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強
“在人潮中推蕩著,好容易逆鳧到了大馬路。電車、汽車、黃包車,舉凡交通工具都停止著。寬大的馬路就像是崖礁突兀的淺海,形成著一片猛烈的人的漩渦?!边@是十二年后,郭沫若筆下的五卅慘案發(fā)生的當天。人流在上海南京路上四散奔逃,如同亂礁密布的海岸,海潮奔涌的紛亂。郭沫若與二十四歲的周全平卷裹在人流中,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切搞得不知所措。在南京路西邊從老閘巡捕房方向退下的人潮中,郭沫若看到了大夏大學的一名學生,他警告郭沫若不要再往前走了,“他們開了槍了,不要往前進!危險!”“誰開槍?”“工部局門前打死了好些人!打傷了好些人!交通斷了?!?p>
后來的郭沫若起筆回憶五卅慘案時,曾經懷疑過人的記憶—“僅僅十二年,要搜集當時的活鮮鮮的資料就已經不容易了。大家委實地都差不多。其所以差不多者,豈不是僅僅受動地在時代的潮流里被推蕩,而沒有能動地把各個時代的精神和面貌把握得著嗎?”的確,人的記憶是靠不住的。上面這段回憶文字中,郭沫若就把事件發(fā)生的地點記錯了。那屠殺發(fā)生于上海老閘巡捕房南京路的出口處,而不是上海工部局市政廳—后者在上海漢口路和江西路的交界處,位于去老閘巡捕房不遠的東南面。在郭沫若的敘述中,五卅慘案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蛻變?yōu)槟:挠洃?;在模糊的記憶中,原本鮮活的一切突然之間無法確定;在無法確定的世界里,猛然跳出來的是學生急促的呼吸和急切的言語:“他們開了槍了?!倍录l(fā)生的地點的確模糊了,“工部局”作為一個殘暴的形象符號凸顯了出來,并與死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凝定于郭沫若的記憶世界!此前,二十四歲的郭沫若曾經歷過個體的死亡,在終于成為日本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的一名學生之后,學習的壓力和精神的抑郁曾讓他在一段時間內產生過自殺的想法。郭沫若不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在很多時候他總是努力調和兩種極端的觀念。在死亡和生存中,郭沫若借助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找到了精神的依托,通過靜坐修養(yǎng)的方式,尋求個體內在世界的慰安。而在五卅慘案發(fā)生的當天,郭沫若再一次經歷這種慘烈的事件;多年以后,他有些自嘲地表示,自己當日如果早些到達南京路的話,弄不好也會位忝烈士行列。
郭沫若并沒有追隨退卻的人流,而是逆行到離老閘巡捕房不遠的先施公司大樓上。在他眼中,陰晦的天空中,流蕩的是濃重的灰云,在人流的裹挾中先施和永安兩座大樓仿佛也一起搖晃起來。在人與人的推搡碰撞中,他和周全平終于沖進先施公司樓內,而幾乎就在同時里邊的員工關上了公司大門。驚慌之中,郭沫若和周全平看到樓內不多的人個個慌亂無措;在眾人的驚悸中,他和周全平爬上了先施公司的三樓。
先施公司大樓高達七層,坐落在南京路和浙江中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在它南面,與它一路之隔的是同樣七層高的永安公司大樓。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這座一九一五年由德和洋行設計的大樓,和對面永安公司大樓,被認為是創(chuàng)造了上海時尚生活的地方?,F(xiàn)在,時尚生活也陷于驚恐之中了。在先施公司大樓西邊不遠處,就是上海老閘巡捕房,它與東邊漢口路上的工部局市政廳新廈遙遙相望,成為英帝國勢力在上海最主要的標志。現(xiàn)代上海的城市設計顯然與歐洲資產階級反抗封建專制權利的斗爭實踐有著某種關聯(lián)。本雅明在《巴黎,十九世紀的都城》中寫道,資產階級為了控制城市,新修的街道要在“兵營和平民區(qū)間提供最短的線路”。這一線路設置為撲滅十九世紀蔓延于巴黎的無產階級革命的烈火創(chuàng)造了物質條件。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已經轉身為帝國主義勢力的歐洲資產階級,將這種斗爭實踐應用到了它一直設法控制的殖民地城市設計上。
南京路最早形成于一八六二年,這條本是私人為盈利而修建的跑馬場道路,因營運不善在一八六六年轉由工部局管理。到一八九五年基本成形。上海租界道路的建設,從一開始即服務于兩個要求:一是有利于商品生產與流通;二是為了便于軍隊和警察快速出動,如靜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路寬近二十四米,就是清政府為了方便租界駐軍穿過中心區(qū),西向前進協(xié)助鎮(zhèn)壓太平軍而修建的,所以又被稱為“軍路”。在二十世紀初葉的城市發(fā)展中,由于商品經濟的快速繁榮,上海租界道路的暴力功能往往被遮蔽了。直通外灘的南京路及其周邊地帶逐漸形成了上海最為繁華的商業(yè)街,這條街在上海人口語中被稱為“大馬路”。
在英國人主導的工部局市政廳附近,不僅有繁華的商業(yè)街,綿密的住宅區(qū)和緊湊雜亂的工廠,還有眾多的巡捕房、監(jiān)獄和兵營—它們構成了上海這座城市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另一幅景觀,成為外灘風光背后真實的殖民統(tǒng)治力量。這種景觀給喪失了主權的中國人帶來了極大的屈辱和直接的傷害。在五卅慘案發(fā)生的過程中,南京路所隱含的暴力性就凸顯了出來。參與鎮(zhèn)壓中國人抗議的不僅有英國巡捕、印度巡捕、日本陸戰(zhàn)隊,還有由租界外僑組成的所謂巡防“義勇隊”。以保衛(wèi)外僑安全的名義,他們騎著戰(zhàn)馬縱橫于南京路上,在極短的時間內相互支援。這些武裝力量對憤怒的中國人毫不留情,六十多個生命倒在了他們的槍下。
站在先施公司三樓西南角的窗前,郭沫若們俯視著不遠處老閘巡捕房南京路出口。此時,在事件發(fā)生的地方,連地上留下的血痕都已經被沖洗干凈了。“干得真迅速。”先施公司一名廣東口音的員工站在窗前憤憤地說。街上,眾多的英國、印度巡捕以及華捕手持步槍、手槍,有的與中國人混在一處,驅趕著人流;有的保持一段距離,與不遠處的中國民眾對峙。巡捕房附近的眾多商鋪都已經關上了門,喧囂的南京路突然之間變得肅殺而蕭條。一個英國巡捕焦躁不安地在巡捕房路口來回走動,四處張望。也是在這個時刻,這個英國人抬眼發(fā)現(xiàn)了站在先施公司樓窗前的郭沫若們,他舉起手槍威懾他們,用手勢要求他們馬上退離,“他那一雙眼睛就像要爆出彈丸來的一樣,比他手中的一對手槍還要可怕。接著便有幾位紅頭大漢和山東大漢舉起步槍、手棍來楞著我們?!惫粲涗浀?。先施公司的一名經理立刻吩咐員工拉下所有的窗簾;中國人的憤怒在手槍和步槍的威逼下,暫時退了下去。
如同郭沫若回憶中的那位先施公司的廣東經理所言,“看這情形是只好弄到罷市的,終竟流了血,終竟被逼到了這步田地……”的確,“三罷”如期而至!
但出乎郭沫若所想的是,所有報道五卅事件的消息,在當天遭到了上海工部局管理方的新聞封鎖。英方的態(tài)度極為蠻橫,他們的武裝力量在上海街頭耀武揚威,這進一步激化了整個事件。此時,北京段祺瑞軍政府正忙著通過密電了解上海發(fā)生的一切;一些軍閥則利用事件囤積緊急物資;由共產黨和國民黨廣州政府方面支持的罷工迅速展開,烈火在上海的大街里弄、工廠商戶迅速燃燒,激憤在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逐漸蔓延。隨后,孱弱的北洋軍政府除了抗議沒有任何具體的措施,而進步的廣州革命政權則被外國勢力懸置—廣州方面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對事件的外交處置權。
被封鎖的憤怒終于以各種形式爆發(fā)了出來!臨時創(chuàng)辦的《熱血日報》于事件當日就將五卅慘案的消息傳播了出去,但這份中共地下組織的報紙很快就被租界官方取締。與此同時,上海工人在革命力量的有效組織下,迅速團結起來;上海各個階層的政治力量也空前統(tǒng)一在了同一條陣線中,向英方施加了巨大壓力。而罷工、罷市、罷課則成為上海民眾表達憤怒的唯一形式。這斗爭既讓人感奮,也讓人悲涼!盡管來自各個方面的捐助,從經濟上到精神上支撐著投入罷工的力量,包括大量知識分子在內的中國民眾以各種形式爭辯著報復的方式;但顯然,這種舉國民眾的團結和吶喊在強權面前顯得軟弱無力,它根本無法撼動工部局的英國人,還有聚集于虹口的日本人。英國和日本的海軍陸戰(zhàn)隊已經侵入上海,它們的軍艦停泊于黃浦江的外灘上,黑洞洞的炮口遙指著街道上的人流。
在上海,革命力量建立起來的聯(lián)合陣線無法掩飾其內在的脆弱性。恩格斯說,“不同階級的聯(lián)合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總是一切革命的必要條件,這種聯(lián)合卻不能持久,—一切革命的命運都是如此。”這是恩格斯評價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發(fā)生于維也納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它同樣適用于一九二五年上海社會各階層組織起來的聯(lián)合陣線。一八四八年三月維也納人民的革命使得當時地位不穩(wěn)的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新的革命力量的代表,但這一切卻不能持久,聯(lián)合陣線的內部分裂最后毀滅了這個政權。一九二五年,力量薄弱的中國共產黨憑借著五卅運動中的出色表現(xiàn)登上了歷史舞臺,但它沒有力量阻止聯(lián)合陣線的內部分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內大資產階級為了一己之私出賣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與外國勢力相妥協(xié),中國共產黨最終失去了斗爭的主導權。
老閘巡捕房南京路的出口在一九三○年終于被封住了。但下令開槍屠殺中國人的巡官艾弗遜卻無罪開釋,為了平息中國人的憤怒,他在一九二五年底退役,每年領俸五百英鎊。負責該地區(qū)警務的警務長麥云也于當年被除役,每年領俸一千五百英鎊。這一結果顯然無法與在五卅慘案發(fā)生前后失去的六十名中國人的生命劃等號。但在這個事件中,中國革命的進步力量以血的代價學到了與老牌帝國主義斗爭的第一課。五卅慘案發(fā)生之前,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黨員不過二百九十七人;事件發(fā)生近一年之后,上海共產黨員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二千二百多人;而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上??偣瑒t成為上海工人階級當然的領導組織,這一組織的積極意義在隨后的北伐戰(zhàn)爭中體現(xiàn)了出來。
有意味的是這期間郭沫若的文字。郭沫若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但因為新聞封鎖,由他在是年六月撰寫的《四川旅滬學界同學會五卅案宣言》,七月十三日才在《北京晨報》副刊上刊發(fā)出來。這篇遠離上海的抗議,除了言辭激憤之外并無多少實質的內容,它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而且對郭沫若而言,五卅慘案并沒有成為他觀察中國社會資本主義制度、歐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暴力本性和中國民眾運動的契機;相反,這個事件卻成為他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個促發(fā),曾經被他一度放棄的話劇《棠棣之花》被部分激活,郭沫若完成了其中的核心部分《聶嫈》,并于七月公演,公演的收入也都捐給了罷工工人。在五卅慘案發(fā)生一年之后,郭沫若在其撰寫的《寫在〈三個叛逆的女性〉后面》一文中,明確地寫道:“我時常對人說,沒有五卅慘劇的時候,我的《聶嫈》的悲劇不會產生,但這是怎樣的一個血淋淋的紀念品喲!”五卅慘案的文化意義,而不是社會意義,對郭沫若具有更為重要的價值。這意味著曾經為日本人河上肇所喚醒的階級革命的觀念,在這個時候依然外在于郭沫若的文學思考;文學的特殊性,依然在郭沫若的寫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按照郭沫若的回憶,《聶嫈》劇中盲叟悼念刺客聶政的部分實際是為了紀念五卅慘案之前被日本工頭殺害的工人顧正紅,而它的故事背景則直接取材于慘案中被英方殘害的上海圣約翰大學的一名學生。
彼時的郭沫若并不知道顧正紅的共產黨員的身份,在他的想象中,顧正紅只是一名被壓迫者。因了翻譯河上肇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郭沫若雖然獲得了最初的階級革命的觀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相對立的認識,但不過是把河上肇的理論生硬地應用到中國的社會分析上。這也是為什么在一九二五年,郭沫若對上海這個罪惡城市的抨擊,總是顯得那么空洞而生硬。郭沫若也不可能知道,共產黨作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已經借著五卅運動登上了歷史舞臺;他的社會觀念的混亂狀態(tài),直接體現(xiàn)在《寫在〈三個叛逆的女性〉后面》中。文中,郭沫若將女權主義和社會主義并置于一處;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對立關系的敘述中,混雜著濃重的莊子式的悲觀意識。話劇《聶嫈》中,顧正紅作為一位反抗強權的代言人,與司馬遷筆下的刺客形象相結合,化身為一位為了被壓迫者的解放而英勇獻身的悲劇英雄。在性別斗爭和階級斗爭中發(fā)現(xiàn)被壓迫者的反抗,也使得女主人公聶嫈獲得了為被壓迫者代言的身份,她和店主女兒的死,不僅具有強烈的悲劇性,也召喚著民眾對暴政的反抗意識;結尾處女主人公生硬的階級分析式的宣言,則強化了話劇的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實性。
《聶嫈》的悲劇性,按照郭沫若的解釋,直接侵染于愛爾蘭劇作家約翰·沁孤(John Millington Synge)的影響,也回響著日本物哀美學的聲音?!拔易约涸谶@樣感覺著,只有真正地了解得深切的慈悲的人,才能有真切的救世的情緒?!边@是郭沫若在譯完約翰·沁孤的戲劇后的感受,他認為在約翰·沁孤的作品中有一種普遍的情調,平淡而深湛,“頗像秋天的黃昏時在潔凈的山崖下靜靜地流瀉著的清泉。”這種感受在日本文學中則以“物之哀”名之,有些近于虛無,而又沉浸著含蓄、深摯;或者如同印度文學家伽里達惹在《霞空特羅》中彌漫著的佛教情緒,如翡翠般的有深度的澄明。在這種情緒中,郭沫若重新開始了《棠棣之花》的寫作。因此在《聶嫈》中,即可以感受到一種沉重的悲劇感—男女主人公最終以死的形式完成了對社會不公的抗爭;也可以聽到階級革命的回響—底層被壓迫者的吶喊正試圖推翻不公正的社會結構。古典性、現(xiàn)代性、階級性,還有女權主義,就這樣以一種奇特的形式混合在一部話劇中。
“殘骸頂好是付諸火化,偏偏有朋友替我收集了攏來,還要叫我來作篇序。好,我就題這幾句墓志銘在我這座墳墓上吧?!币痪哦迥晔辉露湃丈虾?,郭沫若在自己的新著《文藝論集》序言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段乃囌摷肥枪舻谝徊课乃嚴碚撜摷?,在這個集子的開篇,郭沫若這樣寫道,“這部小小的論文集,嚴格地說時,可以說是我的墳墓罷?!敝匀绱耍且驗檫@部集子所收錄的文字,都是張揚個性、景仰自由的。這自由、這個性,于彼時的郭沫若看來已是如此的僭妄;在經歷了水平線下的悲慘生活之后,它們終于要為作者拋棄了。作者從此要走向一個為大眾請命的時代,為大眾掙回個性和自由的時代,“這兒是新思想的出發(fā)點,這兒是新文藝的生命。”
郭沫若的這種筆法自然讓人想起魯迅那部著名的雜文集《墳》。在《題記》中魯迅也寫道,“所以雖然明知道過去已經過去,神魂是無法追躡的,但總不能那么決絕,還想將糟粕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戀。至于不遠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無從管了。”魯迅的這段文字記錄于一九二六年十月,彼時的魯迅在廈門大學臨海而居,風起的夜中,濤聲陣陣;魯迅對于過去的告別,不是訣別,而是帶著不舍與留戀。如同他自己所講,他站立于新舊交替的邊界線上,而且永遠只能如此。這種作為歷史中間物的感受,郭沫若也曾強烈地體驗過,在一年前所寫的《孤鴻》中,他這樣對成仿吾說道,“我們生在這個過渡時代的人是只能做個產婆的事業(yè)的。我們現(xiàn)在不能成為純粹的科學家,純粹的文學家,純粹的藝術家,純粹的思想家。要想成為這樣的人不消說是要有相當的天才,然而也要有相當的物質。”而在物質世界的極端匱乏之中,像他這樣的人是“沒有這樣的幸運以求自我的完成”的。歷史的詭異之處在于,兩位都以過渡歷史中的人物自居的巨匠,都曾深信過醫(yī)學對于民族國家的重要價值的醫(yī)學院學生,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都拋棄了科學救國的幻想,而投入到思想解放的浪潮中,投入到呼喚革命巨變的時代中,盡管是以對立的形式。
一九二五年秋郭沫若出版了散文集《山中雜記》,其中一篇文章《賣書》,作者自注,“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七日夜僑居于日本九州佐賀縣北一小山村中寫此”。文中郭沫若記錄了自己在日本求學期間,因了生活的要求,不得不將曾經積攢的書籍或送或賣的經歷。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相當長的時間內,郭沫若為了生存曾多次當賣藏書。一九二四年,在剛剛譯完對他影響頗大的河上肇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后,郭沫若就將日文原版當了出去,換回五角日幣;此前不久,他還曾將自己的《歌德全集》當出,換回五元日幣以補貼家用。一九二五年,郭沫若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說,《三詩人之死》《人力以上》《行路難》《落葉》……它們成為郭沫若重要的經濟來源—寫詩是掙不到稿費的。這便是郭沫若彼時的“相當的物質”。這種窘迫的生活狀況恰是這位富于浪漫色彩的詩人沒有最終走向象牙塔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拋棄此前“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觀念,追求文學社會化、革命化的現(xiàn)實催化劑。
但是,階級和社會革命的認識對郭沫若文學觀念的影響顯然要滯后得多,并不像社會觀念來得那么快。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郭沫若在《北京晨報》副刊上發(fā)表了社會批判論文《一個偉大的教訓》,借用河上肇的階級觀念分析中國的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指出其必然受到外國資本的壓迫,而中國也將被迫選擇走俄國的路。而在五卅慘案發(fā)生的前一個月,因了受聘于上海大夏大學講授文學概論,郭沫若在授課之余開始認真考慮所謂的“文學的本質”問題。這個問題的凸顯,既來自于郭沫若的文學寫作實踐,也來自于教學的壓力。在他的思考中,可以明顯地看到醫(yī)學、生理學觀念對他的文學觀念的影響,“我那時對于文學,已經起了一種野心,很想獨立樹立一個文藝論的基礎?!惫粽f,他的方法就是利用近代醫(yī)學和生理學的知識,從文藝的原始形態(tài)、原始人的文學記錄以及兒童在文藝上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出文學的基本“細胞”。比較于一九二一年前后的郭沫若的文學觀,這的確意味著對文學認識的深入。此前的文學思考,郭沫若在與文學研究會諸人的爭論中,回答的不過是文學與社會的關系這一所謂的文學的“外部”問題;現(xiàn)在,通過對文學意義上的生理細胞的發(fā)現(xiàn),郭沫若切入了文學的“內部”問題。這一對文學內部問題的思考結果,就是在五卅慘案發(fā)生之后的七月,寫下的兩篇文學論文:《文學的本質》和《論節(jié)奏》。
論文中,郭沫若以為,“詩到同一句或同一字的反復,這是簡到無以復簡的地步的,我稱呼這種詩為‘文學的原始細胞,我們在這兒可以明了地看出文學的本質。”進而郭沫若發(fā)揮道:“這種文學的原始細胞所包含的是純粹的情緒的世界,而它的特征是在有一定的節(jié)奏?!倍?jié)奏于詩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使情緒得以美化的工具。因此,文學的問題就變成了語言節(jié)奏的問題,這語言節(jié)奏與宇宙節(jié)奏、生命節(jié)奏和生理節(jié)奏之間存在著神秘的相互呼應的關系,成為文學之為文學的根據。通過節(jié)奏論,郭沫若奠定了文學本質的基礎。郭沫若這一觀點的一個重要的支撐,可能是一九二五年初詩集《瓶》的發(fā)表。這部由一首獻詩和四十二首情詩組成的組詩,是郭沫若創(chuàng)作中比較少見的純愛情詩集,郭沫若于“獻詩”中吟唱道:“我這個小小的瓶中/每日有清泉灌注,/梅花喲,我深深祝你長存,/永遠的春風和煦。”這種詩行整齊、格律嚴謹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為郭沫若思考詩的節(jié)奏本質,提供了直接的體驗。
在《瓶》的《附記》中,郭沫若的摯友郁達夫卻這樣說道,“我們看過他的《文藝論集》序文的人,大概都該知道,沫若近來的思想劇變了。”這“劇變”在郁達夫看來,就是郭沫若思想的社會化,還有對社會革命的大聲疾呼,“我說沫若,你可以不必自羞你思想的矛盾,詩人本來是有兩重人格的。況且這過去的戀情的痕跡,把它們再現(xiàn)出來,也未始不可以做一個紀念?!边@篇寫于一九二六年三月的“附記”指出了彼時郭沫若的思想觀念與文學實踐的矛盾所在。所謂的“兩重人格”恰恰說明郭沫若正在經歷著思想劇變的混亂,也恰恰說明觀念變革帶給個體的精神陣痛,“我想一方面仍舊繼續(xù)著自己的學藝生活,而在另一方面從事實際活動。這,是決定了我日后的動向的?!惫羧蘸蠡貞浀?。這種矛盾揭示了郭沫若的精神困厄,及對未來的思考。在屢次經歷了精神的陣痛之后,郭沫若將這一思考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實踐—不久之后,他就毅然決然地拋棄了文學之路,走上了社會革命之途,直至成為北伐革命戰(zhàn)爭中的一位戰(zhà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