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詩人的愛情悲劇,讓他們對生活有了別樣感悟,甚至推動他們達到了藝術(shù)頂峰。通過痛徹心扉的詩句,我們看到了葉芝的凄涼、拜倫的癲狂以及普希金的悲壯。
葉芝:被所愛的人還給了世界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愛爾蘭詩人葉芝對演員、女革命家毛特·岡妮傾注一世深情,卻遭到對方一次又一次的拒絕。這首被譽為世上最美情詩的《當你老了》,令古今中外各路不相干的女人淚眼婆娑,卻偏偏感動不了詩人想要打動的那個女人——岡妮。在岡妮看來,詩人是個“女人氣十足的男人”,根本不是她要的男人。
在因錯誤理解岡妮信件意思而第一次求婚失敗后,在幾十年的歲月中,葉芝扮演了好“備胎”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岡妮的狠心拒絕,卻癡心不改。
岡妮不接納葉芝,并非輕視他的為人和才華。相反,她欣賞葉芝的詩歌和戲劇,然而,這種喜歡不過是朋友間的志同道合,并非情人間的相濡以沫。終身致力于愛爾蘭解放事業(yè)的岡妮追求革命,她熱愛的是那種強勢、霸氣甚至有些蠻橫的男人,詩人的敏感、柔情和多愁善感,只能讓她苦惱而生厭煩。
岡妮也有著熾烈的感情。她有兩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法國右翼政治家,卻在女兒出生后與她分道揚鑣;第二任丈夫是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卻因起義失敗被處以死刑。
岡妮畢竟是個強悍的女子,即使遭受種種磨難,她也不會退而求其次,投入葉芝的懷抱,即使這個男人深愛著她,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因為,無論岡妮與誰戀愛或結(jié)婚,她心里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終身“愛人”——政治。正是這個“愛人”,讓她一生殫精竭慮,即使年過古稀,依然在為愛爾蘭的解放大業(yè)奮力疾呼。
葉芝沒有那種力量,只能將滿腔的思念與痛苦化為絕美詩句。他想著沒法愛她“青春歡暢的時辰”,就去愛她“朝圣者的靈魂”和“痛苦的皺紋”……然而,岡妮將對詩人的決絕延續(xù)到了生命的最后,在葉芝1939年去世時,她根本沒去憑吊。
正是這樣的悲情,成就了偉大的詩人和不朽的詩篇。正如詩人自己所說:“如果我和她走入婚姻殿堂,那么寫詩就毫無意義?!倍蚓芙^葉芝而飽受后世責難的岡妮也說:“我拒絕了他,將他還給了世界?!?/p>
拜倫:屢受打擊
“愛情對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女人而言,卻是一生的全部?!?/p>
如此一句話,也許真實,卻理智得讓人害怕。人們疑惑,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享受了怎樣的溫情,又經(jīng)受過怎樣的磨難,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對待愛情,拜倫有時如情圣,有時如魔鬼。伴隨著地中海輕柔的風,一個男人向他心中的“雅典少女”贈送臨別誓言:“我能夠不愛你嗎?不會的!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這是拜倫。華燈初上,紈绔子弟聚會時分,一個男人手捧酒杯,一臉不屑:“愛情是一派胡言,是浪漫和欺騙的大雜燴。”這也是拜倫。
在拜倫的一生中,擰巴的情感經(jīng)歷和狗血的婚姻生活,是經(jīng)常上演的戲碼。拜倫的父親是一個敗家子,和富有的蘇格蘭少女凱瑟琳結(jié)婚并生下拜倫,將妻子的嫁妝吃干花凈后,拋棄了母子倆。凱瑟琳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并將怒火撒到自己的獨子身上,時而溺愛無度,時而打罵凌辱。這導致拜倫在幼年時就形成了一種極為畸形的女性觀——親近又害怕,依戀又抗拒。
成年后,拜倫的感情經(jīng)歷也極為曲折。在他的戀愛對象中,有青梅竹馬卻不幸早逝的表姐瑪格麗特,有當面友好背后嘲諷的初戀女友安妮,有在熱戀期不幸病逝的塞莎,也有古板保守、難以理解詩人思想的妻子安娜……一系列的誤解、嘲弄和生離死別,極大地改變了拜倫的性情,他放縱情欲、花天酒地,似乎想要通過這種玩世不恭的生活來挽回丟掉的男性自尊。
于是,拜倫追逐女性,但難以長情;向往愛情,卻懼怕婚姻。曾有人問拜倫選擇妻子有什么要求,拜倫回答了三條:“一是女方家里要家財萬貫;二是她要足夠蠢,蠢得能容忍我;三是她要足夠老,這樣她可以早日離開這個世界……”
不過,年僅36歲的拜倫卻英年早逝。正如拜倫自己所說,“所有的喜劇以結(jié)婚告終,所有的悲劇以死亡結(jié)束”。
普希金:我曾經(jīng)愛過你
“我曾經(jīng)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個人也會像我一樣愛你?!?/p>
《我曾經(jīng)愛過你》是俄羅斯詩人普希金最為膾炙人口的愛情詩,詩中蘊含著純潔的愛戀,也體現(xiàn)了無私的情懷。到底是怎樣一位佳人,激起了普希金心中的無限柔情?
很多人以為,能夠激起普希金創(chuàng)作靈感的,一定是他那位比玫瑰更為嬌艷的“彼得堡第一美女”娜塔莉亞·岡察洛娃。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令詩人“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戀的,是當時的彼得堡圖書館館長、考古學家奧列寧的女兒安娜·奧列尼娜。
恐怕每一位像普希金一樣的文學青年,都會愛上奧列尼娜小姐。她從小受到文學藝術(shù)熏陶,美麗、活潑、魅力十足。普希金對她充滿了愛意,她也覺得詩人是“她見過最有趣的人”。這對金童玉女一起郊游、參加沙龍,十分登對??梢哉f,普希金早年的很多詩歌,都是奧列尼娜賦予的靈感。
當時,普希金不到30歲,他十分想和奧列尼娜結(jié)婚,卻遭到女方父親的反對。隨著奧列尼娜的父親與沙皇不斷接近,普希金與他們一家漸漸疏遠了,只能祈求上帝保佑,奧列尼娜生命中能再出現(xiàn)一個男人,像他一樣,心懷最深沉無私的愛。
兩年后,普希金遇到了美若天仙的娜塔莉亞。然而,詩人和娜塔莉亞的結(jié)合卻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選擇的,并不是適合自己的人。
娜塔莉亞是社交界的寵兒,覺得丈夫的詩索然無味,她熱愛社交、揮霍無度,不惜讓丈夫靠借貸度日……這一切直接影響到了普希金的文學創(chuàng)作。詩人曾在給好友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已經(jīng)沒有單身漢時期那種自由自在的寫作時間了。我的妻子非常時髦,這一切都需要錢。我只能通過寫作來掙錢,而寫作需要幽靜,單獨一人……”
最終,由于妻子和法國貴族丹特士之間傳出緋聞,時年37歲的普希金選擇與情敵決斗,一顆鉛彈讓他垂下了高傲的頭顱,也湮滅了他絕世的才華。
(摘自《環(huán)球》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