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217-01
如果把高中語文教學比作大廈的話,那么,素質教育的理念就應該是撐起大廈的骨架,可是,時下的教育理念總有些急功近利,升學率和高考總是無形的左右著一切。讓師生無法發(fā)那個開手腳。
實施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人才的需要。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旋律,而語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語文課堂教學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搞好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愈來愈重要。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人”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我在實踐中經過長期的探索,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讓《東方時空》走進課堂,突破封閉的教學機制
我們的第一項改革就是開設《東方時空》課。每周二到周五早晨7點鐘,我便與學生一起端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閱讀中央電視臺精制的這本電視新聞雜志。在這別開生面的課堂上,各位主持人、記者、播音員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導師,而我則成了地地道道的助教——每天組織學生收視,每周批閱91篇觀后感。盡管開課僅僅一個半學期,但我已真切地感覺到他們的思想、情操、文化等諸多素質在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收看《早間新聞》,一舉打破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應試書”的封閉式學習機制,真正營造了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開放式學習氛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曾使弟子們義憤填膺;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的去留,曾使弟子們牽腸掛肚;阿以爭端,非洲難民,震撼著弟子們善感的心弦;我國領導人頻頻出訪獲得成功,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連連告捷,更振奮了弟子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至于《時空報道》更是震聾發(fā)聵:無論寫真與打假,都是社會矚目的焦點;無論揚善與懲惡,都是大眾關注的熱線;無論頌美與批丑,都是時代交響的強音。日熏月陶,耳濡目染,國家的興衰正在逐步取代個人的雞毛蒜皮,改革的大潮正在日益壓倒追星的時髦,人民的冷暖正在重新調整愛的天平??傊@一切正在潛移默化地糾正著過去死背時事卻不懂政治的誤區(qū),使學生心系華夏冷暖、胸懷五洲風云?!松賾B(tài),酸甜苦辣皆有味;感悟千端,悲歡哀樂總關情。弟子們在感悟他人百味生活的同時,也在編織著自己多彩的夢。《東方時空》課的最大作用,在于開拓了學生的心胸和視野,有利于陶冶高尚情操、樹立遠大理想。
二、以文化講座的名人效應突破狹窄的應試課程
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學與文化內涵,實驗班開設了周六專家講座。在講座課上,學生只管聽、只管記,課后既不復習也不考試,全憑專家感化和學生的興趣,在熏陶漸染中使學生的文學與文化修養(yǎng)得以提高。
一年來,我們請西安市著名教師張興武主講《舊體詩詞鑒賞與創(chuàng)作》,請著名作家賀續(xù)林主講《中國古代文學史》,組織學生觀看了魏書生上的觀摩課《人生三境界》……其中《文化苦旅》講座之后,我以寫讀后感來讓學生鞏固聽講效果;《舊體詩詞鑒賞與創(chuàng)作》講座之后, 則在部分文學愛好者中間開展了不定期的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活動。最近在校內成立了文學社,鼓勵實驗班學生創(chuàng)作幾首舊體詩習作,還有一些同學已開始養(yǎng)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以詩來表情達意的習慣。雖然實驗剛剛邁出一步,但細察學生的文學與文化品味,業(yè)已呈現“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景象,其前景是十分樂觀的,是任何其它課程都無法取代的。
三、以擴展閱讀突破僵化的語文教材
擴展閱讀分兩條線進行:一是假期課外閱讀,一是日常課外閱讀。入學前的暑假和寒假,我們都留了課外閱讀作業(yè),共有中外名著2部、《古文觀止》12篇、唐詩宋詞鑒賞文章13篇。其中文學名著只要求泛讀,不做檢測;古文和詩詞鑒賞則要求精讀,并做考查。日常課外閱讀,我們選擇了《中學生閱讀》為教材。每期《中學生閱讀》都是在老師指導下閱讀的,大體分自讀篇和教讀篇。自讀篇憑興趣讀,靠悟性品,課外獨立完成;教讀篇,按要求讀,靠毅力啃,在老師 幫助下完成。教讀篇大概有三類:《中華名句》,要求語文課前常常背誦;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給予點撥;語體文閱讀能力訓練,則選作補充教材,先練后講。例如,我們曾刪掉了《崇高的理想》一文,補充了周國平的《救世與自救》;配合學習《瑣憶》,補充了紀念魯迅逝世60周年的《大哲與大潔》。
四、以調動發(fā)言突破被動的學習觀念
高中學生在課堂上懶于思考、畏于發(fā)言歷來是各科老師最頭疼的難題。為什么學生年級越高,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反而越消極、越被動呢?說到底,要歸罪于狹隘、死板的應試教育。在應試指揮棒的驅使下,教師只顧搞滿堂灌,只顧用“題海戰(zhàn)術”狂轟濫炸,根本不屑考慮如何在45分鐘內有計劃、有成效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口頭表達的能力和自我表現的勇氣。小學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學生心中便形成了課堂就是老師獨霸的“一統(tǒng)天下”的觀念,于是課堂教學便形成了“師講我聽,師寫我抄,師問我答”的可悲局而。要想實行素質教育,就必須根除課堂教學中的這個頑癥痼疾;而要根除這個頑癥痼疾,僅僅靠具體的教學沒計,如提問什么、如何提問等等,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動大手術。為此,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無效的課堂形式不是新課程的必然特征;過程高效,結果實效才是教學的根本。首要的是以高度的熱情和極大的耐心,喚醒被應試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靈,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自我的勇氣。
總之,從思想上說,要想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先要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從行動上說,要刺激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緊跟時代發(fā)展,為學生的頭腦源源不斷地引入思想和意識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