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九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把握情感,提升詩詞鑒賞能力和審美感知能力;
2.聯(lián)系拓展,感悟探究寫作意圖,加深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人生體驗。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代文豪蘇東坡才華橫溢卻人生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被貶在外,看盡人間冷暖,嘗盡人間艱辛。面對深重苦難,蘇東坡又表現(xiàn)出怎樣的性格和態(tài)度?就讓我們通過對他的《定風波》一詞的賞析來加以細細體會。
《定風波》一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此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已近三年。被貶的歲月里,他內(nèi)心當然有忿懣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黃州突圍》一文中曾說:“蘇東坡在黃州還是很凄苦的,優(yōu)美的詩文,是一種掙扎和超越?!笨鄲灥娜兆永?,蘇東坡以超人、曠達的胸襟泰然處之。這首《定風波》就集中體現(xiàn)了蘇軾在“掙扎”之后“超越”的大胸襟、大氣魄。
二、初讀音律,把握節(jié)奏,體驗情感基調(diào)
要求:先請學生一人朗讀,教師引導提示后全體學生誦讀,注意把握詞語的抑揚頓挫和文句的舒緩輕重,重點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提示:1.讀準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嘯xiào 一蓑suō 煙雨
2.讀出節(jié)奏: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搖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祝芟騺恚苁挒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三、再讀詩句,體味語言,理解蘊含感情
要求(一):學生小組討論、交流3分鐘,推薦代表發(fā)言、交流:你最喜歡上闋中的哪一句?為什么?
提示:
舉例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明確:“穿林打葉聲”形象真切地描摹出風雨之聲以及風雨之大,“吟嘯”意即吟詩長嘯,表示意態(tài)閑適,此句中“何妨吟嘯且徐行”同引言中“同行皆狼狽”對比,雨中漫步從容不迫悠然自在,極富浪漫色彩,突出了詩人鮮明獨特的個性。
拓展:“何妨吟嘯且徐行”句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句,陶、蘇兩位詩人性格、氣質(zhì)相似,可作適當比較。
舉例2.“一蓑煙雨任平生?!?/p>
明確:此處“煙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風雨,亦是指政治上的坎坷磨難。詩人對于“煙雨”早已經(jīng)習以為常,披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反映詩人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
要求(二):詩人在上闋中的這種閑適恬淡開朗的心態(tài),是否表示當時他的處境已經(jīng)改善了呢?請從下闋中找出依據(jù)作出判斷。
提示:
舉例1.“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明確:“略帶寒意的春風一吹之后,酒醒了,這時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泵鲗懽匀唤绾銮绾鲇?、變化不定,暗指政治舞臺上的升沉不定、變化莫測,詩人依然處境艱險、內(nèi)心苦悶,“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因此借酒澆愁,以解胸中塊壘。
舉例2.“回首向來蕭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p>
明確:政治舞臺上的升沉不定,不如歸去,做一個老百姓,過著“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生活。體現(xiàn)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脫、曠達、自適,但并不頹喪沉淪的人生態(tài)度。
拓展:美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朗費羅曾經(jīng)這樣感悟人生:“每個生命都會下雨?!薄帮L雨”之中,我們該選擇怎樣的人生姿態(tài)?
當處于人生的困境中時,我們可以依賴的信仰又是那么的蒼白無助:儒家主張“入世”,而恰恰就是這“入世”帶來了讓人傷感沮喪的風雨;道家宣揚“出世”,可對雨后初霽的期待,又讓人難以割舍那份牽掛;佛家更是無法依靠,“來世”畢竟太過縹緲虛幻。真正可以依賴的,其實唯有自己的內(nèi)心,諦聽心的聲音,你會在平靜中找回平靜。
四、聯(lián)想體驗,品味心境,參悟達觀態(tài)度
要求:課堂上播放三首跟“風雨境界”有關(guān)的歌曲,請學生們比較體會,其中哪一首營造的意境同本詞中作者的心境最為契合?
提示:這三首歌跟風雨都有著關(guān)聯(lián),但卻傳達著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首是周傳雄的《弱水三千》,出自《紅樓夢》中寶玉對黛玉的表白:“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边@首歌的情緒在凄風苦雨中顯得悲觀、抑郁、沉淪。
第二首是鄭智化的《水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但這樣的宣泄有些禁不住品嚼,那種聲嘶力竭有點“無知者無畏”的魯莽,少了些沉穩(wěn)、厚度和內(nèi)蘊。
第三首是鋼琴曲《雨的印記》,音樂風格兼融東方的抒情與西方的典雅細致,以幽美的曲調(diào)細膩地抒寫屋檐下雨滴滴落、雨絲滑落的感覺,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傾訴。表現(xiàn)出一種沉靜、淡定、灑脫、從容。
總結(jié)升華,結(jié)束學習:既然在塵世中,我們的生命無法完全超脫,那么,我們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讓生命沉著、樂觀、曠達一些?爭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順其自然。人生中,雨是否停歇并不重要,選擇好了姿態(tài),即使是一生風雨,又有何妨?生命,原來可以“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蘇軾的人生感悟,也應該是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
【課堂總結(jié)】
《定風波》體現(xiàn)了蘇軾復雜的情感世界和堅定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由于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的單薄,在理解和感悟方面有較大難度。本節(jié)課堂設計試圖有所創(chuàng)新,重點改變古詩詞學習中單調(diào)枯燥沉悶的課堂風格和內(nèi)容上僅賞析本詞的相對封閉單一的習慣。為此,本節(jié)課堂設計重點突出:
1.閱讀理解上的開放式體驗,力圖以輕松諧趣的風格去解讀作者沉重苦悶的心境,以時尚的語言、從現(xiàn)代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詩詞的主旨、情感和意圖;
2.感悟上的聯(lián)系拓展,結(jié)合本詞中“風雨”的意境,擷取古今中外名人對于“風雨”的理解和感悟,突出文學積累和人生感悟,幫助學生豐厚文學素養(yǎng)、加深人生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中學。