,被確定為實施方案。
整個雕塑園的規(guī)劃方案內容由“黨群血肉聯(lián)系”“軍民魚水深情”“兵民團結勝利”3大部分內容組成。共設計成35組雕塑,245個人物。按照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順序,把沂蒙地區(qū)的革命活動內容,以一個個“故事”的形式,藝術地再現(xiàn)了出來。依據“龍須崮暴動”“沂蒙六姐妹”“羅榮桓青霉素救老鄉(xiāng)”“永遠的新娘”“女子火線橋”“車輪滾滾”“黃崖山六勇士”等經典事例塑造的每一組雕塑,既是一幅獨立的畫面,又是整體的一部分,連貫起來形成了一本完整的雕塑“連環(huán)畫”。
在創(chuàng)作中,為了體現(xiàn)沂蒙人民的形象特色,創(chuàng)作組深入生活,拍攝了上千幅人物圖片。每個人物塑造都以現(xiàn)實中的沂蒙人的照片作為“模特”參考。盡量拉大人與人之間的相貌特征、體型差距,強調性格、身份的特征。為此,對于每個人物的身高、胖瘦及動作表情,還下功夫專門做了詳細的文字案頭工作。故事中的真實人物如李鳳蘭、沂蒙六姐妹、羅榮桓等,均參照照片而恢復其年輕時的模樣。服裝參照歷史照片和影視資料,并訂做了二十余套過去的服飾,讓模特穿上做出相應動作進行拍照,以作為創(chuàng)作參考之用。
在人物的造型處理上,力求還原上個世紀前半葉沂蒙山根據地人的形貌氣質。做到服裝道具皆有出處,山村景物皆貼近人物風情。在細節(jié)處理上,衣紋處理采用寫意手法,施以輕松而又自由的塑痕表現(xiàn),而對于人物的臉部、手部刻畫,則較為細致,頭部更是注意傳神刻畫,力求在寫實的基礎上,適當做出一些夸張寫意、手法放松的效果,塑痕肌理追求自然與結構的嚴謹。強調造型大而整的體積感和厚重感,努力達成渾厚與苦澀并重的審美效果。
該方案的最大特點是,將一個個敘事畫面有機排列,以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組合在一條遵循地形特點而設計的中心線上。這條中心線長達423m,處在兩壁曲折長909.8m的“峽谷”內。在小稿方案修改調整的基礎上,2013年6月,山東臨朐華藝雕塑公司開始進入對于山崖與人物的泥塑放大制作工作。除創(chuàng)作組成員外,又先后聘請王世剛、錢坤、劉志、譚信國、孫立森、宋衡沅等實力派雕塑家,及王康、彭磊、宮偉、辛英杰、張學強、龐海東、董成成、馬祥國等多名青年雕塑家,進行人物及山崖雕塑的制作。全體參與人員抱著對歷史負責和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全身心投入到雕塑創(chuàng)作中。
在放大泥塑時,根據方案設計所預先規(guī)定的原則,在交流切磋的基礎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見。要求雕塑表現(xiàn)的每一處細節(jié),包括民居、建筑、道具、背景等內容都有照片參照,人和物的造型要有出處,把握好環(huán)境與人物造型的沂蒙特色,還原其歷史原貌,真正做到嚴謹認真、尊重歷史。
放大采取分段式進行。將每段山崖與附著在其上的人物一起放大。山崖高度2.5m~6.8m,山崖或嵯峨巉巖,或稍微平坦。間或以浮雕的形式,在山崖間高高低低地塑造刻畫了諸如房屋、樹木、器具、家畜、家禽及飛鳥等內容。峽谷的一側崖壁,水流落地成溪以作為“沂河”的象征。
按照預訂方案,每完成一段泥塑,就將泥塑山崖翻制的模具運至雕塑園現(xiàn)場,組合后進行水泥澆鑄,人物翻制模具鑄造加工也同時在進行?,F(xiàn)場山崖每澆筑完成一段,鑄造好的人物安裝則隨后進行。緊接著進行峽谷內地面鋪裝、環(huán)境的綠化處理。2013年9月開始,將已完成翻制的部分峽谷模具迅速運至現(xiàn)場進行組裝。在起伏的山坡上,進行爆破巖石處理地形的作業(yè),然后澆筑“峽谷”的混凝土地基。峽谷里沿線的外面50~60cm處,還要澆筑出供模具澆筑用的50cm厚的水泥擋墻。一塊塊1m2左右的模具,在完全沒有“規(guī)矩”參照的情況下,嚴格地按設計要求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組裝成一條彎曲、前凸后凹的整體峽谷模具,這些操作要經得起水泥澆筑時的振搗壓力,制作難度可想而知。
創(chuàng)作組、工程技術人員及施工工人,克服了一個個難以預料的難題,使施工按計劃進行,人工澆筑的“峽谷”日見延伸。每澆筑好一段峽谷,去除模具并做表面高壓水槍清理后,已在廠內鑄造好的銅雕就馬上被運至現(xiàn)場進行分組安裝。為保證雕塑安裝的牢固程度,人物足下和身體的貼壁部分,都埋設了與雕塑焊接在一起的銅棍。雕塑安裝完成后,隨即進行青銅效果的表面色彩處理。
2014年6月底,雕塑園基本建設完成。從方案招標到工程竣工,歷時1年零7個月。這處由35組共241個平均高2~2.2m圓雕鑄銅人物組成的場景,生動的再現(xiàn)了上個世紀40年代沂蒙山區(qū)山村景象及人物活動的場景,呈現(xiàn)出那個年代的歷史風貌和氛圍。其間,著名雕塑家景育民、朱尚熹等先后參與現(xiàn)場指導。
雕塑園建成后,試開放期間得到參觀者的廣泛好評,業(yè)內專家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專家座談會上,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景育民說:“看了以后,感覺非常震撼。這些雕塑體現(xiàn)了相當高的學術水平、藝術水平和文化價值。近年以來,城市雕塑建設如火如荼,作品很多,但水平良莠不齊,這批雕塑在全國屬于精品,創(chuàng)作及制作態(tài)度之認真、規(guī)模之宏大,令人想起前蘇聯(lián)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的雕塑作品。每組雕塑與山村環(huán)境營造配合協(xié)調,構圖與人物刻畫表現(xiàn)非常真實,一點都不概念化。情節(jié)場景以峽谷形式非常巧妙地被串聯(lián)起來,再現(xiàn)那個年代軍隊和老百姓的密切關系及精神面貌?!鼻爸袊佬g家協(xié)會雕塑藝委會主任盛揚教授在園區(qū)細細觀賞,遲遲不肯離開。他說:“今天看了這個雕塑園很興奮,這是幾年來看到的同類題材中最好的作品。只有創(chuàng)作者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水平和認真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才能做得這么好。要加強對作品的宣傳。這批雕塑,從藝術角度來說話,人物刻畫得很好,形象處理很有個性,有山東特點。整體雕塑群藝術處理很成功,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風貌。色調與青銅配合得非常協(xié)調,手法不拘泥于細節(jié),處理得概括、潑辣,強調整體氣氛,藝術形式與內容非常吻合??偟膩碚f,是全國近幾年來少有的好作品?!比珖堑裎k公室副主任陸京說:“今天實地一看,感受很強烈,可以看出作者是很用心地在做這件事情。這個雕塑里,沒有‘高‘大‘上的東西,全都很樸實。整個峽谷,在入口處,放置一個小推車雕塑,結合地勢表現(xiàn)出峽谷彎曲起伏,歷史情節(jié)安排在兩側,以最樸素的語言講述人民戰(zhàn)爭的勝利。國內現(xiàn)在許多城市雕塑有些急功近利,出現(xiàn)了一些不好的雕塑作品,一看作品,就知道不是在用心做事情。這個雕塑峽谷,有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非常好的藝術造型,從入口到出口,給人強烈的震撼感,雕塑園與孟良崮紀念館布局協(xié)調,整件作品給人以向上的感覺。我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這件作品是用心去做的,是難得的好作品。”全國城雕委藝委會成員刁云波說:“我坐在室內半個小時了,思想卻還在峽谷內,感覺還沒有從峽谷里走出來?,F(xiàn)場一看,真是震撼,實至名歸。從中可看出作者的責任感和擔當力,作品很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能夠成功,在于決策者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有責任心的雕塑家。作品能夠打動每一位觀眾,這是一個成功的大型藝術作品,是這幾年來比較罕見的經典之作?!逼湔鎸嵭Ч绾危窟€有待于社會及時光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