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馮李娜
【摘 要】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是我們進行其他課程學習的一個基礎,語文能力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語文教育的基礎應該從小學抓起。小學生在該年齡階段具有特殊性,所以,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性,以此為依據(jù)有針對性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本文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問題 措施
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是我們進行其他課程學習的一個基礎,語文能力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語文教育的基礎應該從小學抓起。小學生在該年齡階段具有特殊性,所以,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性,以此為依據(jù)有針對性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在總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小學生的思維跳躍、敏捷,不能長時間將注意力停留在某一點,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遇到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問題。研究分析得知,引起小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第二、周圍學習環(huán)境的干擾。第三、對學習沒有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從這些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入手,通過改變一些教學方法,來記住學生的注意力。
2、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老師在課堂上為主導,去講述教學知識,而學生則是被動的去接受知識。他們不能自主的去選擇,是由老師幫助他們去選擇更好的、更多的知識,從而讓他們直接接受,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創(chuàng)新。而長時間的這種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在沒有將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的情況下,就開始又接受新的知識。如此,學生的興趣逐漸被磨滅了,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3、不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適合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語文課程的學習正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渠道。小學進行的語文課程的學習,更加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育以及運用,慢慢的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做到把知識運用于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知識,兩者相互結合。這樣才會使學生在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學習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1、明確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由于其年齡段的特性,對身邊的事物存在好奇心,并且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此為突破點牢牢抓住好奇與求知的特性,抓住興趣點,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接受新的知識內容之前,用圖片、音樂、故事等元素作為引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之前就提出問題,然后將課程內容融入其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加課堂互動,轉變教學模式。小學生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而這種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揮需要輕松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作為保障,學生能夠從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情景教學應用到課堂中。
例如,學習語文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生動的視頻、動畫、鮮艷的色彩引入課文的學習。或者采用教與學的互動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怎么學、學什么、如何學,都由學生自己主導,而老師的作用只是引導和輔助。這些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促使學生盡情展露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愿意去學,積極去學。
3、讓學生做學習的主體,有更多的機會展現(xiàn)自己。小學生的思維非?;钴S,無拘無束,甚至有些天馬行空。他們往往特別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從而得到他人的認同。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提供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以保持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舉辦一些表演活動或朗誦比賽,讓學生上臺展現(xiàn)出自己的另一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這些活動,能夠促使教學過程更加順暢,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可謂一箭雙雕。
4、開動腦筋,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小學生因為在其年齡段內,思維非?;钴S,想法新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保護他們的這種思維,保護他們的想法。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要利用好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正確引導。開動學生的腦筋,進而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基本技能,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
當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自動自主的進行學習。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候由被動變?yōu)橹鲃?,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5、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他們喜歡一門課程的最初原因就是源于對老師的喜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注意和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成為好朋友,讓學生喜歡上自己,進而喜歡上語文這門課程。這就要求老師要全心全意的對待學生,和他們說些知心話,做小游戲,進行及時溝通,時刻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真正的融入到學生之中。學生喜歡上了老師,就會對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更加的有興趣、有積極性,從而能夠使他們保持長久的學習語文的興趣,最終喜愛上語文這門課程。
綜上所述,小學生因為其群體的特殊性,使得教師要注重其在學習中及學習外的一些狀況,更好的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而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基礎的。所以,要不斷發(fā)展并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在以后的課程學習上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的自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